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外出
推荐阅读:出狱后,我闪婚了植物人大佬、刚离婚,老婆就跪求复合、八零小寡妇孕肚回归后,禁欲顾少心慌了、大胆热恋:霍总怀里撒个娇、兽世修仙:我靠攻略雄性摆烂飞升、我团宠小师妹,嚣张点怎么了、取骨换皮?这逆天凰命你配吗、捐功勋!败家产!掀翻假死夫君棺材板、天命傀相、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
宋月龄带着满腔怒火离开了宋族长家,拿着宋族长写的立户文书跟着宋谷阳来到村长宋顺忠家。
虽然女户是立成了,但过程很让人郁闷,女户也只有一年期限。
对于在一年内大有作为,她并没有完全的把握,实在是被宋族长的观念气的不行,才想着用这种方法来向宋族长证明,证明他的观点是错误的,顺便打打他的脸。
可这样一来,发家致富就更加的迫在眉睫了,要赶快确定赚钱的方向才行。
宋顺忠知道宋氏宗族不能立女户,所以当他看到立女户的文书时,心里极其震惊,难以相信的望着神魂游离在外的宋月龄,“族长叔是怎么答应让你立女户的?”
“你是不知道啊,傻妞刚刚差点就跟族长叔干起架来了,我在一旁看的连嘴都插不上,后面是傻妞和族长叔立了个赌约,族长叔这才答应的。”一旁宋谷阳没头没脑的抢先回道。
“哈哈哈,傻妞,忠伯真是没想到啊,你还敢和族长打起来。”宋顺忠有说有笑的,笑完表情又立刻变得神神秘秘的小声问道,“你快告诉忠伯,什么赌约这么厉害,还能拿捏住族长。”
“哎呀,忠伯你就别开我玩笑了。”宋月龄有力无气的道。
“对了,忠哥,傻妞等会想去趟县里,你今天空不空啊,空的话就今天去帮我姐把立户的事办了呗,顺便带傻妞一起去,她自个去我不放心,”宋谷阳点头,也知道自己刚刚说的话不太好,岔开话道,“等户籍办下来,我做东请你去酒馆吃酒!”
宋顺忠往宋谷阳肩膀上拍了一巴掌,朗声笑道:“你都做东请吃酒了,为了这口酒,我不去也不行了啊!”
最后集结成的队伍,还有张来娣和村长媳妇张兰。
两人出嫁前就是一个村的,关系甚好,今天也是约好一起去县里成衣铺卖掉手上的绣帕,顺带再拿一批回来绣。
农村人就是这样,即使冬天地里没活干了,那也不能闲着,必须要找点别的活贴补家用才行。
四人都到齐后,就腿着踏上了去往青阳县的小山路。
对,没错,就是腿着。
从林家回桃花村时,宋月龄和宋舒兰坐的是宋灿阳从村长家借来的牛车,所以她先入为主的认为她们去县里也是坐牛车去的。
所以当张来娣和张兰两人挽着手走向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山路时,宋月龄傻眼了。
她还问了张来娣,这么腿着去县里要多久才能到,等到的答案是一个时辰多点。
一个时辰多点,那就是意味着她们要在这条泥泞的小山路上行走两个半小时多。
这小山路还越走越崎岖,时不时出现一棵倒下的枯树挡住前路,一条银黑相间手臂粗的毒蛇从前面路过,四周林子还时不时传来几声狼叫。
等腿到县门口时,宋月龄的小脸已经白到不能再白了,一双鞋沾满泥巴,走起路来腿都重了半斤。
出发前那个对古代城墙城门建筑充满好奇的心早就被路上的凶险折磨的一干二净,只记得城门上刻着的青阳县三字。
进城是不用给钱的,只需要给守城门的官兵看一眼户籍和入城牌。
宋月龄给的是旧户籍,户籍上的名字、住址、户主写着林傻妞、长流村、林贵生,她看着都觉得膈应,对林家的厌恶已经达到了生理抗拒。
至于入城牌,她还没有,宋顺忠给官兵说了这趟来县里的缘由,官兵就放行了,并没有刁难她们。
这点宋月龄还是很满意的,不像她看的那些小说一样,尽会刁难穷苦百姓,也从侧面说明了青阳县的知县是个好官,不压榨百姓。
进到县城里,宋月龄就迫不及待的和张来娣提出兵分三路的建议。
宋顺忠自己去县衙,张来娣和张兰去成衣铺,她自己去买东西,半个时辰后城门碰面。
张来娣担心她的安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不行,你县城都没来过几次,路也不熟,万一被拐子拐去了怎么办?你只能跟着我走。”
“我也想跟大舅母一起走,可这样的话,我们天黑了都没法把事情办完。”宋月龄劝道。
她想买的东西可多了,腿着可带不了那么多,只能放进空间带回去。
张来娣和张兰跟在她身边的话,她就没办法把东西放进空间里,只能找个理由分开走。
“那也不能自己走、”
张来娣刚要拒绝,被一旁的村长媳妇阻止了。
“来娣,傻妞说的有道理,你就照傻妞说的来,她也不小啦,你总不能一直把她拴在裤腰带上。”
张来娣叹了一口气,摆摆手:“去,买东西的时候小心些,别被人骗了!”
