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王母病倒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只见坐垫是长约十五寸,宽约十寸,厚三寸的四方形,边角做成圆弧状,四方形中间用线缝了六寸长的三道。

    这三道缝是有专门的作用,一来可以阻止棉花团成一团,二来,三道缝离两边各留三寸距离,使坐垫中部和两侧在高低上有了坡度,形成了能嵌合臀部的形状。

    这是宁安特地按照她当初最喜欢的坐垫设计的。

    蒋英用手掌压在上面按了按,道:“这个比原来家里椅子铺的更厚实、舒适。”

    坐垫这个时代也是有的,只是为了铺在木头椅子上好看,做的都是四四方方的平面坐垫。

    “娘喜欢,等做完腰靠,我给娘也做一个。”王熙欢喜道。

    自己做的东西,被别人喜欢,是一件开心的事。

    “不急不急,我在家里用不着,做完你爹用的,好好歇歇。这阵子累坏了。”

    大儿媳虽在做饭打扫这些杂事上做的相对少,但是整天缝被子、做衣服、做鞋子,忙的也不轻。

    一大家的衣裳鞋袜,做完冬天的做春天的,做完罩衣做里衣,针就没有哪天不拿起来过。

    “不累,儿媳喜欢做针线。”王熙顿了两秒,“家里还有块绛红色的料子,色正不扎眼,我用那块布给娘做。”

    蒋英看大儿媳颇为积极,笑着答应了。

    “好。”

    他们家婆媳和气相处,最关键的是都自觉。

    王熙不喜欢做饭洗衣,那她就多做针线来补偿。

    郑晴洗衣做饭比她多,但是王熙时不时给宁适和宁宜做衣裳,郑晴也没有怨言。

    蒋英将两个儿媳的举动都看在眼里,只要两人处得好,她就不多话,不插手。

    所以王熙和郑晴嫁进宁家十几年,没有过婆媳问题,也没有妯娌矛盾。

    许是日子过得顺心,王熙和郑晴都比同龄的小姐妹看着年轻。

    王熙回娘家探望父母,也会听母亲在她跟前抱怨大嫂二嫂哪哪做的不好。

    王熙总会告诉她娘,“掌家权都交出去了,娘就别管那么多,只要哥哥嫂子夫妻和睦,阿娘要坚持不聋不哑不做阿翁。”

    然后得意洋洋地,“看我婆婆做的多好。”

    她娘总是会被她气得不轻,点着她的额头道:“也就你运气好,嫁进宁家,要是嫁到别家,还不得被婆婆欺负死。”

    王熙每次都会像小女儿般抱着她娘撒娇,“娘~”

    她娘总是会在她无赖的劝法下,消掉对儿媳的不满。

    所以即使王熙嫁出去十几年,哥哥嫂子们对她还是像未出阁时那样好。

    此时,京都。

    一场小雪刚至,王母就生了病。

    两个儿媳守在王母房里侍疾。

    王母这病来势汹汹,短短半天就高烧不退心慌气短,请了京里最有名的大夫,扎了针吃了药,这会才呼吸平缓地睡着。

    看婆母睡沉,两个儿媳才出了卧房待在外厅。

    王家大儿媳柳令宛,一脸疲惫坐在桌边,用手撑着额头。

    她年纪也不轻了,都是做祖母的人了。

    一上午,又是请大夫、熬药,还要处理各处婆子管事的请安汇报,忙得头昏脑胀。

    王家二儿媳叶子烟看她大嫂脸色不好,劝道:“嫂子,你回去歇会,我在这守着。”

    柳令宛实在感觉不好,就没有推辞,“那我回去躺一会,婆母有什么事儿,你立马派人通知我。”

    “你放心,嫂子,一有动静我就让丫鬟给你信儿。”

    柳令宛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先派人去看了看孙子和儿媳。

    儿媳生了个胖小子,还没出双月子。要不然,也不会所有事都得她出面。

    等柳令宛一觉睡醒,已经过了午膳时间。

    她醒来,第一件事是唤来丫鬟问婆母的情况,“二夫人有没有派人传来消息。”

    大丫鬟恭敬回道:“没有。奴派小丫鬟在老夫人院门口守着呢,想必老夫人安好。奴看您睡得沉,就没传膳,您现在用点饭?”

    柳令宛轻轻颔首,“让厨房动作快点,上碗面配个小菜就行了。”

    柳令宛洗漱完用了碗面,就赶去她婆母院子里。

    叶子烟正靠在榻上打盹。

    “大嫂。”

    “还睡着呢?”柳令宛指了指卧房,轻声问道。

    叶子烟也轻声回道:“睡着呢,刚刚说梦话了,念叨熙妹妹呢。”

    柳令宛了然的点点头。

    她知道婆母非常想念小姑子,平日里事事都会提到,要是熙儿怎么怎么样。

    这次病,大夫也说了是心中郁结,思绪太多,想必是太过思念小姑子所致。

    公爹也念着小姑子,心情一直不好,前两天刚被老伙计拉着去温泉庄子散心了。

    两人一直守到晚上男子们下值到家,期间王母醒来用了碗粥又睡下了。

    王熙的大哥王焘回到家先直奔他娘的院子,上午就接到家里的消息,奈何最近衙里事情太多走不开。

    “娘怎么样了?”

    “扎了针吃了药,体热已经降下去了,不过精神不好,还在睡着。大夫说晚上恐会反复。”柳令宛接过他相公解下的大氅递给丫鬟。

    王焘一看他媳妇就知道有话没说完。

    两个人打了个眼色,意思回房再说。

    这会人多,柳令宛不好直说婆母是太过思念小姑子导致的心情郁结。

    传出去了又是一场祸事。

    家里已经处罚过几批嚼舌根的奴才了。

    王焘和他弟弟王煦看过母亲,随意用了点晚膳,就要去侍疾。

    孙辈们明日还要去书院,已经被他们撵回去了。

    “哥,你和嫂子今晚回去休息,我在这守着。”王煦劝阻他哥。

    他是个闲职,不像他哥那么忙,明天可以告假在家歇着。

    “你上值要好好上,别经常告假。”

    王焘知道弟弟对政事不感兴趣,反而喜欢赚银子,也有些经商天赋,家里的买卖都交给他在打理,收益年年涨。

    “知道了知道了。哥,快回去。”王煦最不耐烦他爹和他哥念叨这些。

    “那你晚上仔细着,别睡沉了啊。”王焘叮嘱他弟弟。

    侍疾,其实多数活都有仆妇做,但是小辈得在身边守着。

    “放心。”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0/130288/566273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0/130288/566273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