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勘破一切真相【加速完结三十九】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顾舜云先一步见了姜朝言夫妇和姜朝鸣,双方互相问了好,才开始说正事。
顾舜云从姜朝鸣那里知道了一些陈年旧事,虽然大部分的事情他都有印象,但是老丈人的观点很有用。
包括父皇的诸多担忧,以及顾尧风很可能会提前篡位等。
父皇甚至担心顾尧风登基后,会不会给他留一条活路。
他从中窥到了一些父皇对三娘下蛊的真相,但是并不能确定,而后他便又去见了薛嬷嬷,用自己得到的消息来诈她。
可惜,薛嬷嬷仍然不为所动,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于是顾舜云便料定此事定然还有内情。
看完薛嬷嬷之后,他便去处理了下此前的信件,其中有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是藏仙阁送来的,关于承乾宫的事。
信中只有寥寥几句话,说的是:陛下在接到姜朝言与姜朝鸣两位大人的辞呈时,曾气急败坏的说了一句话“红颜祸水,天命难违。”
顾舜云读到此处,脑中瞬时一片清明。
原是如此,父皇给三娘下蛊的理由,竟与那预言也脱不开关系吗?
他借由这封信,串联起了所有的信息,总算理出了个前因后果。
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姜府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遍布了各方势力的耳目,那这其中怎么少得了父皇的耳目呢?
他之前查过,各方势力的耳目被安插在姜府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三娘及笄之后,目标很明确,就是冲着三娘去的。
而太傅身为朝中的重臣,父皇安插去姜府的耳目说不定在登基之时就已经有了,那么父皇便极有可能察觉到了静远师太的预言。
姜家人一直有意隐藏静远师太的预言,知道内情的,基本上也只有姜家的几个主子,但是三娘从十二三岁起发生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父皇想要查内情其实并不难。
而静远师太的能力是皇祖父都认可的,父皇自然不会怀疑。
那么一切便都说得通了,三娘会有一个要么红颜祸水,要么红颜薄命的结局。
普通女子若是有这个批命便罢了,祸及不大,可三娘是太傅独女,她不凡的出身意味着她所祸及的范围会很广,父皇对此十分忌惮。
所以便有了薛嬷嬷这个下蛊人一直蛰伏在姜府听候差遣,一旦发现不对劲,便会对三娘动手。
两辈子下蛊都是因为赐婚,也就是说,这都是父皇自己设的局,把所有人玩弄于鼓掌。
结合太傅传来的话来看,父皇一方面想利用三娘挑起他与顾尧风之间的对抗,抬举他,让他在父皇死后能牵制顾尧风,一方面又不想他们兄弟俩走向鱼死网破的结局,所以会在必要时,把作为导火索的三娘除掉。
可惜,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父皇的计划都失败了。
上辈子他不仅没有牵制顾尧风,反而差点被他害死,那时候姜府出手救了他,或许也正中父皇的下怀。
三娘与他一同去皇陵,或许让父皇暂时打消了除掉她的想法,只是死前,他或许还是担心顾尧风会为了三娘而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所以安排了薛嬷嬷随时注意。
而那件无法挽回的事,便是顾尧风以叛国罪流放了姜府。
现在想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只是因为三娘没有跟他回宫,就把姜家这样的忠良流放,实在不像是脑子清醒的顾尧风可以做出的选择。
毕竟太傅的身份摆在那,而顾尧风当时才登基没多久,流放姜府的事会造成什么后果,他不可能想不到。
只有一种解释:他失控了,做了父皇最不愿看到的事。
失控的缘由是三娘,然后薛嬷嬷就对三娘动手了,时间刚好在姜府流放之后……
顾舜云揉了揉自己的眉心,为这个最终得出的结论感到难受又无力。
一个预言,害得三娘前世不得善终。
一个预言,害得他与顾尧风兄弟反目。
便是这个最无定数的预言,当真是害人不浅,静远师太若是还活着,其罪当诛!
况且,最可怕的不是预言,而是想利用预言,却利用不当,最后丧失掌控全局能力的父皇,他简直……
还有那该死的制衡之术,害了母后,害了顾尧风,也害了他和三娘…
顾舜云的心中,一时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只是他对承元帝仅存的那丝敬意因为这件事,彻底的烟消云散了。
帝王确实有很多身不由己,可有些决定和选择可以不做或者用其他方法来实现。
还有薛嬷嬷,当真也是老的昏了头,她上辈子在顾尧风流放姜府后催动了三娘身上的蛊毒到底是怎么想的?
三娘死了,顾尧风会变好吗?会变得不那么肆无忌惮吗?放出去的野兽还会甘愿回笼吗?
莫不是怕顾尧风会对他不利?
然后便想当然的害了三娘?
这到底是父皇的嘱托,还是她的私自下的决定?
