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春》 第一章 舅舅家的私生子 李梅儿出生那一年,李老爹正巧生了场大病,本以为能生个孙子冲冲喜,没成想生下来却是个丫头片子。 李老爹一口气没上来,就驾鹤西去了。李老娘为此对这个长孙女十分不待见,借着守孝的名头,满月、周岁宴一概没办。 李梅儿的亲娘蒋氏为此不知怄了多少气,但好在丈夫李彦十分体贴,时常宽慰,才让蒋氏的日子没那么难过。 李梅儿从小就知道奶奶不待见自己,便也极少往她屋里凑,只是她长到三岁,蒋氏的肚子依然没有动静,李老娘便有些急了。 老李家向来子嗣艰难,李彦更是三代单传,不然当初李老爹也不会那么盼望大孙子,如今蒋氏生了个丫头片子之后就再没动静了,李老娘怎能不急。 “娘,您也别太担心了,阿彦和弟妹还年轻,孩子总会有的。”李青青劝着自家老娘,顺手还摸了摸自己已经微微隆起的小腹。 李老娘看了眼自家闺女那肚子,越发着急上火了,拍着大腿道:“你说我怎么能不着急,你看你嫁人六年,这肚子里都已经揣上老三了,她倒好,三年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我老人家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李老娘说着说着就开始嚎,显然就是想让在后屋做针线活的蒋氏听见。 李青青有些无奈,她知道自家老娘是个什么脾性,三天不闹腾,就浑身不舒坦,老爹还在的时候还能管管她,老爹走之后,她就完全释放天性了。 “要不……找个大夫来家给弟妹瞧瞧?”李青青受不了她娘老这么嚎,立即开口提议道。 “那得多少钱,咱们家又不宽裕,再说了,没病没灾的,请大夫也不吉利。”李老娘听说要花钱请大夫,立即变了脸,不满地说道。 李青青无语,自家老娘从年轻到现在一直这么抠门,不过也多亏了她的抠门,才能将他们姐弟好好养大,还给他们置办了不错的嫁妆和聘礼,让他们能风风光光地嫁人娶妻。 “我是这么打算的,要不去庙里请一尊送子观音回来,我听说镇东那个观音庙还挺灵验的,隔壁王嫂子家的媳妇儿就是这么怀上的。”李老娘心中早有了主意,就是想找闺女陪她一起去。 “娘,您看我现在有了身子,去庙里走动也不方便,您还是跟弟妹两个人去。” 李青青有些不愿意,自打怀上这胎之后,她的身子就懒得紧,要不是娘家住的近,她都懒得回来,更别说还要跑镇东那么远。 李老娘一听就不高兴了,拉下脸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跟她没话说,要她陪我去,还不得闷死我,你这胎坏的稳,多走动走动对你以后生产有好处。” 自家老娘都这么说了,李青青也没法子,只能应下。 李老娘正想跟闺女继续讨论去庙里的细节,一个四十多岁的婆子脚步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太太,亲家太太过来了。”那婆子与李老娘福了一礼,便开口说道。 李老娘闻言便皱了眉头,“这不年不节的,这时候过来做什么。” “娘,亲家太太难得上门,您这说的什么话。”抱怨了老娘一句,李青青便看向婆子说道吗,“林妈妈,快去把人请进来,顺便把大奶奶也请过来。” 林婆子应了声,便出去请人了。 李青青趁着这档口,赶紧抓紧时间叮嘱他娘。 “娘,一会儿人来了你客气点,弟妹她哥哥刚中了举人,如今门庭也算是起来了,你别还像以前那样爱搭不理的。” 李青青之所以会这样嘱咐,也是因为当初李家跟蒋家结亲的时候,蒋家的门第比李家低了许多,李家虽然现在只是小门小户,但往上数几代,还是有人在朝中做过官的,蒋家则是刚摆脱了赤贫,从乡下搬到镇里的泥腿子。 李老娘当初是万般不愿意结这门亲的,但自家儿子就是看上了人家的闺女,还做出一付非卿不娶的模样,李老娘拗不过他,最后也只能同意了,只是对这个亲家,一直不怎么看得上眼,两家来往走动的也十分有限。 “这不是才刚中了举人吗,有什么了不起的,阿良可是比他还早中举呢。”李老娘有些不乐意,她口中的阿良就是李青青的夫君,董良辰。 “娘!”李青青看她娘那拎不清的模样,恨铁不成钢。 “知道了!知道了!我客气点就是了。”李老娘撇撇嘴,算是应下了闺女的话。 林婆子很快就把人给领了进来。 蒋氏的母亲徐氏看着比李老娘年纪要大一些,不过五官清秀,身材也十分纤细玲珑,一看就知道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胚子。蒋氏也是因为长得像她娘,当年才会被李彦一眼相中。 “亲家太太,今日没有打招呼就直接上门,是我们失礼了。”徐氏面上带着笑,先给李老娘陪了不是。 “这是哪儿的话,咱们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您什么时候想过来就过来,我欢迎着呢。”李老娘记着刚才女儿说的话,态度十分热情。 “我也不怕亲家您笑话,是家中实在出了些事儿,我急着要与莺莺商量。”徐氏叹了口气,眉宇间含着忧色说道。 李老娘的八卦之心瞬间被点燃了,正准备细问,蒋氏已是带着李梅儿过来了。 蒋氏领着李梅儿给李老娘行了礼,李青青便先一步开口道:“弟妹,你快带亲家太太去你屋里说话,亲家太太有急事跟你商量呢。” 蒋氏疑惑地看了母亲一眼,便顺势应了下来,同自家母亲一起回了后院的厢房。 “莺莺啊,家里出大事儿了,你弟弟不知从哪里领回来一个孩子,把你爹都气病了,他这才刚订下的亲事,要是让女方知道了这事儿,还不得立马跟咱们退婚!”徐氏一进屋,连茶水都来不及喝,就拉着女儿哭诉起来。 在一旁乖巧吃着点心的李梅儿听到自家外祖母的话,心下便是一疑,前世自己好像没听过有这事儿啊,难道是时间太过久远,记忆错乱了? 第二章 听壁角的 “娘,您别着急,喝口茶慢慢说。”蒋氏将香片递到自家娘手里,语气不急不缓地说道。 徐氏这几日急的上火,嘴上都起了好几个燎泡,如今到了女儿这里,总算找到了倾诉对象,眼眶微红地继续道:“你弟弟那不孝子,死活不肯说孩子的来历,不过我看那孩子的模样,生的跟你弟弟一样好看,肯定是他在外头生的私生子,那孩子都跟梅儿一般大了,这是瞒了我们多久啊!” 蒋氏细细听着,好看的眉眼微微蹙了起来,她对自家弟弟还是十分了解的,不是那种会在外头乱搞的人,便十分冷静地帮她娘分析。 “娘,你说那孩子跟梅儿一般大,那今年应该也有三岁了,三年之前二弟才十七,正在县学里读书,准备考举人试,哪里有空闲在外面乱搞,而且弟弟的为人您和我都清楚,他不是那种人。” 徐氏拿帕子擦了擦眼角,才叹了口气道:“我自然也是不信我儿子是那等荒唐人,可现在事实就摆在眼前,孩子都领回来了,若那孩子不是你弟弟的骨血,他何必把人带回来,那不是冤大头吗。” 蒋氏听着也有些伤脑筋了,她娘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不过没见着人,她也不好下定论,便轻轻拍着徐氏的手宽慰道:“娘,您也别太着急了,我同您回去一趟,当面与二弟问问清楚。” 徐氏听女儿这般说,也总算是定了神,点点头道:“这样也好,你弟弟从小最听你的话,你亲自去问,说不定他能说清楚那孩子的来历。” 一旁的李梅儿一直都是安静旁听,这会儿听娘亲要回外祖母家,立即就来了精神,举着小手说道:“娘,我也要跟您一起去外婆家。” “你个鬼丫头,是不是又想去外祖母家疯玩了。”蒋氏嗔怪地看着女儿,语气中却满是宠溺。 徐氏最是心疼这个外孙女儿,此时已经将她抱到怀里,心肝肉地叫着,“自是要带咱们囡囡一起的,囡囡也好久没去外婆家了。” “娘,梅儿这病才刚好了几日,我怕她再出门会又着了风。” 