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周郡马爷 > 第178章 我有三策

第178章 我有三策

推荐阅读: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抢我人生?重生七零,我嫁军少走巅峰!傲世狂帝恩仇录禅境觅心:修行之路诡玲珑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都市:开局送金砖,秒升大宗师大师兄万岁!摆烂后,满级大佬成了团宠真千金穿成唯一远古圣雌被强制索爱

    “岳父,据您所知,户部还能拿出多少银子来?”

    听到卫王为银子犯愁,林深问了一句。

    “前日听户部周尚书提过一嘴,户部库中还余三百万贯钱,不到两百万两的白银,虽说盐、铁及粮食等物,可以从户部仓或内务府调拨,可绸缎,棉布、茶、药材等,都要花钱买才行啊。这么算下来,这不到五百万贯的钱,可是远远不够啊。”

    “凭空变不出来银子啊···”

    卫王叹了口气。

    “也并非变不出来,就看敢不敢而已。”

    林深接了一句。

    “嗯?”

    卫王和田先生都以为自己听错了,转脸看向了他。

    “岳父,我有三策,可解决这一千万贯的问题,但却可能留有后患,故而用之需得谨慎。”

    “赶快说一说。”

    卫王此时心中早就没有了主意,听林深说竟然会有三策,仿佛落水的人抓到了稻草,早就忽略了他说的谨慎二字。

    “这第一策,是最简单却又是后患最大的,便是朝廷也开设票号,便如小婿在洛阳开的那个票号一般···”

    林深向卫王介绍起来。

    一个国家没有钱,不单单是向金国赔付的问题,便是内部的经济流通也会出现问题。单靠朝廷手中的几个金银矿和铜矿,想在短时间内把市场上缺少的一般等价物补齐无疑是天方夜谭。那么此时最简单,最粗暴的解决办法就是印钱。

    就比如另一个世界中大明的成祖皇帝一般。

    但超发货币的危害林深是深有体会的。

    此时的大周又不像后世的老美,可以让全世界来帮着买单。甚至就连金国也指定不会要那些刚刚印出来犹自散发着油墨香味的银票。

    所以不管印了多少,都只会在大周内部流通。

    万一印钞机开足了马力又没有节制,造成的必然是通货膨胀,购买力下跌,影响到每一个大周百姓头上。

    林深把方法和危害都向卫王和田先生详细的说了一说,两个人听着不住地倒吸冷气。

    “郡马,如你所说,那你在洛阳岂不是···”

    田先生的头上已经冒出了冷汗。

    按照刚刚郡马所说,谁能印这银票,谁便可将这大周的所有财物据为己有,可郡马已经在洛阳开始印了,而且在汴梁的票号马上就要开张!

    这要是被朝廷知道,这···,弄不好是抄家灭族的祸患啊。

    林深看出了田先生担心的问题,淡淡的解释道。

    “不然。”

    “林深在洛阳的票号,与我刚刚所说有本质的不同···”

    林深在洛阳,以及在汴梁马上就要开办的票号,纯粹是以卫王府的信用作为背书,而且林深在发行时,还特意交代了要以收取的银两和通宝作为准备金,所以本质上,还没有成为一个货币的符号,充其量只是一个存款的凭证。

    在没有国家信用作为背书的背景下,林深的票号只能小范围的,低层次的影响一部分当地的经济,可能会赚一些钱,但想要起到“收割”的作用还谈不上。

    但若是朝廷自己开始印银票,那影响可就大了,瞬间冲击的便是整个大周的商业体系。

    若是当政者再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看到只要印钱便可以毫不费力的收割财富,谁还会尽心尽力的关注经济运行姿态?

    印钞机一开,财富自然来!

    弄到最后,说不定不等金国来攻,自己内部就先把自己搞死了。

    所以林深把这一条办法放在第一个说,却又对卫王和田先生慎之又慎的加以了提醒。

    “嗯···,此策确实如同猛药,若是分量掌握不好,病治不妥当,反而会要人命。确要慎之。”

    “那还有两策呢?”

    卫王思绪良久,方才点了点头,又问林深其他的两个办法。

    “这第二策,是为国债。”

    这个便很好理解了。

    国家没钱,便以来年,甚至今后几年的赋税作为抵押,向大周之内的世家大族或富户借钱。只需厘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利息,借出一千万贯的钱来,应该一点问题没有。

    甚至可以像后世一样,设定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以至于十年以上的长期国债,当然,不同的期限利率也不同。

    以林深所知,不论是豪门还是中小地主,家里收到银子之后,为了流传后代,都是深埋地下几十年都不会动一下,有些银子都藏得发霉了,不然怎么会有和珅“晒银子”的传说。

    让这些人拿银库中近似于存了“死期”的银两来买国债,绝对是一个解决当前朝廷手头紧的好办法。

    唯一所虑的就是,不论是朝中的王公大臣,还是扬州的盐商,苏杭的米商,布商,即便民间再怎么传闻家资巨万,在这种与官方之间的交易中也不一定敢露富。最后即便是买,拿出来的银子,也一定是一个比民间传闻少得多的数额。

    所以对于国债,林深虽有信心,却不知到底能发行多少,在数额上无法进行估量。不过,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不记名国债,打消一下这些人的顾虑。

    卫王的顾虑却与林深不同。

    拿朝廷的名义借私人的钱财,其实就相当于是大周的天子在向私人借钱,这在之前可是从没有过的。

    而且,一旦借了钱,难免会受到债主的挟制。

    堂堂大周天子,怎么可能,怎么愿意,怎么甘心拉得下这个脸来,受到下面的子民来挟制?

    皇权国威还要不要了?

    林深倒是对此不以为然。

    此一时彼一时,觉得借钱打脸,那被金人骑在头上硬生生拿走上千万贯的钱财,价值好几千万贯的布匹、盐铁、粮食等等,就不打脸了么?

    被人强掳十万的工匠就不打脸了么?

    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出来。

    “那,便换一个名头,以户部的名义借,周尚书应该是能替朝廷担起这副担子的。”

    看着卫王脸上的皱纹,林深讪讪的说道。

    这才去杏花营没几天,怎么卫王那个如满月的圆胖脸上,竟然已经有了皱纹了呢。

    那秦王那张原本已经有了皱纹的脸又会怎样?

    这政务堂的活儿,有那么累人么?

    这要是还跟之前老皇帝设想的那样,只让秦王和卫王俩人辅佐周王,估计眼前这胖子的头发都会白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131534/569095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131534/5690957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