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宁》 第1章 他不是他 “姜氏,你已经不干净了,保留你侯府世子夫人的身份,是因为太后指婚,那张懿旨压着,侯府只能忍下!” 李锐冷哼一声,扫了一眼姜婉宁,嫌弃的撇开了眼睛。 红烛燃了大半,李锐从椅子上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姜婉宁吓的抖了一下,低头不敢看那个男人。 “吉时过了,我走了!”李锐掸了一下新郎礼服,甩袖离去。 这不是他,不是!他还没来。 躲在外面的丫鬟,看到姑爷离去,赶紧进屋伺候小姐。 今天小姐受了天大的委屈,万一小姐想不开 春兰推门进屋,见小姐愣愣的看着她,又好像不是在看她,出神的有点不正常。 “小姐?”春兰怯生生的唤了一声。 姜婉宁回神,“哦,准备热水,我要洗漱睡觉。” 既然老天让她重活一次,只要等着,等着他来,等着就好。 这样想着,姜婉宁心中又充满了希望。 夏荷含泪准备好了热水,服侍小姐沐浴。 用帕子撩起热水,她轻柔的给小姐擦身,小姐今天受了大委屈,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可这事不能怪小姐啊! 只恨当时她们没能陪在小姐身边,帮小姐挡下这场劫难。 今日是小姐大婚的日子,花轿行至东城马行街,一群流民冲入城中抢劫。 混乱中,花轿被撞翻,小姐晕倒在花轿中。 可恶的是,结亲的喜婆,侯府接亲的嬷嬷,竟然丢下小姐逃走了。 小姐的凤冠霞帔被贼人扒走,轿夫把只着中衣的小姐,扯着胳膊腿抬了回来。 大婚被贼人冲撞,混乱至极,新娘子没用花轿,被几个男人七手八脚抬进来。 出了这么大的丑,身子被男人摸过,已经不干净了,世子爷又怎会与小姐圆房。 只是小姐以后该怎么办? 丫鬟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小姐以后要怎么过日子。 一晚上过去,老夫人身边的嬷嬷来传话,敬茶在后面的飞霜堂。 姜婉宁已经知道是什么结果了,只是几个贴身丫鬟过于紧张,带得她也紧张了起来。 如前世一样,她是太后赐婚的世子夫人,是礼部上了册的未来侯府主母。 即便出了变故,太后没发话,礼部没撤了诰封,她的身份死了也不能改变。 敬茶得了一本女戒,一对老侯爷留给儿媳妇的玉镯。 李锐的二妹妹李瑶钏,与姜婉宁见礼,互送了礼物。 这时候,李锐的事情就做完了,冷哼一声去了前院书房。 陆老夫人当着女儿和下人的面,让账房送来账册,一大串库房钥匙交出来,另外还有府里早已名存实亡的对牌。 姜婉宁没做声,让春兰接了账册,夏荷收好库房钥匙,秋菊收好对牌,福身谢过老夫人厚爱。 “老夫人,媳妇刚接了中馈,难免有不懂的地方。” 姜婉宁站好了,说起了中馈。 陆老夫人冷了脸:“我一把年纪,等着娶了儿媳妇享清福,难道还让我教你怎么做事不成?如何打理中馈,你在娘家没学过?” “自是不敢劳烦老夫人,只是想请老夫人身边的薛嬷嬷,指点一二。”姜婉宁冲薛嬷嬷福了福身。 薛嬷嬷心里一万分的不愿意,库房里耗子都搬家了,指点什么? 陆老夫人一眼都不想看到姜氏,这个儿媳妇娶的糟心极了。 “你跟少夫人去,教她两日便回。” 老夫人发话,薛嬷嬷只能跟姜婉宁去正房院子。 一路上目之所及,萧条的不能看。 自从李家出了一位皇后,最近十来年,一年难过一年。 外面的铺子经营不下去,庄子年年欠收,侯府早就是空架子了。 姜婉宁自然知道这些,杨贵妃与皇帝青梅竹马,却无缘后位,嫉妒早就烧光了她的理智。 皇上宠爱杨贵妃,可皇后是先皇钦点,不能废后啊! 李皇后和嫡皇子,被杨贵妃挤兑到龙息山行宫居住。 那里临近皇陵,是皇帝祭拜皇陵时,暂时休息的场所。 这七八年,朝中甚至已经忘了还有一个皇后,皇帝还有嫡皇子。 无奈太后突然出手,把定国公的嫡女姜婉宁,指婚给了皇后娘家兄弟,武威候府世子李锐为妻。 