蒋氏并不怎么想带小女儿出门,前几日女儿那一场大病,让她还有些心有余悸。 “这不都已经好全了吗,再说这天气也已经往热季里走了,没那么容易再着凉的,你爹和你弟弟都挺想囡囡的,要是见了囡囡,一定高兴的不行。”徐氏摸着李梅儿有些稀软的头发,笑着说道。 “娘,我已经没事了,我现在身体棒着呢。”李梅儿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也在一旁搭腔,她实在是很好奇外祖母口中舅舅的私生子,想亲眼去看看,毕竟上辈子可真没这么个人。 蒋氏其实也是想带着女儿一起回去的,可心中又顾忌着婆婆,脸上便有些为难。 “娘,若是带梅儿一起回去,那肯定便要住个几日再回来,我婆婆那里……” “怎么?你婆婆最近又给你脸色看了?”徐氏知道女儿与婆婆相处的不那么融洽,有些担忧地问道。 “那倒不是,娘您知道的,还是因为那事儿。”蒋氏的手轻轻摸上自己的小腹,叹了口气。 徐氏的神情瞬间也变得忧心忡忡,跟着一起叹息道:“你说也是奇怪,你跟女婿的身体明明都是好的,怎么这肚子就没动静了,也难怪亲家母着急,毕竟他们李家是三代单传。” “要不这样,这次你回去,我让福子去县城里给你请大夫,再仔细给你瞧瞧。”徐氏出了个主意,宽慰着女儿说道。 福子是蒋家幺儿蒋佑之的小名,现在正在县城里考童生试,要六月才能回家。 “算了,三弟现在正是考试的关键时刻,莫要让他为这种事情分心,孩子这事儿,还是要看缘分。” 比起孩子,蒋氏更关心自家弟弟的前程,微微摇头拒绝道。 徐氏无奈叹息,继续劝慰着女儿,“你婆婆人不坏,不过是刀子嘴,豆腐心,要是她对你说了什么难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 蒋氏微微一笑,点头道:“我晓得的,就婆婆从来没提过让相公纳小,我心中就十分感激她,平日里不管她说什么,我听过就算了。” “也是,你婆家一家都是正派人,要不是这样,当年我也不会同意让你嫁过来的。”徐氏神情稍稍安心,点头道。 母女两人正聊得起劲呢,眼尖的李梅儿忽然看到不远处的窗户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脑袋,立即指着那儿叫道:“娘,那里有人偷听!” 蒋氏和徐氏立即一起往窗户那儿看去,就看到那个影子受了惊吓似的,飞快一闪,不见了。 两人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徐氏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你这位婆婆啊……” 蒋氏也有些无语,但那是自家婆婆,她能说什么呢,只能无奈笑了笑。 李梅儿却有些气鼓鼓,觉得祖母这样太过分了,让人听壁角算是怎么回事,她刚才就是故意大声喊出来的,看她下次还敢不敢再让人过来偷听了! 偷听的正是李老娘屋里的小丫鬟船儿,她被李梅儿发现,吓得三魂去了气魄,一溜小跑地回了前院,等到了林婆子跟前,才捂着胸口抱怨道:“林妈妈,您以后可别再让我做这事儿了,我都快吓死了。” 林婆子看她这模样,赶紧追问道:“怎么,被那边发现了?” 船儿郁闷地点点头,“被小小姐发现了,还当众喊了出来,要不是我跑得快,恐怕要被大奶奶抓去责罚了。” “我不是说了让你小心着些吗,可有听到什么?”林婆子更关心船儿有没有偷听到东西,继续追问。 “听到是听到了。”船儿小声回道,把自己听到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林婆子。 林婆子得了第一手消息,赶紧跑去跟李老娘汇报了。 第三章 婆媳口角 “你说啥!蒋家那大儿真的从外头领回来一个私生子?”李老娘眼睛瞪得老大,八卦地咂咂嘴,一付听稀罕的模样。 “真的不能再真了,船儿亲耳听到的,绝对假不了。”林婆子压低声音说道。 一旁的李青青有些脑仁疼,看着自家老娘那模样,忍不住教训道:“娘,你怎么能让船儿去偷听弟妹他们说话呢,您让弟妹怎么看您这婆婆啊。” “我管她怎么看呢,不管怎样我都是她婆婆。”李老娘浑不在意地说道,随后又感慨起来,“我看亲家今天上门就不寻常,果然是有大事儿,蒋家大儿看着一派正经的模样,没想到也是个浑人,这还没成亲呢,就有了个私生子,同他定亲的周家也算是有脸有面的人家,这要是知道了这事儿,还不得闹翻天啊。” “娘,您可千万不能去外头乱说这事儿,咱们不过就是听了一耳朵,没根没据的,不能坏人名声。”李青青瞬间严肃了起来,叮嘱李老娘道。 “知道!知道!你当你老娘傻啊,这种事我自然不会出去乱说的。”李老娘摆摆手,她老人家虽然平时爱扯些闲话,可也不傻,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她还是知道的。 “大奶奶还说要跟着亲家太太回去劝蒋家大爷呢。”林婆子又在一旁说道。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是该回去看看。”李老娘点着头,难得通情达理地说道。 李青青听她娘这话,稍稍松了口气,又转了话锋问道:“娘,那送子观音的事儿……” 她实在是不想大老远的跑去镇东,心想着弟妹回了娘家,这求送子观音的事儿应该能缓一缓了。 “你陪我去就行了,只要咱们心诚,谁去求不一样,菩萨不会怪罪的。”李老娘大手一挥,做了决定。 李青青无语,心想着自家老娘这是巴不得弟妹不去,这是有多不待见弟妹啊。 蒋氏陪着徐氏出来与李老娘告辞的时候,时辰已近晌午。 李老娘看到她们,一点也没有偷听壁角被发现的尴尬,堪称脸皮极其厚。 她脸上带着假笑地客气道:“亲家母,你这难得来一趟,怎么这么快就走了?怎么也得留下来吃顿便饭再走啊。”心中却是巴不得徐氏赶紧走,好省下自家一顿饭。 蒋氏可太了解自家婆婆那抠门的性子了,面上带笑着帮徐氏回道:“母亲,娘今儿也是抽空过来的,家中还有许多事情等她料理,实在是没时间留下吃饭了。” “是啊,是啊,亲家母,下次,下次我一定尝尝您家厨娘的手艺。”徐氏也在一旁附和,她可不想让女儿在婆婆面前难做。 李老娘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真诚了几分,起身拉着徐氏的手说道:“那咱们就说定了,下次您可一定要留下吃饭。” 徐氏连连点头应了,又是一番寒暄过去,蒋氏便送了徐氏出门。 待蒋氏回转,李老娘便恢复了平日里严肃的面孔,端着架子与她说道:”你去厨房看看午饭准备好了没有,今儿你妹妹跟咱们一起吃,我特意叫厨房多加了道鲥鱼,给她补补身子。” 李老娘这人对媳妇刻薄,可对亲生女儿却是一万个好。 蒋氏低眉顺眼的应了,也不多说什么,就准备去厨房。 反倒是一旁的李青青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开口道:“大嫂,您快别忙了,这种小事让丫鬟过去一趟就行了,您留下来陪母亲说说话。” 这般说着,她又似想到了什么,接着说道,“把梅儿也叫出来,一会儿就开饭了。” 李梅儿被叫过来的时候,心里还有些不乐意,她其实并不想陪李老娘吃饭,就李老娘那抠门性子,平日里她多夹一块肉,都能被她念叨半天,长篇大论地说起她以前的日子有多艰难,逢年过节地才能吃上一顿肉。 可她家现在的光景明明还不错,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每顿都吃肉还是没问题的。 就因为李老娘老是这样,她小时候每次吃饭只敢挑些素菜吃,好在她娘每次饭后都给她开小灶,不然她肯定得营养不良。 “梅儿,快过来,让姑姑好好瞧瞧。”李青青很喜欢自己这个侄女儿,见人来了,就赶紧招呼道。 