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莞尔回京

推荐阅读:璃丫头,还好始终是你逍遥炼器师盗笔:从老九门开始的黑心莲五岁小村长,带着村民登基了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娇养首辅全盛京盼我死,摄政王却教我反杀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手机连未来,破产又何妨我也想纯情,但她们不允许

    莞尔在宋家的几天里,两姐妹把分开一年半载以来想说的话都说了个遍,在这个世界都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越是想时间过得慢点的时候,时间过得就越快。

    莞尔要回京城的日子到了。

    宋月龄依依不舍的把莞尔送到了青阳县地界外,很想让莞尔再多留几天,不然下一次见面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我也想留下来,可我再不回去我爹娘就该派人来抓我回去了。”莞尔抱紧宋月龄,心里同样不舍。

    宋月龄对她来说,不仅是闺蜜,更是家人。

    在现代是,在这里也是。

    她比宋月龄还要不舍,奈何爹娘催她回京的家书已经来了第六封了,多一天都拖不得。

    “那我夏收出游的时候去找你。”宋月龄说道。

    莞尔不太放心,“你们不是说好了要去海边的吗,再来京城找我会不会太远了?”

    “你忘了我们的秘密武器啦?”宋月龄附耳道。

    她说的是灵植空间,用出入空间瞬移来赶路的话,去京城也不过是一两天的功夫。

    莞尔不好意思的眨眨眼,“用得少,还真忘了。”

    “那你到时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在这个朝代女孩子出门是很危险的。”

    莞尔说着,从腰间摘了一块腰牌下来,递给宋月龄,“你到了京城,就去太傅府找我,看门的守卫见到这块牌会带你进府找我的。”

    宋月龄收下腰牌,“好,到时候我出发了会给你写信。”

    两人还依依不舍的聊着,莞尔身边的丫鬟看不下去了,提醒道,“姑娘,再过半月就能见到宋姑娘了,咱们先出发。”

    “行了,快上车。”宋月龄吸吸鼻涕,又抱了抱莞尔,把莞尔推上马车,“你回京路上也要注意安全,到一个地方就要差人给我送一封平安信。”

    “我会的。”莞尔哽咽着,满脸不舍坐了进去,“你记得要想我啊。”

    宋月龄挥挥手,站在原地目送,“我也会的。”

    “记得啊,风里雨里,我在京城等你!”马车缓缓驶离,莞尔从车窗里探出半个身子来,哭着对宋月龄挥手。

    ===

    莞尔走后,宋月龄心底空落落的,授课都没精神。

    好在没几天夏收就到了,族学放了假。

    放假前一天,宋月龄收拾办公桌时,方清涵走了进来,递给宋月龄一个小包袱。

    “这个给你,在路上可以用。”

    宋月龄打开,里面装的是各种各样的驱蚊驱蛇的药膏。

    自己都没出游过,还给她准备的这么正好,真贴心。

    宋月龄想着,要不邀请方清涵一起出游?

    反正方清涵没种地,夏收十日也没事干。

    宋月龄觉得可行,问道,“你夏收有事要忙不?”

    “查阅学生们的功课,自己温习一下,不忙”方清涵以为宋月龄离家七日有事需要他帮忙,笑道。

    “那就好。”宋月龄点头,诚心邀请道,“夏收跟我们一起去海边。”

    方清涵一愣,连忙摆手拒绝,“你们是一家人一起去海边游玩,我跟着不好。”

    “怎么不好了,你跟我家人这么熟了,我娘我舅他们都把你当成了半个儿子来对待,没什么不好的,一起,还有小萝卜头。”宋月龄干脆道。

    方清涵犹豫了片刻,思前想后还是答应道,“好,跟你们一起去海边。”

    宋家大大小小上上下下提前两日开始收拾自己的行囊,还有吃的喝的路上用的,一样都不能落下。

    他们可不想像宋月龄和宋承礼去明湖县那次一样,临时临了去找集市买被褥,满满当当的装了两架马车。

    家里一共四架马车,两架装了行李,剩下两架就不够坐了,为此还特地去买了四架马车回来。

    两架拉行李,五架拉人,一架空车留着回程时拉特产。

    终于到了出行这天。

    孩子们激动的一晚没睡,清晨,一个个跟闹钟似的,把整个宋家都叫了起来。

    方清涵和小萝卜头也准时的到宋家来吃早饭,还带了两个小包袱,他们的行李就这么多点。

    确实像宋月龄说的,宋家几个长辈早就把方清涵当成了半个儿子来对待。

    只是此儿子非比宋月龄认为的儿子,他们是把方清涵当成了半个女婿。

    只要宋月龄喜欢上,那就是完全当成女婿。

    看到方清涵来,一个个热络的不得了,招呼坐,招呼吃早饭,宋月龄连句插话的机会都没有。

    吃过早饭,就要出发了。

    这趟全家出游,将近三十人,八架马车。

    这个阵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皇家荀贵出门呢,一路上引得好些路人驻足议论,到底是谁家这么大阵势。

    当风吹过,车帘飘起,露出宋月龄那张出了名的笑脸时,路人们有释然了。

    是宋家就不奇怪了,宋家现在可是青阳县最有名的富户,不仅有钱,还和知县夫人有着亲戚关系,青阳县就没哪个人不知道的。

    这次出游不赶路,一路上有哪好玩的宋薛正都提前踩了点做了攻略。

    出发第一天,他们在距离青阳县最近的华山县吃了午饭,在一家名声排得上江州府前二十名的酒楼里吃的。

    这家酒楼生意可好,宋薛正提前了小半月才定到的座。

    大家想当然的认为这家酒楼的饭菜一定很好吃,期待了一个上午。

    到了酒楼点好菜,又等了小半时辰,才吃上午饭。

    又难订座,上菜又慢。

    怎么说,这家酒楼的饭菜也该比宋家酒楼的好吃。

    结果菜进嘴的那一刻,期望越高的失望就越大。

    “还没慧婶平日里做的好吃呢。”何秋丫道。

    宋薛正第一个搭何秋丫的腔,赞成道,“也没你做的好吃。”

    啪嗒。

    宋月龄即将要进嘴的一块鱼丸掉进了碗中的汤里,她抬头不可思议的看向宋薛正。

    这小子今天吃错药了?

    这小子居然在夸何秋丫?

    宋月龄好像吃到了什么惊天大瓜,底下的脚踹了踹了旁边的老妈,提醒对方来吃瓜。

    “哪有,我厨艺一般般啦。”何秋丫腼腆的道。

    “我觉得挺好的,你的厨艺足够了。”宋薛正面无表情的回道。

    宋舒兰嘴角快要翘到了天边,脚下踹了踹闺女,表示这瓜还挺甜。

    除了了解宋薛正的母女俩,其他人都没发现两人的异常。

    贺慧心还提议道,“要是不好吃,那咱接下来也别费这钱上酒楼来吃了,我给你们做,正好车上也带了锅和米面。”

    “好呀,我也可以。”迎春举手道。

    自从落秋去了藕粉加工厂,宋月龄就把在后院打杂的迎春调到了贺慧心身边。

    迎春是个很活泼且勤劳的姑娘,一天到晚都在给自己找事干,能干活就绝不闲着,心肠还好。

    宋月龄时常后悔一开始没把迎春安排跟着贺慧心,要是一开始就是迎春在身边的话,小汤圆那次就不会因为落秋的看顾不当被毒蛇咬伤了。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式,宋月龄更喜欢展望未来,同意道,“那就把后面几家酒楼订的座退了,我们自己找食物,自己烧饭吃。”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29/129996/565483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29/129996/565483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