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看手相的老婆婆
推荐阅读:银发后重归八零,成了科研大佬心尖宠、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一秒加一只烧鸡,女神跪求我收留、让我医武双绝,你管这玩意儿叫诅咒?、渣男换娶绿茶后糙汉军官惜我如命、结婚三年没圆房,随军一夜多胎了!、
老婆婆一脸不悦,“姑娘,你可以说我是骗钱的,但你不能怀疑我的本事,我这可都是真材实料。”
“好嘛好嘛,就看到这,秋丫给钱。”
宋月龄才不信,她起身就走,完全没注意到一旁方清涵落寞的神情。
何秋丫又给老婆婆掏了五十个铜板,小跑着跟上宋月龄,小声道,“姑娘,我觉得这个阿婆不像是说假话。”
宋月龄先是看了跟在身后的方清涵一眼,还好方清涵没听到。
她一个脑瓜崩敲在何秋丫头上,“连你也学会胡说了!”
“我没胡说,姑娘你就且等着,将来指定是这样。”何秋丫哭唧唧的摸摸脑袋。
宋月龄不理何秋丫,加快脚步往前走了好长一段距离。
方清涵默默看着宋月龄的背影,心里特别不是滋味,阿龄真的一点都不喜欢他。
宋薛正拍了拍方清涵的肩膀,面无表情的安慰道,“我支持你的。”
方清涵苦笑,不知道说什么好。
宋月龄回头,看着慢吞吞的三人,喊道,“诶,你们都不能快点,这么慢,天黑都爬不到顶!”
“来啦,姑娘你慢点!”何秋丫回道。
三人追上宋月龄的步伐,一路打闹着往山上走去。
四人速度不算慢,将近午时就到了半山腰的长宁寺,同道出发的人还在半路上挣扎呢。
这个时辰到长宁寺刚好可以吃上寺庙里的斋饭,不过宋月龄带了食盒,不打算去吃。
拜过寺庙里的神仙后,就在附近找了一块风景不错的空地,铺上一块布,把食盒里的点心饭食摆出来。
艾草团、月饼、蛋黄酥、糯米糕、桂花糕、菊花酒。
风景配美食,要是有手机,宋月龄肯定要拍几张照片发到自己微博。
在开吃之前,宋月龄从食盒里掏出一个染红的水煮鸡蛋递给方清涵,笑道,“呐,专门给你煮的,红鸡蛋,保平安。”
青阳县有生辰吃红鸡蛋保平安的习俗,一般都是家中长辈给小辈煮的。
方清涵父母不在后就没吃过红鸡蛋了,没想到时隔多年后再给他煮鸡蛋的是自己偷偷喜欢的姑娘。
“谢谢。”方清涵接过鸡蛋,握在手心没有吃,他要好好留着这颗红鸡蛋,保一辈子平安,一辈子守护阿龄。
宋月龄看见了,但她没多想,以为方清涵留着饿的时候吃,张罗大家开动,“来来来,快点吃,吃饱点,吃完还有一半的路程等着我们去爬呢。”
休息好后,四人继续往上攀登。
后半程的山路比前半程要难爬许多,不仅风大,气温低,脚下的路也是越来越难走,前半程没有用上的木棍在这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
宋月龄觉得还好,但到了整段路程最艰险的一段的时候,何秋丫不行了。
“姑娘,太高了,要不你们去,我在这等你们。”何秋丫颤颤巍巍的道。
宋月龄探身看了看前面的路,确实很惊险,两人宽的小路,右侧是岩壁,左侧是悬崖,风特别大,恐高的人恐怕都过不去。
但留何秋丫一个小姑娘在这也不安全,她顶着大风喊道,“不行,说好一起登顶的,而且你自己在这我不放心。”
“可是我真的不敢过去。”何秋丫急的快哭了。
宋月龄左看右看,目光落在宋薛正的身上,“这段路阿正背你过去,他身手很好的,你不用怕。”
“这”何秋丫看向宋薛正,心下有些犹豫,毕竟男女授受不亲。
何秋丫还犹豫着,宋薛正直接蹲到了她身前,“来。”
看着宋薛正黝黑的后脖颈,何秋丫最终还是扭扭捏捏的趴了上去,“我提前跟你说,我很重的哈,你别到时候背不动把我扔下去。”