“放心!”
宋月龄得到允许,立刻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跑远了。
她随便走进一条熙熙攘攘街道,一边好奇的观摩街边的建筑,一边观察周围的店铺的营业状况。
走着走着,她就发现这条街的店铺老板都是男人,包括店里干活的伙计。
心里纳闷着,她又逛了两条街。
除了两家胭脂铺和一家成衣铺里是女老板,其他的同样都是男老板。
怎么回事,难道大庆朝的女人不爱做生意?还是真应了宋族长那句话,这里的女人不会赚钱?
宋月龄不得其解,无意间走到了一家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建筑前。
这是一家三层楼的酒楼,酒楼门前高高的匾额上刻着“季家酒楼”四字,门内座无虚席。
看名字,是林贵生当大厨的那家酒楼,也是青阳县里的“第一大酒楼”。
宋月龄走近了些,来到一个能看见酒楼大堂桌上菜式的位置。
“叫花鸡,这桌也有叫花鸡,酱牛肉、拌猪耳、清炒白松、干煸虾,这么小,河虾?”宋月龄一手环胸一手摸着下巴,小声嘀咕着,“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嘛,色系搭配也很单调,生意还能这么好。”
看着看着,宋月龄发现酒楼门前迎客的小二正用打量的目光看着她。
她尴尬的笑笑,然后两手竖起大拇指对小二用比了比,无声的说了句“加油,打工人!”,就快步混入来往的人群中离开。
天色不早了,她还得去菜市场买菜呢。
人生地不熟的,她在大街上随便拉了个逛街的妇人问卖肉的地方,谁料那妇人看她不识路,便热情的很,说路有点远,要亲自带她过去。
宋月龄在心里不可思议了一番,随便问都能问到个骗子。
心想她现在跟这妇人走,今晚指定能在烟花柳巷里接客。
于是笑着摇摇头,当着妇人的面伸手往身边来往行人的衣服一抓,拉到面前,礼貌问道:“这位小哥,能不能给我指一下猪肉档的位置啊。”
被宋月龄拉住衣襟的小哥脑子还懵着,手已经下意识的往前面指了,“直走,右边第一个街口进去就是卖菜卖肉的市集。”
宋月龄探头往前瞧了瞧,也就两百米不到的距离,哪远了,她果然是遇到了骗子。
“谢谢小哥。”宋月龄甜甜一笑,笑出唇边两个梨涡来,又道,“哦,对了,这位婶子是个拐子,麻烦你了。”
说完就自顾自的离开,丝毫不知反应迟钝的小哥在身后羞红了脸。
来到买菜的市集,宋月龄用目光扫视了市集一眼,随后直直走向卖肉的档口前,简单看了下案板上的猪肉,最后指着被剃光肉的猪骨,问老板怎么卖。
“猪筒骨两文一斤,大骨一文一斤。”老板回道。
这么便宜,这跟有什么区别,古代人太不识货了啊!这玩意熬汤嘎嘎好喝。
宋月龄在心里想着,跟老板要了两斤猪筒骨,又指着一边的五花肉道:“五花肉也给我来一斤,不要切太肥的给我。”
“五花肉三十八文一斤,确定要吗?”老板有些怀疑宋月龄买不买得起,还不要太肥的,真是个不识货的丫头。
宋月龄点点头,假装从袄子里掏钱,实际上是借着袄子遮挡,从空间里取出一串一百文的铜钱来,数出四十二个铜板递给老板。
买好肉,她顺便让老板指了去粮铺的路,就在市集的最里边有一家。
进到粮铺问了下精米和白面的价格,觉得贵的不算太离谱,就在粮铺里各要了五斤,让老板分了四个袋子装,共花了九十六文。
买了米,她手里就拿不下了。
好在市集里有卖背篓的,她买了一个,把东西都放进背篓里,找个没人的小巷,把两袋米面放入空间,减轻了背篓的重量。
毕竟回桃花村还要走一个时辰多的小山路,当然是越轻便越好。
宋月龄随后又去了杂货铺,挑了些急需的用品,锅碗瓢盆之类的。
来到城门时,张来娣和张兰已经等了好一会了,只有村长还没到。
“傻妞,你怎么买了个背篓,要背篓找你大舅编一个不就好了,花这冤枉钱干嘛。”张来娣看见宋月龄背上的背篓,恨铁不成钢的道。
宋月龄把背篓放到地上,盈盈笑道:“刚刚东西太多了,手里拿不下,就买了个背篓,也没花几个钱,就两文。”
其实是花了五文钱买的,但根据她在外公外婆膝下承欢那几年的经验来说,这种情况报少就对了。
“两文钱不是钱啊!下次可不许再花这些冤枉钱了,知道没有?”这背篓买都买回来了,再多说也没用,而且两文钱也不贵,张来娣最后只剜了宋月龄一眼就算了。
“知道啦。”宋月龄乖巧的应声,岔开话题问道,“大舅母,我刚刚发现街上开铺子做生意的几乎都是男人,少见有女人,这是为什么啊?”
