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仙门》 序 古有记载:尧化道,溯将肉躯成山,遍于大陆中原,以供我族之人栖息繁衍,愿我族世代永昌,与天地同寿。 从来没有人知道这方天地下的大陆究竟有多大,即便是那些被凡人视作神仙的修道之人,脚踏法宝一日千里,也没有谁说过见到过大陆的边缘。 不过有一点倒是时有人提起,以尧山往四方而去,距离逾远,天地灵气愈加地狂躁,甚至普通修士一旦离开尧山的范围,那甚至连正常的打坐修炼都无法顺利进行。 也因此,人族以尧山而居,史称中原! 方圆数百万里的尧山山脉中,峰峦叠嶂,一条据说是上古时期大战留下的河床蜿蜒曲折地由南至北将偌大的山脉从中阻断。 有山有水,地处大陆中原,人族世代栖居于此,那些地段好的山峰自然便成为一个个道家宗门争相抢夺的地盘。 尧山中心一座高耸入云地山峰之巅,有个虎踞于此,霸占着这方宝地长达数千年之久的仙家门派,上清道宗。 数千年以来,从当年的上清真人于此开宗立派之后至而今,唯有这块区域一直是修士们争夺地净土。 造成这一现象的结果,便是当年上清真人白日飞升之前,为后代徒子徒孙留下的一座守山大阵的存在。 居安思危,一饮一啄自有天定。便是上清真人也不会想到,占据着灵气最为浓郁地域的上清道宗,发展至今,门内实力再不复昔日辉煌。 六大宗门中,上清道宗是唯一一个只有一名化神期修士的的宗派。 修仙路漫漫,时至如今,自上一次魔、兽、鬼三界联合入侵这方人界之日,不知不觉以过了近千年之久。 这千年以来,首先是由大战之后,实力相对较强的三大佛宗掌门人牵头,在修真界成立了抗魔联盟。 抗魔联盟的存在,将诸多以往不显山漏水,但却在某些偏门术法上有着独特造诣的门派联合起来。以图共同发展,在将来方能更好的抵御外族的入侵。 这天道法则便是这般,弱肉强食。 万族林海中,唯有食肉的强者方能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 抗魔联盟中做为尧山人族最大的组织,其中自然少不了明争暗斗,即便以当世实力至强的三大佛宗,也没有能力能彻底统一这些势力。 经过千年发展至今,联盟中有着九席代表着最高权力的长老名额。 但凡涉及到人族发展走向的大事,皆需要经过长老会议的决断方能执行。 而一般情况下,抗魔联盟并不会出手阻挠各门派之间的争斗,毕竟弱肉强食是亘古不变的天道至理。若是强行插手的话,难免阻挠人族发展。 便是这种情况下,而今的尧山人族,一直牢牢占据着中原地域,四方异族虽有异心,但摄于修士们愈加强大的实力唯有抑息旗鼓,静待时机。 第一章 上清道宗 云雾缭绕,仙音缈缈。 清晨的上清山巅宛如仙境般引人心旷神怡。 一道湛蓝色虹光极快地掠过天际,眨眼间已是化作一男一女二人落在了山巅处,一座气势恢宏古色古香地大殿前。 女子一头秀发随意地扎在身后,如瀑布般。正眼望去,虽然有着一张倾国倾城地绝色容貌,但却冷眼冰寒,如万年雪山般令他身旁的男子微微打颤。 亦或许,这名穿着如山中耕农般,年纪约莫着二十左右的男子只是在经过一段御剑飞行后,激动地颤抖而已。 女子脚下一柄长剑,随之缓缓落下。不待男子站稳,长剑如灵蛇般绕着女子雀跃地转了一圈,随之化为流光消失在女子腰间的剑鞘中。 “哎哟!” 一声痛呼打破了上青山殿安静祥和地宁静。 女子侧目望去,想来是收剑诀时,这耕农反应不及时,以至于跌落在地。 只见她凌空虚立,倾城地容颜上,那对柳眉微微皱起,望着在大殿前,翻滚着痛呼的男子。 良久,女子微微叹了口气。 她手捏法决,一道绿色光华自指尖亮起,旋即掠过直入男子那摔得血肉模糊地屁股中。 “咦,不疼了。谢谢老祖宗,谢谢老祖宗!” 痛呼声随之消失,耕农连忙跪地磕头,口中连连不止。 “闭嘴,随我进去!” 女子仿佛惜字如金般,不带一丝神色地转头便往大殿走去。 而与此同时,大殿之中的人,也顺着门口往来,在看到是那位最为年轻的小师妹时,一时间神色各异。 位于正中央,盘膝坐于蒲团上的是一名鹤发白须,青袍拂尘的是已经当了200年的当代掌门‘玄青子’。 一身修为虽不是修真界最为顶尖,但却有着一手玄之又玄地占卜之术。 左右手下方,分别坐着二女三男,其中以女子样貌均较娇美且年轻,约莫只有着三十上下。 