李梅儿对这个姑姑也挺有好感,十分乖巧地走了过去,甜甜地叫了一声“姑母”。 “这才一个多月不见,咱们家梅儿又长高了,姑姑听说你前阵子病了,现在都好全了吗?”李青青摸着李梅儿的脑袋,关切地问道。 “梅儿已经全都好了。”李梅儿奶声奶气地回着,尽量做出一付小孩儿的姿态,从醒来到现在一个多月,她已经习惯了以孩童姿态去面对所有人。 “小孩子家,生个病很正常,小时候多生病,长大了才能少生病。”李老娘在一旁不以为然地说着。 蒋氏听了这话,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了,平日里李老娘不管说她什么她都可以不在意,只是关系到李梅儿,她护犊子的情绪便上来了。 “母亲,话不能这么说,梅儿从小身体就好,这次忽然病了这么久,哪里是正常的事儿。”蒋氏皱着眉头说道。 李老娘被噎了一下,正想发火,李青青立马岔开话题道:“娘,我都饿了,赶紧开饭。”说话间还不停地给自家老娘使眼色。 李老娘这才没说什么,黑着一张脸让林婆子赶紧催厨房上菜。 李梅儿在一旁看她娘那气定神闲的模样,忍不住要对她竖大拇指。 她娘亲虽然性情柔顺,可从来都不是包子,只是平日里更多的是曲线救国,让她老爹去搞定她祖母,也好在她老爹比较给力,他娘的日子才算过得比较舒心。 午饭很快便上来了,因着今天李青青在,菜品比平日里丰盛了许多,荤菜除了那一道清蒸鲥鱼,还多了道酱猪蹄,猪蹄是从镇上有名的熟食铺子刘记买的,算是他们的招牌菜,李老娘平日里最好这一口,只是她向来抠门,除非逢年过节或是遇上了什么大喜事,不然可舍不得买。 第四章 神仙同我说的 李梅儿重生这一个多月,前半个月因为生病一直吃着清粥小菜,最近半个多月跟着抠门祖母一起吃饭,吃的最多的也就是素菜,她娘虽然会时不时给她开个小灶,但因为条件有限,也就是做些小点心,炖个汤什么的,这会儿看着桌上的酱猪蹄,她忍不住就咽了口口水。 也不知是不是李梅儿表现的太明显,坐在她对面的李青青立即夹了一大块猪蹄,放到她碗里说道:“梅儿饿了,快吃。” 李老娘一见李青青这举动,就心疼地抖了抖眉毛,心里骂着女儿这败家子。这刘记的酱肘子,一斤就得五十文大钱,她想着女儿怀孕了,得好好补补,才狠心让林婆子去买了两斤,她倒是大方,眨眼功夫就先给赔钱货夹了一块。 “青青啊,梅儿这病才刚好,不好吃这么油腻的东西的,你让她多吃些素菜,素菜吃了养胃。”李老娘连忙开口说道,以防败家女儿又给赔钱货夹猪蹄。 李梅儿一听这话就不高兴了,想着自己都已经吃了半个月素了,便忍不住开口道:“祖母,我的病早好了,大夫都说了要我多吃些肉食,倒是祖母您,您年纪大了要多吃些清淡的食物,猪蹄这种油腻的吃食,还是让孙女儿消受,您多吃些素菜,养胃!”说完就夹起碗中的猪蹄,大快朵颐起来。 李老娘被气了个倒仰,心想着这对母女真是生来克她的,一个两个都来气她老人家。 蒋氏有些讶异女儿会说这样的话,但很快她便心疼地摸了摸女儿的脑袋,又往她的碗里夹了一筷子鱼肉。 李老娘的心又痛了一下,她那两百文一条的鲥鱼啊! “娘,您愣着干什么啊,快吃菜啊,您不吃我可都给吃光啦。”李青青怕她娘忍不住会爆发,赶忙也夹了一块猪蹄到她碗里。 李老娘瞬间如醍醐灌顶,赶紧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好像再慢一分桌上的好菜就都要被蒋氏和李梅儿吃完了。顺便还不忘催促着李青青赶紧吃。 李梅儿对李老娘的抠门实在无语,心想着等她以后赚了钱,一定要每天买刘记的熟食,就和母亲两个人躲在屋里吃,馋死她祖母! 这一顿饭因着李老娘的战斗力,很快就结束了,她老人家一个人,就足足干了半盘子酱猪蹄,吃到最后,撑的都直打饱嗝。 李青青简直没眼看,她本想着吃了午饭就回去的,可看她老娘这模样,不得不陪着她在院子里溜达消食。 李梅儿这一餐也吃的挺满足,挺着小肚子跟着她娘回了房间。 关上房门,她便忍不住开口问道:“娘,您什么时候跟祖母说咱们回外祖母家的事儿?她今天上午让人来偷听,估计已经知道了呢。” “等你爹回来再说。”蒋氏温柔笑笑,似是并不打算亲自与李老娘说此事。 李梅儿的老爹李彦在李家的族学里当教书先生,平日里都是申时之后才会回来。 李梅儿中午都要睡一个时辰的午觉,通常是等她睡醒了,李彦就回来了。 今日也与往常一样,李梅儿睡眼惺忪的时候,李彦便回来了,手上还拿了三串糖葫芦。 “爹爹!”李梅儿兴奋地从床上跳下,径直扑到了李彦的怀里。 李彦十分稳当的接住自家闺女,单手将她抱起,在她脸上亲了亲,一脸宠溺地问道:“梅梅儿今天乖不乖啊,有没有听娘的话。” 李梅儿亲昵地将脑袋窝在李彦的颈窝里,笑容灿烂地回道:“梅儿每天都很听娘的话。” “我的梅梅儿最棒了,爹爹奖励你一串糖葫芦。”说着,李彦就将右手的糖葫芦递到了李梅儿的手上。 李梅儿舔了一口红果上金色的糖浆,和她记忆中的味道一模一样,甜的仿佛能沁到心里去。 “好了,梅儿快下来,你爹都累了一天了,让他休息一会儿。” 蒋氏拿着干净的热帕子走了过来,一脸无奈地看着父女两人。 李梅儿这才十分不舍地从李彦怀里下来,拿着糖葫芦坐到一边的小凳子上吃去了。 李彦接过帕子,擦了擦手脸,将帕子抵还给蒋氏,看着她问道:“我听说岳母今日过来了,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儿吗?” 蒋氏将帕子绞了放好,又从衣柜里拿出一件干净的常服,一边帮李彦换着衣服,一边回道:“是有些事儿,我一会儿慢慢同你说。” 李彦换好衣服,夫妻两人坐下来,蒋氏才将今日徐氏同她说的事同李彦一一说了。 李彦听后也是十分惊讶,“我看大舅子不是那等荒唐之人,他又刚刚中了举人,怎么做那等自毁长城的事。” “我也是这样想的。”蒋氏点点头表示赞同丈夫的观点,“所以我打算回娘家好好跟二弟聊一聊,我觉得这其中定有什么隐情。” “那你赶紧收拾东西,明天就回去,母亲那边我来说。”李彦轻轻握住蒋氏的手,十分体贴的说道。 两人夫妻这么多年,有些话不必挑明也都知道。 蒋氏点点头,不知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叹了口气,“要是我能给你生个儿子,你在母亲那边,也不会那么难做。” “孩子一定会有的,我们都这么年轻,不必着急。”李彦知晓蒋氏因为此事思虑极重,柔声宽慰。 “娘,小弟弟马上就要来了。”一直在一旁安静啃糖葫芦的李梅儿,忍不住开口道。 她知道娘亲再过不久就会怀上孩子,明年她的第一个弟弟就会出生了。 蒋氏听了她这话,眉宇间的愁绪稍稍散了,忍不住笑着问道:“你怎么知道?” “神仙同我说的。”李梅儿神秘兮兮地回道,配着小女孩儿的娇憨表情,很是可爱。 她相信这个世上一定有神仙,不然又怎么能让她重活一回呢。 李彦和蒋氏忍不住都笑了,夫妻两人只当是自家女儿的童言童语,笑过之后,也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第五章 回娘家 李老娘许是中午的时候吃多了,到了晚上也一直没什么胃口,便让厨下不用准备晚饭。 李彦和蒋氏便在自己房里简单吃了一些。 用过了晚饭,李彦去李老娘房里请安。李老娘见儿子过来了,很是高兴。 “娘,这是莺莺亲手做的山楂糕,健胃消食的,她知道您不舒服,让我一定给您送过来。”李彦把手中的点心盒子递给林婆子,笑着说道。 李老娘瞥了眼点心盒子,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心想着:要不是你媳妇儿和赔钱货跟我抢猪蹄,老娘也不至于吃撑。 “你岳母今儿过来了,这事儿你可知道了?”李老娘一边问着,顺手拿了块山楂糕吃,嫌弃归嫌弃,也一点不妨碍她吃,别说,这山楂糕酸酸甜甜的,还真挺开胃。 “莺莺同我说了,我也有件事正要跟母亲您说呢。”李彦见老娘心情还算不错,立马切入主题。 李老娘眼皮抬了抬,撇撇嘴说道:“是你媳妇儿要回娘家的事儿。” “原来娘您早就知道了,岳母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莺莺作为长姐,理当回去一趟的。” “不是我说,你那大舅子怎么能做出这种荒唐事儿。”李老娘语气不屑,“我本以为蒋家是正派人家,当初才同意你们的婚事,没想到,竟然也如此家风不正!” “娘,事情还未搞清楚,您别太早下定论,我看大舅子不是那样的人。”李彦赶紧为自己媳妇的娘家辩解。 “哼,你岳母都说了是私生子了,那还会有错,就是可怜了同他结亲的周家小姐,这还没过门呢,就要给人当后妈了。”李老娘这会儿倒是给周家小姐打抱不平起来。 李彦也不知该说什么了,只能尴尬地笑笑。 “行了,要去就去,记得早点回来就行,老是往娘家跑,啥时候我才能见着我大孙子啊。”李老娘不满地嘟囔着,三句不离孙子。 “梅儿也好久没回外祖母家了,我让莺莺带上她一起。”李彦赶紧附加条件。 李老娘本就不怎么待见李梅儿,摆摆手道:“去去,在家里也心烦,走了还能少吃我老人家几块肉。” 李彦完成了任务,喜滋滋地离开了。 李老娘却有些不高兴,和林婆子吐槽儿子。 “娶了媳妇儿忘了娘,心里眼里就只有她媳妇一个。” “大爷和大奶奶感情好,太太您不是才能早些抱上孙子吗。”林婆子在一旁开解。 “他们俩感情一直挺好,我也没见着我孙子啊,真是愁死我了!”李老娘一拍大腿,越发郁闷。 “水仙,让裘嫂子给我下碗鸡蛋面,一生气我就觉得肚子饿了。”李老娘对着身边的林婆子吩咐道。 林婆子看着已经被李老娘吃的一干二净的山楂糕,笑笑没说话,便下去让厨娘煮面了。 李梅儿在房间翘首以盼着她爹凯旋而归。看到她爹满脸笑容地回来,就知道祖母已经答应了,兴奋地在床上蹦了几下,催促蒋氏赶紧帮她收拾衣服。 “娘没说什么?”蒋氏了解自家婆婆的性子,觉得她肯定没少说闲话。 “没有,这回娘通情达理的很,一下就同意了。”李彦向来致力于平衡婆媳之间的关系,尽量在媳妇面前说老娘好话。 蒋氏知道夫君的心思,便也没多说什么,着手开始收拾起行李。 “你打算回去住几天?”李彦一边帮忙,一边问道。 “三天。”蒋氏早就做好了打算,难得回去一趟,住短了没意思,住长了婆婆那边肯定又有意见,三天正合适。 李彦点点头,有些不舍地说道:“唉,要是我不用去族学,倒是可以陪你们一起去岳母家住几日,我也好久没去岳母家了。” “以后有机会的。”蒋氏温柔笑道,心中却是想着,真要夫君陪她们母女一起回了娘家,李老娘还不得吵翻天了。 翌日早上天还没亮,李梅儿就被蒋氏从被窝里捞了出来,迷迷糊糊地穿好衣服,就被抱到了李老娘那里请安。 李老娘这会儿也刚起来,不知是不是怕她们母女留在她这儿吃早饭,随便交代几句早点回来,就打发她们走了。 蒋氏很高兴,用最快的速度上了租来的牛车,往娘家赶去。 蒋家离李家并不太远,走路也就两刻钟时间,如果是蒋氏一个人,她也就走着回去了,可李梅儿年岁小,走不了太远的路,再加上她带的东西也不少,索性就租了辆牛车。 牛车晃晃悠悠的,速度并不快,李梅儿坐在上头直打瞌睡,不过小睡一会儿,外祖母家就到了。 徐氏昨晚就知道女儿今天过来,这会儿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远远看见牛车,就和身边的婆子一起过去迎了。 “怎么带这么多东西过来啊。”徐氏一边从牛车上往下搬东西,一边埋怨着说道。 “都是我做的一些腌菜,爹不是喜欢吃吗,我想着拿些过来。”蒋氏将还没睡醒的女儿从牛车上抱下来,笑着解释道。 “你爹哪里吃的了这么多啊。”徐氏有些嗔怪地说道。 “吃不了您也可以吃,还有二弟和三弟,去县学的时候也可以带上一些,这东西经放,拿出来一切就是一盘菜。” 蒋氏厨艺不错,腌咸菜更是一把好手,吃过她腌菜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的。 “这一大早的过来,还没吃早饭,快进屋,我给你们下面吃。”徐氏从蒋氏手中接过李梅儿,喜气洋洋地说道。 “外婆,我要吃咸菜肉丝面,还要窝一个溏心蛋。”听到有吃的,李梅儿的瞌睡也醒了,在徐氏怀里甜甜地说道。 “好嘞,囡囡想吃什么外婆就给做什么,咱们再加一把小青菜好不好?”徐氏哄着李梅儿。 “可以不吃吗?”李梅儿神情纠结,她从小就不爱吃青菜,李氏怕她营养不够,就变着花样做给她吃,长大了以后稍稍好了一点,但这会儿她还是不想吃青菜。 “囡囡乖,咱们就吃一根好不好,外婆还买了糖糕,吃完青菜咱们就吃糖糕。” “好……”看在有糖糕吃的份上,李梅儿就勉强同意了。 第六章 争吵 李梅儿被徐氏抱着进了蒋家,刚跨过门槛,就看到她的大舅牵着一个同她年岁差不多的男孩缓缓走来。 那男孩儿穿着一身天蓝色的小袄,扎着两个冲天小辫,生的粉雕玉琢,像是从年画上走下来的娃娃。 而她大舅更是丰神俊朗,两人这样走来,就好像是一幅画一般好看。 “大舅!”李梅儿从徐氏怀里挣脱下来,便朝着蒋言之跑去,一把抱着她舅的大腿就不松开了。 “大舅我好想你啊。”李梅儿仰着脑袋,奶声奶气地对蒋言之撒娇,她从小就十分喜欢大舅,可惜大舅在她十岁的时候,就去了外地当官,算起来,她也有五六年没见过大舅了,这会儿见到,自然分外亲昵。 蒋言之弯下腰,将李梅儿抱起,爽朗地笑道:“大舅不是前些日子才去看过梅儿吗,梅儿这么快就想我了?” “都半个多月了,好久了呢。”李梅儿双手勾着蒋言之的脖子,摇头晃脑地撒娇。 “梅儿,快下来,别缠着你大舅。”蒋氏这时也走了过来,有些无奈地说道。 “姐,梅梅儿喜欢我,你不会吃醋了。”蒋言之看着蒋氏,促狭地说道。 蒋氏笑着啐了他一口,“都是快成亲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说话间,她还不动声色地打量了几眼蒋言之身旁的小男孩儿。 那男孩儿一直很安静,被蒋言之牵着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有些好奇地打量了蒋氏和李梅儿几眼。 “大舅,他是谁啊?”李梅儿仗着自己童言无忌,直接就问了出来。 蒋言之迟疑了一下,才回道:“他叫蒋山青,比梅梅儿你大几个月,你可以叫他山青哥哥。” “山青哥哥,你好啊,我叫李梅儿,我们一起玩儿好吗?”李梅儿从蒋言之身上下来,就走到蒋山青面前问道。 蒋山青也看着李梅儿,没有说话,他似乎是在打量着李梅儿,那双眼睛通透明澈,一点都不像一个孩子。 因为蒋山青的不回应,场面瞬间有些尴尬,还好徐氏此时开了口,“都别站在门口了,先进屋里吃饭。” 蒋氏这才拉着李梅儿往内堂走,李梅儿忍不住又回头看了蒋山青一眼,见他还在看着自己,她瞬间觉得自己好像被看透了,有些心慌地收回了视线。 外公蒋忠恒早就在内堂等着他们了,见人来了,也是很高兴,一家人上桌一起吃了早饭,谁也没有提蒋山青的事情。 吃完了饭,徐氏笑容有些勉强地看向蒋山青,“山青,你领着妹妹去院子里玩一会儿。” 蒋山青依旧没说话,领着李梅儿就出了正堂。 两个孩子离开之后,正堂里的气氛瞬间就凝重了起来。 “顺子,今儿你大姐也过来了,你跟爹娘说实话,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蒋忠恒先开了口,看向蒋言之,神情严肃地问道。 蒋言之微微皱了眉头,似乎并不想提此事,到哪他也知道不可能一直含混下去,只能无奈回道:“爹,娘,你们就别问了,就把山青当成咱们家孩子养着不成吗?” “不成!”蒋忠恒的手重重拍了下椅背,“这名不正言不顺的,你要我们怎么养,你忘了你还没成亲吗?