“女人都是在家伺候男人的,做生意是男人的事,女人哪能抛头露面做生意,那多不像话。”张来娣不假思索的回道。
伺候男人?抛头露面不像话?
大舅母怎么也有这些男尊女卑的思想!
宋月龄心里闷得慌,反问道:“凭什么啊?”
“什么凭什么,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你大舅母说得对,女子长大了就是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否则没有人家看得上。”张兰随声附和。
望着眼前同为女性的两人那理所当然的神情,宋月龄心里就堵得慌,想反驳两句但又无话可说。
算了,有机会再给她们矫正思想。
她们生来就被言传身教,这东西也不是一时之间就能改过来的,只能循序渐进。
宋月龄等了没多久,宋顺忠就到了东城门,咧着一嘴不太齐整的牙,把户籍和入城牌递到她面前。
她翻开来过了一眼确定没问题,又假装不识字的模样,让宋顺忠给她读一遍。
原身不识字,她可不能露馅了。
等宋顺忠读完,她就借着袄子的掩护,把户籍和入城牌放进了空间里。
为了在天黑前能回到桃花村,四人都加快了步伐,紧赶慢赶的在太阳落到山头一半的时候回到了村口。
出发时跟老妈说的是下午回来,可现在天都要黑了,宋月龄心里担心老妈饿了一下午没饭吃,村口到小屋的路她都是用跑的。
结果等她着急忙慌的回到小屋时,她老妈正抓着一只大鸡腿半躺在炕上啃。
虽然女户是立成了,但过程很让人郁闷,女户也只有一年期限。
对于在一年内大有作为,她并没有完全的把握,实在是被宋族长的观念气的不行,才想着用这种方法来向宋族长证明,证明他的观点是错误的,顺便打打他的脸。
可这样一来,发家致富就更加的迫在眉睫了,要赶快确定赚钱的方向才行。
宋顺忠知道宋氏宗族不能立女户,所以当他看到立女户的文书时,心里极其震惊,难以相信的望着神魂游离在外的宋月龄,“族长叔是怎么答应让你立女户的?”
“你是不知道啊,傻妞刚刚差点就跟族长叔干起架来了,我在一旁看的连嘴都插不上,后面是傻妞和族长叔立了个赌约,族长叔这才答应的。”一旁宋谷阳没头没脑的抢先回道。
“哈哈哈,傻妞,忠伯真是没想到啊,你还敢和族长打起来。”宋顺忠有说有笑的,笑完表情又立刻变得神神秘秘的小声问道,“你快告诉忠伯,什么赌约这么厉害,还能拿捏住族长。”
“哎呀,忠伯你就别开我玩笑了。”宋月龄有力无气的道。
“对了,忠哥,傻妞等会想去趟县里,你今天空不空啊,空的话就今天去帮我姐把立户的事办了呗,顺便带傻妞一起去,她自个去我不放心,”宋谷阳点头,也知道自己刚刚说的话不太好,岔开话道,“等户籍办下来,我做东请你去酒馆吃酒!”
宋顺忠往宋谷阳肩膀上拍了一巴掌,朗声笑道:“你都做东请吃酒了,为了这口酒,我不去也不行了啊!”
