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强国》 第1章 穿越 李兴国醒来时看着头顶黑漆漆的瓦片,房梁和屋顶挂着几幅蜘蛛网,鼻子边传来一股稻草的味道,再看看房子里面破旧的陈设,看来是穿越了。 在此之前李兴国下班了就跟往常一样路过一个小胡同,走着走着天上突然一道闪电把他笼罩了进来,顿时他感觉天旋地转,然后意识就逐渐丧失,在昏迷前,意识里模糊的响起了一道机械的女声:“知识宝库已激活。” 随后他醒来就在这个屋里的床上躺着了,根据他以前在西红柿小说app里看过的情节,李兴国敢肯定自己绝对是穿越了。 “没想到我竟然是天选之子,哈哈哈。”李兴国突然想到昏迷前脑海中的那个什么宝库系统,他迫不及待的想看下有什么好东西,比如那种可以随便给他一本什么神级功法,圣级武器,修炼之后随随便便越级斩杀。想到这里心里就美滋滋,李兴国急忙在脑海中呼唤系统,果然他感觉脑子灵光一闪,就感应到了系统的存在。 “靠,原来这系统没有什么功法,全是科学理论和技术图纸。”李兴国心里有些遗憾,这个系统就像是一个百科全书,记载着人类文明的所有知识,小到造纸术,大到星际飞船,最后甚至还有那种通向高纬度的技术理论,他猜想这个系统很有可能就是高维度的人类创造出来的。 这时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伙子,你醒了啊,你感觉身体怎么样?” 李兴国回过神来,转过头看着进来的中年男人,穿着棉麻布褂子,裤脚挽的老高,手里拿着一个斗笠,一看就知道是民国时期的农民打扮。“难道我穿越到民国了?”他心里想着。 “大叔,这里是哪里?”李兴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这是我家,昨晚上我和我儿子把你从路边捡回来的,当时你昏迷躺在路边还正发着高烧 。”中年男人操着一口西南官话,很独特,李兴国一下就听出来了,但是具体是哪里的他还不清楚。 “现在是什么年份啊?”李兴国问道。 “读书人,你怕不是烧糊涂了哦?现在是1916年9月啊。”中年男人疑惑的回答着。 因为昨晚救他的时候看他穿着衬衫、留着短发,一副洋学生的打扮,所以默认他是读书人。 果然自己穿越到了民国,李兴国突然感到一阵惆怅,这个时期的中国各地军阀混战,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和革命,中国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点发展的机会,可是对面那个岛国狼子野心悍然入侵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一想到这里李兴国就气的牙痒痒。 经过一会儿的沟通,李兴国能够确认当下确实是穿越到了民国,并且这个时空的历史和后世一模一样。 而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在贵州黔西安顺县下面的一个村子叫冷水村。 李兴国给对方编了一个自己的身世,说自己是海外华侨,从小在美国长大,后来家父去世了,又听闻中华大地推翻清朝的各种革命壮举,从小受家父忠君爱国的思想的教育,于是决定回到祖国参加革命,上个月刚从广州上了岸,辗转反侧到了黔西,结果遇上了土匪钱财被洗劫一空。 大叔没读过书,故事里很多漏洞他也发现不了,再见李兴国的气质和谈吐不凡,对此他便深信不疑。 “那你接下来作何打算呀?” 是啊,接下来该如何?听着大叔的话、李兴国陷入了沉思。 现在是1916年,清朝刚刚被推翻4年,目前也就是北洋政府当政,袁世凯在今年6月份就已经死了,袁世凯的亡故,也算是正式为国内军阀混战拉开了帷幕。 在未来的几年里黎元洪,段祺瑞,冯国璋等各路军阀为了大总统的交椅你争我抢。等明年也就是1917年那位孙先生也要开始另立山头搞革命,并且此时各省军阀也都是各怀鬼胎,可以说是谁也不服谁,谁都想捞好处,直到老蒋1926年开始北伐才算短暂的进行了统一,但也不是绝对的统一。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老百姓将会饱经战争的摧残,饭吃不饱,衣穿不暖,流离失所,极其凄惨,好不容易实现了统一,结果又遭到小日子的欺凌,九一八事变,南京屠杀桩桩件件血案,让中国老百姓受尽摧残,让本就艰难的人们可谓是雪上加霜。 