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邪王嗜宠:至尊佣兵女王 > 第一百八十章 鱼水商行

第一百八十章 鱼水商行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咣咣咣!铛铛铛!”

    锣鼓喧天,鼓乐齐鸣,舞龙舞狮,煞是热闹,今天是赵楫勇毅军在李庄开设的商行开张的日子。

    新商行名为鱼水行,乃是“军民鱼水情”的意思。门旁有两幅楹联,上联“军民鱼水情”,下联“百姓子弟兵”。遇到真正的读书人,未免斥一句狗屁不通。但句子简单,通俗易懂,倒是让李庄百姓对这商行第一印象不错。

    炸弹项目至今还没有启动,赵楫与柳卉欣自然也没什么发明鞭炮的兴趣。不过纵然没有鞭炮,有赵楫从现代学来的诸多营造气氛的手段,鱼水行的开业典礼也足够热闹了。

    “姑娘早啊!欢迎您试用我们的新货物。”

    几名穿着崭新军服,身材挺拔,笑得阳光般灿烂的俊秀少年正在店外的街上派发赠品。

    秦筠愣了一下,用丝巾包住柔荑,轻轻接过了少年士兵递过来的纸袋。

    那日被柳卉欣救下后,秦筠后怕不已,连忙将父亲下葬,然后闭门躲了好几天。见鲁大和他那群帮闲果然没再出现,府城也真的没再派其他衙役过来,反而勇毅军真的每天派兵到李庄巡逻,维护秩序。

    镇民们一开始以为兵丁管理镇子,今后少不了被敲诈勒索,只怕月例钱比鲁大在的时候提高十倍不止,这日子怕是真没法过了,好多人甚至都准备搬到别处去。

    不料这些兵丁竟然真的秋毫无犯,每天只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街上走来走去,但既不索要钱财,也不调戏妇女,镇民们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

    莫非那天那俊俏公子说的都是真的?若真是这样,这日子倒是比过去好多了。

    今天一大早,镇子西边就敲锣打鼓,说不出的热闹,简直像过年一般。过了一会儿巡街的兵丁也敲着锣沿街吆喝,说他们勇毅军的商行今天开张,有珍稀便宜的货物出售,欢迎各位乡亲前去捧场。

    来了!

    有些老成的镇民听得这消息,心里就是咯噔一下。就说天下哪有不偷腥的猫?原来说是不收税,其实是在这儿等着呢。到时强买强卖,还不知要刮多少地皮。

    秦筠倒是没想这么多。她家世代行医,祖祖辈辈就在这镇上开药铺为人诊病为生。秦筠母亲早逝,父亲也没再续弦,如今女儿大了,便想着招赘个忠诚可靠的良家子,继承家业,传递香火。

    不料那日去邻近村落给人诊病,归程时恰巧遇到被勇毅军击溃的摩尼教溃兵。那些溃兵正是风声鹤唳,心惊胆颤,见到秦大夫不由分说,直接一刀砍了。可怜秦大夫一声赠医施药,活人无数,没想到死得不明不白,死都没明白怎么回事。

    有道是祸不单行,秦筠得知父亲死讯,简直如晴天霹雳,哭了一夜,第二天强撑着给父亲操持丧事。谁料鲁大对她觊觎已久,趁她父亲横死,家中没了依靠,便带人欺上门来,打着财色兼收的主意。也怪他横行惯了,不知收敛,闹得沸沸扬扬,结果惊动了逛街的柳卉欣,落了个被劳改的下场。

    对于柳卉欣这位在她急难之时拔刀相助,救人急难,对自己又温和有礼的“公子”,要说没有一点好感,显然是不可能的。但秦筠自忖,自己一个孤女,只怕配不上人家公子。况且老父虽去,秦家的香火却不能断了,她的婚事还是应当要招赘才是。因此直到柳卉欣离去,秦筠就连上前搭话的勇气都没有。

    但从那以后,对于“勇毅军”这三字,秦筠便有了莫名的好感。今日听得巡兵们的喊话,在家幽闭多日的秦筠神使鬼差的出了门,一路往西去到了那家鱼水行前。

    柳卉欣将生产经营之事都交给了书童平安,赵楫也觉得这人选不错,索性让他主持新开的商行。当然,在开业之前对他进行一番“岗前培训”是少不了的。

    譬如派人在门前派发赠品,便是赵楫教授的营销手段。虽然只是店铺,但却是勇毅军与民众接触最多的单位,是窗口形象单位。

    因此都是在辅兵中挑选形象气质出众,又能说会道的,经过最严格的军姿仪仗训练,务求表现出勇毅军与所有旧军队完全不同的最好风貌来。

    当然,这些“特种兵”的待遇也相应的提高到战兵的档次,并且按照商行的销售额,每月还有一定提成,以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对于这些温和有礼的英俊兵哥,镇上居民们都挺买账。而且不要钱发东西,这样的好事谁会拒绝?

