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邪王嗜宠:至尊佣兵女王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当兵吃粮

第一百七十四章 当兵吃粮

推荐阅读: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洪荒帝主末世高武:我的箭术可诛神斩仙重生黑毛野猪:开局就吞单人旁百鬼丸的综漫游斩神,开局被司小南倒追怎么办

    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

    勇毅军开始征募新丁了。

    有了兵营,招兵的最后障碍终于不复存在,赵楫立即着手安排招兵事宜。

    说起招兵工作,不但赵楫没有经验,他手下就没一个有经验的。不过鉴于自己于两浙军政官员的关系,赵楫也没有向谁求助的意思。他虽不会,但看了这么多书,书上的很多套路看起来也是很有道理的,摸着石头过河嘛,反正只要能把人招来就行。

    因为军营位置颇为偏远,赵楫将招兵处设在了城门外。原本应该每处城门设一个点,能更快招够人数。但有了上次被武德军袭击行辕的教训,赵楫最终还是没敢把人分开,而是在临湖最大的正阳门外,城楼箭矢射不到的地方搭了棚子,树旗招兵。

    当天中午,赵楫还出钱请了些城中闲汉,沿着城中主要道路,敲锣打鼓的一通吆喝,将消息扩散出去。这年月当兵地位低下,若有三分奈何,民众便是乞讨也不愿从军。因此愿意来应募的都是些走投无路的穷人,几乎肯定都是文盲。

    所以官府虽然迫于赵楫的压力出了告示,张贴四门,但显然不会有什么作用。要将消息散布出去,还得敲锣打鼓的吆喝才有用。要不是这年月还没鞭炮,赵楫都想弄它几十挂到处放,多弄点动静出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赵楫不顾灼人的骄阳,站在正午的烈日下,看着人流不断涌进凉棚,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

    都说苛政猛于虎,如今的大宋正是苛政肆虐。江南百姓久为花石纲所苦,再加上这两年洪涝频发,官府不但不赈济,反而逼迫益甚,百姓不堪重负,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虽说好男不当兵,可当兵总有一口饭吃,比活活饿死好。

    随着农业歉收,如今城里虽因为贸易尚能维持,但也比过去萧条了很多,即便行乞也难果腹了。赵楫此时招兵,实在是给了许多饥民一条活路。

    虽说来的大多是老弱病残,精壮的多半还能挣到一口饭吃,不愿来当兵,但老弱病残赵楫也照收不误。

    严格说起来,赵楫原来的家丁队,现在的亲兵队原本也都是些羸弱少年,正是“老弱”里的弱者,可经过半年的训练调养,各个还不都成了龙精虎猛的精兵?

    赵楫练兵,为的是应对六年后的靖康之变,招些少年兵更好,六年后年龄刚刚合适。因此别人招兵,战兵都要十八到三十的,赵楫却都降低了五年,招收十三到二十五岁的。至于辅兵则完全没要求,只要不是缺胳膊少腿儿的都要。

    地方上对于赵楫的募兵工作还是老态度,表面上无比支持,行动上推三阻四。早吃了几次亏的赵楫也知道地方官府的作风,根本就懒得向他们求助,只是例行公事的派人让他们出个告示便罢。

    募兵涉及很多文书工作,原本应当由制置使派员协助,但制置使衙门预料之中的因为拖欠俸禄,吏员全都罢工了。好在赵楫带来的仆人,如书童平安等都是粗通文墨的,再加上一直都坚持教授家丁书写识字,眼下这点誊抄、画押的简单工作,家丁队全员都可以胜任。

    得知赵楫如此“古怪”而不合常理的征兵要求,原本如临大敌的两浙文武俱都摇头失笑。原本武德军败阵,还觉得赵楫着实如传说中那般勇武。没想到也不过匹夫之勇罢了,完全不通军事嘛!

    十三岁的也要,还是战兵?这样的娃娃,武德军随便找个做仆人的汉子,一个也能打五个。而且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些娃娃打仗肯定不行,但饭量却一点不小,甚至比壮年的汉子还要能吃。这荆王多半少年心性,也要招些娃娃陪他胡闹!

    而且辅兵完全没要求,这也是胡闹嘛。武德军虽然有很多空额,可招来的辅兵也都是要做活的,全部要求精壮的汉子,哪有什么人都要的道理?可见这赵楫四六不同,完全就是在胡闹。

    不过赵楫可不管这些,只是看着热闹的征兵棚乐不可支。

    “军爷!在你们这儿当兵,真能管饱么?”

