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戏台上的厮打
推荐阅读: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怪诞世界求生:我有一辆蒸汽房车、杀神快跑,你对象玩狙的、好孕美人,被六个绝嗣大佬宠上天、七零:医妻驾到,冷面硬汉宠上天、开局捡漏天价帝王绿,冰山总裁为我倾倒、东宫诱妾,穿越女誓不为妾、四合院:从工伤开始的逆袭、离婚协议撕三次,带崽二婚他哭崩了、万仙来朝、
三人又出了那条偏僻的小巷,正准备在附近先找个歇脚的去处,不料刚出巷口不久,便看到一群人乌压压地朝前方跑去,一个个面露欣喜之色,不少人还牵着孩子。
王玥芸叫住一个路过大哥问是去往何处,他人却不停脚,一边跑一边喊到:
“崔家班来唱戏了,要开唱了!”
王玥芸听后一阵心喜,忙问道:
“是从前每逢庙会,都要在灯市口唱戏的崔家班吗?”
那路人已然跑远,只听到空中远远传来一声——“还能是哪个崔家班?”
“哎呀!”王玥芸一拍手,心中很是欢喜。
那崔家班是京城有名的戏班子,不同于那些士大夫养在园林里的“家班”,崔家班则是游于各地,走到哪儿,演到哪儿。
她自幼是在京城中野惯了的孩子,每年崔家班到了京城,她必定会去捧场,算得上是这家戏班子在京城里最好的买主。
那崔家班的班主有个女儿,比她大上个十多岁,也登台唱戏,王玥芸幼时常会在一折戏落幕后去台后找她说话。
“走!我们也去看看!”王玥芸对晴儿和秦子卫说道,二人见她兴致如此盎然,当然也愿一同前往。
不多时,三人便到了那人头攒动的行人队伍,但见一片项背相望,挥汗如雨,人人抵肩擦背,个个摩肩接踵。
好在三人身材都瘦小得很,王玥芸又力大,在人群中护着另外二人,悄悄使劲便拨开了人群。
三人在一片拥挤嘈杂中竟窜到了最前面,到了戏台前,唱段的过门刚完,戏锣已开,果然已是开始唱了。
王玥芸在台上仔细望了望,努力找寻着眼熟的面庞,但戏台上人人都勾了花脸,王玥芸哪里认得出!但瞧那一旁拉胡琴的众人,又觉得有一丝面熟。
“不知道崔姐姐在不在。”她心想。
这一出戏,唱的是《牡丹亭》,王玥芸不知听过了多少遍!但晴儿和卷心菜瞧着确是新鲜得很,不停在一旁向王玥芸询问。
“怎么他们唱戏的腔调,和我们杭州话这般像?”晴儿问道。
“崔家班唱戏,就是以苏州的昆曲为调,而昆曲之乐,常以各词牌为基,后又融合了江南苏杭等地的民间小调,所以你听着,自然像是你们自己平时说话了。”
晴儿一脸惊讶地望着王玥芸,她从前一直觉得小姐对这些事物不会感兴趣,毕竟她更宁愿相信小姐会提着剑上战场。
“嗯……其实我也不是很懂,”
王玥芸眼见着就要露怯,吐了吐舌头道,
“这都是从前一个大姐姐告诉我的。”
戏演到精彩处,台下众人都不作声,秦子卫毕竟年小,听不太懂那咿咿呀呀的戏文,但瞧着两位姐姐颇有兴致,也不吵闹。
时间飞快,不一会儿,一个时辰便过了,晴儿看到那戏里的杜丽娘在幽冥府中申辩,最终得以还阳于人世间与那柳梦梅相见时,不由得对身旁的王玥芸小声耳语道:
“小姐,你也是这般吗?”
王玥芸微微一笑道:
“我哪有跟阎王申辩!”
“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如今再听这《牡丹亭》,王玥芸心头倒是别有一番滋味了。
三人又听了一会儿,待戏落幕时,晴儿竟在一旁悄悄坠下泪来,王玥芸自嘲道:
“往日都是我哭,今日看这出戏,最该哭的还是我,怎么你倒先啼上了?”
晴儿抹了把眼泪,叹道:
“可怜了那杜娘!”
王玥芸见她心头伤感,便不愿再说这出戏,于是改口道:
“我从前最爱看的,是这崔家班演的《花木兰》。”
晴儿眼睛一转,疑道:“花木兰?”