    有些胆大的姑娘还趁机向中意的小哥暗送秋波,宋朝虽然远比唐朝保守,但那是读书人和上层阶级,在市井小民中却没那么多讲究的。便是男性镇民们,也觉得这些士兵温和有礼,心中原本的顾虑顿时打消了大半。

    秦筠倒没有半点被兵哥迷住,只是假作不在意的在人群中扫了两眼,发现“赵楫”并没有来,感觉有些失望,又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魂不守舍的接过士兵派发的赠品,然后站在商行前的空地上不知该何去何从。

    “本店今日开张,为答谢父老乡亲的厚爱,所有商品全部七折。活动仅此一天,姑娘何不进去看看,可有合心的货物?”

    士兵请她进去,秦筠便跟着人流慢慢往店里走去。

    “欢迎光临!”

    鱼水行大门很宽,采光很好,虽然现在进出的人流很多,却并不显得拥挤。一进门便有一名年轻士兵微微躬身行礼,既彬彬有礼,又不显得卑躬屈膝。

    “姑娘可要买些米面?都是好粮食磨制的,又白又细,吃着不满意原价包退。今天第一天七折哦,机会难得!”

    进门便是米面摊子,此时江南已有大米种植,摊上不仅有小麦粉、黄米,也有大米出售。货品倒没什么出奇,但质量着实上乘。那面粉精细匀白,看着就赏心悦目;黄米白米也都干干净净,颗粒饱满,没有半点谷壳砂土。

    “你这大米怎么卖?”

    秦筠本只是随便逛逛,但见这大米实在可爱,忍不住问了价。

    “一斤二十文,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营业员士兵指着米袋上插着的价牌说道。

    此时大米进入大宋未久,便只有江南有栽种,价格大约三十文一宋斤,鱼水行卖二十文,确实是打了七折。

    “那我要五斤!”

    “姑娘何不多要一些?今天的价格真的很优惠,到了明天便都要恢复原价的。啊!您是怕搬不动么?不用担心,只要买我们商行的货物,李庄镇内我们都负责送货。您可以到时验过货,确认无误之后再付钱。”营业员也都是精选出来,又经过岗前培训的。

    “这样啊!那我要一百斤,可有这么多现货?”听得负责送货,秦筠忍不住多要了一些,但又有些担心的问道。

    “有的有的,姑娘不用担心,我们是勇毅军的产业,实力雄厚,您要多少货都能备齐的。劳烦您到柜上登记下地址和需要的货物,我们今日之内便会送到府上。”

    到了柜台,秦筠才发现,前来登记送货的镇民不少。有买米面的,买糖的,买布的,还有买农具的;鱼水行这开市第一锣看来是敲响了。

    “是芸娘啊!也来了!”

    “是啊!李婶儿,您也来买东西啊!”

    “呵呵!是啊!这些当兵的卖的东西真不错,七折的价又便宜,我得多买些在家屯着。”李婶笑呵呵的道,说罢怜惜的道:“芸娘啊!你也别太伤心,就该多出来走走,才不会在家胡思乱想。唉!秦大夫多好的人,说没就没了,这世道。唉!”

    秦筠原本没想什么,让她这么一说反而又勾起心事,眼圈一红,水意又忍不住涌了上来。

    “你们卖这样的货色,又卖这样的低价,这是不给我们活路么?大家都是同行,何必这般赶尽杀绝?”

    秦筠被勾起心底伤心,登记了要买的货品和住址,便想立即回家。却听不远处传来大声的争执声,不禁转头望去。原来是镇上原本开粮铺的钱家掌柜,正满脸通红的朝一名身着锦袍的少年喊道。秦筠依稀记得,那少年正是当日跟在柳卉欣身边的书童平安。

    乍然见到“熟人”,秦筠感觉心跳都快了半拍,不由得往那边走了两步。好在见到争执,不少人围上去看热闹,秦筠这行为倒是不显突兀。

    “请问您是?”