    “肯定管饱!辅兵管饱,战兵天天有肉。”

    负责接待的赵智刻意提高声音笑着答道。

    “有肉?那俺要当战兵!军爷,俺有的是力气。”

    那应募者瓮声瓮气的声音竟然不比赵智的小,若不是赵楫知道并没有安排托儿,真的会以为这是亲兵队的自己人在唱双簧呢。

    很多人的目光都被这俩的对话吸引了过去,赵楫也向那边走了几步,看向那个身材高大的应募者。只看那宽厚的背脊,挺拔的身材,赵楫就心中喜欢,好一个粗壮的少年。

    咦!

    这少年怎么看起来有点儿面熟?

    这不正是那天他逛街时救下的曾铁匠的儿子么?那小子当天险些跟来收账的摩尼教教众冲突起来,倒是很有胆色,倒没想到今天会来这里应募。

    “你不是那曾小哥么?你怎么跑来应募了?你走了就剩你老爹一个人,你们家铁匠铺怎么办?”认出是他,赵楫忍不住上前问道。

    “公子爷!您果然在这儿。”粗壮少年闻声见到是赵楫,连忙见礼答道:“今天好多闲汉在街上敲锣打鼓,俺爹听了说是公子爷你们在招兵。俺爹让俺来这边当兵,俺爹说公子爷是好人,最是仁义,你们勇毅军肯定错不了,让俺来这里当兵,今后也有吃饭的地方。

    俺家铁匠铺原本生意就差,幸得公子爷帮衬,还清了债务。俺爹说那铺子经营下去也没意思,要俺来投军,他自回武德军去和那几位叔伯一起做工,总能混口饭吃。”

    “这样啊!”

    赵楫沉吟道。那曾铁匠手艺着实不错,虽然一条腿残疾了,但并不影响双手做活。既然他让儿子来投勇毅军,而不是去武德军,说明对他们有好感。既然如此,不若挖角过来,正好他手里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赵楫虽然在现代看了很多技术资料,对于怎么发展冶金也有许多方案,但毕竟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动手能力。曾老爹是这个年代的能工巧匠,动手能力是极强的,又打了一辈子铁,所缺乏的不过是赵楫那些现代知识。只要今后多加提点,将那些先进知识传授下去,必然能帮上大忙。

    “曾小哥!”

    “公子叫俺阿牛就好。”

    “嗯!阿牛。你爹的手艺我是知道的,不然上次也不会在你家订货。我这里一切初创,正巧也需要工匠,不如你跟你爹说,请他转入我勇毅军中。我必不会亏待你们父子,你可以做战兵,你爹直接做辅兵伙长。你放心,我们勇毅军全部按照太宗传下的规矩办事,没有陈规陋习,不但吃住全包,而且还派发足饷。”

    “哇!”

    他们的对话声音不小,周围的人都能听清,听到这不由都发出一声惊叹。

    现在宋军的待遇,按规定禁军大约45贯\/年,厢军30贯。但军中吃空饷、喝兵血的现象十分严重,士兵不但拿到的粮饷仅能勉强温饱,为了这点钱物还必须起早贪黑给将领做工。

    而将领实际上更像是工场主,给钱雇工人(士兵)做工,然后卖出产品赚取利润。只不过他给出的工钱是由国家拨给,原本就应该发给这些士兵的军饷,其中大部分还被他吞掉了。

    因此这些应募者早都做好要起早贪黑做苦工的准备了,所求不过是不被饿死而已。如今听到赵楫所说的:每天吃饱、派发足饷,虽然心中将信将疑,但对未来的生活不免更加期待起来。

    其实赵楫也不是滥好人,他这话里也打着埋伏。他说勇毅军按照“太宗传下的规矩”办事,这话虽然大义凛然,其实却是有陷阱的。

    太宗朝大宋初立,确实和现在的勇毅军一样,没什么陈规陋习,但当时的军饷也远不如现在,战兵只有两贯每月,辅兵大概一贯。赵楫也准备按着这个标准派发“足饷”。

    但即便是这样,勇毅军的待遇也比大宋任何一支军队强,不但可以吃饱,而且还有钱拿。要知道其他军队不但要像牛一样的干,而且得到的钱也就是让人饿不死,吃饱是绝不可能的。

    听得这样的待遇,所有人脸上都露出振奋的神色,可曾阿牛却没有马上答应,反而面露迟疑之色。

    “怎么了?可有什么难处?不用担心武德军,我跟蔡都监、颜都监都熟,跟他们说一声就行。”赵楫怕他有顾虑,先行安慰道。

    “倒不是因为这个。”见赵楫确是真心,增阿牛挠头道。“俺爹其实当初也动过心思,想来投奔恩公。武德军那边俺爹说,倒不是问题,都是几十年的老袍泽了,这点面子还是有的。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但说无妨。”

    “只是俺爹说,他年纪大了,挥不动铁锤,不好白吃恩公的粮食。恩公要打什么,吩咐一声,他定随叫随到,不要您半文钱。”

    “呵呵!老爹是厚道人啊!”赵楫笑道。“这样,阿牛!这一趟你还是得跑,你去跟你爹说,就说我有法子让他不用挥锤子也能打铁。他来我这儿大有用处,绝不会白吃粮食,让他一定要来。”

    “哦,好!”