养着这么个来路不明的孩子,你要怎么跟你以后的媳妇儿解释!?” 蒋言之低垂着眼,神情有些倔强地说道:“大不了这婚我不结了。” “胡闹!”蒋忠恒显然被气的不清,一张脸涨红着,剧烈咳嗽起来。 “老头子!”徐氏赶紧起身,帮蒋忠恒顺着气,情绪亦有些激动地看向蒋言之,“顺子,你怎能这般糊涂,难道为了那个孩子,你连爹娘前途都不要了!” “娘,我不是……哎!我也有自己的苦衷!”蒋言之站起身,神情纠结地说道。 “爹,娘,让我跟二弟单独聊聊。”蒋氏此刻的情绪算是屋中最稳定的了,看向二老说道。 徐氏也指望着女儿能好好劝劝儿子,便点点头道:“我带你爹进去休息一会儿,你好好劝劝你弟弟。” 蒋忠恒夫妇离开之后,蒋氏便看向蒋言之,问道:“我也不问其他的,就问这孩子是不是你的骨血?” 蒋言之犹豫了一下,终于摇了摇头。 蒋氏心中松了口气,神情缓和了许多,又问道:“那你是铁了心要养这个孩子了?” 蒋言之点了点头,总算是说了实话,“大姐,这孩子的娘临终前将这孩子托付给我,我答应了要好好照顾他,决不能食言。” 蒋氏心中一动,已经有了些许猜测,她点点头继续说道:“答应了别人的事自然要做到,可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就你现在的情况,能不能好好地将那孩子养大?” 蒋言之语塞,就他如今的处境,确实不怎么适合养孩子。 “你一个大男儿,又不会照顾孩子,还不是要娘帮你养,可你也知道,爹娘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是太好,再照顾一个那么小的孩子,说不准会让他们累出病来。”蒋氏依旧语气温柔地说着,却是直指问题中心。 蒋言之被她说的羞愧难当,呐呐开口,“要不然就再请个婆子,照顾山青……” “家里头要供你和三弟读书,本来就过得十分拘谨,哪里还有闲钱再请一个婆子。”蒋氏继续攻心。 “山青的娘给他留了钱呢,足足有一百两……”提到钱,蒋言之的底气又足了一些了一些。 蒋氏微微有些惊讶,没想到蒋山青的亲娘给他留了这么大一笔钱,不过她面上并没有显出来,依旧是语重心长道:“你看着一百两好像是挺多,但这可是她娘留给山青的压箱底钱,山青以后要不要读书?你也是读书人,知道读书多费钱,你想想你从开蒙到考上举人花了家里多少钱,你还会觉得一百两多吗?” 蒋言之不吭声了,半晌之后,才闷声问道:“姐,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蒋氏的语气又恢复了平静温柔,“你先别着急,我跟爹娘再商量商量,总能想到办法的。” 第七章 你也是重生的 蒋家后院,李梅儿与蒋山青正坐在天井之中,自从两人到了这里之后,蒋山青就一直没有说话。 李梅儿有些不高兴,撇撇嘴,语气有些不客气地问道:“你是哑巴吗?” 蒋山青瞥了她一眼,神情有些不屑,“屁大点丫头,我就是不想搭理你。” 李梅儿要是真的三岁小丫头,就该被蒋山青这态度弄哭了,可她好歹也算心智成熟,并没有生气,只是站起身,叉着腰对蒋山青说道:“你说我屁大点,也不看看自己有多大,你长得还没我高呢!” 这话似乎戳到了蒋山青的痛点,那张白皙的小脸瞬间涨红,低声不知嘟囔了一句什么,就转过身不再搭理李梅儿了。 李梅儿觉得眼前这小子还挺有趣,明明那么小一只,却老是做出大人的模样,难不成,她跟自己一样? 李梅儿心下越发好奇,忍不住又走到他面前,试探着问道:“蒋山青,你记得以前的事吗?” 蒋山青的神情瞬间变得有些古怪,看着李梅儿的眼神也变得认真起来,犹豫着回道:“你问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上一辈子的事儿。”李梅儿说的很直白,也不怕他怀疑,他要是跟自己一样,那一定能听懂自己的话,若不是重生的,一个三岁小孩儿也弄不懂她说的什么。 蒋山青的眼睛忽然亮的吓人,他盯着李梅儿看了许久,才缓缓开口说了一句话。 “howareyou?” 李梅儿有些迷糊,“啥?” “howareyou?”蒋山青又提高声音重复了一句。 李梅儿依旧没听懂,伸出白嫩嫩的小手摸了摸蒋山青的额头,担忧地说道:“怎么开始说胡话了,你不是发烧了?” 蒋山青眼中的光又是一寸一寸地暗了下去,躲开李梅儿的手,兴致缺缺地低语道:“果然是我想多了,再这种地方怎么可能遇见老乡呢……” 蒋山青的声音虽然小,李梅儿还是听见了,她越发觉得对方不是个小孩子,但好像又跟她有些不一样,便换了种方式问道:“你死的时候几岁了?” 蒋山青听到李梅儿这话,忽然好似想到了什么,看向她的眼神顿时又充满了探寻,轻笑一声问道:“重生的?” 李梅儿一听他这话,就高兴了起来,“你也是吗?你也是被神仙救了,回到了小时候。” “呵,天真的丫头,这世上哪里有什么神仙……”蒋山青忍不住嗤笑了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 李梅儿不高兴了,气鼓鼓地道:“你说没有神仙,那你告诉我,我是怎么活过来的?” 蒋山青好像是被李梅儿问住了,张了张嘴,半晌没答出话来,终是叹了口气,幽幽道:“我要是能知道,我现在也不会在这儿了……” 李梅儿看他那张圆乎乎的小脸做出一付惆怅的模样,忍不住又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既来之,则安之,其实这也不算坏事,人生能从头来过,这是多少人都想不到的好事儿啊。” “我跟你不一样,说了你也不明白。”蒋山青眼都没抬,语气越发怅然。 李梅儿不知道他们哪里不一样,但她也没继续纠结这个问题,换了一个她另外十分想知道的问题。 “你真是我大舅的私生子?” “你觉得我们俩像吗?”蒋山青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李梅儿。 李梅儿却是认真点了点头,“挺像的,一样都好看。” 蒋山青又被噎了个半死,觉得没法跟这个丫头片子再继续聊下去了。 “那么说不是喽。”李梅儿当然听懂了蒋山青的话外之意,只是纯粹想呛他一下。 蒋山青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我娘临死之前把我托付给了你舅舅,他们俩好像是青梅竹马,反正你舅舅对我娘挺好的,我本来还以为他能成我继父呢,可惜啊,我娘命太苦,年纪轻轻就没了……” 蒋山青的语气十分感慨唏嘘,却并没有太多悲伤,李梅儿本来听他的身世这么可怜,还想安慰安慰他,可看他这模样,就觉得没必要了。 他更加惊奇自己的大舅居然还有个青梅竹马,上辈子她有记忆以来,大舅就已经跟舅妈成亲了,两个人虽然算不上如胶似漆,但也相敬如宾,没想到她大舅还有这样一段往事呢。 “那你亲爹呢?”李梅儿没听蒋山青提起他爹,又问道。 “好像死了,我娘也没说,一直对外称自己是寡妇。”蒋山青平静回道。 听蒋山青说他爹死了,李梅儿也不好再问下去了,只是她始终很疑惑,自己上一辈子真没听过蒋山青这号人,怎么这辈子突然就冒出来了呢。 “你上辈子是什么时候死的?”李梅儿还是忍不住好奇又问了一遍。 “我跟你不一样,我可没重生。”蒋山青被问的有些烦了,直接挑明了说道。 “你骗人,你不是重生的你怎么知道我是重生的。”李梅儿完全不相信他的话。 “呵呵,这世上你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蒋山青又开始嘲讽李梅儿。 李梅儿气坏了,转过身子决定不理这讨厌鬼了,真是白瞎了这好模样,性格坏透了。 李梅儿不理他,蒋山青却反倒凑了过来,主动问道:“诶,你就这么把你的秘密告诉我,就不怕我到处去说啊?” 