李兴国愤恨的掐着自己的手心想:“既然上天让我来到这个时代,那我一定要尽我所能改变同胞们的命运,对了,不是还给了我一个知识宝库系统吗,看来这就是上天安排我来到这个时代的原因。” “你说话啊,后生,下面你怎么打算的嘛!”大叔见他愣着发了好半天神,焦急的催问道。 大叔的声音把李兴国从沉思中拉了出来,回过神后的李兴国便大叔沟通了起来,看来眼下当务之急是找一个容身之地,再做长远打算。 经过一番交流了解清楚了周边情况后,李兴国决定在村子里办一所义塾,想看能不能让村名们资助一下,让他暂时先落个脚,因为他了解到这个村子里居然连一个私塾都没有,孩子们基本也不上学,当然,即使是有私塾,上学的也极其少,他就想着给村子当老师,让村民们先给口饭吃,好让他把命吊着。 经过大叔的引荐见到了村长,这个时期的村长实际上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权利,他们基本是由当地人推选的土绅和地主来担任,然后村长会配合县城里的官员来进行农村的管理。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世我们某个伟大的组织能够在乡村开花结果,因为上面的县城天高皇帝远管不到,当然后面国民党为了遏制我们伟大组织的发展,恢复了保长制度,企图利用保长管理乡村来阻碍其发展,不过历史证明了在人民的力量面前一切都是徒然浪费时间。 冷水村的村长德高望重也是村子里最大的地主,所以被推举为村长、平时也是他代表村子和各方打交道,不过其实身为村长的他,也就二三十亩地,冷水村一共一百二十户人家,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地,没地的佃户也就三十来户,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 李兴国说服了村长愿意用村里的公款出资给他发工资,村长答应的原因也很简单,李兴国要的工资很低,也就刚刚好一天三顿饭的钱,再一个他也确实认为村里需要一个义塾,前些年是有私塾的,老师就是村里唯一的一个秀才,秀才老了多病就停办了,这下村子里的孩子要上学还只能去隔壁村,这让原本没几个上学的家庭也彻底干脆都不上了。 后来村长又把李兴国介绍给了老秀才,在听闻这个消息后,老秀才见李兴国是洋学生也是比较尊敬,把村西那座空闲的私塾屋子借给了李兴国使用。 村长又说服了村民们用村里的公款来支持李兴国办义塾,以后大家的孩子都可以去上学,好心的村民还送了好些腊肉大米之类的食物,让李兴国一阵感动,要知道腊肉这种高级食品,那是只有重大节日或是招待贵客才会拿出来吃的。 现在这些村民不光给他送吃的,还愿意接受一个陌生人在他们的村子里生活,李兴国也是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让这个时空的中国改头换面,同时要让这些底层的人民过上好生活。 那我也走曾经伟大组织走过的策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第2章 希望学校 过了几天,村长和老秀才帮李兴国把一切都打理妥当了,他暂时就住在义塾里,这里曾经是老秀才教书的私塾。 不过现在不叫义塾了,李兴国在大门上方挂了个牌子,上书“希望学校”四个大字 因为他也不要工资,食物问题暂时也是村民们每家凑一点能吃个半个月,还能让孩子们读书,所以村民们也乐得送点米粮油。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读书人还是有一种天然的崇敬,不过只是现在中华民国刚刚成立,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还是比较传统的,虽然在县城里国家已经陆续办了很多小学,但是在这些村民心中还是认为读书那都是老爷们才读的起的,自己一辈子泥腿子,自己儿子以后也是泥腿子,不用读太多书,能写两个字就可以了,当然也有一些有远大目光的村民,但是又奈何家境贫寒,无力支持自己的孩子上学。 看着眼前的三十多名小孩,有男有女,为了让男女同堂也是费了一番口舌,小的只有七八岁,最大的一位十一二岁,这几乎是全村的适龄儿童了,再大一些的已经要开始承担家里的重任了,父母也不会让他们再来浪费时间上学。 