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可以加持道行》 第1章 出发做道士 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李渊封老子为始祖,并在老子故里大兴土木建造宫阙殿字。 旨曰:乱世道士下山救世,盛世道士归隐深山。今天下治乱,特许道士经…… 这个旨意一出,天下沸腾。 特别是李唐封老子为始祖,许多的扶龙道士们不得不远离各路反王,齐聚长安,以得李氏册封。 四月初九,黄道吉日,宜求财见贵,入宅开市,求学高升。 冬去春来,整个长安城中一片莺飞草长,生机勃勃。 街道上的行人不多,毕竟武德三年,天下未定,大唐也刚得长安,就连洛阳也依然在王世充的手中。 但是街道上的道士们却渐渐多了起来。 历史上都说李唐封老子为始祖是脸上贴金的行为,但是事实上这也是一步妙棋。 要知道道家从周算起,已经活跃了数千年。 可以说从达官贵人到民间会社,皆是关系密切。 以至于隋末乱世,许多的道士都搅和了进去,纷纷下山扶龙,以求“盛世归隐修仙”。 这种行为,不要说是唐朝,就是到了以后历朝,哪次有人反了,没有找道士算过命? 而这些道士们也通过辅佐自家主公,换得盛世修炼的资粮。 然而李唐这么一搞,哪里还有道士敢辅助外姓。不怕太上老子发火啊! 所以这旨意一出,天下各地的道士齐聚长安。等待着李唐的册封或是认可。 日头初升。 诸道已经到了皇宫承天门前。 承天门是一条宽阔的御道,长达三百三十丈,宽九丈九,能容纳十八架马车并驾齐行,也可容纳万千百姓同时观看放榜。 作为自家攀附老子的明证,李唐将放榜的地点放在承天门,也是一种广而告之。 毕竟比起后世的资讯发达,这时代的宣传手段实在有限。 “恭喜陛下,诸道已至,天下归属已定!” 承天门城楼上裴寂恭喜着李渊。 大业十二年(616年),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裴寂受李世民所托,劝反李渊。 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裴寂进献宫女五百人,并将晋阳宫中的九万斛粮草、五万段杂彩、四十万领甲胄充作军用。 武德元年(618年),杨侑欲禅位于李渊,李渊推辞不受。裴寂率众劝进。同年五月,李渊受禅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部将黄子英、宋金刚入侵太原,行军总管姜宝谊、李仲文相继战死,唐高祖为此忧虑不已。裴寂主动请缨,要求率军征讨,被任命为晋州道行军总管,还得到便宜行事的特权。却为宋金刚掘断水源,唐军大败,死伤惨重。 裴寂只得上表请罪。唐高祖下诏慰谕,又让他镇抚河东。 同年十月,裴寂进言李为老子子孙,劝李渊认祖。 自从败于宋金刚,裴寂比任何人都知道,在战事上,他是无能为力了,只能是行献策之功。 事实证明裴寂走对了,此后,唐高祖每逢出巡,都要命裴寂留守长安。哪怕有麟州刺史韦云起告发裴寂谋反。唐高祖也仅仅是命有司调查,对其依然是信任有加。 毕竟“有司”吗?说你“有”,你就“有”。说你“没有”就“没有”。 李渊甚至说:“朕能取得天下,本就是您所促成的,您又岂会怀有贰心。” 是的,裴寂此人虽然打仗不行,但是劝反李渊,出钱出粮,现在又出了这绝户计。 不是大唐人根本理解不了李唐封老子为始祖的政治意义。无法感受到了没有了道家支持,各路反王实力至少少了三成。 比起反王们,各地的道观才是真正的地头蛇。 当然,诸道人群中,有一个穿着青衫道服的俊俏少年,却是有些紧张的看着放榜台,脸上露出一丝期盼之色。 这人姓马名凡,他不是道士,而是一个穿越者。 老实说,马凡刚穿越过来时,也想过向穿越前辈们学习,考个状元啥的。 然而现时的社会毒打,让他直接放弃了这个选项。 原因很简单,历史书上都有写,大唐初期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 没有什么糊名制的科举,谁能中举,不是取决于你考的怎么样,而是取决于主持科举的朝堂官员。 