不过能在这大殿中的人,怎么着也有着百岁高龄了。 而至于另外三位男子,除了两名约莫四五十岁的男子,另有一名外表邋遢,手持一杆掉毛的拂尘,身着一身破破烂烂,打着补丁地灰色长袍的老道士。 这几位,分别是上清道宗,三堂二院的首座。 主修剑诀的七杀堂首座:冥雷真人。 以炼制法宝为主的玲珑堂首座:万宝真人。 以炼制丹药为主的丹堂首座:玄成子。 以及女剑修为尊的青莲堂首座:青莲真人。 还有那负责宗内灵药种植的万草堂首座:小衍真人。 掌门玄青子自成一派,座下唯有一男一女两名亲传弟子。 见来人是那位独自修行,不负责宗内一应事物的小师妹,为首的青玄子轻抚长须道了声‘无量天尊’后,方才笑着道:“小师妹此次外出,凡尘之事可曾斩断?” 话音方落,随着女子步入殿内的耕农总算是映入众人眼帘。 众人一时间神色各一不同,唯有掌门以及外表邋遢的玄成子暗暗摇头。 因果之说,又岂是那般容易斩断? “拜...拜见诸位神仙爷爷,仙女姐姐。” 不待女子开口,她身后的耕农见到大殿内众人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倒地便拜。 而这位小师妹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 “闭嘴!” 女子厉眼瞪了耕农一眼,旋即捏手成诀射入耕农体内,耕农愣了愣,旋即惊骇地发现自己竟口不能言。 “诸位师兄师姐,师妹此次下山,寻到了百年前赡养于我的那户人家。 不过时隔百年,当年那两位对我有再造之恩的凡人已然不在人世,其后人也因病相继离世,秦家喂留有一孙,便是他。” “那你为何将其带入宗门?许他一世富贵便可想报当年养育之恩...” “师兄有所不知。”女子打断道,当她想起自己询问这小子想要什么之时,那一幕倒地打滚,死活赖着自己说要修仙的画面时,呼吸都略微急促起来。 “总之,承师兄们恩情,此子唯有一愿望,便是入我上清道宗修炼仙道。还望诸位师兄成全。” 话音方落,大殿内瞬间平静,几名首座也恰到好处地闭目‘潜修’,一副生怕被小师妹看上的模样。 修为达到他们这个境界的人,早在耕农进殿时便已看出这位乃是一介凡人,骨龄已过二十岁,天赋更是平平。 而今的修真界,做为六大门派之一的上清道宗,虽然不复昔年光辉,但若是放出消息招收弟子的话,怎么说也是那种步入筑基,甚至天赋绝佳的修炼弟子。 培养一个普通的凡人弟子,光是一大堆丹药就让人汗颜了。 更别说这种毫无修炼天赋,骨龄偏大的普通人。 没有谁会惹上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只不过,这位小师妹乃是前任掌门师尊于晚年外出偶遇之下,见其天赋绝佳,起了收徒之心,这才有了她的存在。 自收徒起,他们这些师兄妹们均已修道数十年,小有所成。甚至已经开始接管宗内各堂事物。 也正因如此,而今的宗门内,他们师兄妹长老均为堂主亦或是掌门,唯有这名最小的小师妹只身一人独自于后山,数十年如一日般地默默苦修。 小师妹俗名秦冷冷,曾被凡人秦家于山野间捡回去抚养十年,入宗后前任师尊赐号‘若水’。 这几年,若水真人修炼至瓶颈,几无突破。找到掌门真人卜了一挂这才知道尘缘未断。 也就有了现在大殿内的这一幕。 良久,掌门玄青子开口了。 “诸位师弟师妹看看,何人肯接纳此子?我观此子天庭饱满是个有福之人,天赋虽不如何,但修行一途素有朝闻道之说,机缘到了,他日未必没有一番作为。” 今日的诸位师兄所聚,相谈间沉默的次数比以往要多上一些。一如现在,气氛再次陷入了沉默。 耕农男子姓秦,单名一个仁字。世代山中为农,前不久双亲因病撒手而去留他独活。 万念俱灰之下,一名天仙般地女子自九天之上落下,自称受秦家先人之恩前来报恩。 一番死缠烂打之后,秦仁没有接受对方提出的富贵一世的要求。 而是要求仙问长生。 他这一步也不知道走对了还是走错了。只是到当时看到那仙女般的人儿,脚踏一柄湛蓝色长剑徐徐落下地情景,他心底止不住的羡往。 而现在,虽然他口不能言,但他也并非傻子。场中一干神仙爷爷仙女姐姐的表现,分明是嫌弃他了。 若水真人见气氛沉默脸色顿时犯了难,面带期许地望向左侧含笑不语的****,即青莲堂首座青莲真人。 “师妹别看我,你知道的,我青莲堂素来只收女弟子。” 说着,青莲真人美眸向着一旁沉默不语地七杀堂堂主冥雷真人示意。 怎知,若水美目瞬间变冷,竟看也不看对方,转而望向衣着邋遢的玄成子。 “呵呵,若水小师妹我丹堂所收弟子尽皆修习火属性法决。而我观此子灵根以水木为主,想来无缘丹石之术。不过小衍师妹堂内倒是适合此子。” “不行不行,师兄此言差矣。我百草堂如今人满为患,怕是心有余力而不足了。” 看着场中诸位你推我辞,秦仁不禁低下了头颅。 看来,让这位‘老祖宗’难做人了啊。 第二章 古道瘦马 道法往生幻境,乃上清真人当年苦修参悟,随后传给后人。又经历代祖师参悟后方有如今这等功效。 用以凡人之身,不仅仅能看出凡人弟子前生如何,甚至于在幻境内可以看出一名普通人的心性以及品性,乃至于大致看出凡人的大致一生。 然,维持阵法所消耗的功力实在是过于庞大,非化神期不可开启。开启之后又当以大功力维持阵法的运转。 阵法维持的愈久,在内之人便会有更多的磨砺产生,这对今后入门弟子的修行又极大的好处。 这也是当今一众掌门以及首座为何肯消耗巨多的功力维持运转的原因。 话说另一头。 在阵法内的弟子们初开始便沉浸在各自所遇到的磨练之中。 这其中,有一名身着棉麻衣,约莫十二岁左右的少童,名为秦仁,与之一同前来拜师学艺的还有他同父异母的妹妹秦小妹。 山野之人,起名向来简俗,若非秦仁当年有个读过几本书的母亲,想来秦仁也只会起个秦大柱,秦小柱之类的名字罢。 便是如此,后母所生的秦小妹便没了这般待遇,在老父苦思许久之后,呐呐地道出一声‘便叫做小妹罢’后,后母惊为天人夸道:‘相公真是有才云云’。 这次随着老父进城赶集,便被接引使相中兄妹二人,这才来到这仙家宝地,以图求那一丝仙缘。 而此刻,他眼前的景象骤变,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座高耸入云,望不见顶的无尽高峰。 高峰前,宛如蝼蚁般的他木讷了半天,旋即想到这不就是自己所在的上青山么? 莫非只要杀攀上着山顶便视作通过了? 秦仁不得而知,他没读过什么书,甚至连字都不识一个。但性格随老父的他,到也有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韧性。 当下暗暗咬牙,向着正前方古树从中,一条人宽的小路迈步而去。 古树高耸,林间杂草丛生,却有暗香飘来。这条不知有没有人走过的古道上,竟不知为何能保留下来。 漫入深处,林海中时有兽吼传出,夹杂着悉悉索索的树叶声,一时间天地间宛如只剩下少童秦仁一人独步而行。 若非是自小在山间长大,多多少少也习惯了此种寂无人烟的环境,秦仁早已转身归来处而下。 日头高升,西落而下。不知不觉间,秦仁居然已步行了一天。 抬头望去,依然是无尽的绿色古树,和望不到顶的山峰。 夕阳撒下的红霞弥漫在山间,转头向着来处望去,不知何时,眼底已没有了山底景色,一片云海飘渺。这一天,少童却是不知道走了多久的山路。 伫立半响,少童终究是低叹一声,旋即没有如想象中的看到他下山的步伐。而是席地而坐,背靠在一颗古木下闭目休憩起来。 夕阳西下,月华洒向人间。山林间的兽吼声也落了下去,唯有时不时传来的风声在提醒着秦仁,自己此刻还在这上青山,不知多高的古道上。 仙路飘渺,非常人不可得。当初生的高阳再度伴随着月轮的落下而升起时,山林间,古树上响起一阵阵欢快的鸟鸣声。 远处,依旧是忘不到尽头的古道和入云不见的高峰。 秦仁起身,伸手将身后的泥土拍落,便欲迈步而上。 这时间,他却顿在原地,脑海中仿佛有什么事想起般开始细细琢磨起来。 他总感觉自己忘了些什么关乎于本能要做的事情。 却是不知,从昨日到此刻,他米粒未进。 往生幻境也非他一介凡躯能参悟,伫立良久,当久违的兽吼声再度响起时,少童终究了是放弃了思考,脚步抬起、落下,开始了新的一天。 这山,困不住他。 老父虽然没有读过圣贤书,但也多有教导他,做事有始有终! 虽然他甚至忘了他为什么要攀这座仿佛一辈子都没有顶的山峰,但骨子里,当年跌落山崖后攀了一天一夜攀上来的性格也令他的性格异常的坚毅。 这一爬,便是十年之久! 有过狂风席卷,古道如飞沙走石不见前路令他灰心。 也有过暴雨,天地间电闪雷鸣如末日般给人一片绝望。 