他们从头到尾就没考虑过他和三娘的想法吗?这个就是父皇所谓的保护和自以为是的对他好吗?
三娘做错了什么?他们凭什么那样做?
他至今回想起三娘死在他怀里的那一幕也依然无法释怀,经常午夜梦回,恐今生的一切都是黄粱一梦。
好在他重生了,一切悲剧都被绕开了。
罢罢罢,如今一切都弄清楚了,他对父皇也算是彻底死了心,今后行事,他再无后顾之忧。
离开书房,他让人送了碗毒药去给薛嬷嬷,直接送她归了西,对于这些曾经害过三娘的人,他打心底里厌恶不已,甚至让人把她的尸体直接扔去了乱葬岗。
一个下人罢了,领了个迷糊的任务,做了个迷糊的选择,还为她的糊涂主子守口如瓶,是觉得自己多有骨气吗?可悲又可笑。
全尸都不会给她留。
一想到上辈子三娘与三娘腹中尚不足三月的孩儿就因为这么个老东西便不明不白的丢了性命,他便心中不平,甚至觉得让她就这么干脆的死了简直是便宜她了。
此事过后,顾舜云终于暂时过上了媳妇儿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他由衷的庆幸,也由衷的满足。
可宁静的日子还没过多久,上京的两个消息便传到了。
消息一,来自朝堂,简明扼要的说,承元帝病危,让他速速归京。
消息二,来自夙未然,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她最近暗戳戳做的事,包括她假孕的操作,也包括她靠着各种操作套到的消息。
其中就有顾尧风最近彻底架空了许家的事,以及卫龙军大统领虞城被人刺杀的事,是顾尧风的手笔,人没死,但是眼睛瞎了,承元帝去探望他时,同样遭遇了刺杀,还是顾尧风的手笔。
他趁承元帝负伤时,把刺杀承元帝的元凶矛头指向了姜府,并且已经派人把姜府给围住了。
京城的学子听闻后,纷纷去官府闹事,不少大臣也弹劾他无端怀疑朝廷重臣,可承元帝已经陷入了昏迷,那些弹劾他的臣子便被顾尧风下令直接收押了。
上京城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照夙未然的话说,顾尧风这会儿直接不装了,整个一乱杀的状态。
让他们如果接到什么让他们回来的圣旨的话,一定要准备妥当带足兵马,千万别匆匆忙忙毫无防备的来,否则就是自投罗网。
顾舜云眉头紧锁,表情也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意识到,他终于要和顾尧风正面对上了,这一次,两边都在明处,或许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顾舜云从姜朝鸣那里知道了一些陈年旧事,虽然大部分的事情他都有印象,但是老丈人的观点很有用。
包括父皇的诸多担忧,以及顾尧风很可能会提前篡位等。
父皇甚至担心顾尧风登基后,会不会给他留一条活路。
他从中窥到了一些父皇对三娘下蛊的真相,但是并不能确定,而后他便又去见了薛嬷嬷,用自己得到的消息来诈她。
可惜,薛嬷嬷仍然不为所动,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于是顾舜云便料定此事定然还有内情。
看完薛嬷嬷之后,他便去处理了下此前的信件,其中有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是藏仙阁送来的,关于承乾宫的事。
信中只有寥寥几句话,说的是:陛下在接到姜朝言与姜朝鸣两位大人的辞呈时,曾气急败坏的说了一句话“红颜祸水,天命难违。”
顾舜云读到此处,脑中瞬时一片清明。
原是如此,父皇给三娘下蛊的理由,竟与那预言也脱不开关系吗?
他借由这封信,串联起了所有的信息,总算理出了个前因后果。
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姜府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遍布了各方势力的耳目,那这其中怎么少得了父皇的耳目呢?
