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幽生死簿》 第1章 生死未卜 “轰隆!轰隆!轰隆!” 在一片无尽的沙漠之中,竟然响起了雷鸣之声,一会儿的工夫,天空中乌云密布,这些乌云如同海浪一样,正翻滚着向沙漠中心汇聚。 天空逐渐阴暗了下来,一道道闪电在空中划过,将天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闪电过后,天空如同墨染的一样,漆黑一片! 在沙漠的核心之地,闪烁着耀眼的金光,发出金光的是一张金色的书卷。 这张书卷悬浮在半空中,一眼望不到尽头,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这张书卷长约千里,宽也有数百里之遥。 此刻,正有两位修仙者悬浮在书卷之上对峙,其中一人身披白袍,金发披肩,两道银眉微微上翘,双眼炯炯有神,下巴上还留了一抹山羊胡。 此人是一位人族修士,在此人对面有一只身高超过百丈的白猿,白猿身体硕壮肌肉轮廓明显,眼中布满了血丝,手中握着一把紫色巨剑。 此刻,天空中的雷电好像受到召唤一般,竟然鱼贯打到了紫色巨剑之上,巨剑在天雷的轰击下只是微微颤抖,根本没有丝毫损毁的迹象。 相反,这把巨剑被雷电击中后,好像吸收了这些雷电之力,紫色的巨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变大。 在巨剑之上有电弧在不停的游走,并发出刺耳的呲呲的声音。 那位白袍修士见到此景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的表情,他开口质问道:“噬天,你竟然能调动这座修真大陆的雷电之力?” 白猿听后哈哈一笑,开口说道:“净元老贼,你毁坏魔神殿盗取灵界禁宝,如今灵界五大修仙种族混战,造成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一切都是拜你所赐!” 白袍修士听后,微微摇头,开口辩解道:“生死卷乃是天地孕育出来的先天灵宝,此宝天天供奉在魔神殿之中又有何用? 俗话说,大千万物能者居之,老夫化身合体期道童,蛰伏在魔神殿数万年,就是为了得到这件禁宝,传闻谁能炼化这件禁宝,谁就能领悟生死之道化羽成仙。 如果噬天道友也有这份机缘,难道噬天道友会对这样的宝物无动于衷吗?” 白猿听后,冷笑一声,接着说道:“净元老贼,你不要巧舌如簧,老夫来到下界,就是为了击杀你,将生死卷完璧归赵,重新供奉在魔神殿之中。 这样一来,就可以平息灵界各修仙种族心中的涅火,让灵界各种族和平相处。” 白袍修士听后,冷笑一声,接着说道:“修仙者本就是一群逆天而生的另类,一个个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亲兄弟为了一件法器大打出手,双修道侣为了一套功法各怀鬼胎,师徒反目,父子成仇之事屡见不鲜! 噬天,你也是修炼了数万年的修仙者,修仙者之间哪里会有和平相处? 此宝即便我净元不取,也会落入他人之手,还不如让我净元成就永生大道。” 白猿听后一挥手中的宝剑,大喝一声:“净元老贼,今日本尊就用这把紫罗剑取了你的性命,前日你盗取生死卷已经种下了恶因,今日就让你尝尝恶果。” 白猿说完将手中的宝剑抛出,只见这把宝剑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长大,只是几个呼吸的时间,宝剑就长到了千里之长气势如虹。 白猿口中缓缓的吐出三个字:“因果剑!” 白袍修士见后,眼中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他口中自言自语的说道:“不可能,不可能,这绝不可能,传说中灵界三大灵宝排行榜第一的紫罗剑竟然真的存在,而且还在你的手中! 