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突然到来的幸福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师妹创制的天青瓷是一种青瓷,如今已由官窑烧制来专供皇上使用了。那已经是青瓷的极限,无法再被超越。我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只能另辟蹊径。
因此来到高家工坊之后,我便开始专心研究青花。我要烧出可以媲美天青瓷的青花,以此证明我的才能,证明我说的是真话,证明那沈宝恩不过是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子!”
说到这,秦良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续道:
“皇上圣明,见了这青花定能明白一切,惩处奸邪,还我清白。”
柳卉欣心道:您这可太想当然了,徽宗皇帝如果这么明事理,后世怎么会给他冠上昏君的名号?不过徽宗的艺术鉴赏能力确实是极高的,见了这瓶子说不定真能相信您说的。
不过那林灵素极有手段,只怕不是您这一两件瓷器就能扳倒的。只怕皇帝就算知道了您的冤情,还是会选择和稀泥,甚至帮着林灵素打压您也未可知。
秦良说了半天复仇大计,见柳卉欣有些走神,自嘲笑道:
“听我说了这么多,你们觉得烦了?喏,瓶子给你。你拜我为师这么久,我也没能指点你一丝半点。这瓶子就算是为师给你的些许补偿。
至于这瓶子的名字。这种青花乃是我自创,以前从未有过。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宝光琉璃”,你们觉得如何?”
“好!宝光琉璃青花瓶!好名字!”柳卉欣赞叹道。
“你们今天跑来找我,恐怕不是专门来跟我一起开窑,听我说故事的?”秦良摆手道。“有什么事?你们俩现在就说罢。”
“嘿嘿!”柳卉欣不好意思的道。“便是好久没见到师父了,十分想念,因此专门来看看您。那个,顺便跟您报告一下,我跟二弟前天已经通过学徒考核,现在算是工坊的正式瓷工了。”
“这么快?”
看着秦良狐疑的眼神,柳卉欣叫屈道:
“咱们确实通过了,半点儿手脚都没做,完完全全是凭真本事考过的。不信您问秦安。”
秦安闻言连连点头,一脸的诚恳。秦良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噢?!你们怎么做的,有什么窍门,跟我说说。”
“嗯!说起来咱们确实取了些巧……”柳卉欣将她如何自制量具,如何拆解动作规范化生产详细说了。“……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并没有违规,只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作了些工艺改进。”
秦良听完,沉吟良久,终于重重点头道:
“不愧是天潢贵胄,果真天纵聪明。殿下您如此聪慧,我此生所见人物里,也就只有师妹才能比得上了。”
说着秦良慈爱的摸了摸秦安后脑,叹道:“我就得小安这一个孩子,他自幼不喜手工,资质又像我,实在有些鲁钝。我本想熬上他几年,等他知道世道艰难,想要吃饱穿暖还得靠自己手艺来挣。不想他竟会结识殿下,还蒙您不弃结为兄弟,提携他学问习武。这,唉!看来他此生是注定与做瓷工无缘了……”
“师父!那个,秦安兄弟……”柳卉欣有些讪讪,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来安慰秦良。
“我没责怪你们的意思。”秦良摇头道。“小安能得贵人赏识,是他的福气。今后勤学文武,出入公门,哪里不强过整天在泥沙灰土里打滚?
我常听人说什么公门险恶,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心鬼蜮,哪里又不险恶了?像我不过是个整日捏泥巴的匠人,不一样有人想要害我性命么?
所以,殿下您关照秦安,是对我们秦家的大恩,我老秦头感谢您啊!小安这孩子苦!打小就没了娘,我这当爹的又整天不着家,没尽到当爹的责任。可小安是个好孩子,从小就孝顺……”
秦良说得老泪纵横,柳卉欣听得也有些动情,安慰道:“师父您放心!二弟他勤谨诚实,忠勇坚毅,今后成就不可限量。我保证,有我赵楫在,定会照顾好他,不让他遇到任何凶险。”
秦良连连点头道:
“如此我便放心了,殿下……”
“师父唤我四哥儿便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父老称呼我‘殿下’,可是拿我当外人了。”
“那老朽就僭越了。四,哥儿……”秦良忐忑的轻唤了一声,柳卉欣连忙点头答应。
“是,师父!”