李梅儿本不想搭理他,可最终还是没忍住,扬着小脑袋回道:“我才不怕呢,你一个奶娃娃,谁会把你的话当真啊,只当你说着玩儿呢。” “你这丫头,看来也不是太笨吗。”蒋山青咂咂嘴,又是一付惆怅的样子,他现在这年龄,确实不会有人信他说的话,所以他平日里一直都很少说话,不是不想说,是说多了反而惹人怀疑,这古代可是迷信的很,万一说错什么话,被人当妖邪烧死可就不值当了。 “你这丫头虽然聒噪,但也难得是一个能陪我说话的人,谢谢你今天陪我聊天了。”蒋山青语气难得柔和了起来,冲着李梅儿微笑了一下。 李梅儿被他这么一说,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摆摆手道:“这有什么好谢的,你以后要是想找人说话,尽管来找我就是。” 第八章 寄养 厢房之中,蒋氏正与蒋忠恒二老面对面坐着。 “娘,就按我说的办。”蒋氏语气平静地说道。 徐氏神情犹豫,“这样……顺子能同意吗,还有你婆婆那里……” “二弟那里我会说服他,至于我婆婆,您也知道她是怎样的人,只要把钱给够了,她不会有意见的。”蒋氏打消了徐氏的疑虑。 “就按女儿说的做!”徐氏还在犹豫,蒋忠恒已是拍板决定了,“顺子和周家姑娘年前就要成婚,这孩子不能再继续留在咱家了,不然时间一长,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就该起来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得赶紧把人送走。” “好……”徐氏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也是点了点头应允了,其实她内心里头还是十分喜欢蒋山青的,那样玉雪可爱的娃娃,可惜生的不是时候。 “那给你婆婆的银两……”徐氏盘算着要给李老娘多少钱,才能让她心甘情愿地帮着养孩子。 “银两这块您不用担心,二弟说孩子的娘给他留了一百两,应该足够他到成年的吃穿用度了。” “一百两,这么多!”二老同时惊讶出声,蒋言之并没有跟他们提过这笔银子,所以他们反应才会这么大。 “当然不是全给我婆婆,分出五十两给她就足够了,一个小孩子,吃用能有多少,另外五十两我帮他收着,以后不管是他想读书,还是学手艺,做生意,都从这笔钱里头出。”蒋氏早就做好了打算,缓缓说道。 徐氏和蒋忠恒也觉得这是目前最好的安排了,便都点了点头。 徐氏有些心疼地握住了蒋氏的手,“最后还是要麻烦你,我替顺子和孩子谢谢你了。” “娘,顺子是我弟弟,我这做大姐的自然要帮他,您和父亲莫要太担心了,好好准备他的婚事,咱们家以后能不能更好,就全看二弟了。” 蒋氏知道只有娘家好了,自己在婆婆面前才能有底气,所以她对帮弟弟,是不遗余力的。 蒋氏看时辰已经快到午时,便起身说道:“时辰不早了,我去叫两个孩子回来吃午饭。” 蒋氏刚走到院子口,就看到李梅儿和蒋山青一前一后地过来了,李梅儿手中拿了个草叶编成的小蚂蚱,兴高采烈地跑在前头,蒋山青则是没什么表情地跟在后面。 “娘,您看,这是山青哥哥给我编的草蚂蚱。”李梅儿跑的小脸通红,举着手中的小蚂蚱跟蒋氏炫耀。 蒋氏蹲下身,拿出帕子擦了擦女儿脸上的汗,才出声夸赞道:“真好看!梅儿有没有谢谢山青哥哥?” 李梅儿回头看了蒋山青一眼,才咯咯笑道:“这是山青哥哥送给我的谢礼,我不用说谢谢。” 蒋氏闻言有些疑惑,看了眼依旧板着小脸的蒋山青,好奇问道:“那山青哥哥为什么要送梅儿谢礼呢,梅儿帮了山青哥哥什么?” “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不能告诉别人。”李梅儿神秘兮兮地回道。 蒋氏笑了笑,也没当回事,只当是两个孩子之间的游戏,起身牵起李梅儿的手,又去拉了一旁的蒋山青。 “好了,你们该洗手吃午饭了,娘带你们去洗洗脸,洗洗手。” 蒋氏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厢房,家里的帮工秦嫂子拎了热水进来,蒋氏将热水倒在脸盆里,绞帕子帮两个孩子洗脸。 李梅儿还是像往常一样,让蒋氏帮她洗脸擦手,等轮到蒋山青的时候,他却是主动开口道:“姑姑,我自己来。” 蒋氏却只是温柔地笑笑,说道:“山青你还小,自己洗不干净,还是姑姑帮你。” 蒋山青却执拗地摇摇头道:“姑姑,我平时都是自己洗的,我自己可以洗干净。” 蒋氏看他坚持的模样,便也随他了,将绞好的帕子递给他。 蒋山青认真地洗了脸,又用香胰子洗了手,当真是比大人还仔细。 蒋氏不经对蒋山青又多了几分怜惜,这孩子一定是从小吃多了苦,才会这般懂事能干。 “娘,我以后也要自己洗。”李梅儿看蒋山青的举动,心中有些羞愧,这些日子一直装懵懂孩童,她都快忘记自己已经是个快及笄的大姑娘了,以后洗脸穿衣服这种小事,还是自己做的好。 蒋氏笑着看向李梅儿,夸赞道:“我们家梅梅儿也长大了,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了,那娘以后可轻松了。” 李梅儿红着脸,偷觑了蒋山青一眼,看他视线看着外头,好似在神游,不禁有些气馁。 午饭比早饭丰盛了许多,不仅有徐氏亲自炖的鸡汤,还有东坡肉和糖醋鱼。 蒋家厨子的手艺比李家的还要好一些,李梅儿吃的满嘴流油,十分满足。 徐氏一直不停地给李梅儿夹菜,生怕她吃不饱,嘴上更是一直念叨着:我们梅梅儿都瘦了,要多吃些肉补补。 她可是知道李老娘那老抠性子,自家女儿和孙女儿平日里定是缺嘴的紧,好不容易回一趟娘家,还不得吃个够。 李梅儿吃了个七八分饱,才有心思分心看其他,这才发现,一旁的蒋山青竟是没吃多少东西,自己碗里的骨头渣子,有他的两倍还多。 “你怎么不吃肉啊,那红烧肉多好吃。”李梅儿小声与蒋山青问道。 蒋山青瞥了她一眼,慢悠悠回道:“没胃口。” 他可看不上面前的这些菜,吃过那么多珍馐美味的他,哪里还吃得惯这种粗糙的菜肴。 “小孩子挑食可不好,以后会长不高的!”说着她就夹了一块肥腻腻的红烧肉到蒋山青碗里。 蒋山青看着碗里那块七分肥的红烧肉,脸都绿了。当真是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梅梅儿,你不用给山青夹菜,他不爱吃肉的。” 蒋言之看到皱着一张脸的蒋山青,忍不住就笑了。 顺便将他碗里的那块五花肉夹到了自己碗里。 蒋山青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心想着,义父真乃我救命恩人。 第九章 归家 李梅儿在外婆家住了三天,这三天当真是吃的好,玩的好,一张小脸肉眼可见的圆润了许多,她幸福的都不想回家了,真想赖在外婆家一直住下去。 可惜不管她多想留下来,她还是要回自己家的。 最后一天吃过了晚饭,李梅儿和蒋山青一起坐在院子的台阶上看天空。 相处了这两日,她和蒋山青也算是混熟了,许多不敢在母亲面前说的话,都愿意跟他说。 “你说我要是能一直住在这里该多好啊,有好吃的好玩的,外公外婆又疼我,母亲也不必每天待在房里做绣活。”李梅儿长叹一口气,小脸上难得有了一抹忧伤。 “那你就不想你爹?”蒋山青漫不经心地问道。 “想啊……”李梅儿有些纠结,她自然也是很喜欢她爹的,可是一想到祖母,就又是十分委屈,只要她祖母稍微对她好一点,她也不必那么纠结了。 “人生在世,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你虽然有个不喜欢你的祖母,可你爹娘都很疼你,再说了,其实你祖母也不算太坏,最起码没有虐待你。” 蒋山青过来人一般的说着,他见过太多过得凄惨的人,相比之下,李梅儿当真是十分幸福了。 