你动用这把玄紫级别的先天灵宝,将会让这座修真大陆四分五裂,会造成生灵涂炭人间炼狱的景象。 而且你为了击杀老夫,竟然动用了大乘期的实力,这样一来,你也会遭到这座修真大陆法则之力的攻击,同样难逃一死。” 此刻白猿不再言语,而是对着不远处的净元尊者一挥手,口中吐出一个斩字。 只见半空中的紫色巨剑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直接斩向净元尊者,与此同时,一道紫光从巨剑之上发出,将净元尊者笼罩在其中。 这道紫光正是先天灵宝的领域神通,净元尊者在紫光的作用下,身体一滞无法动弹分毫。 此刻净元尊者的眼中满是绝望的神色,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魔域大能噬天,竟然敢动用大乘期的实力。 下一刻,他就感到自己的众多分身正一个个殒命,没有想到此人竟然在因果一道上能有如此建树。 不行,我不能这样坐以待毙,想到这儿,净元尊者身形一晃,身上的气势陡然攀升,这时他也展现出了大乘期的实力。 与此同时,净元尊者双手挥动,口中大喝一声:“锁魂鞭!” 净元尊者的话音刚落,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其身下书卷上的文字开始蠕动起来,下一刻这些文字漫天飞舞彼此相连,只是几个呼吸的时间,就形成了一条金色的长鞭。 长鞭直接向上飞去,迎向了下落的紫罗剑。 “轰隆!” 一道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两件神兵碰撞在一起,金色长鞭被打散,再次化作一个个文字没入到书卷之中,与此同时,巨大的书卷也沉入地下。 而那把紫色巨剑正在急剧缩小,直接刺入净元尊者的胸膛之中。 此刻天雷如同下饺子般落下,地火从地下涌出,山川破碎河水倒流,阴阳线四处飞射,所到之处,山石碎裂草木成灰。 一座小山上,一位人族修士正在采摘灵草,突然他脚下的小山开始下沉,紧接着,一股炙热的岩浆从地下涌出,瞬间就将这位修士淹没。 一座小河边,一只麋鹿正在饮水,突然,天空中撒落一道绿光,这道绿光不偏不倚的击中这只麋鹿,麋鹿瞬间化作一堆白骨。 如果在半空中向下望去,只见一条条数百里的裂痕,正向远处蔓延,将这座修真大陆四分五裂。 生活在这座修真大陆上的一切生灵,几乎无一幸免,这座修真大陆宛如人间炼狱,怨气冲天哀鸿遍野! 刚刚的沙漠消失不见,四周涌入了滔天洪水,将这座沙漠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湖泊。 在湖底,一位白袍修士望向不远处的白猿,冷笑了一声,有些讥讽的说道:“阁下根本不是噬天魔君,以噬天的资质,绝对不会在因果之道上有如此大的成就,你到底是谁?” 白猿听后微微摇头,开口说道:“你不配知晓老夫的名号,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第2章 失算 净元尊者听后,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他张大了嘴巴,有些难以置信的开口问道:“是你,原来是你,师父这一切是……。” 白猿双目放光盯着净元尊者,随后身形一晃,化作一位黑袍人的模样,他一边奔着净元尊者走来,同时打断了净元尊者的话。 “是老夫,你身为老夫的弟子并不愚钝,竟然在临死之前猜出了老夫的身份,这一切都是为师策划好的,还是让为师送你一程!” 黑袍人说完,对着紫罗剑一招手,可是让他疑惑的是,紫罗剑没有丝毫反应。 净元尊者见状,则是哈哈一笑,开口说道:“老夫早就怀疑魔神殿不会轻易崩塌,也绝对不会让我轻易得到生死卷。 肯定是有人故意破坏魔神殿,并引走了魔神殿里的那几位老家伙,然后才让我有机会得到这张生死卷,没有想到幕后之人竟然是你。 