最后集结成的队伍,还有张来娣和村长媳妇张兰。
两人出嫁前就是一个村的,关系甚好,今天也是约好一起去县里成衣铺卖掉手上的绣帕,顺带再拿一批回来绣。
农村人就是这样,即使冬天地里没活干了,那也不能闲着,必须要找点别的活贴补家用才行。
四人都到齐后,就腿着踏上了去往青阳县的小山路。
对,没错,就是腿着。
从林家回桃花村时,宋月龄和宋舒兰坐的是宋灿阳从村长家借来的牛车,所以她先入为主的认为她们去县里也是坐牛车去的。
所以当张来娣和张兰两人挽着手走向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山路时,宋月龄傻眼了。
她还问了张来娣,这么腿着去县里要多久才能到,等到的答案是一个时辰多点。
一个时辰多点,那就是意味着她们要在这条泥泞的小山路上行走两个半小时多。
这小山路还越走越崎岖,时不时出现一棵倒下的枯树挡住前路,一条银黑相间手臂粗的毒蛇从前面路过,四周林子还时不时传来几声狼叫。
等腿到县门口时,宋月龄的小脸已经白到不能再白了,一双鞋沾满泥巴,走起路来腿都重了半斤。
出发前那个对古代城墙城门建筑充满好奇的心早就被路上的凶险折磨的一干二净,只记得城门上刻着的青阳县三字。
进城是不用给钱的,只需要给守城门的官兵看一眼户籍和入城牌。
宋月龄给的是旧户籍,户籍上的名字、住址、户主写着林傻妞、长流村、林贵生,她看着都觉得膈应,对林家的厌恶已经达到了生理抗拒。
至于入城牌,她还没有,宋顺忠给官兵说了这趟来县里的缘由,官兵就放行了,并没有刁难她们。
这点宋月龄还是很满意的,不像她看的那些小说一样,尽会刁难穷苦百姓,也从侧面说明了青阳县的知县是个好官,不压榨百姓。
进到县城里,宋月龄就迫不及待的和张来娣提出兵分三路的建议。
宋顺忠自己去县衙,张来娣和张兰去成衣铺,她自己去买东西,半个时辰后城门碰面。
张来娣担心她的安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不行,你县城都没来过几次,路也不熟,万一被拐子拐去了怎么办?你只能跟着我走。”
“我也想跟大舅母一起走,可这样的话,我们天黑了都没法把事情办完。”宋月龄劝道。
她想买的东西可多了,腿着可带不了那么多,只能放进空间带回去。
张来娣和张兰跟在她身边的话,她就没办法把东西放进空间里,只能找个理由分开走。
“那也不能自己走、”
张来娣刚要拒绝,被一旁的村长媳妇阻止了。
“来娣,傻妞说的有道理,你就照傻妞说的来,她也不小啦,你总不能一直把她拴在裤腰带上。”
张来娣叹了一口气,摆摆手:“去,买东西的时候小心些,别被人骗了!”
“放心!”
宋月龄得到允许,立刻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跑远了。
她随便走进一条熙熙攘攘街道,一边好奇的观摩街边的建筑,一边观察周围的店铺的营业状况。
走着走着,她就发现这条街的店铺老板都是男人,包括店里干活的伙计。
心里纳闷着,她又逛了两条街。
除了两家胭脂铺和一家成衣铺里是女老板,其他的同样都是男老板。
怎么回事,难道大庆朝的女人不爱做生意?还是真应了宋族长那句话,这里的女人不会赚钱?
宋月龄不得其解,无意间走到了一家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建筑前。
这是一家三层楼的酒楼,酒楼门前高高的匾额上刻着“季家酒楼”四字,门内座无虚席。
看名字,是林贵生当大厨的那家酒楼,也是青阳县里的“第一大酒楼”。
宋月龄走近了些,来到一个能看见酒楼大堂桌上菜式的位置。
“叫花鸡,这桌也有叫花鸡,酱牛肉、拌猪耳、清炒白松、干煸虾,这么小,河虾?”宋月龄一手环胸一手摸着下巴,小声嘀咕着,“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嘛,色系搭配也很单调,生意还能这么好。”
看着看着,宋月龄发现酒楼门前迎客的小二正用打量的目光看着她。
她尴尬的笑笑,然后两手竖起大拇指对小二用比了比,无声的说了句“加油,打工人!”,就快步混入来往的人群中离开。
天色不早了,她还得去菜市场买菜呢。
人生地不熟的,她在大街上随便拉了个逛街的妇人问卖肉的地方,谁料那妇人看她不识路,便热情的很,说路有点远,要亲自带她过去。
宋月龄在心里不可思议了一番,随便问都能问到个骗子。
心想她现在跟这妇人走,今晚指定能在烟花柳巷里接客。
