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东海风情
推荐阅读:一千零一个诡异夜、重生到60年代被过继、叶罗丽:遁后所有人穷追不舍、仙界消失:诸仙恐慌杀穿万界、不好啦大佬们又在装柔弱白莲、青春莫流、意外中奖后,爱情也跟着来了、宝可梦:从真新镇开始、让你重生当辅助,没让你当主角啊、九天太清宫、
待姚洪和雯语走后,王玥芸方才上榻美美入睡。
这一觉醒来时已是当天的下午时分,王玥芸醒后觉得这刍逼的客栈待久了始终是有些烦闷,随意洗漱一番后便决定外出逛逛。
她还特意买了身女子衣裳,换下了船上的粗布衫,毕竟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漂漂亮亮出门的。
这东海国的都城唤作瀛洲,乃是取自传说中渤海之东万里外的仙山之名。
在睿国之时,王玥芸待得最久的城市便是京城与杭州,这两处地方,一个是天子脚下的皇都,自是富丽堂皇、云兴霞蔚;一个是盐商铁贩等富豪聚集之处,那也可谓是富贵温柔乡,繁华热闹地。
这两个地方,哪怕是放眼天下,亦可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千年古城,说不尽的满目繁华。
与这两处地方相比,瀛洲就未免小气了些。
可毕竟也是一国之都,再怎么小气,那也是跟京城、杭州相比之下。
细细看时,那也算是阁楼高耸,门庭齐立,人人气宇轩昂,个个言辞清朗,茶楼酒店,音坊脂铺,那也是应有尽有。
王玥芸买了一串晴儿最爱吃的糖葫芦走在瀛洲一条无名小道上,道上小贩颇多,此时正嚷嚷着叫卖。
王玥芸糖葫芦吃了一半,只觉得腻得很,便又买了支冰棍,作解腻消暑之用。
如今已近六月,下午的太阳也渐渐毒辣了起来。
她特意观察了周围人的头发,果然跟李帆先前说的一样,男子大都留着干练的短发,不像睿国境内那般结网束发,还要挽上各种发髻。
王玥芸有点不习惯满眼尽是短发男子,倒不是觉得短发一定难看,只是难免会和寺里剃发的和尚联系起来。
她突然听到一阵读书声,又正不知去往何处,便循着那念诵经书的声音到了一处较偏僻的去处,抬眼看时,一座牌匾上写着“信成书院”四个大字。
“想来是个教书的地方。”王玥芸心道。
她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屋里夫子授课,只觉得满口之乎者也,好生绕口。
她不喜读书的最大缘由就是从小一看那些四书五经就头昏,怎么强打精神也不行。
她幼时宁愿去看府里账房先生的账本,也不愿听夫子讲课,骆远见她如此不喜读书,反正又是个女子,也便不再逼迫她了。
听了一会儿后她又开始头晕,索性退了十来步远,到了门外一棵大槐树下乘凉。
槐树下还有一小滩池水,坐在此处消暑避热那是再好不过了。
她正坐在树下发呆时,却看见那书院里走出一个女娃,看样子不过十来岁年纪,背上背着一捆干柴。
只见她被屋里人催促着倒退出了书院,待她刚踏过门槛时,屋里的人立时“啪”一声将门关上。
那女娃还不愿走,又连忙敲了好几下房门,大概是把屋里人敲得烦了,房门又忽地被打开,这次出来的是个夫子模样的人。
王玥芸瞥见那夫子竟是留着熟悉的长发,头上还戴着个方正的逍遥巾,身穿宽大衣衫,手拿着书卷,俨然一副中年儒生的模样。
她耳力甚佳,此时听到那夫子正严厉对那小女娃斥责道:
“不是说了让你别来了吗!这是教书的地方!”
那女娃似是哭了,声音微微发颤,回道:
“可我…就是想来读书的啊……”
“你一个女娃,读什么书?读书于你而言,又有何用?”那夫子声音有些急躁。
那女娃又辩驳道:
“可是如今的陛下说过了,东海国境内,不论男女,都可读书上学,只要年纪够了便是,我如今已经九岁了,可以念书了。”
那夫子听后冷笑一声,说道:
“那你去叫皇帝陛下教你读书,我这儿的书院,没有女子的席位。”
“可是…可是……”那女娃还是不愿离去。
“以后不要再来了!”夫子厉声道,“若还要再来,休怪我动用那堂上的戒尺。”
王玥芸不愿多管别人教不教书的事,但此刻听到这夫子对这小小年纪的女娃竟如此凶悍,心中也觉得不是滋味,正想着该怎么去回护安慰那小女娃时,却被人抢了先。
只听一人朗声道:
“这女娃刚才说了,当今圣上开国之时便立了规矩,东海国内,不论男女,皆可读书习文,你这儿却又是为何将她拒之门外。”
王玥芸朝那说话之人看去,只见那人大约五十岁上下,中等身材,穿着一身寻常粗布短衣,阔面短须,倒是留着一头短发。
他身侧还跟着个年纪相似的妇人,二人此时正携着手,想来是一对中年夫妻。
“我是孔夫子的门人,只怕要先依从他老人家的规矩。”教书夫子这话显然是说,孔夫子的规矩大过了皇帝的圣旨。
那中年汉子微微皱眉,开口道:
“到了官府门口,你还敢这样说不?”