我自从得到生死卷后,从灵界一路厮杀逃到了下界,经历了各种生死磨难,今日也绝对不会将此宝拱手让人。” 净元尊者说完,脚下竟然长出了一根藤蔓,藤蔓将净元尊者的身体包裹,净元尊者的身体则是慢慢融入到了这根藤蔓之中。 接着半空中响起一阵得意的笑声:“老家伙今日就是你的死期,你看看我的脚下是什么字,再看看你的脚下又是什么字?” 黑袍人听后,目光移向净元尊者的脚下,那里有一个巨大的生字,而他猛的低头,向自己脚下望去,他正踏在一个死字的上面。 黑袍人见状暗叫一声不好,身体凌空跃起一飞冲天。 不过此刻已经有些迟了,只见从书卷之上发出一道金光,将半空中的黑袍人笼罩。 “啊!” 一声惨叫过后,黑袍人消失不见,就在黑袍人消失的一刹那,传来一道若有若无的爆字。 “轰隆!” 只见包裹净元尊者的那棵小树爆裂开来,净元尊者也消失不见。 此刻,在一座巨大的湖泊之上冒出了大量的气泡,竟然在湖泊的中央形成了无数座小山。 天空中被各色光线笼罩,大雨倾盆,一道道雷电轰击在这座湖上,也不知道这座湖泊是如何招惹了天雷,这些天雷无休止的轰击着这座湖泊。 一百年,两百年,一千年,两千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就来到了万年之后。 在东松国的海域有一座临海的小岛,这座小岛四面环海,小岛的中央建有一排房舍,在小岛的东面有一座小码头,码头上停靠了数十只渔船。 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手里拎着一条大鱼,正从渔船上走下来往岸上走。 迎面来了一位光头汉子,汉子一眼就看到了中年男子手里的鱼,于是开口问道:“士贤大哥,你这条鱼通体红色长相好生奇怪,我在这片海域捕鱼二十几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奇怪的鱼。” 中年人将手里的鱼往上一拎,有些卖弄的说道:“大头他爹,这条鱼我也是头一次遇到,东子他娘刚好怀了老二,我就想把这条鱼炖了,给他娘补补身子。” 二人寒暄几句后,就各忙各的事了,这位中年男子名叫樊士贤,是几年前逃难来到这座小岛定居的外来人。 小渔村的民风淳朴,没用多长时间,樊士贤一家就和村民融入到了一起。 其实,这位樊士贤原本并不姓樊而是姓林,其父是在东松国为官的,官场上勾心斗角是家常便饭,其父得罪了同僚后遭人迫害。 林士贤不得不举家逃难,几经周折来到了这座偏僻的小岛之上,并隐姓埋名将原本的林姓改为樊姓。 十多年后,樊士贤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家中有三个儿女,大儿子樊东已经十六岁了。 孩子生来文气,又识得一些文墨,已经在黄堰岛的米行做了学徒伙计。 这黄堰岛是附近方圆数百里最大的一座岛屿,岛上居住了数千人,那里有米行面行皮草铺医馆等等。 经人介绍,樊东就在数月前在黄堰岛的宋家米行做学徒,每月有二两银子的收入,让村里的人都很羡慕。 这不,就在年关已经有人向樊士贤提亲,想将自家的女儿许配给樊东。 二儿子名叫樊木,今年也有十四岁了,这个二小子经常在海边玩耍,皮肤被晒的黝黑,看起来格外的健壮。 樊木虽然长的有些黑,不过并不难看,相反,孩子长得眉清目秀,相貌俊朗,是渔村这些孩子里面最中看的一个。 樊木以前名字叫做樊阳,身体也没有这么健壮,从出生后孩子就体弱多病,看了很多医师都说孩子活不了多久必将夭折。 在樊阳八岁那年,孩子被病痛折磨的已经是皮包骨了,苍白的小脸没有一点血色,已经数天滴水不进了,眼看孩子就不行了。 这天渔村恰巧来了一位道士,道士给孩子把了把脉,并询问了孩子的生辰八字,道出了原因所在,原本孩子命格有木,现在却是五行缺木的状态,这就是孩子体弱多病的原因。 