那件被荆棘划破的棉麻衣此刻也早已不知丢在山脚哪个地方。 当年脸上一片稚嫩的少童,如今以黑须满面,一身精壮的肌肉如山峦般起起伏伏。 身上披着一条兽皮,手执一根坚硬不知名的兽骨,一如当年那般,目视前方古道,一步、一步... 那日渐挺拔的身躯,却从不曾后退过半步! 甚至是连一丝想法都不曾有过了。 记不起为何要攀这座望不到顶的高峰,但心底只是有个执念。 “孩儿,父亲没读过什么捞什子圣贤书,也不懂得什么做人的大道理。不过我们这些山农总是知晓,做事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的人,便不会饿的着!” 字字如玑,雕刻在心底的最深处。 这十年,许多事虽然都已记不大清楚,但老父的嘱咐却从不曾有忘。 --- 上青山山巅,月轮高挂,广场上弥漫着湿漉漉的雾气,一股透人心神的凉意。 巨大无比的太极图依然在急速旋转着,给这月华下的道门圣地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意境。 六位掌门以及首座们,一如白天那般盘膝于石板之上。却见他们浑身道袍无风鼓起,罡风阵阵,肉眼可见的灵气如江河般向着中心处的玄青子涌去。 许是有了师弟师妹们护法,这方大阵才得以能维持这么久的远古。 上一次,这方大阵维持了这么久的日子,或许那是在千年以前了罢。 玄青子手捏道诀,悬于半空之中,一身洁白的道袍下,将整个人衬托的宛如神明般耀眼。 但此刻他下方的五名师弟师妹们心情却有着一丝担忧,一众道行高绝的他们,此刻脸上以泛起阵阵苍白。 天知道这尊大阵的维持,消耗了他们多少的功力。 想着自己一个个几近干涸的元婴,那大阵之上,主持着的掌门师兄消耗或许该比他们更加的大吧。 “诸位师弟师妹,速速收功,再这般下去,唯恐境界跌落!” 玄青子骤然一声历喝,惊醒了五位苦苦支撑中的首座,旋即他收紧自身毛孔气海,将整个人与周身充裕的灵气隔绝开来。 见掌门执意如此,一众首座也不做无用功,纷纷停下往外输出的灵气,旋即体内运起大周天,便在这广场之上原地打坐恢复了起来。 想来,这道门圣地,天下间也无人敢来放肆。 便是这般,伴随着太极图的旋转,维持着阵法的玄青子脸色开始逐渐泛白。 五位首座们,正如玄青子所言那般,若再接着运功维持下去,枯竭的气海虽然可以假以时日恢复,但境界的跌落却是必然发生的。 而一旦跌落,光靠苦修是永远无法回到原有境界的。 这般情况下,只有宗门内为数不多,被视若珍宝的一种名为返境丹的神丹才能起上作用。 但炼此丹所消耗的仙草灵木,实在是太为稀有。以至即便以上清道宗的地位,也只有着数枚的存在。 首座们竭力维持着境界的稳定,同时内心也不无为半空之中的掌门师兄担心起来。 似这般不余遗力的维持阵法,正如清晨众人在大殿内相谈的那番结论,玄青子此生孔将无望更高的境界。 但也如他所说,他已无多少寿元。 仙道飘渺,似他们这般境界的人,再往上已经不是单纯的苦修能提升的了,机缘与顿悟才是关键。 若最终止步于当前,一身功力化作尘埃随风飘逝,那不如为宗门后辈考虑,将这次的大阵维持到他所能维持的极限。 如此一来,经过大阵磨砺的弟子们,在今后的修行之路上必然较之寻常弟子走的更加平坦。 须知,心性的磨砺乃是可遇不可求的大机缘。 目光中,许多个少童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从幻境中醒来。这不禁让玄青子神色一阵失望,但却在转瞬之间,看到依然有数百名少童依然神色坚毅,咬着牙龈坚挺后,玄青子不禁有些孩童般的咧嘴而笑。 晚风阵阵,蕴含着凉意的雾气弥漫在广场上,却丝毫没有冷却这位神仙人士的内心。 此番作为,他日待吾羽化之时,若是后人再复我上清道宗之昔日辉煌,想必列祖列宗们便不会怪罪于我罢。 如是这般想着,玄青子暗暗坚持着的功力输出,顿升豪情,神色间丝毫不见此前的些许萎靡。 --- 云海中,山林里,古木下,翠意盎然的林海间一条蜿蜒地古道上。 一道看似佝偻着背影正缓步行走着。看那背影,虽然步伐缓慢,但却不知为何竟让人有种一往无前的意思。 依旧是兽皮加身,兽骨为仗,却是不知多少年了,这两件年少便在他手中的事物至今未曾被他丢弃。 