那夫子一时不敢答话,转口道:
“这女娃要读书,家中又无银两,你二人要做好人,就替她出几年门馆费如何?”
中年汉子还未答话,他身边的妇人却先开口道:
“朝廷年年拨了银两下来,专给到各处私塾门馆,用作教书先生的工钱,你又向她讨要什么门馆费?”
“朝廷拨银两?”那夫子冷笑道,“我怎么没见到?要不两位替我去问问朝中礼部的各位大人,去问问朝廷的银两去了哪儿?”
中年夫妇对望了一眼,均是皱起了眉头。
那小女娃见三个大人在门口争吵,便想先趁机冲进屋去,不料却被那夫子一把抓住,又反手重重摔了出来,那女娃背上的干柴散了一地。
“你敢打人!”那中年女子怒道。
中年汉子连忙去扶起了那小女娃,待把她身子扶正后,抬眼看时,自己的爱人已与那夫子贴脸理论了起来。
那中年女子一阵争论,教书夫子却是把眼闭了起来,半晌后才吐出一句——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你这又酸又臭的破夫子,只会寻章摘句,执此迂腐之论,本朝开国已三十年,不论官民、不论男女,不论贫富,均要一视同仁,此乃是立国之本!”
那中年女子声音颇大,此时已引得书院内不少玩闹的学童前来看热闹,那夫子见身后已有不少学生围观,便指着面前的妇人对学生说道:
“诸君且看,这便是女子读书后的模样,静恭女德全然忘了,俨然一副妇怨无终的嘴脸。”
他身后众人也开始三三两两地嬉笑着附和,但下一秒,他们便看到自己的教书夫子被一人单手从领口处提了起来。
而将他提身悬空之人,此时另一只手还拿着半支冰棍,众人再看两眼后,发现那人竟是个貌美女子。
王玥芸虽然有些侠义心肠,但也不是那种特别好打抱不平的性子。
只是此时见那夫子辩又辩不过那妇人,只会说些酸腐话,又一脸泰然自若的欠揍模样,便忍不住想出手教训他。
她此时身子已恢复了些许,虽然远不如受伤之前,但拎起个寻常书生还是轻轻松松。
“不可打人!”
开口之人竟是那中年汉子,王玥芸不知为何,突然觉得这汉子身上俨然一股凛然正气,当下脑子一愣,竟依言将那夫子稳稳地放了下去。
待她将夫子放下后,她才想道:
“我为什么要把他举起来又放下……这样好尴尬啊……”
此时那中年妇人正蹲着身子,两手扶着那小女娃的双肩道:
“你很想念书对不对?”
那女娃连忙点了点头。
“以后你去我那儿,大娘教你读书好不好?”中年妇人又道,“只不过大娘教的书跟他们的不一样,但学了之后总归只有好处,不知你愿不愿意?”