于是笑着摇摇头,当着妇人的面伸手往身边来往行人的衣服一抓,拉到面前,礼貌问道:“这位小哥,能不能给我指一下猪肉档的位置啊。”
被宋月龄拉住衣襟的小哥脑子还懵着,手已经下意识的往前面指了,“直走,右边第一个街口进去就是卖菜卖肉的市集。”
宋月龄探头往前瞧了瞧,也就两百米不到的距离,哪远了,她果然是遇到了骗子。
“谢谢小哥。”宋月龄甜甜一笑,笑出唇边两个梨涡来,又道,“哦,对了,这位婶子是个拐子,麻烦你了。”
说完就自顾自的离开,丝毫不知反应迟钝的小哥在身后羞红了脸。
来到买菜的市集,宋月龄用目光扫视了市集一眼,随后直直走向卖肉的档口前,简单看了下案板上的猪肉,最后指着被剃光肉的猪骨,问老板怎么卖。
“猪筒骨两文一斤,大骨一文一斤。”老板回道。
这么便宜,这跟有什么区别,古代人太不识货了啊!这玩意熬汤嘎嘎好喝。
宋月龄在心里想着,跟老板要了两斤猪筒骨,又指着一边的五花肉道:“五花肉也给我来一斤,不要切太肥的给我。”
“五花肉三十八文一斤,确定要吗?”老板有些怀疑宋月龄买不买得起,还不要太肥的,真是个不识货的丫头。
宋月龄点点头,假装从袄子里掏钱,实际上是借着袄子遮挡,从空间里取出一串一百文的铜钱来,数出四十二个铜板递给老板。
买好肉,她顺便让老板指了去粮铺的路,就在市集的最里边有一家。
进到粮铺问了下精米和白面的价格,觉得贵的不算太离谱,就在粮铺里各要了五斤,让老板分了四个袋子装,共花了九十六文。
买了米,她手里就拿不下了。
好在市集里有卖背篓的,她买了一个,把东西都放进背篓里,找个没人的小巷,把两袋米面放入空间,减轻了背篓的重量。
毕竟回桃花村还要走一个时辰多的小山路,当然是越轻便越好。
宋月龄随后又去了杂货铺,挑了些急需的用品,锅碗瓢盆之类的。
来到城门时,张来娣和张兰已经等了好一会了,只有村长还没到。
“傻妞,你怎么买了个背篓,要背篓找你大舅编一个不就好了,花这冤枉钱干嘛。”张来娣看见宋月龄背上的背篓,恨铁不成钢的道。
宋月龄把背篓放到地上,盈盈笑道:“刚刚东西太多了,手里拿不下,就买了个背篓,也没花几个钱,就两文。”
其实是花了五文钱买的,但根据她在外公外婆膝下承欢那几年的经验来说,这种情况报少就对了。
“两文钱不是钱啊!下次可不许再花这些冤枉钱了,知道没有?”这背篓买都买回来了,再多说也没用,而且两文钱也不贵,张来娣最后只剜了宋月龄一眼就算了。
“知道啦。”宋月龄乖巧的应声,岔开话题问道,“大舅母,我刚刚发现街上开铺子做生意的几乎都是男人,少见有女人,这是为什么啊?”
“女人都是在家伺候男人的,做生意是男人的事,女人哪能抛头露面做生意,那多不像话。”张来娣不假思索的回道。
伺候男人?抛头露面不像话?
大舅母怎么也有这些男尊女卑的思想!
宋月龄心里闷得慌,反问道:“凭什么啊?”
“什么凭什么,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你大舅母说得对,女子长大了就是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否则没有人家看得上。”张兰随声附和。
望着眼前同为女性的两人那理所当然的神情,宋月龄心里就堵得慌,想反驳两句但又无话可说。
算了,有机会再给她们矫正思想。
她们生来就被言传身教,这东西也不是一时之间就能改过来的,只能循序渐进。
宋月龄等了没多久,宋顺忠就到了东城门,咧着一嘴不太齐整的牙,把户籍和入城牌递到她面前。
她翻开来过了一眼确定没问题,又假装不识字的模样,让宋顺忠给她读一遍。
原身不识字,她可不能露馅了。
等宋顺忠读完,她就借着袄子的掩护,把户籍和入城牌放进了空间里。
为了在天黑前能回到桃花村,四人都加快了步伐,紧赶慢赶的在太阳落到山头一半的时候回到了村口。
出发时跟老妈说的是下午回来,可现在天都要黑了,宋月龄心里担心老妈饿了一下午没饭吃,村口到小屋的路她都是用跑的。
结果等她着急忙慌的回到小屋时,她老妈正抓着一只大鸡腿半躺在炕上啃。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29/129996/565481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29/129996/5654819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