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农药化肥

推荐阅读:社恐我装的,凶手我追的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全民船娘:我的船娘全是BUG级!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和前女友分手后!天降京都大小姐剑道仙宗睡觉就能升级,我成至尊懒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太虚剑主!和离后,矜贵夫君跪求我原谅

    姜得富本来想当天就要找二大爷商量他跟张桂兰的事情,却被姜得财给拦下来了。

    “俺跟二大爷说这事俺跟你商量,他那脾气硬,这会儿你去找他,俺担心他揍你小子……”

    姜得财表情有些无奈。

    三弟和章桂岚二对一投票一直决定两人由夫妻变姐弟的事情,他也不好也可以说不敢坚持,只能先由着他们。

    如今三弟要直接去找二大爷。

    想想二大爷那狗脾气,是看着他们长大的,自己老爹早些时候都很听他的话,不听就有可能挨打。

    三弟姜得富做的那些事情,二大爷不揍他才怪呢!

    他建议姜得富先缓缓再说此事,事情也不急于一时。

    姜得富想想也是:

    二大爷只是外部辅助作用,这个家的事情只要在自己家得到解决,基本算是欧啦。

    想到这里,内心不免轻松很多。

    感情问题得到解决,这只是第一步。

    姜得富觉得为今之计最重要的事情,是解决这个家的经济温饱问题。

    先前去镇子上两趟,姜得富已经打消了通过外部改善家庭条件,发家致富的想法。

    如今且不说上面并不鼓励商品经济,就是鼓励其实也是个难题。

    原因不过于物资太奇缺了!

    拿钱也买不到东西!

    是的,如果在大城市可能会好些,在乡镇可以说拿钱也买不到东西。

    先前一些年物价膨胀,钱不值钱,让很多乡镇的人不再相信钱,民间现在更多的出现的是物物交换。

    是的,物物交换目前才是乡镇的主流。

    先前见丛伟时,交谈的时候,丛伟也谈到乡下注重物物交换,他们的工作中很多事情处理起来不是很方便。

    他们正在着手处理这件事,让城市流通的货币在农村也盛行起来。

    根据前世学过的历史记忆,第一套纸币目前在城市已经正式扎根成为主流,下一步就是乡村。

    对于乡村来说,只要税粮、布匹、盐等人们的必需物推行货币置换,纸币就会慢慢推行开来。

    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至少还得一两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他想带着家人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将精力放在种田、自给自足上面,吃饱饭才是最大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里收拾停当,章桂岚在家里洗衣服,姜得富跟着姜得财到田里看看禾苗的长势情况。

    因为周围大多数是山地,村子里大块田地很少。

    姜家三口人的田地也就是良田三亩,每人合一亩。

    至于其他田地都是山上稍微平洼的地方都自己开垦的。

    地块小,位置不佳,靠天收,也就收个三核桃俩枣的,有时候种子都顾不住。

    所以开垦的荒地一般都会用来种红薯。

    姜得富问了姜得财如今的粮食收成情况。

    麦子产量最低,一亩地才200多斤,好点的田地有300斤就不错了,这还是风调雨顺的时候。

    更不用说遇到天灾和自然灾害了,那就是直接绝收。

    至于玉米,产量可能会稍微高些,一亩地有个400多斤的样子。

    说是400斤,其实是加上玉米棒子的。

    如果不是姜得财说,姜得富还不知道这年头玉米的产量竟然要加上玉米芯子。

    且这里的玉米芯子都是食用的!

    收获玉米后,玉米芯子也会被用石磨碾碎跟玉米掺和在一起食用。

    姜得富叹口气:

    怪不得这年代的杂粮为什么那么难吃!

    粗糙难以下咽,咽一口伸一下脖子,跺一下脚。

    姜得财他们将玉米糁和野菜掺和在一起食用。

    原来是有省粮食的原因,更多的是野菜是粗食纤维有利于消化,可以方便大便通畅。

    说到底,这是艰苦条件中,老祖宗留下的生存智慧罢了!

    姜得富想过粮食产量低,真没想过那样低。

    特别是小麦,生长周期那么长,辛辛苦苦种那么长时间,一亩地收成也就两大袋子。

    按照他们家三亩地,也就是六七袋子小麦。

    如果再磨成面粉,剩下的就更少。

    而这六七袋子小麦,还要上交一半!

    三代麦子要吃上一年?

    普通人家一年当中,窝窝头里能掺些细粮已经算是很奢侈了。

    姜得富一直觉得这个家太穷,如今看来,章桂岚和姜得富也算是会过日子的能手了。

    “这块,还有东边那两块,总共三亩,算是咱们家的肥田!”

    姜得财领着姜得富来认自己家的地块。

    姜得富看着脚下的那块地,还有远处方向的地块,心里有些下沉。

    这所谓的肥田竟然是这个样子!。

    他概念中的肥田还是在前世的南方和东北黑土地,那些地方的田才叫肥田。

    这种地只能算是平摊些的地块。

    且这年代的地块里没有水井,更没有河道里的水可以流到这里。

    姜得富看到远处有人担着水桶浇田。

    哎!浇地竟然需要人工肉身!

    这种田技术恐怕从上古时代就是如此,没有一点进步。

    至少在历史书中,他还看到古人浇田要么风车,要么疏通水渠。

    附近有条河,水从山上流下来。

    可是地块要比溪流位置高得多,无论如何也不会流到这里,也只能人工。

    自古以来北方地区容易饥荒,说到底就是土地太过于贫瘠,不方便浇灌,且没有化肥的原因。

    化肥?

    化肥?

    这个想法一下子惊醒了姜得富!

    他材料里不是有农药化肥材料吗?既然是化工原料,自然应该有各种肥料!

    如果……如果能给田地施肥……

    想到这里,姜得富瞬间兴奋起来!

    奶奶的,他那原料商城看来要派上用场了。

    先前他真是冤枉系统那孙子了。

    姜得财是个闲不住的,看禾苗的功夫,看到有新长出的杂草,就顺手开始拔起来。

    一会儿的功夫就到地块的另一头。

    姜得富看身边没人,想到原料商城,忍不住想打开看看。

    他意念想的功夫,很快就出现了一个电脑屏幕式样的东西。

    点开来,顺着【化工材料】按钮,很快找到了【农药化肥材料】,下面是一系列:

    除草剂原料

    杀虫剂原料

    杀菌剂原料

    硫黄

    硫酸

    氮肥原料

    磷肥原料

    钾肥原料

    复合肥原料

    尿素原料

    ……

    真他娘的不赖,够全,姜得富激动得嗓子眼都冒出来!

    对了,购买这些东西是需要积分的,上次商城说奖励了自己1000积分,会不会太少买不了东西?

    他得看看这些物品的价值到底贵不贵,不然不是空欢喜一场?

    他伸手去点【钾肥原料】的按钮,还没落到屏幕上,一阵喧嚣吵闹声突然传来。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1/11186/62776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1/11186/62776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