小女娃这次听后犹豫了一会儿,但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教书夫子被王玥芸放下后,略整了整衣冠,讥讽道:
“老悍妇教书,教出个小娼妇来。”
王玥芸听了这无比肮脏的言语,立时转头朝那夫子一瞪眼,夫子被吓得连忙关上了书院大门,躲进了屋内。
王玥芸看了看书院门口左右各写着的“成于学达”、“信至天下”两句话,又抬头望了望那副书着“信成书院”的匾额,不由得觉得好生讽刺。
那中年妇人又转头对王玥芸柔声道:
“刚刚多谢姑娘打抱不平,只是本国境内,私下斗殴也是不小的罪名,听姑娘口音,是睿国京城人士。”
王玥芸见被人猜出,也就点了点头。
“姑娘来东海国是找朋友吗?”那中年汉子问道。
“我……”王玥芸思索了一会儿,“就是来玩儿?在我们那儿待腻了。”
中年夫妇见她似乎有意隐瞒,也就不再多问。
“那姑娘一定要玩个尽兴,我们两国的百姓原是同出一脉,本就该多往来。”中年汉子说道。
王玥芸点了点头,见他二人似是要离开,便拱手道:
“两位后会有期,小妹子,你也后会有期。”
这一觉醒来时已是当天的下午时分,王玥芸醒后觉得这刍逼的客栈待久了始终是有些烦闷,随意洗漱一番后便决定外出逛逛。
她还特意买了身女子衣裳,换下了船上的粗布衫,毕竟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漂漂亮亮出门的。
这东海国的都城唤作瀛洲,乃是取自传说中渤海之东万里外的仙山之名。
在睿国之时,王玥芸待得最久的城市便是京城与杭州,这两处地方,一个是天子脚下的皇都,自是富丽堂皇、云兴霞蔚;一个是盐商铁贩等富豪聚集之处,那也可谓是富贵温柔乡,繁华热闹地。
这两个地方,哪怕是放眼天下,亦可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千年古城,说不尽的满目繁华。
与这两处地方相比,瀛洲就未免小气了些。
可毕竟也是一国之都,再怎么小气,那也是跟京城、杭州相比之下。
细细看时,那也算是阁楼高耸,门庭齐立,人人气宇轩昂,个个言辞清朗,茶楼酒店,音坊脂铺,那也是应有尽有。
王玥芸买了一串晴儿最爱吃的糖葫芦走在瀛洲一条无名小道上,道上小贩颇多,此时正嚷嚷着叫卖。
王玥芸糖葫芦吃了一半,只觉得腻得很,便又买了支冰棍,作解腻消暑之用。
如今已近六月,下午的太阳也渐渐毒辣了起来。
她特意观察了周围人的头发,果然跟李帆先前说的一样,男子大都留着干练的短发,不像睿国境内那般结网束发,还要挽上各种发髻。
王玥芸有点不习惯满眼尽是短发男子,倒不是觉得短发一定难看,只是难免会和寺里剃发的和尚联系起来。
她突然听到一阵读书声,又正不知去往何处,便循着那念诵经书的声音到了一处较偏僻的去处,抬眼看时,一座牌匾上写着“信成书院”四个大字。
“想来是个教书的地方。”王玥芸心道。
她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屋里夫子授课,只觉得满口之乎者也,好生绕口。
她不喜读书的最大缘由就是从小一看那些四书五经就头昏,怎么强打精神也不行。
她幼时宁愿去看府里账房先生的账本,也不愿听夫子讲课,骆远见她如此不喜读书,反正又是个女子,也便不再逼迫她了。
听了一会儿后她又开始头晕,索性退了十来步远,到了门外一棵大槐树下乘凉。
槐树下还有一小滩池水,坐在此处消暑避热那是再好不过了。
她正坐在树下发呆时,却看见那书院里走出一个女娃,看样子不过十来岁年纪,背上背着一捆干柴。
只见她被屋里人催促着倒退出了书院,待她刚踏过门槛时,屋里的人立时“啪”一声将门关上。
那女娃还不愿走,又连忙敲了好几下房门,大概是把屋里人敲得烦了,房门又忽地被打开,这次出来的是个夫子模样的人。
王玥芸瞥见那夫子竟是留着熟悉的长发,头上还戴着个方正的逍遥巾,身穿宽大衣衫,手拿着书卷,俨然一副中年儒生的模样。
她耳力甚佳,此时听到那夫子正严厉对那小女娃斥责道:
“不是说了让你别来了吗!这是教书的地方!”
那女娃似是哭了,声音微微发颤,回道:
“可我…就是想来读书的啊……”
“你一个女娃,读什么书?读书于你而言,又有何用?”那夫子声音有些急躁。
那女娃又辩驳道:
“可是如今的陛下说过了,东海国境内,不论男女,都可读书上学,只要年纪够了便是,我如今已经九岁了,可以念书了。”
那夫子听后冷笑一声,说道:
“那你去叫皇帝陛下教你读书,我这儿的书院,没有女子的席位。”
“可是…可是……”那女娃还是不愿离去。
“以后不要再来了!”夫子厉声道,“若还要再来,休怪我动用那堂上的戒尺。”
王玥芸不愿多管别人教不教书的事,但此刻听到这夫子对这小小年纪的女娃竟如此凶悍,心中也觉得不是滋味,正想着该怎么去回护安慰那小女娃时,却被人抢了先。
只听一人朗声道:
“这女娃刚才说了,当今圣上开国之时便立了规矩,东海国内,不论男女,皆可读书习文,你这儿却又是为何将她拒之门外。”
王玥芸朝那说话之人看去,只见那人大约五十岁上下,中等身材,穿着一身寻常粗布短衣,阔面短须,倒是留着一头短发。
他身侧还跟着个年纪相似的妇人,二人此时正携着手,想来是一对中年夫妻。
“我是孔夫子的门人,只怕要先依从他老人家的规矩。”教书夫子这话显然是说,孔夫子的规矩大过了皇帝的圣旨。
那中年汉子微微皱眉,开口道:
“到了官府门口,你还敢这样说不?”