“呵呵!”秦良傻笑了下,续道:“我不知道您以皇子之尊,为什么要来学这整天与灰土作伴的匠作小道。不过既然您对陶瓷技艺感兴趣,不知您愿不愿意学我这天青瓷和宝光琉璃青花的制法。”
“愿意!我愿意!”
幸福来得太突然,柳卉欣简直毫无防备。除了不停点头,就只有控制不住的傻笑了。
……
自从高俅上位,禁军迅速变质为“高氏实业公司”后。汴京城内城外的禁军房产,军营、武库、校场等,大都被高俅占为私用,开发成了商铺、工坊、库房等。
赵楫常去的这个禁军小校场,原是宫城禁军轮训的地方。后来军备废弛,宫卫军也懒得辛苦操练,这校场便空了下来。
在寸土寸金的内城区,这么大一块地方,不论是改作商铺还是库房,都是日进斗金的买卖。之所以能保留下来,全是因为赵楫的缘故。
自从赵楫发现了这处所在,每日来这里习武以后,高俅便息了将这里改作他途的念头。不但不侵占了,而且还专门派了一小队禁军每日在这里操练,算是给赵楫烘托气氛。赵楫刚开始习武时找的教头、陪练,也是这伙禁军里的。
不但如此,高俅还让他的义子高强混在禁军中,“不经意”的同赵楫巧遇,从此攀上了交情。
高俅自己发家便是因为徽宗还是端王时刷足了好感,端王登基,他因此鸡犬升天,平步青云。如今他已贵为天下武官之首,自然又将这“烧冷灶”的窍门传授给了他的义子。
虽然如今继位呼声最高的是三皇子郓王赵楷,其次是太子赵桓。至于出奇顽劣的赵楫,基本没人认为他有可能当皇上。但高俅不这么想。当年的徽宗不也是出名轻浮,没人认为他能做皇上么?结果怎样?
因此来到高家工坊之后,我便开始专心研究青花。我要烧出可以媲美天青瓷的青花,以此证明我的才能,证明我说的是真话,证明那沈宝恩不过是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子!”
说到这,秦良平复了一下激动的情绪,续道:
“皇上圣明,见了这青花定能明白一切,惩处奸邪,还我清白。”
柳卉欣心道:您这可太想当然了,徽宗皇帝如果这么明事理,后世怎么会给他冠上昏君的名号?不过徽宗的艺术鉴赏能力确实是极高的,见了这瓶子说不定真能相信您说的。
不过那林灵素极有手段,只怕不是您这一两件瓷器就能扳倒的。只怕皇帝就算知道了您的冤情,还是会选择和稀泥,甚至帮着林灵素打压您也未可知。
秦良说了半天复仇大计,见柳卉欣有些走神,自嘲笑道:
“听我说了这么多,你们觉得烦了?喏,瓶子给你。你拜我为师这么久,我也没能指点你一丝半点。这瓶子就算是为师给你的些许补偿。
至于这瓶子的名字。这种青花乃是我自创,以前从未有过。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宝光琉璃”,你们觉得如何?”
“好!宝光琉璃青花瓶!好名字!”柳卉欣赞叹道。
“你们今天跑来找我,恐怕不是专门来跟我一起开窑,听我说故事的?”秦良摆手道。“有什么事?你们俩现在就说罢。”
“嘿嘿!”柳卉欣不好意思的道。“便是好久没见到师父了,十分想念,因此专门来看看您。那个,顺便跟您报告一下,我跟二弟前天已经通过学徒考核,现在算是工坊的正式瓷工了。”
“这么快?”