道士本想樊阳改名为樊林,不过这样改后,与樊家祖上相冲,樊家将会人丁凋零,不久将会大难临头,为了救孩子还要保全樊家,最后道士将樊阳改名为樊木。 这样一来,孩子名字里面多出来一木,保住性命自然不会有问题,不过孩子一生磨难,绝非池中之物,最后,道士留下了一副草药,便匆匆离去。 说来也奇怪,自从樊阳改名为樊木以后,身体就一天天见好。 三个月后,樊木就和小伙伴去海里游泳,半年后,就和父亲一起出海捕鱼。 如今樊木已经十四岁了,出海捕鱼也有六个年头了,不仅练得一身好水性,也是一位捕鱼的行家里手。 老三是个女娃名叫樊慧,樊慧今年也有八岁了。 这位女娃虽然出生在渔民家庭,不过妮子生的俊美,皮肤白皙,天生聪慧,在家里经常帮着母亲煮饭耕织。 樊慧是家中的老小,大哥常年在外,只有二哥樊木有时间陪着她玩。 于是,樊慧就时常缠着她二哥,让樊木给她捡些漂亮的石头玩。 樊木也非常疼爱这位小妹,只要有时间就去沙滩上,寻找一些颜色美丽,圆滑温润的石头,哄小妹开心。 樊士贤平时少言寡语,每日除了打渔之外,闲下来就教孩子一些文墨,讲解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高兴之余,也讲一些东松国官场和商场上的经典故事,每当父亲讲起外面世界的故事时,樊木听得津津有味,也希望自己可以考取功名,可以做官,可以出人头地。 至于做什么官?他没有想过,想的最多的就是,如果自己能当官,就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东西。 可以住在繁华的大都城,可以让父母和哥哥都不用那么辛苦的劳作,也可以买很多好看的石头,哄小妹开心。 想到这儿,樊木心里美滋滋的,不知不觉间,鼾声已经响起,笑容依旧停留在脸上。 第3章 无妄之灾 每天打鱼回来,樊木就空闲了下来,经常和小伙伴到赤炎岛北面的沙滩上玩耍。 他们有时摔跤,有时相互追逐,有时一起游泳,大多数的时间是拾取海上漂过来的木柴。 因为赤炎岛上的草木不多,这些漂过来的木柴,可以带回家生火煮饭。 “二胖,前面漂来一大块木柴,看谁先得到。” 大头一边用手指着一个方向,一边大声的喊着,二胖在水中迅速的向那块木柴游去,这时又传来大头的喊声:“二胖,快点,快点,二黑子又超过你了。” 大头一边对着二胖大喊,一边挥动着双手不停的比划,二黑子就是樊木的小名,二黑子的水性是这几个小伙伴里最好的,经常和小伙伴在海边比赛,看谁拾到的木柴多。 这时大头摇晃着硕大的脑袋,有些遗憾的说道:“又让二黑子抢去了,二胖你游的也忒慢了,那边又漂来一块,快点、快点。” 大头在没过膝盖的浅滩上,不厌其烦的大声喊着,声音异常洪亮,可以传到老远的地方。 大头的眼睛还特别灵动,能看到极远处漂过来的木柴,不过大头的水性,却是这几个小伙伴中最差的一个。 他从来不敢下水太深,海水没过膝盖处,已经是大头离岸边最远的距离了。 二黑子虽然每次都能拾得最多的木柴,最后却把这些木柴分给其他的小伙伴。 夕阳西下,几位小伙伴每人背着一捆木柴,有说有笑的往家走。 其身后的海滩,在夕阳的映照下格外美丽,只见海面荡起一片片金色的波浪,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这天赤炎岛上的渔民和往常一样,头顶着月光划动着渔船,开始又一天的出海捕捞。 樊士贤带着儿子樊木,跟随着岛上的几十条渔船向深海驶去。 樊木此刻正熟练的划动着船桨,父亲坐在船头摆弄着渔网,时而停下手中的动作望向天空。 今晚的月光格外明亮,满天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数不清楚,海面平静,可以清楚的听到船桨切入水中,发出噗噗的声响。 没有风浪的天气,是渔民最开心的时候,往往在这样的日子里,可以捕获到更多的鱼儿。 如果不幸赶上暴风雨,就有可能空手而归,有时,渔船还有被风浪打翻的危险。 