所以历史书上说这个时期的朝堂官员又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来自于各大世家。 也就是说马凡不是出身七宗五姓,基本上也就与科举无缘了。 没错,大唐的科举就是这么黑暗。 别说是马凡这么一个连户籍都没有的穿越者了,就连寒门也没有考上的资格。 这里的寒门可不是真的寒门,而是指中小地主阶级。 这也是后来李世民一直在针对世家的原因。自己的手下全变成了世家的人,哪个皇帝也不干的。 至于来到大唐后随便考考就能考中状元,真的是想多了。 大唐的状元是那么好考的吗? 没有世家或者庶族的身份,你就是再学识渊博,也没有用,根本不会有人举荐你。不,是根本不会有人阅你的卷。 至于那些说程咬金,秦琼等人贫民出身的,全都瞎吉尔扯淡,这些人一个个的识字,会兵法,鬼扯淡的真贫民出身。 查查历史书就知道了,李唐身边就没有真正的底层百姓。真正的历史是,在这个时代,不是世家子,你连识字跟人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好在这一年,李渊攀附老子,对道士人群开了个口子,好在马凡穿越时正在做兼职,一身的道装,正好混进来。否则就这么个乱世,就后世人的身体素质,真的是九死一生。 哪怕你知道历史都没用。 “放榜啦,放榜啦!” 就在马凡思考之际,前面传来议论声。 一瞬间,所有道士一涌而上,如饥似渴的盯着榜单,在上面搜索自己的名字。 马凡也是一样。 “找到了!” “道士榜,第八十一名!” 道家有道士、道长、真人、真君等各层次。 马凡本来长的便小,虽然已经24岁,但是在这个大唐看上去,他就是一个年轻人。 所以虽然马凡准备做的好。 在李唐宗人府报上了,徐州朝霞观马凡,但也只得了个道士封。 不过马凡并没有什么不满,反而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马凡身为一个穿越者,徐州有没有一个朝霞观,他可不知道,之所以自称徐州道观,是因为徐州是老子,张道陵等人的故乡,自古多道观。可以随便报一个,蒙混过关。 第2章 落户 “诸位真修可领大唐道碟……” 榜单张布之后,很快便有人来通知诸道来领取道碟户籍。 而这也是马凡想要的。没人想在古代当黑户野人,至少马凡不想。黑户野人没人权啊,被人发现抓了就是奴隶,奴隶就是两条腿的牲口。 “这……这……” 然而第一个道士方领了道碟便惊呼出声。 其他道人纷纷向他看去。 有那眼神好的,甚至看到道人手中不仅有道碟户籍,还有道田。 这一下许多道士们纷纷激动了起来。 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哪怕是做了道士,也改不了的。 至于李唐为什么会拨出的道田,这其实很正常。 老李家既然认了老子为始祖,老子的徒子徒孙们也就成了自家人。 更不用说,他们还想把天下道门拉到自己一方来,所以奖励是必须的。 而且从隋朝三大征到现在,中原死伤惨重,人口锐减,许多土地都是无主的。哪怕分些出去,也不影响李唐的国力,比起真金白银的奖励,真的是惠而不费。 马凡拿着自己的道碟,看着手上的道田黄册,忍不住的心中吐槽。 毕竟身为一个现代人,马凡是真的没有种过地。 不过除此之外,马凡还是很开心的。 毕竟他不仅解决了户籍问题,还一开始便站在了胜利者的一方。接下来的日子,他只要苟住,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当一地主了。 是的,就是地主。李唐给了他一百亩的田地,不是地主,又是什么。 等他安顿好之后,努力回忆出一些精耕细作的知识,到时候佃农一雇,就可以静候大唐盛世的降临。 之所以雇人种地,而不是自己动手,是因为马凡有自知之名。 精耕细作,他只是知道,但是具体怎么来,还是需要专业人士。 幸好这是古代,种地的专业人士有的是。 