“是啊,是这崔家班班主的女儿演的,讲的是旧时木兰替父从军,上阵杀敌的故事,那才叫巾帼不让须眉,好看得很!”
王玥芸迫不及待地解释道。
“嘿嘿!那却比这出戏更像小姐你了!”
王玥芸听后又是微微一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位姓崔的姐姐,手舞花枪,身披护背旗的潇洒模样。
当时她不过七八岁,那位大姐姐也不过二十出头,每次崔家班来京,这《花木兰》便是必演的一出戏。
姓崔的姐姐身段本就生得利落,扮起刀马旦来更是一股说不出的飒爽英姿,两柄短花枪舞得阵阵生风,两脚八卦步也是踏得分外英武。
现在想来,王玥芸前世那般喜好舞刀弄枪,多少是受了那位姐姐的影响。
晴儿听王玥芸将《花木兰》这出戏说得这般好,也不由得说道:
“不知一会儿会不会有这一出。”
“肯定会的!”王玥芸说道,多年不曾见过那位姐姐,此时自己也想看一看她。
待《牡丹亭》落幕,台上众人一齐向台下作了揖礼后,方才下了台去。
王玥芸叮嘱二人别乱走动,自己便迫不及待地沿着戏棚到了后台处,寻到个画着青衣脸谱的人问道:
“崔姐姐在吗?”
“崔姐姐?”
那青衣一边对镜擦拭着脸上的油彩,一边道,
“这里姓崔的人多了,你说的哪个?”
“就是你们戏班主的女儿。”王玥芸道。
那青衣愣了一会儿,方才回道:
“如今的班主姓洪,崔家班早就不姓崔了,你说的应当是前班主的女儿崔迎娣?”
“对!便是那个崔姐姐!”王玥芸见问对了人,心中不免一喜,“她在哪儿?”
“如今缺些红腮油彩一类的事物,班主让她去买了,现在应该不在这里。”那人的回应甚是冷淡。
“啊?她不唱戏了吗?”王玥芸疑道。
“她?”
那青衣脸上的油彩已卸了大半,王玥芸看出了她脸上的惊异,
“她如今唱得了什么戏?只能做些打杂的琐事罢了。”
王玥芸心下好生失望,只能浅淡地应了一声,又回了看台前。
“怎么了?”晴儿见她脸上似有失望神色,遂问道。
“从前在这个戏班子里认识的一个姐姐,听人说似是不再唱戏了。”王玥芸撇嘴道。
“小姐你都叫她姐姐,想来是到嫁人的年纪了。”晴儿猜测道。
“嫁人了怎么就不能唱戏了?”
“总是要相夫教子……”晴儿说道此处,不由得想起了方才《牡丹亭》中为一句“关关雎鸠”所困的杜丽娘,不知该再说些什么。
“那还不如不嫁……”王玥芸叹道。
第二出戏很快开始了,那戏锣刚响,一位红衣小生刚亮相时,王玥芸便知不是《花木兰》,心中更加失望了,于是当下的心思也不在看戏上。
“小姐你看,这人扮得好像个新郎官!”晴儿在一旁见王玥芸心中不悦,有意与她说些话解闷。
王玥芸见台上那人头上一顶大红的纱帽,怀里挂着个大红的绣球,却不是个新郎官的扮相又是什么?
这时,又出来个将军模样的武生,头顶着一副向上的朝天翅冠帽,身穿着一件四爪蟒袍,踏着武人的步子,缓步走来。
看到此处,王玥芸心中骤然一惊!这副打扮,定然只有高级臣僚才可如此装扮。
四爪蟒袍,如今天下谁能穿着?
过了一会儿,台上又抬出一顶小小的花轿,到了正中,轿里出来个勾画着三花脸的女丑角,怀里也挂着个大红的绣球,只是模样丑陋,动作猥猥琐琐,看着十分滑稽,台下众人都不由得渐渐笑出了声,有的甚至还放声大笑了出来。
此时哪怕是迟钝如晴儿,也瞧出事情不对,这台上念的唱白,分明就是王玥芸前日里讲的自己的故事!
果不其然!待那小生与那文丑拜堂之时,一旁的中年武生立马抽出长剑,大喝道:
“你本是反贼之女,瞒了我那儿一时,却瞒不得本王!今日却要刀剑钢鞭,把你打倒在地!”