“不会的,你不重。”宋薛正背起何秋丫颠了一下,认真说道。
何秋丫脸唰的红了,“快走。”
宋薛正背着人,不方便在前面带路,这段路宋月龄走在了最前面,其次是方清涵,最后是宋薛正和何秋丫。
走了一半,宋月龄停下来休息,看看何秋丫怎么样。
“秋丫,还能坚持吗。”
何秋丫点点头,她趴在宋薛正背上紧紧闭着双眼,除了不敢睁开眼之外,其它都挺好的。
“你呢。”宋月龄又问宋薛正。
宋薛正同样点点头。
宋月龄最后看向寿星方清涵。
只见方清涵一张脸煞白煞白,抓着岩壁的手微微发着抖。
“呀,你还好吗!?”宋月龄惊呼,两步上前扶住方清涵。
方清涵在心里下定决心,他这辈子不会再爬第二次这座山,表面上却强装镇定道,“有点高,但还能坚持。”
“得了你,还坚持呢,我看你快要驰骋升空了。”宋月龄拿过方清涵的木棍,自然拉住方清涵左手,道,“还是我拉着你走,这段路很快就要结束了,再坚持一下。”
手!他和阿龄手牵手了!
方清涵心跳猛然加速,狂风悬崖都变成了天边的浮云,眼里只剩下宋月龄和他握在一起的手!
这座山好像也没那么让人讨厌了,如果以后阿龄还要来的话,他想他还是可以再来爬几次的。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方清涵还没好好感受到阿龄手心的温度,两只紧握的手就松了开来。
这条最艰险的路,他们走过来了。
明明刚出发时还觉得这条路无比的长,长到没有尽头,现下却觉得这条路短的不得了,还不够惊险。
还没登顶,他已经在期待返程了。
过了这段最艰险的路,接下来的路就好走的多了。
四人拄着木棍顺利登了长宁云顶,摸到了山顶随风而过的雾气。
眼前的景色,让宋月龄感到震撼,不作首诗出来都对不起此情此景。
宋月龄干咳几声,咽了几口唾沫润嗓子,深吸一口气,做足了准备,开嗓:“啊啊啊!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
好有气势,好有诗意!
“姑娘,你作出来诗啦,你太厉害啦!”何秋丫立即拍掌叫好。
宋月龄尴尬笑笑,噘嘴道,“这是李白的诗。”
这么好的风景,她居然还是做不出一首诗。
宋月龄像孙悟空在海边跳跃奔跑一样,在山顶发起疯来,差点就要掩面痛哭了。
方清涵恐高,牢牢抓着一块大石头坐着,看着宋月龄又跑又跳的心里也跟着上下不安,扯着嗓子喊道,“阿龄,你别着急,坐下来好好想想,能作出诗的。”
宋月龄听了方清涵的话,找了块石头坐下,像思考者石像一样思考了起来。
“这有山有水有云有余晖,你肯定能想出来的。”方清涵在一旁不停鼓励道。
宋月龄沉思了片刻,还是想不出,脑子里都是上学时期背过的诗,哪还能作出不一样的诗来嘛。
“算了,我天生注定是块富婆料,已经很优秀了,总要给别人留条活路。”宋月龄安慰自己道。
何秋丫十分赞成,“对,姑娘已经是天底下最优秀的姑娘了,作不出诗不算什么,天快黑了要不咱们下山。”山顶上风太大太高了,她快要坚持不住了。
宋月龄抬头望远方,确实是夕阳西下,再不下山就要在山里过夜了。
“那咱们赶紧下山。”
下山的路不太顺利,还没到最艰险的那一段,何秋丫就因为腿软,不小心把脚崴了。
幸好宋薛正在,背一个何秋丫还不成问题。
下山还是宋月龄在前面带路,方清涵紧随其后,最后是宋薛正何秋丫两人。
到了最艰险的那一段路,方清涵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能让阿龄再次牵着他的手过去。
不过还没开口,宋月龄就已经把他手里的木棍拿走了,“看不清路了,我拉你过去。”
“好,谢谢。”看着宋月龄伸过来的手,方清涵心头一紧,颤抖着握上去。
手!他又和阿龄手牵手了!