这群孩童的父母,他前几天也跟着村长接触过,基本上他们的父母都是抱着让孩子认识点字就可以了的心态,要是运气好能有读书的天赋能混到个秀才的那种程度就算是祖坟烧了高香,有了这种程度,那日后可以依靠知识能到县城谋个笔杆子的差事也就能摆脱种地的命运。 这倒不能怪村民们志气低下,主要是环境所致,这个时期,虽然中华民国开始宣扬新学,在全力提倡老百姓送孩子上学校学习新学,意图让新学取代旧社会的私塾以及私塾文化。 不过清廷刚刚覆灭没几年,人们的核心需求还是吃饱穿暖,哪有心思想着更高的目标呢?而且他们私塾上习惯了,包括私塾里传递的价值观和理念也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 哪怕是村长,他想的也是让自己孙子跟着李兴国读几年书,能写能念就行,以后也好接他的班,继续当个小地主,有点文化方便和县城里的官老爷们打交道。此时中华民国新立,小村子里的他们的见识决定了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时代将会在未来二十年间迎来巨变,一个大变革时期徐徐拉开了帷幕。 这几天时间里,李兴国也把脑子里那个系统摸索得一清二楚,与其说叫知识宝库,不如叫工业宝库,这个系统里面全是工业技术图纸,理论学术等一系列的知识,里面涉及的产品类目一应俱全,小到一盒火柴,大到宇宙飞船,全部都有,他还在系统里面找到了ak,阿帕奇直升机等等一系列后世出现过的武器,他十分怀疑这个系统会不会是未来的人类文明所创造的。 这个系统就像是一个工业百科全书,只是极其智能,十分全面,比如你想生产某一个东西,不仅仅是给到一个图纸那么简单,系统会从原材料到生产工艺再到数据原理等等,从零开始剖析的透透彻彻的。 既然有了这个强大的系统,这段时间李兴国也思考了一下未来的发展道路,首先他肯定是不会去投奔军阀,有了这个系统老子自己当军阀,干嘛还跑去给别人打工,他打算走实业起家的这条路,不然不就白瞎了这个系统了吗,至于如何起家,如何规划,还得再仔细思考一番。 眼下先把这个老师当好,未来这个村子就是自己的根据地了啊。 “先生,你的胡须呢?以前的先生都有长长的胡须” 思索间,一个稚嫩的声音大声响起,李兴国低头一看,一位七八岁的男孩正歪着头看着他,他的发言引得众孩童发笑。 “圆少爷,他是洋学派,我听大人说的,洋学派的都不喜欢留胡须。”另外一位十一二岁的男孩子解释道。 李兴国记得他,这个小的孩子是村长的孙子,大名叫刘瑞,小名叫圆圆、原因是他有一张胖乎乎的小脸,所以别的小孩喜欢叫他圆少爷。 大的那位小孩,叫高齐,因为皮肤有点黑,小名就叫黑子,据称他是这个村里的孩子王,而且非常调皮,喜欢拉帮结派欺凌比他小的孩子。 哪怕是村长的孙子都被他欺负过,为此村长还教训过他好几次,打过他屁股,打完第二天他又忘了,屡教不改,全村上下都没办法,他父母也很无奈,想着送过来受受书香的熏陶改改他性子。 “我不留胡须不是因为我是洋学派,只是因为胡须长了,喝汤不方便。”李兴国的一番调侃,引来众人哈哈大笑。 “好了,各位同学请坐好,每个人按照先前排列的身高顺序依次入坐。” 李兴国环顾一圈,等所有人都坐定后再开口问道:“同学们,以前你们都学的什么啊?” “先生,学了三字经。” “还有论语。” “先生,我…我两年没念书了,都忘了。” ……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回答着。 李兴国点点头说道:“嗯,很好,不过我们今天不学那些,我来讲故事给大家听,好不好。” ”好呀,好呀。” 一听不用学习那些干枯的文言文,还能听故事大家都高兴的手舞足蹈。 “在此之前呢,首先,大家得改改称呼,以后叫我要叫老师,知道吗?” “老师好!”众孩童瞬间齐口高呼,对于李兴国的一系列做派,他们显得十分好奇,像学校,老师,同学,这些词汇是他们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各个都摩拳擦掌显得急不可耐想要看李兴国接下来如何。 “孺子可教也!”李兴国摸了摸他那并不存在的胡须。 …… 接下来,李兴国给大家讲了我们生活的地方叫地球,为什么鸟能飞,为什么东西会往下掉,太阳为什么会发热,月亮又为什么不发热等等一系列的物理常识。 他没打算一上来就教孩子们一些繁琐的知识学问什么的,而是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先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的一些基本原理。 