那夫子一时不敢答话,转口道:
“这女娃要读书,家中又无银两,你二人要做好人,就替她出几年门馆费如何?”
中年汉子还未答话,他身边的妇人却先开口道:
“朝廷年年拨了银两下来,专给到各处私塾门馆,用作教书先生的工钱,你又向她讨要什么门馆费?”
“朝廷拨银两?”那夫子冷笑道,“我怎么没见到?要不两位替我去问问朝中礼部的各位大人,去问问朝廷的银两去了哪儿?”
中年夫妇对望了一眼,均是皱起了眉头。
那小女娃见三个大人在门口争吵,便想先趁机冲进屋去,不料却被那夫子一把抓住,又反手重重摔了出来,那女娃背上的干柴散了一地。
“你敢打人!”那中年女子怒道。
中年汉子连忙去扶起了那小女娃,待把她身子扶正后,抬眼看时,自己的爱人已与那夫子贴脸理论了起来。
那中年女子一阵争论,教书夫子却是把眼闭了起来,半晌后才吐出一句——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你这又酸又臭的破夫子,只会寻章摘句,执此迂腐之论,本朝开国已三十年,不论官民、不论男女,不论贫富,均要一视同仁,此乃是立国之本!”
那中年女子声音颇大,此时已引得书院内不少玩闹的学童前来看热闹,那夫子见身后已有不少学生围观,便指着面前的妇人对学生说道:
“诸君且看,这便是女子读书后的模样,静恭女德全然忘了,俨然一副妇怨无终的嘴脸。”
他身后众人也开始三三两两地嬉笑着附和,但下一秒,他们便看到自己的教书夫子被一人单手从领口处提了起来。
而将他提身悬空之人,此时另一只手还拿着半支冰棍,众人再看两眼后,发现那人竟是个貌美女子。
王玥芸虽然有些侠义心肠,但也不是那种特别好打抱不平的性子。
只是此时见那夫子辩又辩不过那妇人,只会说些酸腐话,又一脸泰然自若的欠揍模样,便忍不住想出手教训他。
她此时身子已恢复了些许,虽然远不如受伤之前,但拎起个寻常书生还是轻轻松松。
“不可打人!”
开口之人竟是那中年汉子,王玥芸不知为何,突然觉得这汉子身上俨然一股凛然正气,当下脑子一愣,竟依言将那夫子稳稳地放了下去。
待她将夫子放下后,她才想道:
“我为什么要把他举起来又放下……这样好尴尬啊……”
此时那中年妇人正蹲着身子,两手扶着那小女娃的双肩道:
“你很想念书对不对?”
那女娃连忙点了点头。
“以后你去我那儿,大娘教你读书好不好?”中年妇人又道,“只不过大娘教的书跟他们的不一样,但学了之后总归只有好处,不知你愿不愿意?”
小女娃这次听后犹豫了一会儿,但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教书夫子被王玥芸放下后,略整了整衣冠,讥讽道:
“老悍妇教书,教出个小娼妇来。”
王玥芸听了这无比肮脏的言语,立时转头朝那夫子一瞪眼,夫子被吓得连忙关上了书院大门,躲进了屋内。
王玥芸看了看书院门口左右各写着的“成于学达”、“信至天下”两句话,又抬头望了望那副书着“信成书院”的匾额,不由得觉得好生讽刺。
那中年妇人又转头对王玥芸柔声道:
“刚刚多谢姑娘打抱不平,只是本国境内,私下斗殴也是不小的罪名,听姑娘口音,是睿国京城人士。”
王玥芸见被人猜出,也就点了点头。
“姑娘来东海国是找朋友吗?”那中年汉子问道。
“我……”王玥芸思索了一会儿,“就是来玩儿?在我们那儿待腻了。”
中年夫妇见她似乎有意隐瞒,也就不再多问。
“那姑娘一定要玩个尽兴,我们两国的百姓原是同出一脉,本就该多往来。”中年汉子说道。
王玥芸点了点头,见他二人似是要离开,便拱手道:
“两位后会有期,小妹子,你也后会有期。”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131055/567828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131055/5678283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