这座山他一定要再来几次!
越过惊险的路段,余下的路就很快了。
三人几乎是小跑着,在天彻底擦黑前回到了长宁寺。
他们原本计划下山就回家的,可现在天黑不适合赶路,他们也没有照明的东西,赶路十分危险,何秋丫崴伤的脚也要赶紧处理。
四人只好在长宁寺留宿一晚,明日天亮再下山。
长宁寺的僧人送了跌打损伤药过来,顺便提醒四人,院里还有其她施主,夜里切莫嘈杂,惊扰了隔壁的女施主。
宋月龄猜测,能让僧人专程来提醒她们的,隔壁院住的多半是个达官显贵。
僧人走后,她往隔壁探头瞧了瞧,只见一个模糊的女子身影,不甚在意的回屋休息去了。
只是在心里担心,她们夜不归家,也没人回去打声招呼,老妈和阿奶怕是又要着急了。
担心家里人担忧,四人第二天起得很早,吃过早饭,就动身下山。
不到午时,四人来到了山脚,又看到了昨日那个给她们看手相的阿婆。
“姑娘,我算你运势,你这几日能与失散经年的好友重逢啊,对方还是你命中吉星,日后能助你渡劫过关!”老婆婆看见宋月龄,上来就道。
宋月龄不厚道的笑了,她在这世界哪有什么失散多年的好友,还是个吉星呢,全是胡诌。
“阿婆,我信你,我给你钱,你早些回家,别在这辛苦了。”宋月龄在自己荷包里掏出一锭银子塞给老婆婆,转身离开上马车。
转身的瞬间,与一架下山的撵子擦肩而过。
宋月龄脚步一顿,就在撵子过去的一瞬,她闻到了一股很熟悉的味道,紫檀木香。
莞尔是个调香师,她给自己调的香就是紫檀木香,宋月龄还常说她身上有老奶奶的味道。
“好嘛好嘛,就看到这,秋丫给钱。”
宋月龄才不信,她起身就走,完全没注意到一旁方清涵落寞的神情。
何秋丫又给老婆婆掏了五十个铜板,小跑着跟上宋月龄,小声道,“姑娘,我觉得这个阿婆不像是说假话。”
宋月龄先是看了跟在身后的方清涵一眼,还好方清涵没听到。
她一个脑瓜崩敲在何秋丫头上,“连你也学会胡说了!”
“我没胡说,姑娘你就且等着,将来指定是这样。”何秋丫哭唧唧的摸摸脑袋。
宋月龄不理何秋丫,加快脚步往前走了好长一段距离。
方清涵默默看着宋月龄的背影,心里特别不是滋味,阿龄真的一点都不喜欢他。
宋薛正拍了拍方清涵的肩膀,面无表情的安慰道,“我支持你的。”
方清涵苦笑,不知道说什么好。
宋月龄回头,看着慢吞吞的三人,喊道,“诶,你们都不能快点,这么慢,天黑都爬不到顶!”