这些信息是乡下孩子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闻所未闻,果真把他们听的目瞪口呆。 “吹牛,还地球,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球上,你真的是先生吗,哈哈哈。” 李兴国闻声望去,正见高齐靠在椅子上哈哈大笑,言语中也丝毫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果然是个刺头啊。 再看了看其他孩子,虽然其他人并没有像高齐那样肆无忌惮,但是眼神中也充满了疑惑。 “先生…老师,您说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个圆球,那为我们完全感觉不到呢?还有您还说在我们的背面就是一个叫美国的国家,他们为什么不往下掉呢?难道他们像蜘蛛一样能爬在墙上?” 刘瑞很是疑惑,急切的发问,李兴国在他的眼中看到一丝求知欲,以及一丝丝狂热的神情。 心想这个孩子看来是个天生的理工生啊。 李兴国笑了笑,也没有理会高齐的戏虐,而是郑重的解释道:“地球是圆的,但是我们平时感觉不出来,是因为地球太大了,有多大呢?” “相当于大家从我们村到安顺县城的距离的两千倍,也就是大家要走两千次才能走完。” “我的乖乖,这么大。” “两千有多大?” “笨蛋,两千比你头上的头发还多。” “看到天上的星星了吗,那就有成千上万颗。” “那是千大还是万大?” “你真是猪,肯定是万大啊。” …… 李兴国的话在课堂上炸了锅,他们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县城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非常遥远的远的地方,每次赶集得走上小半天才能到呢。 虽然他们没出过远门,但是大一些的孩子对与两千倍的这个数字还是有所概念的。 以前大人们总说大地是无边无际的,无边无际到底是多大有多远,他们都不清楚,问起来就是很大很远。 这是他们第一次对这个世界的大小有了一个数字上的感受。 “然后呢、那为啥地球背面的人生活在上面不会掉下去。” “在宇宙中是没有上下,正反之分的,因为引力,这种力是宇宙中天然存在的一种力,质量越大的物体引力越大,因为地球太大了,所以我们被引力吸引黏在上面,就好像磁铁那样。” “?” “什么意思?” “…” 下面的孩子全部都是一脸懵逼,什么引力什么质量一个词也听不懂,只有磁铁他们知道是一种好玩的玩具。 李兴国无声的缓缓在教室里踱步走,孩子们目不转睛的跟随着他的身影,等待着他的解答,直至他走到高齐身边。 高齐盯着他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第3章 教学 只见李兴国用手掌按着高齐的肩膀说道:“你站起来试试。” 高齐不明所以但还是听话的准备起身。 但是李兴国却用力将他按住,不让他起来。 “你干嘛?” 高齐有些恼怒,再用力的尝试了一下,但毕竟年龄尚小,被李兴国按着也站不起来。 “先…老师,你干嘛。” 他有点心虚,他以为李兴国是为了前面他的无礼行为要教训他。 “为什么你站不起来?” “因为你按着我呀。” 李兴国笑了笑转向大家问道:“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他站不起来吗?” “额…这…您按着他,他能站起来吗。” “因为他年龄比老师小。” “因为老师力气比他大。” …… 孩子们不明就里,满是疑惑,不知道为什么老师突然搞这一出,有些莫名其妙。 “说对咯,因为我的力气比他大,他被我按着,所以站不起来,因为我朝他施加了一下向下的力,这个就力。”李兴国大声说道。 大家还是云里雾里,他再回到前方,对大家问道:“那大家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会站在地上呢,为什么不能飘在空中呢?为什么石头扔上天还会往下掉吗?为什么苹果成熟了会掉落下来呢?” “这算什么问题。” “往下掉不是正常的吗?” “我们又没长翅膀。” …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东西往地上掉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往下掉,现在大家好好想一下。” 