李梅儿想到了蒋山青的身世,对比他,自己父母双全,确实是很幸福了,她便反过来安慰他,“你也别太难过,我大舅,外公外婆都是很好的人,他们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 “你哪只眼睛看出我难过了。”蒋山青十分无语地看着李梅儿。这小丫头到底脑补了些什么? “哎呀,你就别逞强了,我知道你心里其实很羡慕我有爹娘疼,没关系的,我不会笑话你。”李梅儿拍了拍蒋山青的肩膀说道。 蒋山青懒得搭理她,他爹娘还好好活着好吗,自己一点都不羡慕这死丫头! “明天我就要回家了,我会想你的,你会想我吗?”李梅儿还有些不舍得自己这个新认识的小伙伴。 “不会,再见!”蒋山青无情拒绝。 李梅儿有些委屈,“那你再给我编几个小动物呗,我下次给你带我最喜欢的糖葫芦。” 蒋山青看小丫头委委屈屈的模样,还是没有狠下心来,又给她编了几个小玩意儿,塞到她怀里说道:“糖葫芦就算了,你别再烦我就行了,咱们不是一路人。” 李梅儿眨巴眨巴眼,将东西都装进自己的小口袋里,站起身说道:“行,那咱们就此别过,有缘再见。” 蒋山青看着李梅儿一蹦一跳离开的背影,觉得自己好像被她套路了,这丫头不会就是想从他这儿再蹭些玩具,呵,黑心的丫头,他果然没看错! “山青。”蒋山青站起身,正准备回屋,就看到蒋言之在不远处叫他。 “义父。”蒋山青走到了他身边。 蒋言之蹲下身子,摸了摸蒋山青的脑袋,温柔地说道:“我不是说过了吗,在家里你可以叫我爹爹。” “祖母他们不喜欢。”蒋山青闷闷说道,他心中其实也有些抵触叫蒋言之爹,毕竟他现代的老爸可还在呢。 蒋言之轻叹口气,没再继续纠结称呼的问题。 “你觉得你姑姑怎么样?”蒋言之忽然问道。 “姑姑很好。”蒋山青回道,他迟疑了一下,又加了一句,“表妹也很可爱。” 蒋言之闻言忍不住笑了,又问道:“那让你去姑姑家住一段时日,你可愿意?” 蒋山青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但很快就点头道:“义父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蒋言之看他这般懂事的模样,忍不住又叹息了一声,柔声说道:“你要是住不习惯,随时可以告诉你姑姑,我会去接你回来。” 蒋山青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其实他是无所谓住哪里的,反正都是寄人篱下,去姑姑家也好过在这里拖累他义父的婚事。 “你母亲临终将你托付给我,可惜我没有照顾好你。”蒋言之语气有些悲伤地说道。 “义父,您千万不要自责,我现在过得很好,我和母亲都很感激你。” 蒋山青觉得蒋言之没必要自责,就算换做他自己,也没可能比蒋言之做的更好了,为了一个毫无关系的孩子,连名声都不要,还可能搭上自己的婚事和前途。 蒋言之又是摸了摸蒋山青的头,感慨道:“有时候我真觉得你不像是一个三岁的孩子,你太懂事了,你娘将你教的很好,我多希望,你真是我的儿子。” 蒋山青没说话,心想自己还是没法装成一个小孩儿啊,要不是蒋言之跟自己不熟悉,肯定看出破绽,所以说李梅儿那丫头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变成了孩童依然是浑然天成,这种缺心眼的天赋,真是学不来。 李梅儿回了房间,就又开始跟蒋氏炫耀起自己收获的那些小玩具。 蒋氏看她那高兴劲儿,就试探着问道:“你喜欢山青哥哥吗?” 李梅儿努努嘴,“我才不喜欢他呢,他都说不想我。”小姑娘还是十分记仇的。 蒋氏闻言乐了,“可能山青哥哥是害羞,不好意思说想你呢。” “才不是呢!他才不会害羞!”李梅儿嘟囔着,那家伙冷酷无情的很,说不准死的时候已经七老八十了,每天板着个脸,像学堂里的老学究。 “我还以为你们关系很好呢,正打算把山青接到家里去住一段时日。”蒋氏笑看着女儿,缓缓说道。 李梅儿闻言一愣,心中竟是有些小喜悦,又有些不相信地问道:“娘,您说的真的?” “梅梅儿若是不喜欢,那就算了。”蒋氏故意地打趣李梅儿。 “也没有不喜欢……”李梅儿连忙开口,“其实山青哥哥也挺可怜的,我们可以帮帮他。” 蒋氏看李梅儿认真的表情,忍不住将她抱在怀里,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我们梅梅儿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李梅儿却是开始有些走神,想着蒋山青要跟他们一起回家,忽然就没那么排斥回家了。 第十章 李老娘的态度 翌日一大早,蒋氏就带着一大堆东西上了牛车,蒋家众人都去了大门口送她,徐氏更是拉着李梅儿的手万般不舍,下次女儿外孙女再回来,可就要等到过年了。 “路上小心着些,到家了记得让人回来报信。”徐氏眼眶微红地说道。 “知道了,爹娘,你们都回去,早上寒气重,别着凉了。”蒋氏抱着李梅儿,眼眶亦有些发红。 “山青,去了姑姑家要听话,好好吃饭,别总挑食。”徐氏又看向了坐在李梅儿身边的蒋山青,面上神情复杂。 “外婆您放心,我会照顾山青哥哥的,每天也会盯着他吃饭。”蒋山青还没开口呢,李梅儿便抢先一步说道。 众人闻言都有些哭笑不得。 蒋氏看着徐氏和蒋言之,宽慰道:“娘,二弟,你们放心把,我会照顾好山青的。” “有姐姐在,我自然是放心你的。”蒋言之点头,又看向蒋山青说道,“山青,义父有空就会去看你。” 蒋山青点点头,没说话,不知为何,情绪有些低落。 牛车终于缓缓驶离,李梅儿在蒋氏怀里,拼命朝着蒋家众人挥手,等到完全看不见他们了,才幽幽叹了口气。 “小孩子家家的,叹什么气。”蒋氏捏了一下她的脸,无奈说道。 “我舍不得外婆她们。”李梅儿很忧伤。 “又不是以后见不到了。”蒋氏也舍不得爹娘,但做女儿的就是这样,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总不能时常陪在爹娘身边。 “可还要好久呢。”李梅儿继续惆怅。 这一惆怅就惆怅了一路,直到回了家,她的情绪还没调整过来。 牛车在李家门口停下,李梅儿被蒋氏抱下了车,她转头便看向还在车上的蒋山青,“山青哥哥,我拉你下来。” 蒋山青看了眼还没有车轮子高的李梅儿,决定无视她。 “梅儿,别胡闹。”蒋氏嗔怪了一句,就接着去把蒋山青抱了下来。 蒋山青心中有些羞耻,除了他娘外,他已经好久没被女人这样抱过了,可谁叫他现在只是个毛孩子呢,只能默默受着。 蒋氏一手一个,牵着两个孩子进了家门。 林婆子最先听到动静,出来看到她们,十分惊喜地说道:“大奶奶这么早就回来啦!怎么没让人提前回来报个信儿。” “我们回来的早,怕扰了母亲休息,母亲她可起来了?”蒋氏笑着问道。 “太太刚起来,我正准备给她去送热水呢。”林婆子回道。 “那我一会儿再过去给母亲请安。”蒋氏笑道,心中盘算着一会儿该怎么跟李老娘说蒋山青的事儿。 “呦,这孩子可生的真好,是大奶奶您娘家的亲戚?”林婆子早就注意到了蒋氏身边的蒋山青,只是这会儿才开口问。 蒋氏微微笑了笑,只含糊回道:“是我娘家一个远房亲戚的孩子。” 林婆子了然地“哦”了一声,也没继续问,就匆匆去了厨房。 蒋氏看她匆忙离开的背影,想着她定会去婆婆面前说些什么,这样也好,让婆婆先有个心里准备。 果然如蒋氏所料,林婆子连厨房都没进,绕了个圈又回了李老娘的卧房,火急火燎地就冲到李老娘面前。 “太太,出大事儿了,大奶奶把她娘家那个私生子给领回家了!” 李老娘这会儿还坐在榻上,听着林婆子的话,鞋都没顾上穿,就站起来问道:“啥!?你说她把谁领回来了?” “私生子!就是大舅爷在外头生的那个孩子。”