演到此处,晴儿见一旁的王玥芸已是咬牙切齿,眼里都似要喷出火来,忙拉着她道:
“小姐我们走,不看了。”
秦子卫也是个乖觉的人,瞧出事情不对,拉着王玥芸另一只手便要走。
王玥芸闭目狠狠咽了一口气,深呼吸了好几大口后方才略微平静,也不抵抗,任由晴儿拉着她往后面走。
她本已不欲发作,岂料这时,人群中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喊声,众人纷纷鼓掌叫好。
王玥芸回头看去,台上扮作叶守藏的武生正一刀砍死了那扮作自己的丑角。
周围人纷纷叫好的欢呼声在她耳中仿佛变成了最为恶毒的咒骂,绵绵不绝地惯进了她的脑中。
“这位姑娘,干嘛要走啊!”旁边一人被王玥芸三人挤到了,忙说道,“一会儿北陵王火烧尚书府,那才是好看得很啊!”
“小姐!快走!”
王玥芸再也忍不住了,回过头朝那台上狠狠瞪了一眼,然而台下之人众多,台上的戏子又哪里看得清楚!
下一秒,王玥芸飞一般地跃到了台上,不顾台下人此起彼伏的惊讶声,双手夺过了那“北陵王”手里的单刀,又朝腿上一折,本就不甚钢硬的软刀瞬时变成了两截。
后台崔家班的人见有变故,也很快反应了过来,忙派人到台上想将闹事之人拖下。
但他们哪里拦得住王玥芸!于是台下众人,便是一饱眼福又看了出好戏,还是没排演过的那种。
只见王玥芸先是砸烂了那花轿,左手又扯住那惊魂未定的“北陵王”的宽大袖口,右手粉拳一提便欲撕打。
那“北陵王”也是不知做错了何事,连忙摆手讨饶,王玥芸也恐自己一拳下去伤了人性命,只得将人重重摔在了地上,又胡乱踢了两脚。
“这崔家班编排的戏是越来越精彩了。”方才那位被王玥芸挤到,顺势点了一把火的路人说道。
那个扮作新郎官的小生也来拉王玥芸,不料王玥芸此时昏了头,竟吼道:
“你帮我还是帮你爹!”
那小生一时懵了,接道:
“自然是……帮我爹……”
台下众人大笑不止,纷纷赞叹如今崔家班的戏竟编得这般别具一格,不同凡响。
王玥芸还欲拉着那“叶魏凉”一起打,提起手时,却感觉另一双手拉住了她。
王玥芸叫住一个路过大哥问是去往何处,他人却不停脚,一边跑一边喊到:
“崔家班来唱戏了,要开唱了!”
王玥芸听后一阵心喜,忙问道:
“是从前每逢庙会,都要在灯市口唱戏的崔家班吗?”
那路人已然跑远,只听到空中远远传来一声——“还能是哪个崔家班?”
“哎呀!”王玥芸一拍手,心中很是欢喜。
那崔家班是京城有名的戏班子,不同于那些士大夫养在园林里的“家班”,崔家班则是游于各地,走到哪儿,演到哪儿。
她自幼是在京城中野惯了的孩子,每年崔家班到了京城,她必定会去捧场,算得上是这家戏班子在京城里最好的买主。
那崔家班的班主有个女儿,比她大上个十多岁,也登台唱戏,王玥芸幼时常会在一折戏落幕后去台后找她说话。
“走!我们也去看看!”王玥芸对晴儿和秦子卫说道,二人见她兴致如此盎然,当然也愿一同前往。
不多时,三人便到了那人头攒动的行人队伍,但见一片项背相望,挥汗如雨,人人抵肩擦背,个个摩肩接踵。
好在三人身材都瘦小得很,王玥芸又力大,在人群中护着另外二人,悄悄使劲便拨开了人群。
三人在一片拥挤嘈杂中竟窜到了最前面,到了戏台前,唱段的过门刚完,戏锣已开,果然已是开始唱了。
王玥芸在台上仔细望了望,努力找寻着眼熟的面庞,但戏台上人人都勾了花脸,王玥芸哪里认得出!但瞧那一旁拉胡琴的众人,又觉得有一丝面熟。
“不知道崔姐姐在不在。”她心想。
这一出戏,唱的是《牡丹亭》,王玥芸不知听过了多少遍!但晴儿和卷心菜瞧着确是新鲜得很,不停在一旁向王玥芸询问。
“怎么他们唱戏的腔调,和我们杭州话这般像?”晴儿问道。
“崔家班唱戏,就是以苏州的昆曲为调,而昆曲之乐,常以各词牌为基,后又融合了江南苏杭等地的民间小调,所以你听着,自然像是你们自己平时说话了。”
晴儿一脸惊讶地望着王玥芸,她从前一直觉得小姐对这些事物不会感兴趣,毕竟她更宁愿相信小姐会提着剑上战场。
“嗯……其实我也不是很懂,”
王玥芸眼见着就要露怯,吐了吐舌头道,
“这都是从前一个大姐姐告诉我的。”
戏演到精彩处,台下众人都不作声,秦子卫毕竟年小,听不太懂那咿咿呀呀的戏文,但瞧着两位姐姐颇有兴致,也不吵闹。
时间飞快,不一会儿,一个时辰便过了,晴儿看到那戏里的杜丽娘在幽冥府中申辩,最终得以还阳于人世间与那柳梦梅相见时,不由得对身旁的王玥芸小声耳语道:
“小姐,你也是这般吗?”