两个时辰之后,渔民到达了这次捕鱼的海域,樊士贤的渔船和其他渔船分散开来,各自寻找合适的地方撒网捕鱼。 樊士贤将手中的渔网用力往空中抛去,待渔网落入水中后,就和樊木一起拽手中的网绳。 在网刚刚浮出水面的时候,就能看到鱼儿,在网中来回游荡,荡起很多水花。 樊木感到手中的网绳很沉重,不过网绳越是沉重,他越是开心,说明网里有很多鱼,果然第一网足足打了十多条大鱼。 樊士贤一边将网上的鱼拾取后丢入船舱中,一边将目光扫向海面,寻找着下一个撒网的地方。 整理好渔网后,樊士贤再次将渔网撒入海中,就在渔民撒网捕鱼之时,天空中突然一道闪电划过,紧跟着是一声轰隆的雷鸣之声。 明亮的天空突然阴云密布,夜空像裂开了一个大口子,遮挡了满天的星星,整个海域一下子漆黑一片。 与此同时,海面上刮起了狂风,原本平静的海面,转眼间波涛汹涌,渔船在风浪中剧烈的摇晃。 樊士贤顾不上水中的渔网,跳入船舱,抢过樊木手中的船桨,维持着小船的平衡。 他毕竟是出海多年的老渔民了,遭遇过数次这种大风浪,每次都能凭借他出色的驾船技巧,避过了多次翻船的危险。 天空中电闪雷鸣,一道闪电亮起将四周照的如同白昼一般,接着又是漆黑一片。 这时一道数丈高的大浪扑来,樊士贤赶紧驾驶的渔船迎向大浪。 不过还没等渔船转过头来,渔船就被卷入到大浪之中,樊木就感到身体一晃,接着他就沉入了水中。 他向海面游去,将头露出水面,在水中拼命的挣扎,并大声的呼喊着。 不过除了暴风雨的声音外,什么都听不到,身体随着巨大的风浪忽高忽低。 这时,天空中一道金光飞射过来,宛如一颗流星,落下的地方,恰巧是樊木所在之地。 樊木抬头也看到了砸向自己的那道金光,他想要躲闪,不过,身体在风浪中摇摆,根本无法躲避。 下一刻,他就看到自己被那道金光砸中,接着,他就感到头一痛便失去了知觉。 在东松国的北部,有一个同样是临海的小国,这个小国盛产一种灵石,这种灵石颜色有些发黄,和黄色的水晶有些相似,因此人们就将这个小国取名为黄晶国。 穆一平和穆颜是父女俩,生活在黄晶国一个非常偏远的海岛上。 岛上土地肥沃,种植了很多农作物,海岛周围的鱼类、藻类、贝类非常丰富。 有一种白色的海贝,生长在海边的沙滩上,只要发现沙土里有一个拇指大小的洞,不用考虑,伸手一抓,里面肯定有一只海贝。 穆一平早年生过一场大病,身体瘦弱干不来重活,不过穆一平喜欢文墨,擅长书写绘画,也了解一些天下趣闻、杂学之类,于是,就成了岛上唯一的一位教书先生。 小岛上生活着数百人,都是本家穆姓一族,岛上七八岁的孩子也有十多位。 每天上午,这些孩子都跑到岛上的祠堂里读书,穆一平上午负责教书,下午就清闲了下来。 穆颜年芳十二岁,个头已经和成年人一般高,妮子长得俊美俏丽,天生活泼好动。 闲暇之余,穆颜经常去海边挖贝,穆一平也十分疼爱自己的女儿,经常陪着女儿一起去海边。 这天父女俩正在海滩上挖贝,忽然穆颜指着远处的沙滩对着父亲说道:“爹,那边沙滩上好像躺着一个人。” 穆一平顺着穆颜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个人躺在沙滩上,此人的双脚还浸泡在海水里。 海浪打上岸后,海水将此人的身体全部淹没,待海浪退下时,又露出此人的半截身体。 第4章 伤心往事 穆一平紧走了几步,来到了那个人身前蹲下身子,用手搭在这个人的手腕之上,指尖处传来微弱的跳动。 穆一平的脸上露出喜色,他知道此人多半是溺水了,不过并没有被淹死。 于是,穆一平就和穆颜一起将此人拖上岸,找到一块平整的大石头,将此人放在上面,随后,揉着此人的腹部,控出腹中的海水。 从此人的腹中控出了很多的海水,此人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虽然有脉搏跳动,仍旧是昏迷不醒。 穆一平将这个人背回家里,熬了米粥给此人喂下,经过几天的精心照料,此人苍白的脸色,渐渐变得红润了起来,脉搏跳动的也比先前强劲了很多。 