再回头望去,山下依然如旧。白云渺渺,古木参天,蜿蜒的山路前不见尽头,后不知来处。 这背影,正面看去,满面白须遮目,一头苍苍白发随意地洒落在身后,早年壮硕的身躯至如今已是枯瘦如柴般。 若是此刻有人上前问一句:“老者不知高姓大名”的话,这位名叫秦仁的老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叫做什么,甚至姓名代表着什么。 他的口中呢喃着。 “你困不住我,就是死,也要爬上这山!” 他目光鉴定着,虽已老眼昏花,但这条古道却极其平坦,丝毫无法阻止他的步伐。 他身躯佝偻着,却有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在身。 是的,用他的话说,便是死,也不能停下脚步。 他忘却了曾经。 他忘却了山里面的家。 忘却那个叫做小妹的妹妹。 忘却了记忆中的一切。只有那四个不知是谁说的字,如烙印般铭记在心。 “有头有尾!” “有始有终!” 不得不说,曾经的少童,那位身躯壮硕的年轻人,而今的这名佝偻老者,做到了! 这山,的确困不住他! 第三章 斩尘缘 上青山之巅,依旧是巨大的太极图悬空而转。 不同的是,场中的少童们却减少了大半。细数一番,先前的五百名少童,此刻只剩下一百五十名。 早些醒来的少童们,此刻正聚集在广场周围,三五成群。 至于那些接引使者们,则把握住这难的回宗的一次,在据说是修真界灵气最为充裕的圣地之巅盘膝而坐,竭力的妄图能有些个突破。 问仙道,求长生。 在一个境界便能多出数十年的诱惑面前,又有几人能如同玄青子般看透? 亦或是,玄青子也并非是看透,只是为宗门计,不得不如此? “无量寿佛!” 一声突如其来的喧诵,令广场之上的宁静顿时停下。众人抬头望去。 那神仙般的玄青子,一身白玉般的道袍随风飘摆,白发长须,左手拂尘,右手成诀,半空而悬。 真真的令场中这些不知所谓的少童,以及被惊醒来的接引使者们打心底升起一股到底而跪,顶礼膜拜的冲动。 五名首座也缓缓地睁开眼皮,纷纷吐出一口口浊气后,欣喜地发现境界稳固,却不似昨夜那般摇摇欲坠。 反观玄青子,除了脸色较之苍白之外,仿佛并没有透支的状况发生。 一时间,首座们不由相视而笑。情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太极道法,往生幻境,收!” 玄青子拂尘一挥,手中法诀连换间,天空中的太极图以肉眼可见般,开始缓缓缩小。一阵阵青色光芒顿时散布落下。 一百五十名少童,算不上多。但唯有在场之人才知道,往届的那动辄三四百坚持下来的弟子,均都没有经历过如此漫长的入门试炼。 究其根本,这种非化神期修士才能开启的往生幻境,所耗之功力太为巨大,上清道宗根本无法拿出更多的化神期修士共同施法。 但显然,这眼前的一幕已然令掌门玄青子在内的一众首座们非常开怀了。 “掌门师兄此番大举,实乃我宗之天幸,此番通过的弟子,虽较之以往少了五成,但取其精华,去其槽粕。能坚持这么久的弟子,想必日后修道一途必然更加的坦荡。” 激动地话语声自雷明峰的青冥子口中传来,只见他神情振奋,时而望向坚持下来的少童们面露欣慰,时而望向徐徐落地地玄青子表露出无限敬意。 “大善!”七星峰的玄星子看来是个话语不多之人,朝玄青子躬身大礼,便说了这两个由心底升出的字。 玄诚子面色带喜,目光停留在一众少童身上,却是有些饥渴般,无法转移。 这届弟子,许是千年以来,成就最大的一批罢。 “掌门师兄,这是我月华峰的九转补气丹,快快服下。”唯一的女首座,如九天玄女般的小衍真人连忙走上前,拿出一枚散发着淡淡彩光的丹丸。 玄青子见状微微一愣,旋即颔首点头,伸手接过后仰头服下。 补气丹入口即化,庞大的药力顿时在他体内散开,补充着干涸的气海同时,一边修复着体内留下的暗伤。 玄青子本人,原本苍白的脸色也逐渐好转,仿佛神丹一般,片刻间再看不出他有一丝萎靡的神态。 但只有他自己知晓,此生以无望更高的境界了。 矮矮的玄云子,此刻望着玄青子的目光极其复杂,想上前说些什么,又将目光转向少童们中,那几个天赋极高,且顺利通过试炼的少童身上。 目光一如玄诚子般虽不饥渴,却是渴望般。 