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缘缘相报何时了 > 第102章 悲催的庆国百姓

第102章 悲催的庆国百姓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巴图温尔金默默瞥了眼匆匆离去的行人,没有说什么,继续跟阿渡有说有笑的逛街。

    “阿渡,你看这拨浪鼓怎么样?”

    巴图温尔金走到一个卖拨浪鼓的商贩前,随手拿起一个拨浪鼓对阿渡笑着问道。

    阿渡接过他手里的拨浪鼓,仔细端详了片刻,说道:

    “挺好的。”

    “买了。”

    阿渡自然知道巴图温尔金拿起这拨浪鼓是什么意思,肯定是想买这个拨浪鼓所以才拿给他看。

    巴图温尔金听后,高兴的掏钱将这个拨浪鼓给买了下来。

    老板笑意盈盈的接过巴图温尔金手里的银子。

    巴图温尔金拿过拨浪鼓,随意摇了两下,听着拨浪鼓发出沉闷又清脆的声音,他的心情莫名好很多。

    另一边

    景麟提着竹篮,吊儿郎当的来到街上。

    他这次出来就是为了采购些必需品,毕竟他刚从狼族过来,很多东西都还缺的很。

    虽然景麟和巴图温塔莎那件事在影响很大,但盛平江还是力排众议,又将他调到了犬戎,让他继续训练新兵。

    命令刚下来,景麟就要收拾东西。

    景麟在去之前就带了些换洗的衣服,其余什么都没带。

    他从收到命令到收拾东西离开总共用了不到两刻钟的时间。

    当然这不是因为他有多敬业,而是想着自己好不容易能回犬戎看到巴图温塔莎,可不能因为收拾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而耽搁了见人的时辰。

    就这样,景麟只拿着几件换洗的衣服便麻溜的来到了犬戎。

    他到了犬戎后,只是简单的给自己洗漱了一番,随后就穿着一件便衣,提着竹篮到集市上采购生活必需品。

    景麟漫无目的的在街上闲逛着,他看了眼街道两侧整整齐齐一个挨着一个摊位,心中感叹犬戎的变化太大了。

    记得他之前在这里的时候,这条街上就那么几个摊位,现在

    其实景麟不知道,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犬戎发生了诸多变化。

    首先是闫乐越为了防止百姓大批出逃,加强了跨境出逃的惩罚力度。

    出逃一人,诛其九族,出逃两人,全村挨罚,出逃三人,郡守降职,全城多加收一倍的人头税,出逃三人以上的,郡守直接脑袋搬家,情节特别严重,大批出逃的,郡守直接被诛九族。

    在这种惩罚机制下,各地郡守死抓跨境出逃的百姓。

    毕竟政绩不政绩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赶紧保住自己这条狗命。

    处罚力度最大的当属出逃最严重的关中地区,基本上是抓到一个处死一个,同时跟随出逃的家人全部充为奴隶。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因为关中地区如今盗匪泛滥,人贩子满街走,百姓现在只能闭门不出。

    这种方法短时间内还行,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

    时间长了,就有一部分百姓想逃跑,只不过一开始慑于朝廷的惩罚力度,只有那么一部分人这么做。

    然而时间一长,大部分的百姓都受不了了,为了生存,他们不顾朝廷严苛的惩罚,宁愿被罚死,也要铤而走险带着所有家当逃出去。

    这种口子一开,就再也缝不上了,而闫乐越在知道百姓大批出逃后,也只是加大惩罚力度,加强各个边境的防守。

    防守防的不是敌人,而是不断向外出逃的百姓。

    原本的铁蒺藜栅栏既然不管用,那就栅栏四周的地上铺上铁制的荆棘,那样百姓只要一往栅栏那走,双脚就会被刺穿。

    到时候除非神医降世,否则双脚必废。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百姓肯定不会冒着残废的风险出逃。

    毕竟残废比死还难受,死了起码一了百了,而残了不仅要面对来自生活的摧残,还要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妻儿因为自己残废而受到的欺侮。

    随着闫乐越一次又一次的加大跨境出逃的惩罚力度,庆国现在外逃的百姓越来越少。

    随着层层加码,百姓现在不要说出境了,就连出城都不可能。

    现在还留在庆国的百姓在别的国家看来就是个只知道待在家中,不愿意外出了解新鲜事物且思想陈腐又愚忠的愚民。

    不过虽然大部分被困在庆国,但也有那么一部分有先见之明的趁管控还不严的时候就成群结队的往周围国家跑。

    这些人不多也不少,正好一千万。

    这一千万对于庆国来说,只能算是全部人口的十分之一。而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尤其是对犬戎来说,那就是几百个犬戎加起来的人数。

    这些人分散在昌国、犬戎、黎国、景国、暹罗、净国等各个邻国。

    其中有五百万人聚集在昌国,其余五百万人则分散在其他国家。

    虽然这五百万也不多,但是要每个国家都分散那么一部分人的话,还是能让一个小国人满为患的。

    这一千万人里大多都是有些财力且头脑聪明的商人,以及有点学识和教书经验的夫子,还有医术还算可以的大夫和精通各种吹拉弹唱的乐师和舞娘。

    除了这些外,剩下的都是会些武艺的镖师,算数还算可以账房先生,以及会些小发明的工匠。

    可以说有能力有本钱在外面生存下来的那批人,基本都逃出来了。

    这些人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本领,极大的推动了各自所在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犬戎作为离庆国最近,且最容易抵达的国家,很多庆国人都选择来这里。

    随着这些庆国人的到来,定居,犬戎的经济和文化开始飞速发展。

    因为在犬戎定居的这些人大多都是商人、夫子、大夫和乐师。

    其中商人占绝大部分,这些商人凭借着他们那过人的经商头脑,先是在犬戎租下一个店面,然后根据当地人的需求和当地所处的地理优势,陆续在犬戎开设酒楼和客栈。

    而有的人没有那么多钱去租店铺,就直接在街上摆摊卖小吃。

    毕竟万事都离不了一个吃字,不管怎么样,人总是要吃喝拉撒的。

    置个小吃摊虽然不会发大财,但也不会被饿死。

    现在,犬戎街上最多的就是小吃摊,其次是一些卖日用品的摊子。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131175/568161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131175/5681614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