看着秦良狐疑的眼神,柳卉欣叫屈道:
“咱们确实通过了,半点儿手脚都没做,完完全全是凭真本事考过的。不信您问秦安。”
秦安闻言连连点头,一脸的诚恳。秦良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噢?!你们怎么做的,有什么窍门,跟我说说。”
“嗯!说起来咱们确实取了些巧……”柳卉欣将她如何自制量具,如何拆解动作规范化生产详细说了。“……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并没有违规,只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作了些工艺改进。”
秦良听完,沉吟良久,终于重重点头道:
“不愧是天潢贵胄,果真天纵聪明。殿下您如此聪慧,我此生所见人物里,也就只有师妹才能比得上了。”
说着秦良慈爱的摸了摸秦安后脑,叹道:“我就得小安这一个孩子,他自幼不喜手工,资质又像我,实在有些鲁钝。我本想熬上他几年,等他知道世道艰难,想要吃饱穿暖还得靠自己手艺来挣。不想他竟会结识殿下,还蒙您不弃结为兄弟,提携他学问习武。这,唉!看来他此生是注定与做瓷工无缘了……”
“师父!那个,秦安兄弟……”柳卉欣有些讪讪,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来安慰秦良。
“我没责怪你们的意思。”秦良摇头道。“小安能得贵人赏识,是他的福气。今后勤学文武,出入公门,哪里不强过整天在泥沙灰土里打滚?
我常听人说什么公门险恶,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心鬼蜮,哪里又不险恶了?像我不过是个整日捏泥巴的匠人,不一样有人想要害我性命么?
所以,殿下您关照秦安,是对我们秦家的大恩,我老秦头感谢您啊!小安这孩子苦!打小就没了娘,我这当爹的又整天不着家,没尽到当爹的责任。可小安是个好孩子,从小就孝顺……”
秦良说得老泪纵横,柳卉欣听得也有些动情,安慰道:“师父您放心!二弟他勤谨诚实,忠勇坚毅,今后成就不可限量。我保证,有我赵楫在,定会照顾好他,不让他遇到任何凶险。”
秦良连连点头道:
“如此我便放心了,殿下……”
“师父唤我四哥儿便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父老称呼我‘殿下’,可是拿我当外人了。”
“那老朽就僭越了。四,哥儿……”秦良忐忑的轻唤了一声,柳卉欣连忙点头答应。
“是,师父!”
“呵呵!”秦良傻笑了下,续道:“我不知道您以皇子之尊,为什么要来学这整天与灰土作伴的匠作小道。不过既然您对陶瓷技艺感兴趣,不知您愿不愿意学我这天青瓷和宝光琉璃青花的制法。”
“愿意!我愿意!”
幸福来得太突然,柳卉欣简直毫无防备。除了不停点头,就只有控制不住的傻笑了。
……
自从高俅上位,禁军迅速变质为“高氏实业公司”后。汴京城内城外的禁军房产,军营、武库、校场等,大都被高俅占为私用,开发成了商铺、工坊、库房等。
赵楫常去的这个禁军小校场,原是宫城禁军轮训的地方。后来军备废弛,宫卫军也懒得辛苦操练,这校场便空了下来。
在寸土寸金的内城区,这么大一块地方,不论是改作商铺还是库房,都是日进斗金的买卖。之所以能保留下来,全是因为赵楫的缘故。
自从赵楫发现了这处所在,每日来这里习武以后,高俅便息了将这里改作他途的念头。不但不侵占了,而且还专门派了一小队禁军每日在这里操练,算是给赵楫烘托气氛。赵楫刚开始习武时找的教头、陪练,也是这伙禁军里的。
不但如此,高俅还让他的义子高强混在禁军中,“不经意”的同赵楫巧遇,从此攀上了交情。
高俅自己发家便是因为徽宗还是端王时刷足了好感,端王登基,他因此鸡犬升天,平步青云。如今他已贵为天下武官之首,自然又将这“烧冷灶”的窍门传授给了他的义子。
虽然如今继位呼声最高的是三皇子郓王赵楷,其次是太子赵桓。至于出奇顽劣的赵楫,基本没人认为他有可能当皇上。但高俅不这么想。当年的徽宗不也是出名轻浮,没人认为他能做皇上么?结果怎样?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131782/569720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131782/569720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