最终,望着服下九转补气丹的玄青子逐渐恢复,不知为何,玄云子仰慕朝天,发出一阵悠扬且无奈的叹息。 “道法通明,神归来兮!” 方一落地,玄青子继而开口高喝,语落之时,广场上依然沉浸在各自幻境中的少童们纷纷睁开略有些呆滞的双目。 庄周梦蝶? 少童终究是微微反应了过来。 望着面前如梦似幻般的仙家圣地,一众少童们呆滞的目光却是逐渐有了些神采。 但人群最后,唯有一个身披棉麻衣的少童,目光却依然呆滞,且令人诧异的是,从他身上仿佛有种暮气腾腾地感觉。 但这一现象,终究是被大批逐渐开始兴奋起来的少童们所遮掩。 直到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手臂被人扯了扯,这位名叫秦仁少童这才微微错愕的从那枯燥乏味的一生中醒来。 转头看去,出现在眼前的人儿一头蜡黄还有些稀薄的头发,一张小脸上皮肤是黑黝黝的,身上倒是穿着比自己稍好的棉衣棉裤。 “哥,我们通过了吖!” 小丫头十分开心,不知道她在幻境中经历了什么,但显然她并没和秦仁一般如此沉浸到其中去。 秦仁忍不住转头四处望去,放眼皆是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少童们,有男有女,衣着不一。 他顿时有些迷茫,却是不知道,这是他攀了一辈子,虽不曾有丝毫放弃,但致死那一刻都想脱困而出的上青山之巅啊。 思绪有些个迷惘。 记忆有些个模糊。 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做到了么? 秦仁不得而知,目光最终落在大殿正前方,那一群含笑而望,正不停的点头仿似在评审着什么的,一派神仙模样的六人。 他沉默了。 手臂再次被晃动,秦仁微微一怔,旋即转过头对着面前的小丫头咧嘴笑了笑。 听她称自己为哥哥,那么想必便是自己的妹妹吧。 秦仁抬手,略有些生涩地放在秦小妹头顶,触手蜡黄的头发有些干涩,却也轻柔。 他轻轻揉了揉,也不做声,只是微笑着。 或许,连他也不知道此刻自己究竟是身处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以及将要面对的是凡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那丝仙缘吧。 斩尘缘,问长生。 幼时的山中生活,生来母亲便出走不知所踪,只给他留下了个‘秦仁’这般文雅的姓名。 他那佝偻着背,依然勤勤恳恳忙于农活的老父。 还有那待他极好,视若己出的后母。 以及山里面,他亲手养大的一条大黑狗。 这些都将被斩断! 或许,这便是问道求仙路上,一丝看似极小的代价罢了。 他的世界里,此刻的亲人中,唯独剩下了这个称他一声‘哥哥’的小丫头。 “哥哥,我们可以做仙人了!” “嗯。” “哥哥,小妹将来也可以像那位仙女姐姐一般吗?” “嗯,会的。” ...... 广场上,日头如烈火之源般悬挂在众人头顶,照的人微微眯着眼。好在这道门圣地地处极高,骄阳虽盛,但气温却极低,不用担心太热。 玄青子含笑而立,目光不由得在少年中那几个天赋极高的少童身上流转。旋即终究是开口了。 “无量寿佛!” 一声喧诵,少童们不明其意,可能这便是神仙中人的做派罢。 “尔等均是有着上佳天赋的美玉,而今又通过了我上清道宗的入门试炼。老道厚颜问一句,可有人不愿入我上清道宗的?” 直白的话语令在场少童们哑然,旋即一个个连忙磕头,口里连声‘请神仙爷爷收下我等...’ “如此便好,起身吧。” 玄青子拂尘一挥,又是一股轻柔的大力将众人抬起站直后,望着身后五名师弟师妹笑着点头。 “我观余下的还剩下一百五十只数,其中女童岁不多,却也有三十来名,小衍师妹稍后你自行领走即可。” 小衍真人闻言,连忙走出轻轻躬身一礼道:“谨遵掌门法旨。” 旋即退下。 玄青子接着道:“余下的,你们四个分吧。依照往历,有玄冥师弟第一个挑选一名,其后一人一个轮流挑选一名,直至选完。” 言罢,玄青子脸色稍显泛白,疲惫地挥了挥手向着大殿内走去。 这一幕不禁让几名首座纷纷错愕。但旋即一想到这位掌门师兄一人独自维持了幻境整夜的情形,便了然。 当即,为首的玄冥子率先上前一步朝另外三名脸色不太好的首座拱手道:“承三位师弟情,那我开始了。