    平安被一通大喊弄得有些懵,但记得赵楫交代的“和气生财”,倒是不以为忤,微笑着问道。

    钱掌柜却当他是目中无人,明知故问,只是呼呼喘气,胸口不住起伏,却不说话。本也是,哪有开店不调查下市场的?他哪知道平安虽只是书童,如今却忙得很,虽然吩咐了手下伙计调查市价,却着实没亲自去过,当然更不可能认识这钱掌柜了。

    “赵管事!这位是镇上兴昌粮行的钱掌柜。”

    先前负责市调的伙计连忙凑到平安耳边介绍道。

    平安是他做书童时赵楫的称呼,但他如今出来做事,旁人当然不能叫他“平安”。他自幼卖入荆王府,自是跟随家主,也就是赵楫姓赵,因此大名应当叫赵平安。旁人如今多称呼他为赵管家或者赵管事。

    “原来是钱掌柜!失敬失敬!”平安笑着施礼道。“非是晚辈不敬,而是主家将这摊子交到晚辈手上。晚辈过去只是一介家奴,初当大任,只得战战兢兢,勉力应付。因此才没有去拜望前辈,还请钱掌柜见谅。”

    “哼!”

    钱掌柜听他说得诚恳,摸不准他究竟是何心意,轻哼一声,等他的下文。

    “呵呵!我们勇毅军来到李庄,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李庄繁荣。前辈所说赶尽杀绝之事,是绝不会做的。”

    “那你们……”

    钱掌柜听得这话又想争辩,平安上前一步,抓住他的手臂笑道:

    “前辈莫急!听晚辈说完。我们大人早交代过,要多向生意场上的前辈们学习。大人常说,天下的钱是赚不完的,有钱大家一起赚才能长久。”

    说着平安将手拢在袖中,伸到钱掌柜袖子里比了个手势。这是古代谈生意常用的法子,叫做“袖里乾坤”;两方谈价,又不愿被人知道,便常用这样的法子。

    “我们鱼水行愿意以这个折扣将米面卖给贵铺经营,可好?我们鱼水行承诺今日过后便恢复原价,今后只在过年一天特价,其余时候绝不降价,绝不会影响贵行的生意。”

    “这,这……”

    鱼水行的米面都是赵楫从现代照搬的设计,制造的新式水磨和脱离机加工制造的。不但省时省力,而且加工成本极低,米面的质量又是宋代的加工工艺根本无法达到的。

    平安给的价格,其实也就是钱掌柜日常进货的价格。也就是说,他若改从鱼水行进货,利润也能保持和过去一样。而且鱼水行的货质量好,价格和其他的一样,竞争力却更强了。若是贩运到别处,便可比普通的米面卖出更高的价。

    “那我可否将货运到临湖城里去卖?”

    钱掌柜立马想到了新的商机。

    “呵呵!前辈进了货,货便归前辈所有,我们鱼水行绝对不再干涉。而且我们只在这李庄开设一家商行,暂时不会开设分行,前辈若有门路,不妨多进一些货贩运到远处牟利。”

    钱掌柜顿时陷入沉思,盘算着该进多少货,运到何处销售了。

    “钱掌柜若觉得合适,可与我行签订契约。我行保证按质按量按时供货,若有违约愿十倍赔偿。”

    平安趁热打铁,迅速敲定了这笔长期供货的批发生意。

    秦筠看得心中暗暗点头,她虽只是开药铺,但也算半个生意人,自能看出鱼水行井井有条,朝气蓬勃,今后的生意必然错不了。

    回到家里,秦筠闲来无事,终于想起那包赠品。打开一看,原来里边是一些更小的纸包,一面印着品名:冰糖、白米、黄米、面粉、肥皂;背面还印着商品介绍或品名。

    女孩都爱甜食,秦筠也不例外,她先打开那正面印着“冰糖”的纸袋。只见里边有好几粒小指甲盖那般大小的糖粒,纯澈透明,果真如冰晶一般。

    秦筠捻了一粒放入口中,冰凉凉,甜丝丝,好清纯的甜味。她知道自己明天定然要再跑一趟鱼水行了,这冰糖也实在太好吃了。

    粮食的放到一边,秦筠拿起那包从没听说过的奇怪货品,“肥皂?”,沾水即可使用,可以洗脸、洗手、洗衣,注意切勿入眼,若不慎入眼可用大量清水冲洗……

    作为药铺,秦筠家便有宋代的“香皂”出售,这肥皂也有类似的用途,这不免勾起了秦筠的好奇心。她找来面盆,到院子里打了井水,就在井边试验起来。

    呀!好滑!

    一不小心,那一小块肥皂便掉入了盆中。秦筠连忙捞起,抹了一些洗手,然后将肥皂小心的放到井台下的青石上。

    好多泡泡!

