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上梁

推荐阅读:六十年代,开局就要我娶媳妇恶雌娇又软,众兽夫轮流跪求我宠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欢迎来到枉死城黑欲人生阿姨别动,您女儿还欠我高利贷呢为了英雄老婆,成为邪恶大反派金丹重生,校花却要悔婚长生从仙武同修开始

    晚红薯的收成折腾了几天。

    石凹村的村民很是激动,自己家收完就去临近人家查看人家的收成情况,还热心地称量各家到底多少产量。

    用了粪肥的人家心里都是喜滋滋的。

    那粪肥看着没什么特别,怎么这红薯结得那么大那么多呢?

    不过庄稼人实在,也不想那么多,既然那么有用了,用就是了!

    红薯刚收完,就有人家开始拉着粪肥材料去集体粪坑那边投肥料,甚至还排成了长队,不到三天的时间,粪坑都装不下了。

    刘木林看这种状况,赶紧吩咐众人停下送粪肥材料。

    就是这样,很多人还不愿意,担心自己家种地用不上,多送那就能多用些。

    “得富,你说这咋办?”

    刘木林觉得这样也不是个办法,不让送很多人不愿意,但如果都送放不下。

    先前是人少,规定每家多送那就多用,如今情况有些不一样的,如果没有个公平的措施,估计大家伙都会有意见。

    “统计各家的田地,根据田地的数量和要用粪肥的数量,让每家送多少粪肥材料过去,到时候根据田地的亩数让用多少粪肥!”

    姜得富直接说道。

    肥料这种东西,用的多了也不好。

    他现在让大家伙用的粪肥,其实也就是打着粪肥的名义,里面加入的化肥。

    至于农家肥适当的时机还是要用各户自己家的。

    “得富,还是你聪明,这样算来是最公平的!”

    刘木林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这小子就是聪明,他怎么没想到呢!

    刘木林直接开会说了情况,虽然议论纷纷,但最终这个仿佛算是最公平的,大家伙也算是满意了。

    当然在会上,刘木林还宣布了一件姜得富叮嘱的事情,那就是石凹村粪肥的事情,是村子里的秘密,切不可传出去。

    如果泄露出去,就断了这家的粪肥供应!

    众人听了愕然片刻,也纷纷点头。

    关系着自己的利益,大家伙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这件事姜得富也是最近考虑的,他先前没种过地,没想到这产量能突然提高这么多。

    这件事如果传出去必然会引起轰动,毕竟这可是关系吃饭的事情。

    他也想惠及天下,让每个人都吃饱饭。

    但是他现在的身份,还有他化肥的来历,对于村子里人来说,他们接受外界的信息少,知识文化也有限,只要自己得了利益,不会想那么多!

    但是这种事情如果大范围地传播使用,势必有人会怀疑他化肥的来历。

    根据他大致了解,化肥这种东西虽然在他所在这块大土地上普及开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但这种东西在国外早已经普及了,且国内的一些上层学者专家们应该也是知道的。

    只是这东西都是从外面引进过来的,崋锅还未有先机的技术生产。

    自身势力不强大之前,让人知道自己有这些东西,势必是怀璧其罪的,他不想冒险。

    他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内惠及所能惠及的人。

    说是技术员,他对于种植小麦了解并不是太多。

    这个年代种植小麦的方法和时间以及田间种植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唯一缺的就是肥料。

    他现在做的就是按照说明材料上的建议告诉众人如何施肥而已。

    因为太多人使用肥料,姜得富系统里的积分花得也嗖嗖的,让他有些肉疼。

    好在他的“感谢”系统还算是有用。

    如今那些村民算是很听话,见到他的时候,这里常用的打招呼的话语:你吃了没有?

    换成了“谢谢你得富”!

    这积分倒是赚得容易了很多!

    ……

    种过小麦之后,农村进入了农闲时节。

    女人们开始忙着做做衣服、缝缝补补被子等闲活,男人们也有时间站在村口吸吸旱烟。

    姜得富家里却忙起来,因为他们家盖起了房子。

    农村都是这样,农忙时间没有时间盖房,一般都选择在快要入冬的时节。

    他们也没想着请人,本想着有石大牛、石长生他们帮忙就行了,村子里一下子来了很多人。

    姜得富如今在村子里的身份不一般,听说他们家盖房,人都早早地来了。

    夏天弄的砖和瓦这会也都烧制好了,秋高气爽,是盖房的好时候。

    人多力量大!

    打地基耗费了两天,垒墙的活计倒是进行得那叫一个快!

    如今农村的庄稼人,就是小青年对于盖房这活都很熟练。

    前院三间房,后院三间房不到一周的时间主体已经完成。

    原先姜得富想着盖少些够用就行。

    等盖的时候还是觉得既然开始盖了,不如一次到位。

    前院院子大,三间房刚好围绕着院子。

    后院本有三间,姜得富干脆将后院院子又拓宽了,靠北侧的位置另起了三间,形成了一个小院落,其实相当于三处独立的小院落。

    好在这个年代也没什么所谓宅基地,谁占住那处,你只要有能力盖就随意盖。

    他想好了,姜得财成家了,可以住在前院。

    至于姜得花和张桂兰住在原先的后院,那个小院子靠一侧山墙,自己独处也方便,毕竟有那所谓的系统,自己也好研究些问题。

    上房梁这日,是需要撒上梁糖的。

    这种风俗,姜得富前世也见过,农村一般撒糖果或者一些零食之类的,城市则是有搬家宴,形式虽然变化,但风俗换汤不换药,都是表达一种祈祷和欣喜,希望以后的日子顺风顺水。

    因为日子艰难,石凹村上梁一般也就撒一些生花生或者窝窝头之类的,那就是算大方人家了,毕竟这几年都没人盖房子了。

    温饱都解决不了,谁有能力盖房子呀!

    姜得富让姜得花和章桂岚炒了很多花生,还用玉米粒爆了一些爆米花(这年代已经有铁疙瘩爆米花技术),还蒸了好几锅杂粮小窝窝,就是为了庆祝上梁的。

    村子里的小孩子早就听说姜家房梁撒喜东西丰富。

    是的,别看姜家准备这些东西在姜得富前世不起眼,但放在这里那就是大手笔,那叫一个大方!

    “哎呀!你们怎么都来了?你们这样俺们家非垮了不成!”

    姜得富正看准备的东西是否齐全,听到门口姜得花的吵嚷声。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1/11186/62776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1/11186/627766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