呵呵!” “哼!” “。。。” “赶紧的,看你那副小人做派就来气!选不选?不选我选了啊。那个谁,穿蓝色棉袍长得最高的小娃娃,说你呢,过来,跟我走。” 要说这五名首座之中,却是各有各的神仙做派,长袍飘飘不提,便是那无形中站在那里也能露出一股正气凛然。 恰恰唯独这矮矮的道士,不管是从外表上看还是他的言语做派看,根本看不出来这是名道门正统的首座。 话不多提,那玄冥子闻言道士微微错愕,旋即连忙摇手口中连道:“老规矩,呵呵,老规矩。” 脚步也是不停,连忙赶紧将被玄云子选中的那名蓝衣少童挑了过来。 一问姓名,道是‘昌旭’,十二岁便有着十五岁的体格,天赋更不用提,自然是这群少同当中拔尖的存在。 这也不由得剩下四名首座对他没什么好脸色了。 十年如此,年年如此。却是不知道谁定下的破规矩,第一个选的总是这日愈强盛的雷明峰。 众首座冷哼一声,除小衍真人外,一个个也如饿狼般,盯着自己挑选的目标,生怕被他人选夺了过去。 时间便在这怪异的一幕中缓缓流逝。 第四章 险酿大祸 春去秋往,山腰处地平地上,一如年前遍地栽满了灵草,但却拔高到人高有余。 与年前所不同的是,在两座木屋旁,又新搭建了两座同样的木屋。 艳阳高照,透过灵草间地光阴看去,一名赤裸着上半身,露着被晒的黝黑肌肉的汉子正躬身在给一株灵花锄着杂草。 不远处,一头体形巨大的白雕正匍匐在几座木屋前的空地,时而将望望汉子,时而将目光投向远处平地上一男一女两位少年人处 平地中央,男子一身青袍长衣,头顶星冠,腰间系着一柄青色长剑,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凌厉的气势。远远望距,少年人如同一柄锋利地长剑般。 而在他前方,一名身绿色彩裙,面容灵动可爱约莫十五六岁少女,正站在一柄凌空地飞剑上,摇摇晃晃逐渐往高处上升着。 “凝神!灵气控稳,否则掉下来没人接你。”站在一旁的男子冷声道,他的语气不大好。 但一想到,这是从闭关中被叫醒,让他来看这种他在几个月前就学会了的法术时,站在飞剑上的少女也就没在意。 “吴正师兄,你可看好了,我昨日在大师兄面前都飞起来了呢!” 小丫头灵动地大眼珠死死盯着脚下的飞剑,一边嘲面色不太好的师兄炫耀起来,仿佛这一切是多么的简单些。 “哼!” 被称为吴正的男子顿时冷哼一声,面色愈加的不好了。他转头眺望了一眼远处埋身在灵草中的大师兄,没有继续吭声。 想来,师兄如此宠爱小师妹,也不会怪罪于她罢。 “吴正,你看着点诗诗,别让她摔着。”却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道浑厚地嗓音,吴正松了口气旋即连忙紧盯以升高至头顶的小师妹。 “就这么高吧,现在御动飞剑往前,放心我在后面跟着你。”吴正微微颔首,面色带上一丝凝重。 大师兄的吩咐,他向来会办的妥妥帖帖。 在飞剑上的小师妹叶诗诗听在耳中,旋即便有些害怕地道:“可是,可是我还没真正的飞过啊。” 娇柔的语气,以及那可怜兮兮的模样,不禁让人心生柔情。 但吴正却没有丝毫其他表情,一如此前般冷哼一声道:“以你如今筑基初期的境界,此等御剑之术本当早该学会,既然你今日叫我出来看你御剑,那我身为你的师兄,自当督促于你。” 说着,吴正腰间地长剑‘噌’地一声利落出鞘,旋即他轻轻一跃,整个人的身躯落到长剑之上。 “速速御动飞剑,我在你身后跟着,万事莫怕!” 小丫头转头可怜兮兮地望了眼丝毫不近人情的三师兄,旋即将已经蕴含着水雾的目光投向远处灵草中的大师兄。 “小师妹毋须担心,有老三在,放心吧。快些个让师兄看看你的本领。” 远处的汉子此刻也站直了身体,脸含笑意地望着此处空中的二人。从表情上,的确看不出别的。 但只有他自己心底知道,他是打心底羡慕飞剑上的二位师弟师妹的。 听到大师兄的话,摇晃着飞剑上的叶诗诗顿时也将心思收了起来,目光再次盯紧脚下的飞剑。 汉子眼里,小师妹脚下的飞剑顿时缓缓往前移动,盏茶间便略微提速。 时间缓缓地流逝,远处地半空中传来了兴奋地娇呼声。 “飞了,我会御剑飞行了!” 再望去,两道身影已是没入群山间消失不见。 这名汉子正是三年前进入上清道宗的秦仁,拜入若水真人门下后,潜心修炼至今境界不过炼气中期而已。 