王玥芸微微一笑道:
“我哪有跟阎王申辩!”
“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如今再听这《牡丹亭》,王玥芸心头倒是别有一番滋味了。
三人又听了一会儿,待戏落幕时,晴儿竟在一旁悄悄坠下泪来,王玥芸自嘲道:
“往日都是我哭,今日看这出戏,最该哭的还是我,怎么你倒先啼上了?”
晴儿抹了把眼泪,叹道:
“可怜了那杜娘!”
王玥芸见她心头伤感,便不愿再说这出戏,于是改口道:
“我从前最爱看的,是这崔家班演的《花木兰》。”
晴儿眼睛一转,疑道:“花木兰?”
“是啊,是这崔家班班主的女儿演的,讲的是旧时木兰替父从军,上阵杀敌的故事,那才叫巾帼不让须眉,好看得很!”
王玥芸迫不及待地解释道。
“嘿嘿!那却比这出戏更像小姐你了!”
王玥芸听后又是微微一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位姓崔的姐姐,手舞花枪,身披护背旗的潇洒模样。
当时她不过七八岁,那位大姐姐也不过二十出头,每次崔家班来京,这《花木兰》便是必演的一出戏。
姓崔的姐姐身段本就生得利落,扮起刀马旦来更是一股说不出的飒爽英姿,两柄短花枪舞得阵阵生风,两脚八卦步也是踏得分外英武。
现在想来,王玥芸前世那般喜好舞刀弄枪,多少是受了那位姐姐的影响。
晴儿听王玥芸将《花木兰》这出戏说得这般好,也不由得说道:
“不知一会儿会不会有这一出。”
“肯定会的!”王玥芸说道,多年不曾见过那位姐姐,此时自己也想看一看她。
待《牡丹亭》落幕,台上众人一齐向台下作了揖礼后,方才下了台去。
王玥芸叮嘱二人别乱走动,自己便迫不及待地沿着戏棚到了后台处,寻到个画着青衣脸谱的人问道:
“崔姐姐在吗?”
“崔姐姐?”
那青衣一边对镜擦拭着脸上的油彩,一边道,
“这里姓崔的人多了,你说的哪个?”
“就是你们戏班主的女儿。”王玥芸道。
那青衣愣了一会儿,方才回道:
“如今的班主姓洪,崔家班早就不姓崔了,你说的应当是前班主的女儿崔迎娣?”
“对!便是那个崔姐姐!”王玥芸见问对了人,心中不免一喜,“她在哪儿?”
“如今缺些红腮油彩一类的事物,班主让她去买了,现在应该不在这里。”那人的回应甚是冷淡。
“啊?她不唱戏了吗?”王玥芸疑道。
“她?”
那青衣脸上的油彩已卸了大半,王玥芸看出了她脸上的惊异,
“她如今唱得了什么戏?只能做些打杂的琐事罢了。”
王玥芸心下好生失望,只能浅淡地应了一声,又回了看台前。
“怎么了?”晴儿见她脸上似有失望神色,遂问道。
“从前在这个戏班子里认识的一个姐姐,听人说似是不再唱戏了。”王玥芸撇嘴道。
“小姐你都叫她姐姐,想来是到嫁人的年纪了。”晴儿猜测道。
“嫁人了怎么就不能唱戏了?”