林婆子又解释了一遍,生怕李老娘没听明白。 “她把人接回家做什么?”李老娘不解都嘟囔,但她很快又想到了什么,一拍大腿道,“不会是想把人养在咱们家!” “我看八成就是的!”林婆子也笃定地说,“行李什么的都带来了,那架势就是要在咱家长住的。” “不行!我可不能让她乱来,咱们家清清白白的人家,怎么能帮人养私生子呢。”李老娘说着话就要出门去找蒋氏。 “太太,您别着急。”林婆子却是连忙上前拉住李老娘。 “我刚才问大奶奶那孩子的身份,她只说是远房亲戚家的孩子,您现在这么贸贸然过去问她,她要是不承认,咱们也没话说,倒不如等大奶奶自己过来,家里多了个孩子,她总要同您知会一声的。” 李老娘听着也是这个理,便点点头道:“好,那咱们就等着她,我倒要看她怎么跟我怎么解释!” 李老娘这边等着蒋氏上门,蒋氏则是已经带着两个孩子回了自己的房间。 李彦这会儿也刚起来,正在洗漱,看到蒋氏他们回来,自是惊喜不已。 “怎么这么早就回了,我还以为你会在岳母家吃了午饭再回来呢。”李彦上前接过蒋氏手中的行礼,牵着她的手,十分亲昵地说道。 蒋氏挣了挣被他握住的手,有些不好意思,嗔了他一眼,“孩子们还在呢!” 李彦讪讪笑了笑,松开蒋氏的手,就蹲下身去抱李梅儿。 李梅儿甜甜笑着,指着蒋氏身边的蒋山青说道:“爹,这是山青哥哥,以后就在咱们家住了。” 李彦刚才满眼都是妻子女儿,这才看见妻子身边的小人,狐疑地看向了蒋氏。 “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儿呢。”蒋氏微笑着,顺手将李梅儿从李彦身上扒下来,对着两个孩子说道,“你们先去里屋休息一会儿,等会儿娘带你们去祖母那里请安。” 李梅儿知道爹娘要单独说话,乖巧地点点头,拉着蒋山青就进了里屋。 “山青哥哥,你说要是祖母不同意你留下来怎么办呢?”李梅儿有些担忧地问道。 “不同意就不同意呗,反正在哪儿都一样。”蒋山青无所谓地回道。 李梅儿又摇摇头,十分笃定地说道:“娘亲一定有办法的,她对付祖母最有法子了!” 第十一章 菩萨保佑 蒋氏将自己的打算都跟李彦说了,神情颇有些歉疚,“没提前跟你商量就做了决定,对不起。” “这有什么对不起的,又不是什么大事儿,不过多养一个孩子,咱家也不是养不起,正好跟梅梅儿做个伴。”李彦本身性子豁达,又极疼老婆,自然不会为这种小事责怪妻子。 “那婆婆那边……”蒋氏早就猜到自家相公的反应,心中担心的也只有李老娘那边。 “我同你一起去说,你别担心。”都不需要蒋氏开口,李彦便主动说道。 蒋氏点点头,有嘱咐道:“一会儿母亲要是骂我,你可千万别替我说话,今儿这事儿本就是我做的不妥当,若母亲怪罪,我自当受着。” “娘说话向来都是有口无心的,你也别太放在心上。”李彦怕妻子心里委屈,提前安慰道。 “我晓得的,我嫁到你家这么多年,难道还不知道母亲的性子吗。”蒋氏笑着应道。 夫妻两人说完了私房话,便领着两个孩子去李老娘那里请安。 李老娘早就等着他们了,见他们过来,目光一下子就定在蒋氏身边的蒋山青身上。 蒋氏给李老娘请了安,人还没坐下呢,李老娘便开口了。 “这怎么多了个孩子啊,是你娘家那边的亲戚?” “娘,这是我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孩子,父母早早就没了,我看他可怜,就想着接过来同梅梅儿做个伴。”蒋氏恭敬地回道。 “梅儿她娘,不是我说你,你这善心也不能随便乱发,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咱家虽说还算殷实,可平日里花费也不少,加之你相公还在读书,以后还要继续考科举的,那需要花的银钱就更不知多少了,你这么随随便便领回一个孩子,咱们哪里有余钱养活他。”李老娘早就准备好了说辞,直接发难。 “娘,不就是多个人多双筷子的事儿吗,咱家不至于连个孩子都养不起。”李彦忍不住在一旁说道。 “你一个男人懂什么!”李老娘低声斥道,”这是多一双筷子的事儿吗,吃穿用度哪样不需要银子,孩子这么小,就是做衣服每年也要花掉不少银子,而且也不是只要养活就行的,既然养了人家,就要对人家负责,将来不管是读书,还是学手艺,总要让孩子有一样能养活自己的本事。” 李老娘这人虽然抠门了点,但眼界还是有的,她不想留下蒋山青不单单是因为他是蒋言之的私生子,还因为她觉得自家的条件,不适合再养这么一个孩子。 李彦还想再说什么,蒋氏却先开口了,“娘说的有道理,养好一个孩子多费银子我也是知道的,这事儿我过后单独跟您说,我现在跟您保证,养这孩子的银两,不需要咱家出一个铜子。” 李老娘闻言有些惊讶,心中猜测着,难道亲家大舅已经将给这孩子的财产都准备好了,可蒋家也不是那么有钱的人啊,比她家都差了一点,真能拿出那么多银子来养这孩子。 李老娘瞬间又打起了算盘。不用她家出银子,还能白得一个举人老爷的人情,这生意不亏啊,而且说不准蒋言之以后还能在往上走一走,他儿子在自家养大,他看在儿子的份上,也不能亏待了她李家人啊。 “你们让我再想想。”李老娘心里虽然已经倾向留下蒋山青,但面上还是没做表态,她心中对蒋氏没同她商量一下,就把孩子领回来,还是十分不满的。 蒋氏看李老娘这态度,就知道八九不离十了,便看向身旁的蒋山青,嘱咐道:“去给祖母磕个头。” 蒋山青面部表情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但他也没犹豫,听话地走到李老娘跟前,结结实实地给她磕了个头。 李老娘看蒋山青那玉雪可爱的模样,心中也生不起厌恶,但却忍不住生出一股惆怅的情绪,别人家还没成亲呢,儿子就这么大了,自家儿子都成亲那么久了,孙子的影儿都没有,这找谁说理去。 想到前两日刚求回来的送子娘娘,李老娘决定一会儿再去多上几柱香,求菩萨保佑,赶快给她们李家送一个男孙。 李老娘忍着心痛,让林婆子去拿了几个银锞子,算是给蒋山青的见面礼,毕竟人家头都磕了,她做长辈的,什么都不给,面子上也过不去。 正事儿说完,李老娘就让林婆子去端了早饭出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早饭,气氛也算是融洽。 李老娘口味重,喜欢吃咸鱼腌肉,早餐的桌上也少不了这两样菜。 蒋氏则是口味偏清淡,一般都只吃些萝卜咸菜。平日里倒也没什么,她不去吃那些个菜就是了,可今日她一闻到那咸鱼的腥味,胃里面就一阵翻腾,一股酸水直接就从喉咙眼里冲了出来。 蒋氏连忙用帕子捂住嘴,好险没吐在碗里。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好不容易压下了胃里的恶心感。 “莺莺,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李彦立马就着急了,连忙伸手去轻抚蒋氏的背,关切地问道。 蒋氏这会儿不想说话,怕自己再吐出来,只是轻微地摇了摇头。 李老娘看到蒋氏这模样,眼睛顿时就亮了,连忙追问道:“梅儿她娘,你上一次来月事是什么时候?” 蒋氏自从生了李梅儿之后,月事一直不怎么准,有时候两个月才来一次,有好几次她都以为自己怀上了,可后来月事还是来了,到了后面,她也就不那么关心月事了,这会儿被李老娘一问,才回忆了一下说道:“有一个半月了……” 李老娘一听,乐的一拍大腿,“没错了,铁定是怀上了!哎呀,菩萨保佑,这送子娘娘实在是太灵验了,我这才刚请回来呢,就有好消息了,不枉我一天六顿的上香啊。” 李梅儿在一旁听的无语,心想着那送子娘娘肯定是被祖母烦的,所以赶快让她娘怀上,好清净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