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京城?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姜颜不卖。

    申政元更觉得她是想靠卖酸菜捞一笔大的。

    可他又不肯放弃这个造福百姓的大好事,于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这个腌制酸菜的法子虽然神奇,但是别人用心钻研,未必不能成功。万一明年就有人研究出了这个方法,你的酸菜就卖不上价了。”

    不得不说,申政元是会讲价的。他先降低姜颜对商业前景的预期,然后压价,“你不如现在把腌制酸菜的方法卖给我,这样无论有没有人研究出腌酸菜的方法,你都稳赚了。”

    姜颜微笑:“申大人可真会讨价还价,让你这么一说,我把腌酸菜的方法卖给你是最好的选择。”

    申政元心中一喜,姜颜的言外之意是,“你答应了?”

    姜颜仍是摇头,“腌酸菜的方法我不卖。”

    申政元呼吸一滞,姜颜怎么油盐不进呢?

    不等他再劝,姜颜便施施然开口了:“这个方法我不卖,但可以告诉你。”

    申政元一时怔愣,张月华已然反应过来,“你别以为只有你一个人是忧国忧民的义士,要不是姜姐姐给你出主意,你能稳定住东山县的粮价吗?

    你以为姜姐姐为了一己私利,不肯把腌酸菜的方法公之于众,可是把人看扁了!”

    申政元刚见识过粮商的残酷,冷不防告诉他还有个这么好的商人,他还真有点难以置信。

    “你肯不要钱,白白地把腌酸菜的方法说出来?”

    姜颜点头,“这份政绩,我就送给申大人了。”

    申政元霍然起身,正色道:“我代天下百姓谢你的大义!”

    姜颜有点不好意思,这都是古人的智慧,文明的瑰宝,被她借时间差据为己有了而已。

    她把腌酸菜的步骤和要点写下来交给申政元。

    “你们这样着急前来,该不是只为了问腌酸菜的事?”

    张月华挽住姜颜的胳膊,“我们这次来,是有要事问你呢!”

    申政元面带惭色,他才是东山县的知县,奈何能力有限,只能问政于他人,实在惭愧。

    “之前多亏了你的主意,东山县的粮价才能降下来。但是现在百姓手中没有钱,若不想些办法,他们可能得过三、五年才能缓过来。

    可若三、五年之内再有灾荒,百姓可就遭殃了。

    所以我想问你可有富民之策?”

    虽然申政元亲自前来询问,但是他并不抱太大的期望。

    经世济民是男人所学所想,倒不是说女人就不能学、不能想,而是女人从生下来,人们就告诉她们要学妇言、妇工,所以鲜少有女人想这些事情。

    而且就算是从小学习经世济民的男人,还不一定能想出真正好的治国之策呢。

    其实这些东西姜颜也不会,她在后世上了十六年学,也没学过这玩意啊。

    公务员的申论考试可能涉及这些东西,但她没想过当公务员,也没学过。

    不过好在她看过一些历史,所以申政元问的这个问题,她真能回答。

    “如果申大人想富民的话,就需要给百姓找点事做,比如修缮县衙,或者带着城中的富人们花钱。百姓有事做,就能拿到工钱,富人花钱买老百姓的东西,老百姓自然就富了。”

    简单来说,就是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和发展。

    张月华没想明白,“东山县刚刚遭遇蝗灾,正是应该上下一心、俭省节约的时候,修缮县衙不是白浪费钱吗?再说,富人才有几个?他们再花钱,又有几个老百姓能挣着钱?”

    其实让富人花钱的目的不是为了让百姓挣到他们多少钱,而是让钱流动起来。

    比如富人到食肆去吃饭,食肆老板挣到了钱,卖食材的老百姓也挣到了钱,他们挣到钱之后再去买布匹、买纸笔,这样钱就慢慢流动起来了。

    只要钱能流动起来,经济就会向好发展。

    姜颜正在想着该如何通俗易懂地给张月华解释这个道理,申政元已经想明白了。

    “我们之前都想岔了,原来越遭灾,越应该花钱,只有官府和富人都花钱,钱才能流到老百姓手中去。”

    他向姜颜一揖到底,“先生大才!是东山县百姓之福啊!”

    姜颜脸上火辣辣的,她有什么大才?不过是刷抖音的时候关注过几个财经博主。

    她还关注过几个军事博主,刷完视频的时候侃侃而谈,博主生病几天不更新,她的“战略眼光”就没有了。

    说白了,就是个学舌的鹦鹉呗。

    不过能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学几句合适的舌,确实也是为东山县的百姓做了一点微小的贡献。

    申政元是个行动派,他从姜颜那里问到良策之后马上就开始行动。

    先是招了一批百姓修县衙、修城墙。

    百姓们先时还觉得他是瞎折腾,去年才刚修过城墙,今年又修!

    但是当实实在在的钱赚到手里的时候,他们就真香了。

    然后申政元带着富人们吃喝玩乐,大雪天上山打猎,又办灯会,玩得不亦乐乎,钱也流水一般流进了百姓手中。

    姜颜是最先得益的那批人。

    城里的劳工多了,姜氏竹筒饭又红红火火地开起来。

    申政元有意关照姜颜的生意,食锦小筑几乎成了东山县的官员、富商的定点食堂,让她赚了个盆满钵满。

    姜颜出的主意让东山县的百姓富了起来,平稳地度过了灾年,也让她自己的身家涨了十倍。

    该考虑开第三间铺子了。

    姜颜打算就近发展,到距离最近的青州府去。

    然而申政元和张月华夫妇却再度上门。

    “因为你想出的平抑粮价和富民的良策,还有腌制酸菜的方法,我被上官赏识,三年任满,吏部考核我为上等,调任京城。”

    姜颜真心替申政元感到高兴,这样的好官,官做得越大越好!

    “恭喜申大人了。申大人才华出众,又爱民如子,到了京城,就如猛虎归林,定能有更大的作为。”

    张月华觉得姜颜在东山县更加屈才,她做饭这么好吃,还会做茄鲞那样的菜,更应该到京城去做那些王公贵族的生意。

    “我们要去京城,你和不和我们一起去?”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131522/569063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131522/5690635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