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国库券

推荐阅读:银发后重归八零,成了科研大佬心尖宠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一秒加一只烧鸡,女神跪求我收留让我医武双绝,你管这玩意儿叫诅咒?渣男换娶绿茶后糙汉军官惜我如命结婚三年没圆房,随军一夜多胎了!

    南秀村是个去年刚建成的新小区,住在里面的几乎都是南大的教职工。

    放到三十年后,南秀村小区是典型的老破小,但目前而言,绝对算得上“高档”小区。

    公告栏上的租房信息依然还在,丁志远按照地址找了过去。

    这个小区不算很大,只有十来幢住宅楼。

    待租房在一楼,上面还有三层,算是低层建筑。

    敲了敲门,过了一会儿,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开了门,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透过镜框上沿打量着丁志远问:“你找谁?”

    “老师你好,我是来租房的。”丁志远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我是也是南大的学生,地理系的,看到小区门口贴着租房信息,就过来问一下。”

    “南大的?学生?”老爷子诧异道,“你要租房子?”

    丁志远知道老爷子怀疑什么,连忙拍了拍包道:“老师,我钱都带来了,相中的话咱们今天就可以签协议。”

    “进来。”老爷子让开了门,“你随便看,我这两天在收拾东西,后天就搬家了。”

    客厅里摆着一个个纸箱子,箱子还未封口,里面全都是书。

    这是一套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户型,南北通透。

    主卧朝阳,连着阳台,阳台外面是个七八平米的小院,院墙差不多一人高,上部二三十公分是镂空花窗。

    主卧出来是客厅和餐厅,客厅北面是厨房和卫生间,厨房隔壁是次卧。

    次卧被改造成了书房,摆了一张单人床,贴墙靠着三排书架。

    老爷子正在里面收拾书架上的书籍。

    “老师,搬家怎么就您一个人收拾?”丁志远见老爷子有些吃力地抱着一摞书,赶紧帮忙接过来,“放哪?”

    “工具书都放那里。”老爷子指了指客厅门口的箱子,扶着腰歇了口气,“孩子都要上班,我懒得麻烦他们,反正也不着急,慢慢收拾呗。”

    丁志远笑道:“正好我闲着没事儿,您要是不嫌弃,我给您打下手。”

    老爷子问:“你不上课?”

    丁志远道:“我大一刚入学,还没开课呢。”

    老爷子狐疑道:“大一新生不是要军训吗?”

    丁志远苦着脸道:“军训前一天晚上在小粉桥吃了碗鸭血粉丝汤,上吐下泻,挂了两天水,昨天晚上才好的。”

    老爷子深深看了他一眼:“滑头!”

    丁志远嘿嘿一笑,不辩解、不反驳。

    这玩意儿论迹不论心,只要自己不承认,天王老子来了他都理直气壮。

    “书架顶上的书我够不着,你来。”

    “好嘞!”

    有了丁志远这个生力军,老爷子就只需要动动嘴皮子,最多伸手指一指,剩下的脏活累活都被丁志远包圆了。

    书架清空后,老爷子又指了指单人床:“床底下都是书,幸亏你来了,要不我这腰可弯不下去。”

    丁志远蹲下往床底一看,好家伙,全是一捆捆被油纸包裹的书,目测比书架上的书都多。

    一老一少配合默契,花了一个下午把所有的东西都打包好。

    其实私人物品不多,大半都是书籍。

    丁志远连拉了两天,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干了这么一点活儿,就出了一身虚汗,坐在沙发上直喘粗气。

    老爷子烧了一壶热水,在院子里摆弄好小桌子和茶壶,招呼道:“小丁,去洗把脸,过来喝茶。”

    丁志远有气无力道:“陈老师,您先让我歇会儿。”

    老爷子姓陈,叫陈骏中,化学系教授,今年刚退休。

    陈骏中买这套房子本来是为了退休后和老伴颐养天年的,可谁能料到,今年春天刚搬进来没多久,老伴就突发脑溢血,人说没就没了,连句遗言都没留下。

    这套新房从此成为了陈骏中的伤心之地,住在这里难免睹物思情。

    再加上两个孩子不放心他一个人住,于是就商量好了,让他去每家轮流住几个月。

    于是这套新房就这么空出来了。

    丁志远对这套房子非常满意,去年年中交付,年底装修好,到现在还不到一年。

    家具齐全,几乎可以拎包入住。

    两室一厅,有独立卫生间,还有热水器。

    小了住着不舒服,大了收拾起来麻烦,60平米正适合他这个单身汉。

    关键是地段好,跟南大北园只有一路之隔,离教学楼最多五分钟路程,中午回来睡个午觉,不要太方便。

    这时吹来一阵穿堂风,带来了缕缕茶香,让丁志远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去卫生间洗了把脸,出来时不小心撞翻了一个放杂物的箱子,里面的东西撒了一地。

    丁志远突然被一样东西吸引住了目光,此时天色已暗,一楼的房子采光要差一些,客厅也没开灯,乍一看有点像一沓大团结。

    陈老师还挺有钱的嘛,这厚厚的一沓大团结,怎么着也得一千块。

    这个老陈,难道老糊涂了?怎么把钱随处乱放,万一丢了怎么办?

    不过,当他把地上那厚厚一沓“大团结”捡起来时,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大团结,而是10元面值的国库券。

    陈骏中听到屋里的动静,起身走了进来,正好看到丁志远拿着国库券发呆。

    他以为丁志远不认识国库券,便道:“那是国库券,前年单位里搞摊牌,我和老伴买了500块钱的,没什么用,我就随手扔箱子里了。”

    在国库券恢复发行之初的80年代,采用的是摊派形式发行,美其名曰“支援国家建设”。

    全国发行几十亿,然后一级级地往下摊派。

    有的单位领了摊派任务后,又继续往下摊派,直到把任务摊派到职工头上。

    什么?你没钱买?

    那就在工资里扣,每个月扣五块钱,扣到完成摊牌指标为止。

    甚至有的农村也摊派到了购买任务,很多农民被“自愿”买了国库券。

    由于国库券严禁流通买卖,相当于定期存款,但利率偏偏跟定期存款利率差不多,而且还不允许提前取出,比定期存款还定期,所以也被称为“死钱”。

    没有好处的事情做一次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这么搞,那就真把老百姓当傻子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1/11286/63051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1/11286/63051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