    曾阿牛答应一声就往外跑。

    “等等!”赵楫赶紧叫住他。“别着急,我还没说完呢。你那几个叔伯为人都不错,就是那天给你爹送钱的那几个。你跟你爹说,如果他们愿意来,我这里全都欢迎,粮饷不必担心,一定让他们满意。也不用担心我会亏本,我既然请他们过来,便有我的安排,绝不会做亏本买卖。好了!去!”

    “大哥!”

    看着曾阿牛远去,想着铁匠老师傅的问题算是解决了,赵楫心情不错。忽然听得有人呼唤,却是秦安不知什么时候已到了身边。

    “大哥!咱们如今可是只进不出,您开出的待遇是不是太高了?又要管吃穿住,还要发足饷。若都是按着家丁那般伙食,这要不了一年,咱们可就要被吃垮了。

    其实那些役兵只需管口吃的就行,都不必让他们吃饱。这天下的兵营都是这么干的,当初在高家……”

    “高家怎么回事,就不用说了。怎么说我也在那边做了好几个月学徒的,还能不知道么?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皇帝还不差饿兵,别忘了咱们练兵是为了什么。要让士兵豁出命去打仗,待遇上绝不能差了。那些役兵虽然不打仗,可咱们的军器都要他们打造,肚子都吃不饱又怎么能指望做出好东西?

    至于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你道我为什么招这么多役兵?你大哥我赚钱的法子多的是,只要有了人手,咱们就等着数钱!”

    赵楫指着自己的脑袋笑道。

    “原来大哥早有计较,倒是小弟多事了。”

    秦安赧然道。

    “呵呵!二弟何出此言?愚兄率性,做事时常思虑不周,幸亏有你和三弟在一边提点。抗金之路遍地荆棘,我们正该兄弟同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愚兄岂是听不进不同意见的刚愎之人?”

    “是小弟失言了。”

    秦安更是赧然,赵楫用力拍了拍他的肩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楫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何况他要的是一支近代化步兵,那就更需要源源不断地金钱了。所以这第一次招兵,与其说是招兵,不如说招工更恰当写。

    此次勇毅军预计招收员额为:役兵三百人,正好是大宋军制的一个指挥;战兵一百人,却准备按照近代兵制编成一个连。

    从这个人员比例上,也能看出赵楫其实就是在为工场开工做准备。那些役兵就是工场的工人,至于战兵则相当于工场保安兼士官学员。

    “什么?小哥你看清楚!我兄弟身强力壮,怎地做不得战兵,只能做役兵?”

    此时又有人高声叫道,但这次不再是给勇毅军宣传,而是挑理来了。

    “你们兄弟体格确实不错,可我们此次募兵,战兵只要二十五岁以下,两位却是超龄了。”

    “什么怪规矩,你这规矩就不对!人家别处募兵,都是要十八到三十的壮丁,怎地你们这里这般古怪?偏要些乳臭未干的娃娃,不要身强力壮的汉子。”

    “我们规矩便是如此!”赵智不卑不亢的道。“你们两位一个二十七一个二十八,若想当兵便只能做役兵,若不愿意,便请离开,后边还有很多人在排队。”

    “你这娃娃!简直不通情理,这规矩如此荒谬,定是你们上面搞错了,你帮忙问问怎么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嘛!”

    粗壮汉子却不愿轻易放弃,坚持道。

    “上面不会搞错的,两位若不应募,还请离开,不要妨碍军务。”

    “你小子!”

    两名壮汉老羞成怒,伸手便来揪赵智的脖领。

    赵智前段时间受了武德军的箭伤,虽未伤及要害,但也需要将养些时日。至今尚未痊愈,但今日募兵,他坐不住,便来做些文书工作。此时的他才刚能下床,身体虚弱,可说比女子尚且不如。可面对两条莽汉,他却夷然不惧。

    果然那莽汉手伸到一半便停住了,倒不是他幡然悔悟,实在是前后左右各有好几支长枪指住了他两兄弟,枪尖寒光闪闪,一看就是杀人的利器。持枪的亲兵队员年纪虽轻,但各个眼神凌厉,平端长枪的手稳稳的,显然并不是在开玩笑。那莽汉虽然大大咧咧,仍然从亲兵们眼中感觉到了杀气。

    “扰乱募兵者,杀无赦!”

