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推荐阅读:一不小心掉到富贵人家穿书后成了顶流女明星和男配HE了四大家族:禁欲大佬宠上天我在暴力城市当刑警小师妹天生神力,一拳就能捶破天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带着十四亿人成仙笔友来信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撩你又不肯,我死遁后你疯什么?

    似乎逃不掉了。一九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四十多万盟军被逼退到法国敦刻尔克港附近的佛兰德斯(Flanders)海岸。希特勒的坦克先遣部队只在十英里之外,两军之间几乎毫无屏障。

    然而,被围困的部队终究获救了。到了仅仅十一天之后的六月四日,超过三十三万八千名士兵在史上最伟大的拯救行动中,安全撤回了英国。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转折点。

    “只要英语绵延不绝,”《纽约时报》宣告,“‘敦刻尔克’一词将被人们以崇敬之心永远传诵。”这句话或许稍嫌夸张,但是这个词——这起事件——确实已活在人们心中。对英国人而言,敦刻尔克象征着愿意为群体利益牺牲奉献的伟大情操;在美国人眼中,它已经跟《米尼弗夫人》(Mrs. Miniver)、小型船只、小说《雪雁》(The Snow Goose)一样,意味着海上逃亡;对法国人而言,它意味着痛苦的挫败;而对德国人来说,则代表一去不返的良机。

    以上种种形象各自存在某部分真实性,但都未能直指事件核心。人们习惯以一连串的日子来看待敦刻尔克;事实上,应该把它视为一连串的危机。一场危机刚刚化解,就迎来另一场危机;同样的模式反复发生。真正重要的,是人们同仇敌忾,拒绝被接踵而来的无情打击摧毁信心。

    由此看来,敦刻尔克最首要的意义是一份鼓舞人心的力量,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人类临危不乱、随机应变、克服逆境的能力。简而言之,它是一块永垂不朽的纪念碑,象征着人类不可消灭的坚定意志。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04/104057/447201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04/104057/447201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