而在他之后,若水真人又在宗内挑选了四名弟子。 分别是来自七杀堂的柳木然,青莲院的轩辕婧,以及两名入宗不久的弟子吴正和叶诗诗。 这四名弟子,尽皆是天资绝佳,人中龙凤之辈。甚至从七杀堂出来的柳木然,以不过二十八岁的年纪,修为以进入金丹期,在师兄弟五人中,修为最为拔尖。 那位从青莲院出来的轩辕婧也若不到哪儿去,二十五岁,修为以达筑基后期。 用师尊的口气来说‘金丹不远矣。’ 而至于两名新入宗的吴正和叶诗诗,都不是什么简单的货色。 可以说都是和秦仁一起从毫无修为时开始修炼,至如今方过三年,于前不久二人双双迈入筑基。 而今,师尊名下的五名弟子,也唯有大师兄秦仁还在炼气期原地踏步。 只不过,甚至是连秦仁也诧异和不解的是。 三年过去了,五名徒弟中,唯有他一人被若水真人当做亲传弟子般,花费了最多的心思亲自教导。 另外四位,则一如既往的视作普通弟子。只在平时修行时,和他们讲个大概内容。 这就导致,秦仁虽然在境界上不如这几位天赋异禀的师弟师妹,但这几位师弟师妹们遇到修炼难题都前来询问于他。 三年过去了,虽然修为不是如何高强,但倒也在师弟师妹们心里有了些许大师兄的派头。 其实秦仁还不知道的一点的,这几位都是玄青子以及首座们在宗门内精挑细选出来,视作日后挑大梁的人物。 上清道宗唯一的化神期,并且还一跃至化神后期的小师妹要收徒。那么必须要精挑细选,择最优,最有潜力的弟子让她去教导。 以免浪费了这几个异常珍贵的名额。 但几年了,若水真人对除秦仁之外的几名弟子略有指导外,平日里大多数时候都采取不管不顾的状态。 这便令掌门以及一众首座们颇有微词了。 他们可是下定了决心,这次定要让宗内后辈中培养些可堪重用的弟子出来。 以免在他日面对列祖列宗之时,不用告诉他们上清道宗以从六大派中除名的噩耗。 便是如此,这四位天赋出众的弟子们,如今都享受着宗内最为顶尖的资源待遇,这才在修行上一日千里。 两名新入宗的吴正和叶诗诗更是以短暂的三年便迈入筑基,踏入修真的门槛。 但若水的行为却不让他们满意。三年了,只把一个毫无天资可言的秦仁视作亲传弟子,竭心尽力地指导其修行。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万幸的是,这几位弟子除了秦仁之外,都没让玄青子失望,修为上,一日千里。 “啾” 一声嘹亮地鹰啼声打断了秦仁的出神,不远处的白雕此刻也是来了精神翻身而起。 天际随之掠过三道虹光,眨眼间便落在木屋前。 秦仁诧异地望去,放下手中的锄头躬身道:“师尊。” 一袭白衣长裙地若水真人面色有些不太好,但还是微微点头回应后方冷声道:“你是怎么看着他们俩的?” 闻言,秦仁顿时莫名起来,来不及去询问吴正和小师妹犯了什么错误连忙道:“是我让老三带小师妹去修习御剑之术的。可是他二人冲撞到了宗内禁制?还请师傅不要责罚于他二人,一应过错由我这个大师兄承担。” 若水闻言顿时气竭,这位自己的亲传弟子永远都是这幅老好人的模样。 而她左右的吴正和叶诗诗闻言更是脸色通红地低下头不敢吭声,以免触怒了师尊。 “哼,他二人一前一后闯入了守山大阵的核心阵眼,若非我及时赶到,说不得大阵自身威能便要将他二人灭杀于当场!” 话音刚落,一左一右的吴正和叶诗诗连忙跪倒在地。 “弟子知错,谢师尊救命之恩,还请师尊责罚。” 秦仁不禁揉了揉额头,自己三番五次告诫几名师弟师妹,宗内有几大禁地,在没有拿到掌门亦或是首座们的法旨的情况下,万万不得接近那些地区。 但旋即更是一阵后怕。 正如若水所言,做为上清道宗的根本,守山大阵的真眼周围必然布满的其他阵法,以免他人误入。 别看这二位如今都是筑基境界,可脚踏飞剑,翱翔于九天。 但在宗内长老们布下的阵法威能之下,生死只在眨眼间而已。 若非此次师尊恰巧赶到,说不得便要身死道消! 当他,秦仁双膝跪地道:“还请师傅责罚于我,是我疏忽了对师弟师妹的教导,这才险些酿成大祸。” 看着跪在不远处,赤裸着精壮上半身的亲传弟子,若水不禁再次气竭。 “哼,此次便作罢。你二人回屋修炼去吧,秦仁跟我进来!叶诗诗你记住,御剑之时,心无旁贷,心神控制好真气流通即可,好了去罢。” 说完,若水便转身往屋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