    赵智仍旧稳稳的坐在椅子上,冷冷说道。

    “杀无赦!”

    周围的亲兵队员齐声喝道,声震屋宇。

    那两名莽汉不过是仗着身高力大,横行里坊的闲汉。哪里见过这等声势?顿时为之股栗,不敢再恬噪,转身掩面而去。赵楫趁机大声道:

    “勇毅军!威武!”

    “威武!威武!”

    众亲兵齐声高呼。

    见此声势,一些想要浑水摸鱼的游手好闲之徒顿时打消了主意,各条队列中都有人偷偷溜走。对于这种人,赵楫也懒得理会。

    但也有人看了勇毅军的威风,眼神变得闪亮,对即将开始的军旅生活充满期待的,这种人则以来应募战兵的少年居多。

    因为宣传做得到位,而且对于辅兵素质要求很低,所以这次募兵进行得很顺利。来应募的人络绎不绝,未末时分(下午四点左右),所需的员额便已全部募集齐全。

    此时曾阿牛把他老爹和那群老军全都带了来,那些老军都是武德军匠作营的老卒,都是有手艺的老师傅,如今年老力弱做不动活儿了,日子过得很不如意。听曾阿牛说勇毅军那位恩公诚心邀请,几人起初不敢置信,再三询问确认,曾阿牛详细转述了赵楫的原话,他们才将信将疑的跟着来了。

    其实待遇固然有吸引力,关键是赵楫提出的可以让他们即使拿不动铁匠锤,仍然可以干活的法子,对他们更有诱惑力。这些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比如曾老爹,打了一辈子铁,该怎么处理工件懂得比谁都多,经验比谁都丰富。若是无需铁锤也能打铁,他可比那些年轻的铁匠厉害得多。

    人嘛,如今落魄了,难免怀念当初风光的日子。如今这些老师傅正是觉得自己拉无所依,百无一用,无比失落的时候。若是还能回到过去那样的日子,甚至比那时还风光,待遇都是次要了,便是不给钱,他们也愿意干。

    因此一见到赵楫,众老军便七嘴八舌的打听他能让他们干活的妙法。不过赵楫怎么可能这么容易便掀出底牌?只是笑道以后便知。

    在包括曾老爹在内,几名老军都表示愿意转入勇毅军之后。赵楫被追问不过,只得向他们透露了自己的身份。得知原来自家的大恩人便是荆王爷,众人惊讶之余,对于赵楫的话倒是再无怀疑。对于那时候的人来说,王爷的金口玉言那是错不了的。

    新兵入营,原本颇为冷清的西郊军营顿时沸腾起来。

    军营早为这次募兵做好了一切准备,营房、号服、被褥等全都预备妥当,一切有条不紊,只等新兵入驻。在这方面荆王府倒不是全无经验,毕竟原先的家丁队只是规模稍小,一应所需与军队无异。

    倒是这么多人的伙食,荆王府现有的伙房没法提供。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役兵本就是要干活儿的,这么多人里找几个人出来做饭当然不是问题。至于其他的,今日先安顿下来,明天再说便是

    比如军营是不能带家属的,但新兵中有些有父母妻儿愿意随军的,也必须要安置。这些人赵楫专门在营外划了块地出来给他们盖房居住。

    说得天花乱坠,都不如实际行动有说服力。

    对于这些新兵来说,一顿丰盛的晚餐可以最大限度的打消他们的顾虑,缓解来到新环境的焦虑,以及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极大地鼓舞士气。

    王府伙房早根据人数准备好了菜蔬、粮食,还有两大口肥猪。新兵一到,刚上任的火头军们立即动起手来,开始整治晚餐。

    其他新兵则按照亲兵队的指示分配营房,领取军服被褥,打扫房间,整理内务。

    夕阳西下,饭菜的香气渐渐飘散开来,溢满了整个军营大院。因为是第一天入营,赵楫并没有安排训练,整理完内务,换上新军服的新兵们,不断咽着口水,腹如雷鸣,翘首期盼着开饭的时刻。

    这时一个车队缓缓驶到了军营门前,车队都是牛车,因此行驶不快,但车辙很深,显然里面装着重物,很像是送货的车辆。

    “军营重地!来车止步!”

    执勤的亲兵队员大声喝道。巧合的是,这两名守卫正是当日宋江盗伙夜袭时当值的陈二狗和周精忠两人。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131782/569720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131782/569720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