第34章 第一次去镇子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赵德柱一听爷爷赵耀亭说要带自己去镇上,立马激动的睁开眼睛,笑着跳到赵耀亭的怀里。

    “真的啊,爷爷!”

    赵耀亭笑着点点头,摸摸赵德柱的头顶,笑着回道。

    “当然是真的!”

    “你老是吵着去镇上,以前你还小,现在咱们附近的世道稳定下来了,可以带你去转转。”

    赵德柱立马兴奋起来,捏着小拳头,满眼都是小星星。

    太好了,这辈子重生四年多,一直窝在村里,除了去山上寨子里,再也没去别的地方。

    除了在家算着时间,听家里讨论外面打仗的进程,基本上得不到其他消息。

    再说了,来到民国时期,不亲自去体验一下,总觉得缺点儿什么。

    于是赵德柱一溜烟的钻进屋里,跑到厨房,拿起脸盆就从水缸舀水,开始洗漱起来。

    正在做饭的李启秀,看着扑腾的水缸外面都是水,笑着说道。

    “柱子,慢点儿,又没人催你。”

    “你自己从水壶接点儿热水,掺和着洗,别洗冷水。”

    “全身汗,要是感冒了,那我看你咋办!”

    赵德柱只好乖巧的兑水,然后给自己擦洗身子。

    李启秀一边忙活着用铲子在锅里翻腾,一边看着赵德柱叹气。

    唉……

    一点儿都没有带孙子的感觉。

    别人家的小家伙从小要照顾好,结果自家小孙子从小就懂事儿。

    两岁开始就不穿开裆裤,自己起床穿衣,到了三岁更是能自己洗澡洗脸。

    整天老成的很,一点儿小孩儿的趣味儿都没有。

    这边赵德柱洗完脸,还没休息一会儿,李启秀就又把他招到身边。

    “小柱子,去喊你爷爷和你爹妈来吃饭,饭熟了!”

    赵德柱听后连忙跑到院子里开始喊起来。

    很快三人就出现在赵德柱的视线里。

    赵耀亭拿着烟袋锅,赵清成和孙莲香脚上手上满是泥土,裤脚上都是露水,手里还拿些小葱走了过来。

    赵德柱笑着说道。

    “爹,娘,你们这是又到地里去了?”

    赵清成笑着说道。

    “哈哈,这菜地就在自家门口,不早点去伺候,哪来的新鲜菜吃啊?”

    “反正早上也没事儿,随便折腾一下,除下草就可以了。”

    “走,回家吃饭去!”

    早上赵家人吃完早饭,收拾完碗筷儿。

    赵家人就开始打扮自己,孙莲香顺带给赵德柱也梳了一个头发。

    接着赵耀亭拿出一根扁担,前面挑着两根鹿腿,后面挂着一堆动物皮毛。

    赵清成也用扁担挑着自己最近这段时间做的椅子。

    李启秀和孙莲香各拎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鸡蛋和一些针线活。

    等四人收拾好了,李启秀才锁上门,然后带着赵德柱往院子外走去。

    路上李启秀要拉着赵德柱走,赵德柱摇头拒绝,反而看着家人们带的东西,好奇的问道。

    “奶奶,你们每次去镇上,这些都卖得掉么?”

    赵耀亭笑着说道。

    “哈哈,柱子,除了我挑的皮毛和肉,以及鸡蛋好卖之外。”

    “这些针线活儿和木制品都不咋好卖,具体还是要看运气。”

    “肉食皮毛随时可以卖,其他的得半个月一次的赶集时才能卖出去。”

    “也幸好咱们这离京城不算远,城里人多,我们东西还算紧俏。”

    “要是在其他地方,未必能卖的掉哦。”

    赵德柱仔细一想就懂了。

    也是,京城人多,很多东西都要从外地采购,这住在离京城不远的地方还真是有好处。

    靠着城市,能维持很多人的生计。

    只要是城里人急需的都很好卖,就是赚钱的路子。

    有点手艺的人,都能活的不错。

    于是赵德柱又问道。

    “爷爷,那照这么说,咱们家光靠打猎和养鸡就够养家了,咱们干嘛还要种地啊!”

    赵耀亭微微一笑,摇摇头说道。

    “傻孩子,打猎虽然能养家,肉食也好卖,但是并不一定经常都能打到啊。”

    “而且养鸡也需要粮食的。”

    “这要是没种地,没收入的时候,咱们家吃饭咋办?”

    “虽然咱们家不是靠着种地养大的几个小子,可也不能不种地啊。”

    “尤其是这乱世的时候,我们就算进城里,去镇上,买东西都是需要交税的。”

    “政府一抽税,那落在自己手里的也没有多少。”

    “种地最起码旱涝保收不是?”

    这下赵德柱算是明白了。

    老爷子不愧是作风稳妥的人。

    这靠着自己的本事,打猎养家,还能种着地。

    在乱世各路军头,还有街面儿地痞无赖的盘剥下,能把日子过得红火。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最起码赵德柱这三四年,几乎是每天都有肉吃,粮食虽然要经常买一些,但是饿不着。

    更何况还有赵老爷子天进城一趟,回来时带些糖果之类的稀罕物儿。

    赵德柱过得还是很愉快的。

    赵家一行人,一路上有说有笑,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就远远的看到了镇子的轮廓。

    越靠近镇子,来往的人流越多。

    等到镇子门口的时候,赵德柱才发现一个木质的牌匾。

    上面写着流村镇。

    牌匾上被风吹日晒,有些老化,连黑色的墨迹也扁的模糊。

    牌匾上方竖着一面鲜红的膏药旗。

    镇子门口还有有两个穿黑色警服的黑皮巡逻。

    一看到那面旗子,赵德柱两眼就红了。

    飘扬的旗帜是那么的刺眼。

    想起这两年,爷爷和父亲在家谈论的外面情况,赵德柱不由得悲从心来。

    北方沦陷近两年。

    大规模的军队基本上没了。

    冀北平原和京津冀地区都被日本人统治着,经常能听说外面有日本人作恶。

    赵德柱幼小的身子,不停的颤抖着。

    赵老爷子看着停下脚步,不断抖动的赵德柱,疑惑的问道。

    “咋了,乖孙儿?”

    “是看着那些黑皮害怕了,还是不舒服?”

    赵德柱咬牙切齿的说道。

    “爷爷,您看镇子上飘着的那个旗子。”

    “上次去山寨,二叔跟我说过日本人旗子的模样,所以我记得这些该死的东西。”

    赵耀亭叹了一口气说道。

    “唉……”

    “走,我们进镇子。”

    “不能在这停留久了,不然镇门口那些黑皮还以为我们图谋不轨。”

    “到时候我们就麻烦了。”

    “毕竟日本人对咱们冀北管的比较严,任何对日本人不满的,都会被惩罚。”

    “咱们是来卖东西的,别给自己找麻烦。”

    赵德柱一听,也不再原地停留,跟着赵耀亭,往镇子里走去。

    快到门口的时候,两个黑皮瞪了过来,用枪指着一行人。

    “站住!”

    “进镇子干什么的?”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131808/569779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131808/5697796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