“总是要相夫教子……”晴儿说道此处,不由得想起了方才《牡丹亭》中为一句“关关雎鸠”所困的杜丽娘,不知该再说些什么。
“那还不如不嫁……”王玥芸叹道。
第二出戏很快开始了,那戏锣刚响,一位红衣小生刚亮相时,王玥芸便知不是《花木兰》,心中更加失望了,于是当下的心思也不在看戏上。
“小姐你看,这人扮得好像个新郎官!”晴儿在一旁见王玥芸心中不悦,有意与她说些话解闷。
王玥芸见台上那人头上一顶大红的纱帽,怀里挂着个大红的绣球,却不是个新郎官的扮相又是什么?
这时,又出来个将军模样的武生,头顶着一副向上的朝天翅冠帽,身穿着一件四爪蟒袍,踏着武人的步子,缓步走来。
看到此处,王玥芸心中骤然一惊!这副打扮,定然只有高级臣僚才可如此装扮。
四爪蟒袍,如今天下谁能穿着?
过了一会儿,台上又抬出一顶小小的花轿,到了正中,轿里出来个勾画着三花脸的女丑角,怀里也挂着个大红的绣球,只是模样丑陋,动作猥猥琐琐,看着十分滑稽,台下众人都不由得渐渐笑出了声,有的甚至还放声大笑了出来。
此时哪怕是迟钝如晴儿,也瞧出事情不对,这台上念的唱白,分明就是王玥芸前日里讲的自己的故事!
果不其然!待那小生与那文丑拜堂之时,一旁的中年武生立马抽出长剑,大喝道:
“你本是反贼之女,瞒了我那儿一时,却瞒不得本王!今日却要刀剑钢鞭,把你打倒在地!”
演到此处,晴儿见一旁的王玥芸已是咬牙切齿,眼里都似要喷出火来,忙拉着她道:
“小姐我们走,不看了。”
秦子卫也是个乖觉的人,瞧出事情不对,拉着王玥芸另一只手便要走。
王玥芸闭目狠狠咽了一口气,深呼吸了好几大口后方才略微平静,也不抵抗,任由晴儿拉着她往后面走。
她本已不欲发作,岂料这时,人群中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喊声,众人纷纷鼓掌叫好。
王玥芸回头看去,台上扮作叶守藏的武生正一刀砍死了那扮作自己的丑角。
周围人纷纷叫好的欢呼声在她耳中仿佛变成了最为恶毒的咒骂,绵绵不绝地惯进了她的脑中。
“这位姑娘,干嘛要走啊!”旁边一人被王玥芸三人挤到了,忙说道,“一会儿北陵王火烧尚书府,那才是好看得很啊!”
“小姐!快走!”
王玥芸再也忍不住了,回过头朝那台上狠狠瞪了一眼,然而台下之人众多,台上的戏子又哪里看得清楚!
下一秒,王玥芸飞一般地跃到了台上,不顾台下人此起彼伏的惊讶声,双手夺过了那“北陵王”手里的单刀,又朝腿上一折,本就不甚钢硬的软刀瞬时变成了两截。
后台崔家班的人见有变故,也很快反应了过来,忙派人到台上想将闹事之人拖下。
但他们哪里拦得住王玥芸!于是台下众人,便是一饱眼福又看了出好戏,还是没排演过的那种。
只见王玥芸先是砸烂了那花轿,左手又扯住那惊魂未定的“北陵王”的宽大袖口,右手粉拳一提便欲撕打。
那“北陵王”也是不知做错了何事,连忙摆手讨饶,王玥芸也恐自己一拳下去伤了人性命,只得将人重重摔在了地上,又胡乱踢了两脚。
“这崔家班编排的戏是越来越精彩了。”方才那位被王玥芸挤到,顺势点了一把火的路人说道。
那个扮作新郎官的小生也来拉王玥芸,不料王玥芸此时昏了头,竟吼道:
“你帮我还是帮你爹!”
那小生一时懵了,接道:
“自然是……帮我爹……”
台下众人大笑不止,纷纷赞叹如今崔家班的戏竟编得这般别具一格,不同凡响。
王玥芸还欲拉着那“叶魏凉”一起打,提起手时,却感觉另一双手拉住了她。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131055/567827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131055/567827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