    在水里搓了两下,果然洗干净了,手上的汗渍、还有刚才沾上的黏黏的糖渍全都洗干净了。

    秦筠将盆里的水倒掉,又重新倒满半盆,开始洗脸。洗完感觉清爽了好多,有种从没体验过的轻松。

    秦筠又拿出手绢,最近常常哭,手巾上沾多了眼泪,已经有些味道了。秦筠一直没心思清洗,正好趁这机会再试试这肥皂。结果当然是更多的泡泡,清洗的效果简直好到让她不敢想象。平时用力揉搓,手都快搓破了也洗不到这么干净。

    秦筠当即决定,今后秦家药铺再也不卖“香皂”了。有了鱼水行这便宜又好用的肥皂,那香皂秦筠自己都不愿使用了,价格还贵,谁还回来买?

    看来明天再去的时候又要多买一样物事了,而且还得再多仔细问问,看他们还有什么新鲜货品出售。

    ……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瓦特小时候,听到水开之后蒸汽将水壶盖推得叮当作响,瓦特很奇怪的按动壶盖,感觉到里面好像有着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不断推动盖子一样。瓦特冥思苦想,终于意识到这是蒸汽的力量,于是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长大后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必然是杜撰的。因为早在1654年,便出现了着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人们便认识到了大气压力的存在,发明蒸汽机的理论基础就已经有了。

    瓦特之前就已经存在蒸汽机,事实上瓦特的蒸汽机就是在过去的纽科门蒸汽机的基础上改良的。瓦特的功绩是改良了蒸汽机,使之效率足够高,足以作为工业动力的核心。

    必须承认,瓦特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能工巧匠,甚至可以称为机械师。但不得不说,他的成就是站在巨人肩上才可能取得的。

    瓦特的蒸汽机上有两项重大改良,其中一项是增加加工精度,使活塞气密性增加,这需要一项重要的前置科技——用于加工炮管的精密镗床。

    可赵楫现在连加工火绳枪的镗床都没有,不仅仅镗床,他什么机床都还没来得及“发明”呢。

    更有甚者,为了增加气密性,瓦特还在蒸汽机上使用了来自美洲的橡胶,这就更没法办到了。

    反倒是瓦特对蒸汽机结构进行的改良,对赵楫来说是最容易办到的,在现代完全可以查到更先进的蒸汽机结构。

    但没有良好气密性的蒸汽机是没有实用价值的。所以蒸汽机虽好,但在北宋的时空中,一时却无法做出来。

    好在江南水网纵横,为赵楫提供了非常好的替代动力——水力。

    很多人都以为近代工业革命开始于瓦特发明蒸汽机,实际上这是个误解,都只怪瓦特和他的蒸汽机名气太大。事实上早在瓦特蒸汽机之前,工业革命就已经开始,瓦特蒸汽机并不是工业革命的因,而是果。

    近代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所谓珍妮纺纱机,事实上只是一种手摇纺纱机。但它可以同时带动数个纺锤,极大地提高了纺纱效率。所以近代工业革命,是用机械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替代手工劳动的一次变革。

    当然,这种手动的纺纱机赵楫是看不上的,他看中的是后来使用水力的纺纱机器——骡机。可惜现在还有一个大问题——他没有原料。

    虽然手上已经有了棉种,可控制的土地实在太小,巧立名目才强占了个李庄镇。但若是再广占农田种棉,恐怕就犯了大忌,要被赵楷一党弹劾了。

    所以骡机暂时还用不着,不过对水力的运用却可以立即着手进行了。

    华夏自古便有对水力的运用,到宋时已经出现了可以利用水流自身冲力,将低处的水提到高处灌溉的筒车,其实也就是现代在乡间时常还能见到的水车。另外还出现了利用水力带动的水磨,用来磨碎谷物。

    赵楫要做的则是更进一步,他让木匠对水车进行了改造,加上传动连杆,并利用杠杆原理加上配重铁块,制成了简易的水力冲压机,也就是水锤。

    这也是赵楫对曾老爹等老匠人的承诺,有了水锤,铁匠就再也无需自己挥动铁锤,只需要专注于控制工件的火候和锤打角度即可。不再需要太多体力,而老铁匠经验丰富,使用水锤效率比年轻人更高。

    曾老爹那伙老兄弟,大部分都是铁匠,只有两个木匠。其实这架水锤,便是由那两名木匠师傅动手制造的。这架水锤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增加变速齿轮组,以控制水锤砸打的频率;增加导轨或者外框,使锤击更精准……

    受水锤传动装置的启发,那两名木匠竟然自行提出了水锯的设计。利用水力使圆形锯片转动,便可以使木匠从扯大锯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让年老力弱的老师傅也可以重新做工。

    如今水力铁匠铺、水力木工房已经正式投入运行,木工坊的产出暂时先供给军营自身所需,铁匠铺打造的价廉物美的农具,已经开始在鱼水行售卖。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131782/569721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131782/569721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