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在省道卖盒饭,极品亲戚全完蛋 > 第144章 熏鱼尾可是另外的价钱

第144章 熏鱼尾可是另外的价钱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也亏得这雪昨晚刚落下来,松软松软的,还没有冻结在一块,铲起来不难,不到半个小时,就从省道边上,铲出来一条通往胡家饭店的通道。

    赵强国赶紧把车开到了饭店门口。

    没想到跟他打着同一个主意的司机还有不少。

    大家都是老司机,看了看天边厚厚的乌云,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这场雪怕是一时半会停不了。

    别人都把通道给他们铲出来了,现在不走,难道今晚继续在省道上过夜?

    在车里过夜,老司机们倒是不怕。

    他们真正害怕的,是晚上睡着睡着,突然后面有车子失控撞过来。

    那可真是一撞撞一串,省道边上挨着停下来的车,怕是没一辆能躲得过去。

    虽然这种时候,有经验的老司机早就已经靠边停车苟着了。

    但,万一遇到那种刚上路的愣头青,非要头铁往前开呢?他们能管得住自己,却管不住这条路上所有的司机呀。

    还是赶紧把车开下去!

    姜甜他们本来只是从门口挖了一条不足半米宽的小路,现在好了,其他车子想开到他们家门口的,都开始主动加入了铲雪大军。

    还没到中午呢,她家门口这一大片空地,就变成了临时停车场,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

    胡琼芳带着胡翠芝和张秀芬,烧了满满三大锅开水,灌到热水瓶里,乘客们等不及的,都跑过来帮忙,把灌满的热水瓶提到前面,给排队的人往茶缸里倒热水。

    满满一茶缸热水下肚,差点在车里被冻僵的乘客们,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他们也知道,这种天气坐车回家,有可能被困在半路。

    但那又怎样呢?一年到头都在外头,就过年这几天能回家看看家里人,陪家人吃个团圆饭。

    “年夜饭”这三个字,就像是刻在了华夏子孙的血脉里,不管平时多么的嘴硬,一到快过年的时候,两条腿就不听使唤地想往家跑。

    幸好,这次他们运气不错,碰到了一个热心肠的饭店老板。

    胡琼芳说到做到,把滞留的乘客引到自己家饭店,也没逼他们非要在店里吃饭,才让他们进来坐着。大门就这么敞开着,不管买不买东西,都能进来歇口气。

    屋子里点了好几个炭盆,还有的热水,想喝就自己去倒,喝多少都不要钱。

    胡琼芳这么大方,反倒让进来躲雪的乘客们过意不去了。

    在车上挨饿受冻了一晚上,光喝开水肯定是不行的。

    舍不得花钱的,打一茶缸不要钱的开水,把包里的冷馒头拿出来,掰碎了泡在热水里,凑合着也能填饱肚子。

    兜里不差钱的,就凑过去看墙上挂着的价格表,问胡琼芳店里有没有热乎饭可以买。

    “有哇!现包的猪肉白菜馅儿的饺子,四毛钱一小碗,六毛钱一大碗。”

    “还有面条子,清汤面一毛钱一碗,送一碟小咸菜。”

    “雪菜肉丝面两毛钱一碗,杂烩焖肉面四毛,三鲜面五毛,您要哪个?”

    问价格这人穿的好像个干部,听了胡琼芳的报价,也没说要哪个,就说先去看看浇头。

    胡琼芳暗暗咋舌。

    果然又让闺女说对了,这城里人就是比乡下人讲究,到饭馆吃饭,还要先看看饭菜卫不卫生。

    那他可就挑剔错人了。

    胡琼芳可以拿自家饭店的招牌发誓,整个双峰镇看过来,恐怕就没一家饭店,能有他们家饭店卫生搞得好。

    就算是国营饭店,那碗筷也刷得没他们家干净。

    胡琼芳跟姜甜去镇上的国营饭店吃过一次饭,知道那些端着铁饭碗的服务员,一个比一个懒得动弹,洗碗还要拿丝瓜络刷一下?别做梦了,他们都是随便拿到盆里涮一涮,拎出来,看到碗里没有米饭粒了,这就算是刷干净了。

    反正他们吃饭用的都是自己带的饭盒,才不用这些碗筷呢,不干不净,吃了就算有病,也不是他们得病,怕啥?

    但胡琼芳这种私营饭店老板就不一样了,吃坏了客人的肚子,他们是真的要承担责任的。

    再加上有个姜甜,上辈子就是专业搞食堂的,后厨管理水平,至少领先这个时代几十年。

    因此,这个客人跟着胡琼芳走到打饭的窗口,看到的就是装在汤锅里、还冒着热气的浇头,那汤锅外面也刷得干干净净,就连舀浇头的勺子,也是一个汤锅配一个勺儿,绝不会串味。

    面条都是现做的手擀面,切好了放在一个长条形状的竹匾里,上面还盖着一块干净的纱布。

    煮面的时候才会把纱布掀开,客人要多少,拿多少出来,剩下的还盖回去,一点灰尘都落不进去。

    饺子也是一层一层,摆放在浅口的竹匾上,竹匾都搁在一个木头架子上,每一层都盖着一层纱布。

    这卫生条件可真不赖!

    别说这种乡下地方了,就连他们单位食堂,只怕也做不到这么细致。

    干部模样的客人,立刻点了一份三鲜盖浇面。

    这个季节已经没有新鲜的河虾了,哪怕有氧气泵也养不活,太冷了,不过姜甜有“外挂”呀。

    她找韩季松帮忙,从乡下打渔的手里,把河虾收回来之后,就在韩家,请韩爷爷帮忙清洗油炸。

    油炸后的河虾,这个天气放个三四天都没问题。煮面的时候,等到面快出锅时,把炸好的河虾放进去。

    这样做出来的三鲜面,河虾依然能保持刚出水时的鲜美肉质,虽然没有新鲜的卖相好,但油炸过的却是另一种口感。

    不过,这碗三鲜面里,最出彩的还是他们家的熏鱼。

    姜甜这个“奸商”,还把一条鱼按照不同位置标价。

    一整条鱼尾做的熏鱼尾,卖的最贵,单独一条就要五毛钱,比一碗杂烩焖肉面还贵呢。

    熏鱼头便宜点,两毛钱一个。

    一碗三鲜面里只有两块熏鱼排,要想多吃几块熏鱼,就得加钱了。

    点餐的这位干部,大概深爱鱼尾这个部位,听说鱼尾要单独加钱,捏着鼻子要了一个熏鱼尾。

    要不是看到这家店的鱼尾肉比较多,个头也大,他非得投诉这家黑店不可!

    不过,一碗三鲜面下肚,这位干部就“真香”了——

    他拿了钱,把胡琼芳店里所有的熏鱼尾全部买下来了。

    外加十斤熏鱼排。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13466/68766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13466/68766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