下面顿时叽叽喳喳起来,大多数还是莫名其妙的感觉,从何思考,不知所措。 “是啊,为什么东西就应该掉地上呢?” 刘瑞瑞猛然间抓住了什么,灵光在脑子里一闪而过,一瞬间他站了起来。 “老师,因为…因为引力、就是您说的像磁铁一样把我们吸住。” “哦?那你解释解释引力是什么?” “是…是…” 刘瑞一时间哑口,不知道如何描述,毕竟他只有七八岁,词汇量和见识都决定了他的思想维度不会太深。 但是李兴国已经很满意了,从刘瑞的神情中他看到这个孩子确实应该是想到了什么但是表达不出来。 “引力啊,就跟我刚才按着高齐一样,都是一种力。” “只不过,我按着高齐,是大家肉眼可见的,亲眼看见的,所以大家知道我用了力,而引力是一种大家眼睛看不见的力。” “地球这么大,我们这么小,那地球用力把我们拽着,我们不是就只能往下掉了吗?” 看着孩子们有些似懂非懂,李兴国再进一步解释道:“大家疑惑是很正常的,我用手按着高齐,大家可以看见所以很容易就理解了,但是地球又没有手拉住我们,为啥我们还是往下掉,大家一定想不通,对。” “是啊,地球又没手没脚,这土地就我们脚下好好的待着,又怎么会拽着我们呢?”下面有人发出了疑问。 有疑问就对了,就怕你们心中没有疑问,李兴国现在的目的就是挑起大家的好奇心,他甚至很想把空间弯曲的理论带入进来讲,但还是忍住了,眼前不用讲那么复杂,太复杂了反而不利于大家吸收。 “现在大家就想像,地球有一双无形的手,我们看不见的,这双手把所有的东西都往它身上拽。”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会从球上掉下去。” “老师,那为什么鸟可以飞起来呢?难道鸟的力气比地球还大吗。” “老师,那地球是放在哪里的呢?” “老师,老师……我左脚踩右脚可以上天吗。” ……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像是问题宝宝一样,显然孩子们的思维踊跃兴还是让李兴国很满意的,正因为他们是孩子,还没有开始受到生活的压力,他们才有精力和兴趣来思考这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接下来的一天里李兴国的嘴就没停过,孩子们的脑子也没停过,从引力讲到人类起源,再讲到宇宙太阳系,甚至讲到了光速理论。 当然讲的都是很浅显的基础理论,并不会深入去探讨,但这些内容已经颠覆了孩子们整个世界观,让大家大为震撼,哪怕是高齐这样调皮的孩子,也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静静的听着他天南海北的讲着。 这一夜成为了很多孩童的不眠之夜。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兴国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给他们灌输现代化的一些物理常识,以及告诉他们现在的世界局势,给他们植入中国民族的思想。 当给他们讲到甲午战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等等一系列的历史后,个个都显得义愤填膺。 他们以前虽然也从大人哪里知道一些,只知道洋人欺负中国人,但是从来没有这么直观的了解的这么仔细,洋人用的什么武器,开的那些巨舰大炮,什么的让他们明白了中国和外国的差距。 像是高齐,更是气的咬牙切齿,时常在同学们面前直言说自己以后要当大将军,要带他们去打洋鬼子。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多月了,在这期间李兴国为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李兴国发明了一套军棋,这套军棋不是单纯的后世那种大吃小那么简单。 而是把民力,税收,科技,经济,工业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因素加了进去。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却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此时这群孩子围在一起观看场上两人的军旗对弈。 “高齐,你又输了,居然连刘瑞这个八岁小孩都下不过,看来你不是当将军的料啊。”场中一位同学略带嘲讽的打趣着,众人纷纷发笑。 高齐闻言有些恼怒:“要不是他的士兵有大炮,我没有,不然这局我肯定不会输。” “得了,你不能用大炮怪谁?这是规则,老师一开始就定下来的,前两天你的考试只有五十几分,不能激活大炮的工业体系。” 另一位同学说着就把一张纸拿了出来,上面面密密麻麻写着字,他在上面找着对应的条例。 “你看,第二十三条这里写明白了,数学考试考到六十分才能激活大炮的工业。” “可恶,下次我一定会考到六十分。”高齐用力捏了下拳头。 “等你考六十分,我都激活飞机的工业体系了。” “二狗,拉倒,要激活飞机的工业体系,不光是数学一门学科呢,你那语文这么烂,前几天刚学的字会写了吗。” …… 此刻休息时间,李兴国正坐在屋子里想事情。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李兴国基本理清楚了未来规划的一个思路。 当下第一件事情是要先搞到一笔钱,用做启动资金。 但是如何搞来这第一笔钱,着实让他头疼了好一段时间。 思来想去,他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卖图纸。 在脑海的那个系统里面,他翻找出了一对武器图纸,打算卖给德国人,这第一桶金就从他们那里赚。 因为目前正是1916年10月,欧洲正在打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事正好到了火热的阶段。 这个时间段,卖什么图纸好呢,技术上要超前,但是不能太超前,太超前了,人家没有识别这份图纸的价值的能力,而且工业技术不达标生产不出来也没有价值。 在经过李兴国仔细斟酌,精挑细选,选定了一款战斗机设计图纸,“福克d7型”战斗机。 福克型战斗机原本也是德国人发明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战斗机。 原本是在1915年,德军服俘虏了英军的侦察机,吸收了英军侦察机的技术后,研发出了福克型战斗机,从此就拉开了空战的序幕,一战是战斗机发展重要的摇篮,在这几年时间里,战斗机乃至轰炸机的技术突飞猛进。 后世的福克d7型要等到1918年才会问世,虽然都叫福克型,但是福克d7型飞机的设计理念和性能参数已经远远不是最初的福克型能比拟的了。 如今这个时间段,德军和协议国的空战正好打得热火朝天,如果此时把福克d7战斗机的技术卖给德国人,那简直是雪中送碳。 再过半年时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出于利益考虑就会宣布加入协议国对德宣战,虽然宣战但实际上不会派兵,而是派遣劳工帮助协议国做一些后方的辅助性工作。 既然德国早晚会成为敌人,那为什么还要把技术卖给德国呢?李兴国主要有两层考虑。 其一:壮大德国实力,让德军给欧洲带来更大的伤害,这样二战到来的话,德军的实力会更强一些,欧洲也会更混乱,这对中国的发展十分有利,因为目前中国在西方各国半殖民状态下,各项发展都是束手束脚的。 其二:一战结束后,中国并没有得到战胜国该有的利益,反而把德国在山东的利益给了日本,虽然之后有谈判,但实际上原本山东就是中国的,却给了日本在经济上很大的让步,就好像一个陌生人到了你家里住着,英美当中间人斡旋,让这个人和你平分这个房子,你还得感谢欧美在中间斡旋。 这就是弱国的悲哀,李兴国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过多的用感情和情绪去怪罪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不平等对待,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怪自己实力不济,但是也要让他们在对德战争中流更多的血。 至于是否会改变历史进程,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兴国对照着系统把设计图纸画了出来,看着这份蕴含着当下世界最顶尖的科技技术的图纸,内心有些舍不得啊,奈何当下中国根本不具备生产它的能力。 图纸画好后,李兴国打算明天找老秀才帮忙,看去安顺县城找找关系看是有否认识德国人的。