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玄幻魔法 > 神级文明回溯 > 第136章 科技便利

第136章 科技便利

推荐阅读:文娱:开局反串最美贵妃全网爆红重生我要复仇我恨的人七零:霍团长,你媳妇被国家收编啦!变身女剑仙,她们总想当我道侣五年内必死?我选择速通修仙界!大夏世子,从一介书生开始重回60年代不遗憾杀疯!真千金横冲直撞整顿豪门!红楼:贾琮崛起当欧皇穿成七零年代大佬的团宠妻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专案组也将“会议中心”正式改名为“作战中心”。
    因为已经将李耀文青城专案组方面的信息毫无保留地同步了过去。
    现在除了有关键人物“余子风”和“余长青”之外,关系到整件事情的起源仿佛就在“永生工程”这研究项目之中。
    因此,世界各国协力对“永生工程”这个项目开始展开了极为深入的调查。
    天工智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里搜出来的有关“永生工程”的资料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还有很多内容在世界各国都属于“绝密档案”。
    为了搞清楚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周永正在国际安全理事会的专案组作战中心率先做出表率,解密了本国的相关档案。
    而后续各国也纷纷解密了自己国家相关的保密档案。
    通过国际联合安全理事会专案组作战中心对众国提供的相关资料分析,整个“永生工程”项目的一些来龙去脉迅速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
    关于“永生工程”这个研究项目,其实,这是一份很早的国际秘密合作的研究项目,时间要追溯到两个世纪之前。
    后来由于一些原因,一个整体项目分裂成了不同的分支,成为了各国之中不同的研究项目,但依然很多资料都是各国的绝密档案。
    虽然整体项目早已经“分家”,但根数同源,各国的保密资料相互拼合一下,还是能发现一些端倪的。
    关于这个项目,说来话长。
    这要从人类开始探索太空开始。
    早在1957年10月4日,人类将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进入地球轨道之后,人类不仅证明了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是正确的,还极大开拓了人类在宇宙宇宙之中的视野,将人类科技发展到了太空时代。
    这也宣告着曾经那个还在讨论到底“地球是围绕太阳转,还是太阳在围绕着地球转”的科技萌芽时代彻底结束。
    人类真正的意识到了什么是星球,什么是恒星系,什么是宇宙。
    地球只不过是这个宇宙的沧海一粟。
    而在那个时候,就就已经有科学家和小说家在畅想星际旅行和外星殖民这些事。
    当时人类的两大强势力在“科技竞赛”中,双方都将人类送入了太空。
    其中一方,在1961年4月12日,让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进入了人造地球卫星轨道,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第一人,这标志着人类载人航天时代的开始。
    而另一方,在1969年7月载人航天器“阿波罗11号”,让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表面。
    阿姆斯特朗那句“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更是意味着人类开始有能力登陆到地球以外的星球。
    于是,地球文明之中,人与人之间无论多么尔虞我诈,人类似乎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星辰大海。
    人类自从学会了用火之后,就仿佛被赋予了这种使命。
    无论科技,经济,还是政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都是想要所有人们都过得舒服,黑夜让人看不清,于是有了电灯;夏天太热,于是有了空调;冬天太冷,于是有了暖气;走路太慢于是有了汽车,有了飞艇……。
    甚至,人工智能所创造的劳动力已经完全可以饲养全人类。
    一些科技都让生活的方方面面变得更为便捷。
    但其实这些便利只是在解放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类不停地创造更多价值。
    细心的人会发现科技越发达,人反而变得越来越卷,过得越来越累。
    原始人时候的人类,一天只需要花费几十分钟去摘几个果子,或者抓个什么兔子解决了自己温饱就可以变得无所事事,但人类定居下来之后,又要耕种劳作,又要饲养牲畜,每天的工作时长比原始人多太多了,大概平均需要每天三四个小时。
    在没有发明电灯之前,人类所有的工作可以因为晚上的黑暗看不清而停下工作,而有了电灯之后,人类可以上夜班,黑白天无休止的工作。
    很多人每天甚至要工作12个小时。
    没有汽车,没有飞艇之前,你在杭城居住,不可能每天跑到魔都去工作,但交通工具越快捷,每天早起赶通勤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多。
    很多人早上明明九点半才上班,而六点半就必须赶早班车了。
    在没有电话、手机和脑机扣这种联系方式之前,大家远程联络只能用信件的。
    所以,在你下班之后,工作领导不可能再给你写信安排工作。
    但有了这种实时通讯设备就变得不一样起来。
    人类几乎每天都是随时待命的工作状态。
    就算下了班,如果想要让生活过得更好,就还需要更加努力。
    在旧科技时代,有的人下了班还要去跑出租,跑外卖,或者做些网络上的营生。
    即便是新科技时代,一个按需分配的时代,一个人想要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在世界上留下自己活过的印记,依然需要拼了命的转动自己的脑筋,想一些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而独属于自己的东西。
    也就是发明创造。
    像刘大雄那样的普通人大有人在。
    当然,这种发明创造不一定是科技。
    也有可能是音乐,是游戏,是画面,是娱乐,是思想。
    ……
    人类的科技越发达,人类其实变得越努力。
    科技只是在不断地挖掘人类的潜力。
    一个人的目标可能只是赚到更多钱,发明自己的小东西,创造属于自己的人格特质……,每个人类的一个个小的目标如滴滴雨水汇聚成河,奔流入海,最终将人类指向了共同的一个目标。
    那么,地球所有人类共同奋斗的这个目标是什么?
    当人类抬头仰望星空时知道那些天空中的亮点也是像太阳系这样的庞大星系,那里也会有像地球这样的星球的时候,或许就有了目标。
    在旧科技时代,航天技术是每个国家展现科技实力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而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脑机扣下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太空生态城的发展,和载人航天器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地球没意思,想去外面看看。
    但宇宙远比海洋要辽阔得多。
    不是能够坐上一艘坚挺的船就能够到达彼岸的。
    在以光年为尺度的宇宙之中。
    人不光要有远行的飞船,还要有远行的寿命。
    于是“永生工程”是在“星际移民”思想诞生之初就已经诞生的科技研究方向。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0/10351/59331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0/10351/59331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