“来啦,姑娘你慢点!”何秋丫回道。
三人追上宋月龄的步伐,一路打闹着往山上走去。
四人速度不算慢,将近午时就到了半山腰的长宁寺,同道出发的人还在半路上挣扎呢。
这个时辰到长宁寺刚好可以吃上寺庙里的斋饭,不过宋月龄带了食盒,不打算去吃。
拜过寺庙里的神仙后,就在附近找了一块风景不错的空地,铺上一块布,把食盒里的点心饭食摆出来。
艾草团、月饼、蛋黄酥、糯米糕、桂花糕、菊花酒。
风景配美食,要是有手机,宋月龄肯定要拍几张照片发到自己微博。
在开吃之前,宋月龄从食盒里掏出一个染红的水煮鸡蛋递给方清涵,笑道,“呐,专门给你煮的,红鸡蛋,保平安。”
青阳县有生辰吃红鸡蛋保平安的习俗,一般都是家中长辈给小辈煮的。
方清涵父母不在后就没吃过红鸡蛋了,没想到时隔多年后再给他煮鸡蛋的是自己偷偷喜欢的姑娘。
“谢谢。”方清涵接过鸡蛋,握在手心没有吃,他要好好留着这颗红鸡蛋,保一辈子平安,一辈子守护阿龄。
宋月龄看见了,但她没多想,以为方清涵留着饿的时候吃,张罗大家开动,“来来来,快点吃,吃饱点,吃完还有一半的路程等着我们去爬呢。”
休息好后,四人继续往上攀登。
后半程的山路比前半程要难爬许多,不仅风大,气温低,脚下的路也是越来越难走,前半程没有用上的木棍在这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
宋月龄觉得还好,但到了整段路程最艰险的一段的时候,何秋丫不行了。
“姑娘,太高了,要不你们去,我在这等你们。”何秋丫颤颤巍巍的道。
宋月龄探身看了看前面的路,确实很惊险,两人宽的小路,右侧是岩壁,左侧是悬崖,风特别大,恐高的人恐怕都过不去。
但留何秋丫一个小姑娘在这也不安全,她顶着大风喊道,“不行,说好一起登顶的,而且你自己在这我不放心。”
“可是我真的不敢过去。”何秋丫急的快哭了。
宋月龄左看右看,目光落在宋薛正的身上,“这段路阿正背你过去,他身手很好的,你不用怕。”
“这”何秋丫看向宋薛正,心下有些犹豫,毕竟男女授受不亲。
何秋丫还犹豫着,宋薛正直接蹲到了她身前,“来。”
看着宋薛正黝黑的后脖颈,何秋丫最终还是扭扭捏捏的趴了上去,“我提前跟你说,我很重的哈,你别到时候背不动把我扔下去。”
“不会的,你不重。”宋薛正背起何秋丫颠了一下,认真说道。
何秋丫脸唰的红了,“快走。”
宋薛正背着人,不方便在前面带路,这段路宋月龄走在了最前面,其次是方清涵,最后是宋薛正和何秋丫。
走了一半,宋月龄停下来休息,看看何秋丫怎么样。
“秋丫,还能坚持吗。”
何秋丫点点头,她趴在宋薛正背上紧紧闭着双眼,除了不敢睁开眼之外,其它都挺好的。
“你呢。”宋月龄又问宋薛正。
宋薛正同样点点头。
宋月龄最后看向寿星方清涵。
只见方清涵一张脸煞白煞白,抓着岩壁的手微微发着抖。
“呀,你还好吗!?”宋月龄惊呼,两步上前扶住方清涵。
方清涵在心里下定决心,他这辈子不会再爬第二次这座山,表面上却强装镇定道,“有点高,但还能坚持。”
“得了你,还坚持呢,我看你快要驰骋升空了。”宋月龄拿过方清涵的木棍,自然拉住方清涵左手,道,“还是我拉着你走,这段路很快就要结束了,再坚持一下。”
手!他和阿龄手牵手了!
方清涵心跳猛然加速,狂风悬崖都变成了天边的浮云,眼里只剩下宋月龄和他握在一起的手!
这座山好像也没那么让人讨厌了,如果以后阿龄还要来的话,他想他还是可以再来爬几次的。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方清涵还没好好感受到阿龄手心的温度,两只紧握的手就松了开来。
这条最艰险的路,他们走过来了。
明明刚出发时还觉得这条路无比的长,长到没有尽头,现下却觉得这条路短的不得了,还不够惊险。
还没登顶,他已经在期待返程了。
过了这段最艰险的路,接下来的路就好走的多了。
四人拄着木棍顺利登了长宁云顶,摸到了山顶随风而过的雾气。
眼前的景色,让宋月龄感到震撼,不作首诗出来都对不起此情此景。
宋月龄干咳几声,咽了几口唾沫润嗓子,深吸一口气,做足了准备,开嗓:“啊啊啊!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
好有气势,好有诗意!
