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惠远边防线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底料刚放进去不到一分钟,浓郁的香味就飘了出来。

    邱阳已经习惯了,但刘根他们闻到这股香味,肚子直叫唤。

    胡铁生怕别人听见自个肚子的咕咕声,悄摸用手捂住。

    宁安用筷子搅了搅已经散开的面条,帮助面条更快入味。

    “好香啊。”不知谁悄悄说了一声。

    他们家里的饭每次都是用刷子刷点油,放点小搓盐,味道淡的跟水煮的差不多。

    酱油醋平日都不能用,得省着过节或者家里来人的时候用。

    上次吃到这么有滋味的饭还是宁家盖房的时候。

    煮了三分钟,宁安看面都软了,自己一碗一碗舀好,喊道:“来来,一人一碗啊。”

    她知道让他们自己舀,肯定都不好意思多夹面。

    刘胡四人刚开始站在旁边不好意思上前端。

    邱阳端起两碗,递给离得近的俩人,道:“快,一会凉了。一人还有两个馒头,馒头早上蒸的,这会不热了,你们泡汤里吃。”

    刘估四人堆在火堆边,一人端着一碗面。

    其他人盯着面咽口水,刘根先试着尝了一筷子,眼睛立时就亮了。

    另外三人看他的表情,也纷纷呼噜呼噜开动。

    几人在心中暗叹,“真是太好吃,这都是纯白面啊,还加了这么多调料。他们要是天天能吃上一碗面就好了。”

    刘叔看他们一个个刨着面,取出来馒头包袱,给一人先发了一个馒头,“来,再添点热汤泡汤里吃。”

    “刘叔,够了够了。”几人忙抬起头拒绝。

    “大小伙子一碗面哪能饱,邱阳像你们这么大时候,一顿能吃四五个馒头。”刘叔不容他们推拒。

    都是太穷闹得。

    刘昆想到自己幸运,遇到了老爷,不然也是在哪饿肚子呢。

    碗太烫了,宁安蹲在炉前,将背篓翻过来倒扣在地上,将碗放在背篓上小口吃着面。

    宁安看别人都稳稳端着碗,疑惑,他们不嫌烫吗?

    其他人当然不觉得烫,常年干农活,手里的茧子都成厚厚一层硬茧,感觉不到烫了。

    此时的宁尚正吃午饭,他有一刻钟的吃饭时间。

    吃的是早上发的大饼,他们捂在怀里。

    不过这会也凉了,喝的也是凉水。

    一肚子冰凉,整个人都被冻得打激灵。

    宁尚怀里装着肉干,不过他没掏出来吃。

    刚开始赶路,省着点,才能细水长流。

    最远的地方距离惠远镇二百里,行军要四天。

    并且还押运着粮草,又是突厥人偷袭的季节,所以曲长下令一路急行军,每天最少赶五十里路。

    为了不耽误时间,白天除了中午吃饭的一刻钟,其他时间都不能停歇。

    晚上才会埋锅造饭。

    想出恭也得憋着。

    如果实在憋不住,需向上级汇报,得到上级得同意后才能暂时脱离队伍,解决三急。

    惠远镇的边防线总共二百里,下辖有十五个屯村,七十个墩。

    墩,即了望台,专门用来探望敌情,三里地设一个。

    他们这五百人,按五人一伍算一组,被分成一百组。

    一个屯村安排两个小组,即一个什的人驻守,主要职责是护卫村民,抵御突厥人的烧杀抢掠。

    每墩驻兵一个组,即一个伍。如有敌袭,白天敲铳,夜晚燃火。

    他们今日一上午行了二十里,已经有八个小组到了自己的防守地。

    宁尚他们这个什被安排在一百五十里外的水柳屯,后天才能到。

    这个屯依河而建,屯载种了许多水柳,故名水柳屯。

    水柳屯靠近河岸,土地肥沃,收成好,水草丰茂,牛羊壮硕,再加之屯中多柳树,靠卖木材和木工活也有不少收入,因此,水柳屯算惠远管辖下最富庶的屯村。

    但,正因如此,水柳屯常年遭到突厥人的洗劫。

    前些年,突厥人到水柳屯抢完粮食和妇女后会烧房杀人。

    后来他们发现每次都能从水柳屯抢到最多的粮食和财物,他们就换了策略,将水柳屯当做自己的粮仓和钱庄,每年秋收后派一队人马来扫荡。

    主要抢粮食和年轻女子,抢了就跑。

    屯里的百姓好似突厥人的奴隶般,每年辛苦的收获,到头来全成了他们的。

    粮食比不得命,被突厥人抢了,他们甚少用命反抗。

    但是,家里的男人怎可能眼生生看着自己的妻子、女儿、姐妹被掳走!

    突厥人面对拼命护着女眷的汉子们,毫无人性,全部砍杀。

    即使每年有士兵驻扎在这里,突厥人也总能绕过他们的防线,搞突然袭击。等士兵们被动还手时,伤亡已无法避免。

    长久下来,水柳屯成了惠远的重点防御堡垒,军中每年会派出最好的兵力驻守在这,并给予最优的待遇。

    水柳屯驻守点常年养着五匹战马,两辆牛车,弓箭、刀、枪也配的齐全,连士兵口粮也比其他地方每天多一斤,有四斤。

    其他普通士兵口粮每天是三斤,屯村能分到两匹战马,一辆牛车,墩只有两匹战马。

    今年轮到萧何他们屯驻守水柳屯沿线。

    以水柳屯为中,向南向北的各四个墩都是萧何手下的士兵。

    萧何作为屯长,平日里除了巡视,多驻扎在水柳屯。他将宁尚所在的二什此次安排在水柳屯他的眼皮子下。

    宁尚这段时间的表现,他都看在眼里。

    武力值进步的很快,又读过书,脑子也比其他人转的快,能举一反三,还学过一些兵法,萧何觉得多给他一些机会,他也许会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宁尚不知道,萧何对他抱了很大的期望。

    这会子又背上沉重的行囊跟在粮车旁急行军,这样的路程他还要继续两天半。

    营里此次给他们运送了三个月的口粮,主要是豆子和小米,共一万八千斤。

    再加上这么多牛这几日的草料,光他们屯的粮草就装了八辆牛车。

    宁尚他们屯的五十人全部前后左右守卫在这八辆粮车的四周,防御敌人袭击。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0/130288/566273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0/130288/5662735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