不知过了多久,樊木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他发现自己躺在一张木床上。 这是一间不大的石屋,屋子中间摆着一张木桌和两把木椅,桌子上点了一盏油灯,这一切非常陌生。 我这是在哪里? 片刻后,樊木恢复了知觉,记起了那天暴风雨打翻渔船之事。 当时有一个东西击中他的身体后,他就昏厥了过去了。 不知道父亲怎么样了?有没有被人救起? 樊木活动了一下手脚,勉强可以动,又躺了一会儿,这才积攒了一些力气,双手撑着木床坐了起来。 不过樊木感到头晕脑胀,浑身疼痛,身体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有些不听使唤。 最严重的就是右小腿,像被绑上巨石一样沉重,不管他使出多大的力气,也抬不起来。 樊木勉强扭动了一下身体,撩开右腿上的被子,看到自己的右小腿上,有一个拳头大小的黑记。 这个黑记和胎记有些相似,像是在小腿上贴了一副黑膏药一样,樊木想将这个黑记抓掉。 不管他使出多大的力气,都抓不掉,皮肤都渗出了血丝,还是无法将这个黑记抓掉。 自己的身体他很清楚,他以前从来没有这个黑记,这个黑记是什么时候长上去的?太难看了,如果让小伙伴看到,肯定会取笑他的。 尤其是大头,他的嗓门很大还特别能说,如果让大头看到自己腿上的这个黑记,肯定有滔滔不绝的话挖苦自己。 再加上大头那富有煽动性的动作表情,想到这儿,樊木心里直打哆嗦。 “爹,那个人终于醒来了,他是做什么的?” 穆颜一边将木柴放入锅灶里,一边开口询问道。 穆一平放下手中的柴刀,直起腰来,讲起了几天前他们救下之人的情况。 穆一平开口说道:“他的名字叫樊木,是一位海岛上的渔民,家住在几千里外的东松国。 有一天,他们的渔船在海上打鱼的时候,遭遇了暴风雨,打翻了他们的渔船,之后这位年轻人,就被冲到了我们这座海岛上。 说来也奇怪,如果他的家乡在东松国的境内,距离我们这里有数千里之遥。 这么长的时间浸泡在海水中,就算没有被淹死,也难以逃过海中鱼兽虫虾的撕咬。 一般情况下,莫说是一位毫无反抗之力的将死之人,就算是一位大活人,在海里也会遭到鱼兽虫虾撕咬难以存活。 只能说这位年轻人真是幸运,遭受如此大难竟然还能活着。 前两天族长也知道了此事,族长说十天后如果此人不醒,就将其投入大海,怕此人给我族带来祸事。 不过就在今天一早此人便苏醒过来,而且看起来精神头还挺足的。” 穆一平说着将劈好的木柴码放在一起,随后站起身来直了一下腰,扭过头来对着穆颜说道:“今天我给他端去两碗米粥和一个鸡蛋,他狼吞虎咽的全都吃下了。 过两天,等他身体恢复了些,再炖只鸡给他补补身子,这位年轻人的身体,好像钢铁做的一样,看样子,再过几天就能痊愈了。” 穆颜听后接着问道:“爹,这位叫做樊木的渔民长得很年轻,他多大啦?” 穆一平听后微微一笑,开口说道:“问过了,他并不大刚刚年满十四岁仅仅比你大两岁,不过他个子挺高,好像成年人一样。” 穆颜听后脸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低声说道:“爹,他有多大和我比干什么?” 穆一平听后,哈哈一笑,接着说道:“对了,我已经将此人苏醒之事,禀报给了族长。 族长说,只要此人不是歹人,不给我族带来祸事就可以,最后族长提及了一件事。” 穆颜瞪大了眼睛,接着问道:“爹,族长跟您说了什么事?” 穆一平站起身来,将那个捆好的木柴,码放到一旁的木柴垛上,用肩头的毛巾,抹去脸上的汗水。 随后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还不是我们家族今年的矿工一事,族长说我们救了一个人,而且此人年轻力壮,他有意让此人顶一个名额去矿上。” 穆颜听后,脸上露出了焦急的神色,开口问道:“爹,你答应族长了吗?真的让他顶一个名额去当矿工吗?” 