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漫游记》 第一章 孩子王 第一章孩子王 在一个清冷的早晨,在一处平平无奇的小院里突然传来了一阵女性的惨叫;“死人啦!快来人啊~不好啦~二夫人上吊啦~”这声音让这个本该平静的早晨里显得异常突兀,话里的内容也显得格外刺耳,不禁让人寒毛直竖 叫喊的是这间屋里的帮佣,今天早上她早早的把饭做好后就往二夫人的屋里走去,一边走还一边想;‘今天一定要好好劝劝她,一定要让她吃东西。要是再不吃饭的话人非垮了不可。’她一边想一边快步走到了二夫人房间门口,刚要敲门却发现门是虚掩着的,门口开着一道不大不小的缝隙。妇女心想‘这临近中秋了,晚上挺冷的天睡觉怎么不关门啊?难不成起来了?’想到这里了她一边推门一边喊道;“夫人,吃饭了,今天吃的啊~~”眼前这恐怖的场景,愣是让妇女把后半句话硬生生又咽了回去。只见屋里正冲门的房梁上吊着一具女尸,看样子已经死去多时了,僵硬的身体静静的悬空在房梁下伴随着开门时吹进来的风慢悠悠的飘荡着 “快来人啊!出大事啦!快来人啊~”这位年近四十的厨娘慌里慌张的到处叫喊声惊醒了家里的男主人,不知怎么得,可能是刚睡醒时的错觉。也可能是刚才在睡梦中梦到了曾经让他流连忘返的地方。总觉得这位厨娘的叫喊声让他听出了几分老鸨子的味道。 “出什么事了?” “好像是李家的二太太上吊了!整个李家都乱套了。” “终于还是出人命了。哎呀,真是造孽啊!” “就是说啊,都怪老吴家那个小杂种。这个悖师弃道的东西。” “就是说呀,咱们古宁县什么时候坏了风水,怎么出了这么个玩意。” “就是说啊,真是的” 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也多亏了老李家的那位大嗓门厨娘,还有大清早在他们家墙根处通下水道的老张头共同“帮助”下。还不到一上午的功夫城东头的老百姓就都知道城西头重临书院的塾师(私塾老师)小老婆上吊了。 所谓的重临书院,是以附近着名的重临山命名的。据说上古时期山上还有一座天然讲台,彭祖的弟子:青乌公在那里讲过课,所以一直被当地人所吹捧。在这座重临书院读书的学生当中大致可以分为这几部分,一部分是七八岁的儿童,另一部分是十二三岁的少年。之后再大一点的学生就可以回家自行研读,只需在特定的日期到学堂来听讲就可以了。而书院的塾师李良才李老爷正是李家的男主人。 事情还要从三天前的中午说起;这天中午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在谋划着什么。在群学生里面有一名叫周关的“大孩子”,他是这群孩子里的孩子王,倒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相反,他因为脑子不好使比同龄人多念了好几年书。虽然在同龄人的世界里他是垫底的,但在比他小的孩子们当中,他总是能比其他人懂得多,身体也强壮得多。这使的在他的身边经常有一些“追随者”,这或许是这位大孩子在学堂以外永远都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他暗自发誓要把这种被“追随”的状态牢牢的持续下去。 其实小孩子与成年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而他们这个年纪正是由小孩子转变为成年人的最关键时期,也正是内心欲望最不能克制的时期。而其中最典型的欲望就是欺凌他人。 “老大,这次能行吗?”一位个子不高长得挺胖的学生说道。 “放心,这次保证没问题。”周关自信满满的说道。 “可是”碰!这位胖同学话还没说完就被旁边的一位高个子男生打了一下脑袋,随然不是很疼但声音倒不小,引来了周遭几名学生的嘲笑。高个子男生紧接着说道:“可是什么可是,老大的计谋你也敢怀疑,找倒霉呢!” 胖同学揉了揉不是很疼的脑袋一脸委屈的说到“上次老大就说没问题,可是结果被吴家那小子追着打,你们一个个跑得那么快,就落我一个人在后面被他打的好惨” “哈哈哈哈哈。”几名伙伴听闻他说的话再加上他那一脸委屈的样子都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 “好了,都别笑了。”周平用过分严肃的语气说道,同时又转头看了眼站在侧身的胖子说道:“钱小眼儿,你放心。这次保证没问题,咱们这次挖的这个陷阱你也看见了,只要他踩上去就一定能摔一个大跟头,到时候咱们几个一拥而上保证能揍得他爬不起来。” 被称作钱小眼儿的胖子的确姓钱但是眼睛一点都不小,只是因为他太胖了,眼睛周围的肉又厚又软,硬生生的把眼睛挤成了一条细缝。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钱小眼儿。钱小眼儿使劲睁大了眼睛认真说道;“那他万一没踩上去呢?或者是他又有别的什么鬼主意也说不定啊!到时候” “行了,哪有那么多万一啊,你再那么多废话我们就不带你玩了,你爱干嘛干嘛去!”周平一脸嫌弃的说道。钱小眼儿一听就急了赶忙说道:“老大,老大,我开玩笑的。听你的这次肯定没问题。” “这还差不多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大家赶紧在准备准备,别到时候出差错。”周平拍了拍手同时指挥大家散开别总是聚在一起。回头在引起别人怀疑。 “放心,老大。早就准备好了。”几名伙伴说道。 第二章 出生 第二章出生 这帮孩子口中说的吴家,也是重临书院的学生轮年纪跟钱小眼儿他们相仿,只是跟他们不是一派的。没错,小孩子之间也分派系而且比起大人之间更加的泾渭分明。只不过在孩子们的眼中这个世界上只有黑与白,对与错。不像大人们的世界那样错综复杂,小孩子的世界很纯洁,多少有点爱恨分明的感觉,假如一个成年人进入到孩子们的世界的话你会发现他们很幼稚并且很难加入进去,就像一个正常人很难想跟一个疯子去解释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一样。但如果你去细细品味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孩子们的世界才是大人们所向往的世界,是任何一个成年人所向往的世界。 