“姑娘,你作出来诗啦,你太厉害啦!”何秋丫立即拍掌叫好。
宋月龄尴尬笑笑,噘嘴道,“这是李白的诗。”
这么好的风景,她居然还是做不出一首诗。
宋月龄像孙悟空在海边跳跃奔跑一样,在山顶发起疯来,差点就要掩面痛哭了。
方清涵恐高,牢牢抓着一块大石头坐着,看着宋月龄又跑又跳的心里也跟着上下不安,扯着嗓子喊道,“阿龄,你别着急,坐下来好好想想,能作出诗的。”
宋月龄听了方清涵的话,找了块石头坐下,像思考者石像一样思考了起来。
“这有山有水有云有余晖,你肯定能想出来的。”方清涵在一旁不停鼓励道。
宋月龄沉思了片刻,还是想不出,脑子里都是上学时期背过的诗,哪还能作出不一样的诗来嘛。
“算了,我天生注定是块富婆料,已经很优秀了,总要给别人留条活路。”宋月龄安慰自己道。
何秋丫十分赞成,“对,姑娘已经是天底下最优秀的姑娘了,作不出诗不算什么,天快黑了要不咱们下山。”山顶上风太大太高了,她快要坚持不住了。
宋月龄抬头望远方,确实是夕阳西下,再不下山就要在山里过夜了。
“那咱们赶紧下山。”
下山的路不太顺利,还没到最艰险的那一段,何秋丫就因为腿软,不小心把脚崴了。
幸好宋薛正在,背一个何秋丫还不成问题。
下山还是宋月龄在前面带路,方清涵紧随其后,最后是宋薛正何秋丫两人。
到了最艰险的那一段路,方清涵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能让阿龄再次牵着他的手过去。
不过还没开口,宋月龄就已经把他手里的木棍拿走了,“看不清路了,我拉你过去。”
“好,谢谢。”看着宋月龄伸过来的手,方清涵心头一紧,颤抖着握上去。
手!他又和阿龄手牵手了!
这座山他一定要再来几次!
越过惊险的路段,余下的路就很快了。
三人几乎是小跑着,在天彻底擦黑前回到了长宁寺。
他们原本计划下山就回家的,可现在天黑不适合赶路,他们也没有照明的东西,赶路十分危险,何秋丫崴伤的脚也要赶紧处理。
四人只好在长宁寺留宿一晚,明日天亮再下山。
长宁寺的僧人送了跌打损伤药过来,顺便提醒四人,院里还有其她施主,夜里切莫嘈杂,惊扰了隔壁的女施主。
宋月龄猜测,能让僧人专程来提醒她们的,隔壁院住的多半是个达官显贵。
僧人走后,她往隔壁探头瞧了瞧,只见一个模糊的女子身影,不甚在意的回屋休息去了。
只是在心里担心,她们夜不归家,也没人回去打声招呼,老妈和阿奶怕是又要着急了。
担心家里人担忧,四人第二天起得很早,吃过早饭,就动身下山。
不到午时,四人来到了山脚,又看到了昨日那个给她们看手相的阿婆。
“姑娘,我算你运势,你这几日能与失散经年的好友重逢啊,对方还是你命中吉星,日后能助你渡劫过关!”老婆婆看见宋月龄,上来就道。
宋月龄不厚道的笑了,她在这世界哪有什么失散多年的好友,还是个吉星呢,全是胡诌。
“阿婆,我信你,我给你钱,你早些回家,别在这辛苦了。”宋月龄在自己荷包里掏出一锭银子塞给老婆婆,转身离开上马车。
转身的瞬间,与一架下山的撵子擦肩而过。
宋月龄脚步一顿,就在撵子过去的一瞬,她闻到了一股很熟悉的味道,紫檀木香。
莞尔是个调香师,她给自己调的香就是紫檀木香,宋月龄还常说她身上有老奶奶的味道。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29/129996/565483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29/129996/5654830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