穆一平听后,摇摇头,开口说道:“我没有答应,矿上每年都死人的,不累死也会残废掉,没有几个人能活着回来的。 我们虽然救了他,如果将此人送到矿上去,不又是害了他吗?” 穆颜听后,脸上焦急的神情敛去,露出了一丝微笑。 穆一平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唉,今年我族要出三个矿工名额,现在族里的青壮年都没有了。 符合条件的男人,只剩下那十几人了,我总感觉,今年的矿工又要落到我家啊! 我虽然已经快五十岁了,不过也没有超过征收矿工的年纪,我倒不是怕当矿工,我最担心的就是你。 你母亲去世的早,你的两个哥哥都去当矿工了,你大哥已经去了六年了,按理说早就应该回来了,可至今也没有个音讯。 你二哥前年去的矿上,算算已经过去两年多的时间了,再过几个月也快回来了。 不过你二哥的身体,不如你大哥的身体壮实,矿山比较贫苦,真不知道我这两个娃儿到底怎么样了?” 穆一平说到这儿,又勾起了他的伤心往事,对着穆颜开口说道:“这事过几天再说,穆颜啊,天不早了,吃过饭就回房休息!” 穆一平每每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心中总是忐忑不安,明明知道老大凶多吉少,多半人已经没有了。 二娃子已经去了矿山两年多了,今年如果回不来的话。 怕也。 穆一平想到这儿,不敢再想下去。 第5章 穆颜 本来前年决定他去矿上做三年的矿工劳役的,可是临走的时候,这位二娃子,竟然将自己的饭里下了嗜睡的草药。 他迷迷糊糊的睡了一整天,当他醒来之后,接矿工的大船已经带着二娃子离开了。 穆颜虽然年纪不大,不过也知道矿工之事,每次看到父亲伤心的样子,便乖巧的躲进自己的房间里。 这些年,父亲一想到大哥二哥就偷着掉眼泪,流泪的时候,又不想让她看到。 其实穆颜也盼望着大哥和二哥能平安归来,只要人能活着回来,比什么都好。 青衣门是黄晶国的一个修仙宗门,其势力范围占据了黄晶国的大半地域,方圆数万里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青衣门控制着黄晶国内的几条灵石矿脉,开采这些灵石矿脉,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凡人矿工。 由于矿山采矿的条件恶劣,里面阴暗潮湿,很多人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生病。 身体强壮的,也许可以挺过来,身体瘦弱的生一场病,就可能会丢掉性命,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矿工死亡。 三年的矿工劳役,能够活着回来的十不足一,为了填补死亡矿工的缺口,这些矿脉,每年都要补充大量的凡人矿工。 “咚!咚!咚!” 传来了几道敲门声,樊木赶紧下床打开了房门,门外站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姑娘身穿一身粗布衣裳,白皙的脸上镶嵌着一对明亮的眸子。 如今已经到了发育的年龄,身材凹凸有致,俊俏的容颜朴实而又端庄,樊木见后,心怦怦直跳。 这位姑娘正是穆颜,穆颜看到樊木直勾勾的看着她,脸也一下子红了,她顿了一下,开口说道:“我叫穆颜,你见过我爹。” 樊木早就从穆一平口中得知他这个女儿了,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穆颜,樊木有些腼腆的回答道:“我叫樊木,穆伯父提起过你,是你们父女救了我,感谢穆姑娘的救命之恩。” 樊木也不知说什么好,第一次和女孩子如此近距离的说话,眼睛偷偷的看着穆颜,还不敢和穆颜直视。 接着,樊木学着大人的样子,对着穆颜姑娘抱拳施礼,穆颜看到樊木的这副表情,咯咯地笑出声来,随后有些神秘的问道:“你身上的伤好了吗,能走动了吗?” 