吴家今年十一岁,是附近一名乡绅的独子。当你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你会觉的他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睫毛眨呀眨的。粉嘟嘟的脸蛋,唇红齿白的总会让人忍不住想要掐一下。若不是他绑着男孩子的发髻你会以为他是一个小姑娘。但如果你以为他好欺负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吴家刚到重临书院的时候周关等人就拿他的长相开玩笑,结果被吴家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至于为什么像周关这种大他许多岁的人都打不过他的原因还要从吴家小时候说起。 吴家的父亲吴承嗣在他这一代是独苗,吴家的爷爷吴经义老来得子,六十一岁那年才有了吴家他父亲,吴老爷子高兴的不得了,也宝贝的不得了。所以给吴家的爸爸取名叫吴承嗣。意思是自然是不言而喻。之后的年月里在吴老爷子半威胁半逼迫下吴家的父亲在不到十六岁的时候就结婚生子生下了吴家。吴经义吴老爷子在接近八十岁高龄的同时又重病缠身的情况下终于盼到了他的孙子的出生。但幸福往往也伴随着不幸,吴老爷子在看到吴承嗣怀里抱着的孙子的时候,仿佛用尽了最后一口气一样带着一脸满足的表情离开了人世。而这对于吴承嗣来说却是双重打击,因为就在刚刚吴家的母亲也在生吴家的时候难产去世了。在同一天里父亲与妻子同时离开了人世,这对吴承嗣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这也使得吴承嗣对怀里的婴儿没来由的产生了一股厌恶的情绪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更尴尬的了,家里的老管家甚至都不知道应该挂红灯笼还是白灯笼。最后发现这不是自己能拿得了主意的于是赶忙跑去请示现任家主吴承嗣,到底应该怎么做。吴承嗣抱着婴儿跪在父亲的身边默默的流着眼泪,渐渐的眼泪滴到了怀中婴儿的脸上。或许可能是婴儿觉得有点痒,竟然咯咯咯的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屋子里显得更加刺耳,也更加剧了这位刚成为人父的吴承嗣对这个婴儿的厌恶情绪 “挂白灯笼。”吴承嗣沉声说道。 “这”老管家有点犹豫不决,吴府小少爷刚出生就挂白灯笼这也太不吉利了。 “父亲一辈子任劳任怨,不知道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他老人家刚走就挂红灯笼为这个小东西庆生,像话吗?”吴承嗣严厉地说道。 “那什么也不挂”老管家迟疑地说道,毕竟小少爷刚刚降生就挂孝,杨白帆未免也太不吉利了。 “必须挂。”吴承嗣严厉的说道。 “必须挂什么?”一句话从门口冷不丁的传了出来。 吴承嗣与老管家几乎同时把目光转向了门口,只见一位老妇颤颤巍巍的走了进来。老妇看上去最多也就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但多年来养尊处优的生活让她看起来似乎走路都似乎需要有人搀扶,可当有人与他的目光对视的时候就你就会发现她脸上的神情与浑身上下所散发出来的气质来看,她好像并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吴承嗣愣了愣神急忙快步走到老妇面前颤声说道:“娘,您怎么过来了?”吴承嗣的语气听起来好像是在询问,但从他的神情上来看好像早就知道老太太一定会过来一样。 果不其然,老妇斜了吴承嗣一眼说道:“家里发生这么大的事你想瞒得住谁啊!怎么,你爸才刚走就嫌我这个老太婆碍事了?” “娘,您这说的哪里话。我那敢这么想,家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我正想要到您那里去汇报呢!”吴承嗣赶忙说道。 “哼,还汇报什么呀。你刚刚不是已经做主了吗?”老妇不满地说道,对吴承嗣刚刚说的话并不领情。 “娘,父亲刚走,家里面上上下下都离不开您。我刚才就想着跟您商量一下关于父亲的事怎么安排呢。”吴承嗣赶忙说到。 “该安排的是我孙子的事。”老妇缓缓的说道,语气声调不大,却不容置疑。 “可是,父亲他”吴承嗣还没说完就被老妇打断道:“你父亲的事往先后放放,我孙子刚出生就满屋子挂白帆,披麻戴孝的多不吉利。” “可”吴承嗣还想说什么,老太太接着说道:“你父亲为这个家的确付出了很多。这些年也的确攒下了不小的家业,但就是这份家业也引来了很多人的窥视。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做的事是告诉这些人咱们吴家有后了,你也当父亲了,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毛头小子了。你现在就是吴府的家主,让那些对咱们家有想法的人就别费心机了。”说完,也不等吴承嗣回应就转身对老管家说道:“去,把家里家外统统挂上红灯笼,把家里装扮的喜庆一点。对外不管是谁一律不准透露老爷的事,违者重罚!” “是”老管家赶忙应声达道,说完赶紧向外跑去布置。 吴承嗣还想说些什么,怒了努嘴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把头低了下去,老太太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他怀里的婴儿缓缓说道:“琳儿(吴家的母亲)的命不好啊,年纪轻轻的说没就没了。唉她临走前说什么了吗?” “她要我好好照顾我跟她的儿子,好好的照顾这个家。”吴承嗣缓缓地说道。 “家,家”老妇像是自言自语一般低声呢喃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这孩子就叫吴家。”说完头也不回的走出了房间,至始至终都没看吴老爷子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