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收割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姜得富吹着口哨回家的时候,姜得花正站在门口张望。

    “三哥,你去哪了?刚才二哥去村子口和贰大爷家没见你,这会儿正去大牛家看你在不在!”

    姜得花看到姜得富急忙走过来说道。

    这天色已经不早了,姜得富还没回来姜得财不是很放心。

    山里不比别处,晚上说不定也会有什么畜生出没,人们就是出去纳凉或者什么的,都会结伴。

    且如今的农村没什么娱乐,天热的时候还好些,大家伙会出来纳凉歇会儿晚点睡,冬天真是天一落黑就睡觉了。

    也不怪这年代人生孩子多,晚上那么早睡,造孩子也成为唯一的娱乐了!

    “额,我去那边转了一圈!”

    姜得富含糊地说道。

    “桂岚姐,你去给二哥送个信儿,就说三哥回来了!”

    两人正说话,看到从一侧过来的章桂岚,显然也是去找他了。

    章桂岚应声去找姜得财。

    “三哥,你今个儿好像心情很好!”

    姜得花刚才听到姜得富吹口哨,根据如今她对这个三哥的了解,三哥今个儿心情好像不错。

    “嗯,还不错!”

    姜得富笑道。

    ……

    接下来的日子,姜家倒是清净了很多。

    刘春兰和刘丰胜家先前来姜家很勤,如今倒是基本不怎么登门了。

    对于这件事,村子里人刚开始有议论,但随着五月份小麦收割季的到来,人们忙于收割麦子,没有人去关心那么多家长里短了。

    吃饭才是第一位的!

    石匣子村的小麦场热闹非凡。

    姜得富前世还真没见过这种打麦的场景。

    他小时候虽然在农村待过,但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打麦机,后来更是机器直接在地里收庄稼。

    他并没有参与过这些,也只是见过稀罕而已。

    如今石匣子村这里收麦子的方式更为传统。

    打麦场直接就是石磙压的,有牲口的人家用牲口,没有的直接就是人工拉着石碾。

    小麦还没收的一个月前,人们就开始忙着收拾麦场了。

    然后就是收割麦子,镰刀和铲子是主要的工具,一把把割下来的。

    担心天太热,麦子太干,麦粒落在地里,很多人家都是选择早晨或者晚上收割。

    这两个时间点麦子不那么干,当然也比较凉快。

    人们将麦子割完,又用架子车拉到麦场晒上两天基本就干了,然后人工拉着石碾或者牲口拉碾麦子。

    碾过后就是翻场,麦秸秆垛起来当作牲口的冬季饲料或者烧锅用的。

    剩下的就是麦子和麦糠,需要扬场才能将干净的麦子分离出来。

    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十分繁杂的,至少对于姜得富来说是这样的,毕竟前世几十亩收麦子太机械化迅速了。

    尽管是大热天,人们干得热火朝天,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哎呀!长生,你们家这是拉了第几车了?这一车一车的,都不知道你们家这两亩地产量多少了,真是太喜欢人了!”

    有人看着刘长生家高高的架子车,有些艳羡地说道。

    “你们家也不错,我看打麦场都堆满了,就这你们北地还有二亩没割,这收下来,今天可是不少打粮食?”

    刘长生也笑着应和道,整个嘴高兴得都没有闭合过。

    因为一直拉麦杆,麦灰扬在脸上,整个一个大花脸,说话的时候就看到一口大白牙了。

    不过他也不以为意,外人也不觉得大惊小怪。

    庄稼人干活的时候脏些根本不计较,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时候即使村子里的漂亮娘们也不怎么关注,关注的只是自己家粮食的收成。

    今年的麦子种植基本都是按照姜家三小子的说法,那麦子麦秆子长得不算很高,至少比着往年,麦秆子很低,但那麦穗真是大而饱满,小麦子头都是垂着的!

    特别是到了收成的时候,拨开一麦穗就知道今年定然是个好收成。

    家家户户的麦场都进行了扩建,就是希望能好打麦子。

    石大牛家扩建麦场最积极。

    他们家的地少,往年一亩多肥田种的麦子麦秆长得不错,那麦穗少得可怜,一亩多地打一袋子麦子就不错了,有时候更少,甚至大半袋子。

    石大娘担心那麦子放在麦场上压损失麦子。

    直接跟石大牛两人拿着剪刀剪麦穗放到袋子里,然后拉到家里用簸箕一把把地搓,唯恐浪费一粒麦子。

    今年他们家除了那一亩多肥田,荒地也种上了麦子。

    以前的荒地也种过,只是产量太少了,只长麦秆,没什么麦子,有时候还要赔本,他们家粮食本就是烧,过得艰难,干脆除了肥田地就不种了。

    今年风调雨顺,麦子长得都很高,就是山上的荒地麦粒都比往年肥田的要好。

    石大娘高兴地合不拢做,早早地就叫石大牛将麦场整理扩建出来了。

    “石大娘,你们家的麦子今年产量在村子里也算数得着的了!”

    有人艳羡地说道。

    虽然很多人都按照姜得富说的方法种植小麦施肥,但山头荒地并没有太多人跟石大牛家一样都种上。

    石大牛家今天小麦都种了六亩,很多人艳羡。

    “还行!今年应该能多吃些白馍馍!”

    石大娘笑道。

    “这日子是越来越好了!你们家大牛真能干,大牛这年纪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

    看着打麦场上光着身板,身材健硕认真干活的石大牛,有人搭讪道。

    石大牛家早些年太穷,也只有他老娘他们两个,算是村子里困难户。

    如今他们家粮食越打越多,石大牛也能干,不仅如今是种田能手,跟着姜得富他们还经常上山打猎,弄到不少山货,常到镇子上换钱和粮食,这日子是越来越不错了!

    农村就是这样,不怕你穷,只要你踏实能干,日子一天天的好,就有人会看到,愿意牵线介绍对象。

    家有好女不愁嫁,家有好郎多人求!

    自古就是这样!

    当你强大有能力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很多人靠上来。

    如今打麦季时间可不短,很多家十天半月时间才忙完。

    人们喜悦地分享着今年的收成。

    姜得富家自然也是不错的,冬季下了几场雪,今年又不缺雨水,麦子长势着实不错。

    好地块一亩地将近1000斤左右,差的也有八九百斤。

    这跟姜得富所在的前世相比产量并不算高,一些地方小麦产量一亩地有一千五六是很常见的。

    不过姜得富觉得还算很满意,至少他们家种的完全够吃白面了。

    姜得财、章桂岚她们脸上的喜悦是掩藏不住的。

    即使很节省的他们麦子收完后,也开始蒸了几锅白面馒头,做了白面面条改善生活。

    “三哥,这白面就是好吃,放在以前,这东西想都不能想!”

    姜得花几口就吃掉了一个,有些意犹未尽。

    “得财!得财!你们在家吗?”

    正在吃晚饭的功夫,外面传来敲门声。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1/11186/62776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1/11186/627767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