至于什么展现自我。 富国,强兵…… 马凡思考了一下,目前太过危险,至少要等到玄武门之变后再说。 不然万一把李唐和满朝文武忽悠的找不着北了,李渊一开心,让自己成了李建成的手下,那才是坑死人。 马凡心中想着,登上了朝廷为他们准备的马车。朝廷派兵送他们去道观。 想不到不仅分田,连道观都给建好了。 到了地方,士兵们回去,马凡抬头看那门前挂着崭新的匾额,只见上边有三个大字——朝霞观。 观门上是大将军锁,用朝廷配发的钥匙打开观门,轻轻的一推,吱呀一声,看着很重的铜钉红漆木门,直接被轻轻的推开。 马凡打量着自家的道观。 只见这座道观,自己以后的家前有院,院中一株参天的大树郁郁葱葱。 后有靠,靠的是道观的大殿。 马凡再拿出一把钥匙打开了大殿的门。 大殿上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圣人。 马凡先是行了一礼,然后才来到供桌前,见到那里摆着一些檀香。 立即点了三炷香,恭恭敬敬地放在了香炉之中,然后跪倒磕了三个响头。 笑了。 “我有房有田了。” 看着这道观,想着自己的田。马凡笑的很开心。 原来这就是有房有田的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马凡只觉得自己的心满当当的,安定的很。 安定下来的马凡,把行李放在道观中,锁上门,他要去看一下自己的田。 道观他很满意。虽然不是新起的,但是遮风挡雨是足够了。 而他的黄册上有写,田就在后山,足有上百亩地。 出了院子直奔后山…… 草长莺高,一片干枯的野草望不见尽头。 这绝对有一百亩地,只多不少,但问题是特么的只长草。 与马凡后世看到的郁郁葱葱的耕田,完全是两码事。 “不过,困难是暂时的。我相信我是可以的!” 马凡为自己打完气,转身下山。 下山干什么?当然是收佃农了。 那可是一百亩地,马凡一点儿也不觉得他自己一个人可以耕出一百亩的土地。 所以下山雇人。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可是才下了山,便有一骑在官道驰骋。 是哪里来的军情吗? 马凡猜测着,毕竟李唐才拿下长安,还有的仗要打,有军情传递实在是太正常了。 还是做道士,种地的好。 马凡满意的一笑,继续走在雇人的路上。 然而马凡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那骑士竟然策马向自己奔来。 到了近前,勒停马匹,跃下向马凡行了一礼,然后才问道:“敢问郎君可是道士?” 马凡听到这里,心中有些发虚。因为他不知道一个大唐军人为什么会找自己。 下意识的马凡就不想说是。因为看对方风尘仆仆的,绝对是件麻烦事。 但是马凡是通过道士身份在大唐落脚的,这时候他真的不能说不是。 “福寿无量天尊,不知居士可是有事?” 马凡拿出他做兼职的气度,妥妥的一俊道士。 这位骑兵见马凡承认了道家身份,立即又行了一礼说道:“道长,有劳了,我家将军即将出征,还请道长为我等祈福功成。” 马凡听了之后,有些明白了。 古代,国之大事在戎在祀。所以军队出征前,请人祈福什么的,绝对是正常操作。 只不过他们是哪支军队?又是去打什么人? 马凡沉吟着。 虽然马凡是个假道士,虽然祈福没有作用,但是马凡可以选择只给打胜仗的军队祈福。从而做一个“名”道士。 所以,知道对方到底是哪支军队,又是打的哪一场仗,就非常重要了。 那骑兵见到马凡没有说话,以为马凡是想要什么好处,于是便开口说:“这一回不会让道长白忙,等事情完了之后,奉上黄金五十两。” 马凡听了对方给黄金五十两,立刻把原先的顾忌全抛开了。 那可是黄金五十两。 现在马凡正缺钱着呢,毕竟哪怕他立即雇上农夫,为自己种粮食,那粮食也没可能立即就长出来不是? 至于对方万一打了败仗啥的? 呵呵,自己可是在李唐一方的。怎么可能打败仗。 不可能的! 对!对李唐就是这么的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