樊木听后点点头,开口回答道:“身上的伤好很多了,已经可以下地走路了。” 穆颜听后又放低声音说道:“你是一位渔民会划船,等过几天身体再好一些,我给你准备一些食物,你就赶快离开这里,不是我赶你走,……。 穆颜将每年青衣门抓矿工的事情,给樊木讲述了一遍,并将族长有意将他送到矿上之事也说了。 樊木是第一次听说仙人的事,仙人会法术,可以在天上飞,还可以喷火,还可以吐水等等,反正就是无所不能。 去矿上之人,没有几个能够活着回来的,大多数去矿上的凡人,都死在了矿上。 穆颜是为他着想,想让他偷偷的离开这里,避免被送到矿山送死。 对于穆颜告诉他的这个消息,让樊木有些不知所措,毕竟樊木只是一位十几岁的孩子,从未离开过赤炎岛。 如今,他一个人漂泊在他乡,遇到这种事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樊木沉思片刻后,开口说道:“多谢穆姑娘,我的命是你们搭救的,我的确很想回家,不过我要和穆伯父道别后才能走。 如果当矿工可以为你们分忧,报答你们对我的救命之恩,我可以去。 自幼父亲教导过我,受人点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我的身体强壮,当矿工比穆伯父合适。” 穆颜听了樊木的这些话,脸上露出了气愤的神情,她开口说道:“你就是个呆子,做矿工的没有几个能活着回来的,即使能够回来也残废了,矿工是我们穆氏家族的事,与你这位外来人无关。 你最好听我的安排,在岛上岸边有几只木船,过几天我准备好食物,你就趁着夜晚划船离开。 这样,你就不用被族长他们送到矿上做矿工了,也能保住一条性命。” 樊木听后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穆颜有些焦急,又不知再说些什么好,于是一跺脚,转身离开了樊木的房间。 数天后,穆一平询问了一些樊木家里的情况,父亲做什么的?母亲做什么的?兄弟姐妹怎么样? 问的樊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些事穆一平已经问过了一遍,今天询问的更加详细了。 穆一平听了樊木的回答非常满意,随后话题一转,开口说道:“随我去祠堂,族长让我们去族里祠堂议事。” 樊木听后也猜到了去祠堂议事的内容,多半是有关矿工的那件事。 如果真的让他去当矿工,他到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这几天他已经得知,他居然远离赤炎岛数千里,此地是黄晶国的地界,想要回到赤炎岛岂是一件容易的事,眼下这个矿工之事,就让他有些左右为难。 樊木的个头虽然比一般的成年人还高出半头,不过,他毕竟是一位十几岁的孩子,脸上孩童的稚气还未褪去。 这些天有关矿工的事,他也了解了很多,矿山异常凶险去当矿工就是有去无回,在穆颜看来,矿山和阴曹地府没啥区别。 被穆颜的几番敲打之后,樊木也对矿山充满了恐惧,不过,他身处穆氏家族的这个岛上,有些事情不是他能够左右的。 樊木跟着穆一平一同往穆氏祠堂走去,顺着村庄的街道一直向村东走,在村东头有一棵巨大的柳树。 绕过大柳树,前面不远处就是穆氏祠堂所在了,二人先后进入祠堂大门,大门里面是一座庭院,在庭院的东边是一排厢房。 西边有一个月亮门,月亮门后面是一座跨院,地上青石铺路,正对着的就是穆氏祠堂的厅堂。 厅堂十分高大,整体由青砖砌成,琉璃瓦封顶,厅堂前面竖立着四根红漆木柱子。 中间的两根柱子上,还挂着一副对联,对联是黑底鎏金字刻写上去的。 上联是“喜居宝地年年旺”,下联是“福照家门事事兴”。 厅堂前悬挂着一张木匾,同样是黑底鎏金字,写着“穆氏祠堂”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