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渊天 > 第448章 九州之旅

第448章 九州之旅

推荐阅读:唐贺我妻太难追四合院:贾张氏的快乐生活成为散修后,精神状态好多了我在七零如鱼得水足球之开局躺个世界杯冠军精灵:这个小茂大不一样骄矜青梅超难哄,霸道竹马追上瘾穿越后我成了病娇王爷的眼中钉网游:我用智商碾压你

    华夏的气功,有几千年的历史,可“气功“这个词的出现时间并不是很早。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而散见于历代名家着作中的静坐、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气功的内容。至于“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着《净明宗教录·松沙记》中,即使这是后世托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时期。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但在内涵上与所说的气功不完全一致。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

    "气功“一词首见于晋朝许逊着的《灵剑子》一书。据考察认为此书不是许逊亲自所着,因为书中有很多气功术语都是宋朝以后才开始用的,所以成书时间不会早于宋朝。在释僧佑弘明集卷第十二:则理同造化夫陶铸敷气功则弘矣而未有谢惠於所。

    晋朝以后,宗教在华夏兴盛起来了。宗教利用了气功,把气功神秘化了。本来气功是练气修德,很具体很实际的,可是宗教化以后,就追求修炼成神、成仙、成佛了。这么一来,气功的科学本质没有了。但如果翻开华夏气功史,可看到就在晋、隋、唐这一时期,有很多古人用气来命名的着作,如《气诀》、《气经》等,书中写的都是练气、用气的内容。《气经》中讲了几十种练气、用气的方法,连发放外气的方法都有,叫“布气“。以后的宗教淹没了气功,气功的名词就没了。

    曹操及他的儿子均是气功爱好者。曹操曾招集过不少擅长气功的方士,如甘始、皇甫隆等计16人,向众人传授“鸱视狼顾,呼吸吐纳“。曹本人还与皇甫隆讨论过服食导引的方法,以求延年益寿。曹操之子曹丕在《典礼》中记述的因练功方法掌握不当而造成的“……为之过差,气闭不通,良久乃苏“,可能是气功史上的第一例练功偏差记载。

    文物“战国玉铭“又称“行气玉佩铭“、“行气玉铭“、“行气铭“,据专家考证,是公元前5世纪末至4世纪初的饰物,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这是一件珍贵的、迄今为止最早且完整描述气功修炼过程的实物。在这件中空未透顶的事儿面体玉质饰物上,刻有45个铭文,郭沫若先生在《奴隶制时代》中将其译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武术气功,又以后成了气功疗法,但气功一词却没有广泛传开。一直到了解放以后,有个老干部叫刘贵珍,在heb省卫生厅的同意和支持下,将自己练功与多年临床经验予以总结,定了一本《气功疗法实践》,该书在卫生部的关怀下,正式出版,以后还译成外文,“气功疗法“在国内外就传开了。以后又把气功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成立了气功疗养院、气功疗养所,在气功治疗、气功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绩。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1/11280/70047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1/11280/70047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