这就让人想起了皇后,想起了还有一个嫡皇子,在城外居住的事情。 杨贵妃若是无动于衷才怪。 什么流民冲撞花轿,什么大婚遇到劫难,完全是贵妃看不得皇后娘家好。 定国公府只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太后的外孙,长公主的嫡子为妻。 姜婉宁是次女,太后亲自指婚,嫁的夫家,满朝文武都摇头。 原因很简单,自从李氏成了太子妃,接着成了皇后,杨贵妃就不能听到一个李字。 李家名存实亡,朝堂上早就没有武威候这回事了。 李家的敬茶就是这么简单,没什么亲戚来往。 回到正院,姜婉宁含笑翻开账册,认真的看了一遍,等着薛嬷嬷说话。 这事儿前世已经遇上过。 只是那时她万念俱灰,根本没心情打理这些庶务。 这次不同,重新来过,知道他会来。自然不愿他来后,面对这样的一个家。 姜婉宁已经打算好了,在他来之前,定要为他把府中杂乱肃清。 “成亲前,母亲查问过武威候府的情况,知道府中艰难,便给我收拾出这份嫁妆,为的是理清侯府。” 姜婉宁合上账册,缓缓的说:“府中有多少像嬷嬷这样的老家人?” “夫人何意?”薛嬷嬷一头雾水,不敢多言。 姜婉宁轻笑道:“像嬷嬷这样,为侯府操劳一世,该荣养的,按照定国公府的规矩,嬷嬷劳苦功高。 若是在京里,一间小铺面,一处宅院安置。也可选庄子上,百亩良田,一处青砖大院。” 薛嬷嬷眼睛一亮,“只是,只是奴婢还要伺候老夫人,一时走不了啊!” “这个无妨,先把账目理出来,总有嬷嬷一份便是。”姜婉宁不动声色的下套。 薛嬷嬷跪地,感激涕零道:“老奴感念夫人大恩,愿为夫人差遣。” “嬷嬷说哪里话,嬷嬷伺候好老夫人,便是对我最好的答谢了。”姜婉宁伸手虚扶了一把。 薛嬷嬷才站起,姜婉宁又道:“府里月钱欠了多少年,账上太乱,还要劳烦嬷嬷理一理,具体多少,总要有个细账。” “是!”薛嬷嬷曲了屈膝,心里的雀跃已经飞上了天。 姜婉宁面色平静,已经打定主意。 侯府中这些不省心,最会挑唆生事的下人,一个不留。 “那我们再说说府里的当票子!” 第2章 非分之想 一等候的府邸,库房里没有金银,没有绫罗绸缎。 满箱的当票子,最长的已经当了五年之久。 侯府除了御赐的功臣田,御赐的府邸,当铺是不敢要的,几乎没有一点家产了。 姜婉宁皱眉思索了一会儿,这些当票子不急着处理。 他来了之后,这些再去赎回不迟。 “嬷嬷,我的嫁妆里,古董摆件有定国公府徽记,不能动。” 薛嬷嬷立刻点头,“是,是!” 姜婉宁叹气道:“母亲只知侯府艰难,不知竟艰难至此啊!” 薛嬷嬷苦了脸,一颗心忽悠悠的悬吊了起来。 难道到手的百亩良田,要飞了? 姜婉宁打开自己的嫁妆册子,手指点着压箱银子发愁。 “定国公府没有男丁,所有家当,母亲扫了库房,全给我做了嫁妆,拢共凑足了这些压箱银子” 薛嬷嬷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她是知道的,要赎回侯府这些东西,夫人的陪嫁银子不够啊! 齐嬷嬷忧心的看着小姐,不明白小姐为何要为侯府劳心劳力。 难道是想挽回世子爷的心? 姜婉宁幽幽叹息,“四万两嫁妆银子,盘算好了,府里老人荣养,五十亩到一百亩的良田,加上宅院,总要五六千两。” 薛嬷嬷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差不多是夫人说的这个数。 “补上这几年的月例银子,三四千两银子足够。”姜婉宁道。 薛嬷嬷跟着点头,府里下人不多,有两千两也就够用了。 “这里还有今年过年,各处走礼的费用,一万两这就没了。” 姜婉宁轻声细语,安排好了万两白银的去向。 薛嬷嬷心惊,一万两才是安排了两项事儿,还都是给下人? 不行,这事儿不能让老夫人,世子爷知道。 在侯府主子心里,下人就是会说话的牛马,干活可以,别的都是妄想。 姜婉宁扫了薛嬷嬷一眼,便明白她的打算了。 