他之前查过,各方势力的耳目被安插在姜府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三娘及笄之后,目标很明确,就是冲着三娘去的。
而太傅身为朝中的重臣,父皇安插去姜府的耳目说不定在登基之时就已经有了,那么父皇便极有可能察觉到了静远师太的预言。
姜家人一直有意隐藏静远师太的预言,知道内情的,基本上也只有姜家的几个主子,但是三娘从十二三岁起发生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父皇想要查内情其实并不难。
而静远师太的能力是皇祖父都认可的,父皇自然不会怀疑。
那么一切便都说得通了,三娘会有一个要么红颜祸水,要么红颜薄命的结局。
普通女子若是有这个批命便罢了,祸及不大,可三娘是太傅独女,她不凡的出身意味着她所祸及的范围会很广,父皇对此十分忌惮。
所以便有了薛嬷嬷这个下蛊人一直蛰伏在姜府听候差遣,一旦发现不对劲,便会对三娘动手。
两辈子下蛊都是因为赐婚,也就是说,这都是父皇自己设的局,把所有人玩弄于鼓掌。
结合太傅传来的话来看,父皇一方面想利用三娘挑起他与顾尧风之间的对抗,抬举他,让他在父皇死后能牵制顾尧风,一方面又不想他们兄弟俩走向鱼死网破的结局,所以会在必要时,把作为导火索的三娘除掉。
可惜,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父皇的计划都失败了。
上辈子他不仅没有牵制顾尧风,反而差点被他害死,那时候姜府出手救了他,或许也正中父皇的下怀。
三娘与他一同去皇陵,或许让父皇暂时打消了除掉她的想法,只是死前,他或许还是担心顾尧风会为了三娘而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所以安排了薛嬷嬷随时注意。
而那件无法挽回的事,便是顾尧风以叛国罪流放了姜府。
现在想来,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只是因为三娘没有跟他回宫,就把姜家这样的忠良流放,实在不像是脑子清醒的顾尧风可以做出的选择。
毕竟太傅的身份摆在那,而顾尧风当时才登基没多久,流放姜府的事会造成什么后果,他不可能想不到。
只有一种解释:他失控了,做了父皇最不愿看到的事。
失控的缘由是三娘,然后薛嬷嬷就对三娘动手了,时间刚好在姜府流放之后……
顾舜云揉了揉自己的眉心,为这个最终得出的结论感到难受又无力。
一个预言,害得三娘前世不得善终。
一个预言,害得他与顾尧风兄弟反目。
便是这个最无定数的预言,当真是害人不浅,静远师太若是还活着,其罪当诛!
况且,最可怕的不是预言,而是想利用预言,却利用不当,最后丧失掌控全局能力的父皇,他简直……
还有那该死的制衡之术,害了母后,害了顾尧风,也害了他和三娘…
顾舜云的心中,一时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只是他对承元帝仅存的那丝敬意因为这件事,彻底的烟消云散了。
帝王确实有很多身不由己,可有些决定和选择可以不做或者用其他方法来实现。
还有薛嬷嬷,当真也是老的昏了头,她上辈子在顾尧风流放姜府后催动了三娘身上的蛊毒到底是怎么想的?
三娘死了,顾尧风会变好吗?会变得不那么肆无忌惮吗?放出去的野兽还会甘愿回笼吗?
莫不是怕顾尧风会对他不利?
然后便想当然的害了三娘?
这到底是父皇的嘱托,还是她的私自下的决定?
他们从头到尾就没考虑过他和三娘的想法吗?这个就是父皇所谓的保护和自以为是的对他好吗?
三娘做错了什么?他们凭什么那样做?
他至今回想起三娘死在他怀里的那一幕也依然无法释怀,经常午夜梦回,恐今生的一切都是黄粱一梦。
好在他重生了,一切悲剧都被绕开了。
罢罢罢,如今一切都弄清楚了,他对父皇也算是彻底死了心,今后行事,他再无后顾之忧。
离开书房,他让人送了碗毒药去给薛嬷嬷,直接送她归了西,对于这些曾经害过三娘的人,他打心底里厌恶不已,甚至让人把她的尸体直接扔去了乱葬岗。
一个下人罢了,领了个迷糊的任务,做了个迷糊的选择,还为她的糊涂主子守口如瓶,是觉得自己多有骨气吗?可悲又可笑。
全尸都不会给她留。
一想到上辈子三娘与三娘腹中尚不足三月的孩儿就因为这么个老东西便不明不白的丢了性命,他便心中不平,甚至觉得让她就这么干脆的死了简直是便宜她了。
此事过后,顾舜云终于暂时过上了媳妇儿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他由衷的庆幸,也由衷的满足。
可宁静的日子还没过多久,上京的两个消息便传到了。
消息一,来自朝堂,简明扼要的说,承元帝病危,让他速速归京。
消息二,来自夙未然,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她最近暗戳戳做的事,包括她假孕的操作,也包括她靠着各种操作套到的消息。
其中就有顾尧风最近彻底架空了许家的事,以及卫龙军大统领虞城被人刺杀的事,是顾尧风的手笔,人没死,但是眼睛瞎了,承元帝去探望他时,同样遭遇了刺杀,还是顾尧风的手笔。
他趁承元帝负伤时,把刺杀承元帝的元凶矛头指向了姜府,并且已经派人把姜府给围住了。
京城的学子听闻后,纷纷去官府闹事,不少大臣也弹劾他无端怀疑朝廷重臣,可承元帝已经陷入了昏迷,那些弹劾他的臣子便被顾尧风下令直接收押了。
上京城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照夙未然的话说,顾尧风这会儿直接不装了,整个一乱杀的状态。
让他们如果接到什么让他们回来的圣旨的话,一定要准备妥当带足兵马,千万别匆匆忙忙毫无防备的来,否则就是自投罗网。
顾舜云眉头紧锁,表情也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意识到,他终于要和顾尧风正面对上了,这一次,两边都在明处,或许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131051/567815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131051/5678152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