这正是她想要的,接下来还要安排一出大戏。 这些人正好登场闹一回,好换上能用的人。 “再有,二小姐已经十三岁了,出阁不过是一两年的事儿,京城办嫁妆,中上等要五千两,加上压箱银子,怎么也要万两才够。” 姜婉宁安排第二步,二小姐是皇后的妹妹,李家未嫁的小姐,不管侯府穷成什么样,尊贵不输京城各府贵女。 二小姐的婚事,说的好了,能成为李家的助力。 “剩下的压箱银子,府里各处修缮,老夫人千秋后的丧仪,还有” 姜婉宁又叹了一声:“面上的一些田产,铺面总要赎回来,不能太难看!” 薛嬷嬷心算了一下,这样以来,夫人的嫁妆还能剩下什么? “算了,嬷嬷先去办我说的两样,府里的家生子,老家人,总要先安排好,都是跟了几辈子的老人了,跟自家亲人一样啊!” 姜婉宁这句话,说的薛嬷嬷老泪纵横。 难为侯府来了一个,把奴才当人的主子,不枉她为侯府操劳一生了。 薛嬷嬷千恩万谢的退了出去,脚步飞快的去了前院账房。 姜婉宁把侯府账册丢开,闭眼歪在软枕上养神。 眼前那浓的化不开的血红,一片惊慌声,吵闹声中,火烧了起来。 她奔出后宅,看到满身是血的他。 “我要走了,若是有来世,我想与你共白头。我们不在这里白头偕老,你去我的世界,我们” 话没说完,他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尸体像是有火在烧,很快变成了黑色,变成了一撮灰。 一阵阴风吹过,他留下的最后一点灰烬,也被吹的没了踪迹。 “小姐,小姐!”齐嬷嬷尖叫着,使劲儿掐姜婉宁的人中。 “嘶,好疼!”姜婉宁睁开了眼睛,看到齐嬷嬷惊慌失措的脸。 齐嬷嬷不是已经死了? 不,不是,我活过来了,我重新活回来了。 “嬷嬷,我没事,没事的。”姜婉宁柔声安慰。 齐嬷嬷和她的大丫鬟们,捂着脸抽泣起来。 “嬷嬷,不要哭,去打听一下,表小姐柳若云在哪里。” 齐嬷嬷听小姐吩咐,愣了一下,小姐刚刚像是被魇住了,怎么醒来就要找柳小姐? 春兰不敢怠慢,赶紧出去打听,过了一炷香时间才回来。 “小姐,表小姐在陪老夫人说话。” 姜婉宁微微点头,很好,就知道搅事儿的还在。 此时的长宁院中,陆老夫人盘腿坐在炕上,嗑着昨日婚宴剩下的瓜子花生。 柳若云陪在身侧,柔声说:“姨母,这可如何是好?太后指婚的夫人只是可怜表哥啊!以后表哥的日子怎么过?” 捏开桂圆的动作停住,陆老夫人皱眉想着,我儿以后怎么过日子哟! “少不得要委屈表哥,只是侯府一向子嗣单薄,若是没有嫡子该如何是好?”柳若云哀泣道。 陆老夫人一听,对啊!没有嫡子,还能有庶子,总不能断了李家香火。 “薛嬷嬷怎么还没回来?世子已经大婚,身边的几个丫头,也该开脸了。” 柳若云身子一震,不能,不能让表哥身边先有别的女人。 表哥身边的几个丫鬟,一个比一个难缠。 表哥有了她们,还怎会想起我? “姨母,毕竟婢妾身份太低啊!”柳若云愁苦道。 陆老夫人沉了脸,自诩出身清贵,最是讲究规矩礼数,婢妾开脸还能说的过去,贵妾定要一年后再提的。 “姨母想想,京城谁不知道表哥大婚的乱子?出了这样的事儿,夫人还有什么脸姨母,就算是太后,也不能硬逼着夫人怎样!” 柳若云不提大婚还好,提起大婚,陆老夫人更是气愤难当,“出去,少跟我提什么大婚!” “姨母消消气。”柳若云双手端起茶碗。 “纳贵妾的事儿,暂时不能提,毕竟是太后指婚,不管姜氏如何,太后的脸面还是要顾及的。” 陆老夫人嘱咐了一句,生怕外甥女出去乱说。 柳若云的心沉到了谷底,姨母说不能提,她该怎么办? “若是大嫂子够贤德,就该主动给表哥安排这些的。” 陆老夫人把手里的瓜子撒在了地上。 “胡说什么?还没出阁的姑娘,满口兄长房中事,你的女德学狗肚里去了?” 柳若云捂着脸,抽泣着说:“姨母,云儿知错了,云儿只是难过,侯府这场亲事,闹成这般,以后姨母怎求得含饴弄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